當代著名國畫大師,吳冠中水墨作品賞析

2020-12-07 中國書法平臺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1935年考入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1938年升入本科學習,1942年畢業。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1947年到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進修油畫和美術史;1950年秋回國,先後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建築系、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曾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全國政協委員。吳冠中是20世紀現代中國繪畫的代表畫家之一,也是著名的教育家,早年於杭州國立藝專繪畫系求學,兼學中西,後赴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專攻西方現代藝術,1991年接受法國文化部頒發的「法國文藝最高勳位」,2002年獲選為「法蘭西學士院藝術院通訊院士」。吳冠中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現代化之實踐,他的畫作注重形式美感和東方意境的探索表現,他一生志在融通中西,將中國繪畫藝術推向世界。

「我想造一座橋,是東方和西方、人民和專家、具象和抽象之間的橋。」這便是吳冠中一生追求的藝術主張——為傳統的中國畫注入現代精神,探索中西方繪畫理念的融合。中西融合是20世紀以來許多中國藝術家選擇的藝術路徑,無論是以徐悲鴻、蔣兆和為代表的結合西方寫實主義繪畫技法的「徐蔣體系」,還是融合西方現代藝術表現的以林風眠、吳冠中為代表的「林吳體系」,都是中國畫實現現代化轉型和探索的有效途徑。吳冠中和其師林風眠一樣,領悟到中國傳統寫意繪畫與西方現代繪畫藝術的融通之處,在吳冠中看來,「西方現代派繪畫對性靈的探索與中國文人畫對意境的追求正是異曲同工。」他以超越中西的高度審視繪畫,以縱覽古今的深度定位自我。自上世紀70年代起,吳冠中便以自身創作不斷推動著中國現代繪畫觀念的變革和發展,他專注於油畫,藉助西方油畫的色彩和厚度表現中國的物象景觀,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油畫民族化」的理想。80年代,吳冠中又積極探索中國畫的革新,將現代藝術中的形式美感融入水墨畫的表現,實現了「中國畫現代化」的突破,畫作既富傳統審美意趣,又具現代美感。至90年代,吳冠中在水墨畫和油畫創作上都抵達其藝術探索的頂峰,所謂「水陸兼程」。他以率真的性格與無畏的膽識,創造性地貢獻出了一種走在時代前沿的形式與風格,成為中華民族在文化轉型期的一座藝術高峰,令人仰止。

《逍遙遊》系列是吳冠中年近80高齡所作之巨幅水墨畫作品,是一幅充分顯示吳冠中針對筆墨語言及「形式美」與「抽象美」進行實踐與探索的經典力作。畫面中點、線、面的元素錯綜繁複,對比強烈,大小不一、墨色不同的色點與張弛有力的線條,渲染出無界無邊的畫面氛圍,從中亦可找尋到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波洛克的影子,也可以感受到畫家的繪畫過程,和一種忘卻物我的自由境界。整幅畫在構圖上一別傳統中國畫的構圖格局,不做留白,線條和色彩穿插充斥著畫面的每一處。點、線、面的穿插布局亂中有章、雜中有序,黑、白、灰,綠、黃、紅等大小顏色不一的墨點,整幅畫面縈繞著一種生命的律動和張力。對於《逍遙遊》這樣一幅作品,一百個人可能會有一百種解讀,肆意灑脫、自由奔放的筆墨,再現的或是朗星閃爍的夜空,或是枝蔓盤繞的藤蔓,亦或是江南三月草長鶯飛、萬物生發的景象,任由畫者和觀者的想像馳騁。欣賞吳冠中的作品總是會給我們帶來美好的視覺體驗和驚喜。

吳冠中 逍遙遊 紙本水墨設色 145cm×368cm 1997 年 中國美術館藏

如此的表現形式在另一幅水墨畫《春風又綠江南岸》中得以延續,創作於2007年的這幅畫作在筆墨和形式上與《逍遙遊》異曲同工,不同的是,在抽象中穿插有具象的表現。整幅畫面以一株枝條盤繞的翠柳作為視覺主體鋪陳開來,構圖依然未作留白,交錯纏繞、虛實相生的線條化作自由飛舞的枝條,黃、綠墨點點染出春意,畫面一角微露一座江南拱橋,紅衣人物點綴其中,一幅初春的江南景致便生成於點、線、面的飛舞之中。這幅作於畫家年近九旬之時的思鄉之作,更為真切地體現了畫家系情於江南故土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情懷。吳冠中一生創作了大量的中西合璧、具有東方意境的風景水墨畫和油畫,將江南水鄉的箇中尋常搬入畫作。在他的筆下,線條和色彩非但不分中西,還同時將西方藝術精神和東方審美理想淋漓盡致地鋪灑開來,蘊藏著情懷,沉澱著歷史,穿越時空娓娓道來。

吳冠中以卓越的創造力推動了中國畫的當代轉型。同時他也是一位淡泊名利、境界高遠的人民藝術家,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藝術來自人民,其先後將自己的作品捐贈給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浙江美術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和香港藝術館等藝術機構收藏,充分體現了一位藝術大家回饋社會、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吳冠中還勤於著述,將自己多年來對於藝術創作的所思所感融匯成文字,以示後人。他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撰文表述自己的藝術主張,他撰寫《繪畫的形式美》《關於抽象美》《風箏不斷線》等文章,旗幟鮮明地提出了「筆墨等於零」「形式美」「抽象美」「形式決定內容」等觀點,在美術界影響深遠。在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支撐下,吳冠中將水墨畫創作引向一條獨立創造的現代之路。■

相關焦點

  • 抽象與形式 ——吳冠中水墨作品賞析
    吳冠中是20世紀現代中國繪畫的代表畫家之一,也是著名的教育家,早年於杭州國立藝專繪畫系求學,兼學中西,後赴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專攻西方現代藝術,1991年接受法國文化部頒發的「法國文藝最高勳位」,2002年獲選為「法蘭西學士院藝術院通訊院士」。吳冠中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現代化之實踐,他的畫作注重形式美感和東方意境的探索表現,他一生志在融通中西,將中國繪畫藝術推向世界。
  • 吳冠中、崔如琢水墨展開幕
    吳冠中、崔如琢水墨展開幕 2020-10-16 19:48:26 永樂文化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 馬海燕)「隨行—吳冠中·崔如琢水墨展」16日在永樂文化藝術空間拉開帷幕。此次展覽同時呈現當代著名畫家吳冠中和崔如琢重量級作品。  吳冠中和崔如琢被稱為當代藝術大家,他們根植於傳統,走出了創新之路,在古意中彰顯現代氣息,為中國書畫賦予了新含義。
  • 「隨行——吳冠中·崔如琢水墨展」在永樂藝術空間開幕
    > 10月16日,「隨行——吳冠中·崔如琢水墨展」在永樂文化藝術空間拉開帷幕。此次展覽呈現吳冠中和崔如琢兩位藝術家的重量級作品,是兩位水墨畫藝術大師的第一次跨越時空對話展,展覽將持續至10月24日。
  • 國畫大師徐悲鴻愛徒,著名畫家吳作人,金魚國畫作品欣賞!
    吳作人是我國現代著名寫意國畫大師,師從近代國畫十大人物之首國畫奠基人,國畫大師徐悲鴻先生,多年跟徐悲鴻大師學習多年,學習到了徐大師的精髓,創作出自己的風格和藝術,以擅長畫金魚,熊貓最出名,其中畫金魚是一絕,畫壇說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吳作人的小金魚最值錢,是徐悲鴻之後中國美術界有一個大人物。
  • 【鑑賞】當代名家筆下的國畫山水——松圖作品賞析
    【天極網IT新聞頻道】【鑑賞】當代名家筆下的國畫山水——松圖作品賞析   「月好好獨坐,雙松在前軒。西南微風來,潛入枝葉間。」松樹早在唐代吳道子時就常被畫在壁障上,後世多在山水畫中運用,也有單獨畫松成幅的。徜徉於山水國畫的長廊,松樹在畫中是隨處可見的。
  • 吳冠中畫作賞析——水彩與水墨的融合
    吳冠中的水彩畫作品可以稱為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由於種種原因對吳冠中水彩畫的研究遠不如對其油畫和水墨畫的研究深入。其實,相比較而言,吳冠中最早被人所熟識的不得的油畫,也不是水墨畫,而是水彩畫。雖然吳冠中水彩畫的藝術風格隨著年代的推移有所變化,但是從總體上看,吳冠中的水彩畫作品在融合中國傳統藝術的審美精神這一點上,是十分突出的。
  • 水墨竹子畫作品欣賞 清雅動人的墨竹國畫欣賞
    水墨竹子畫作品欣賞 清雅動人的墨竹國畫欣賞 2020年05月28日 10:3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無論是嚴寒還是夏日,竹子總是屹立不倒且四季常青
  • 水墨丹青裡的迷離意境美,走進吳冠中的繪畫世界
    吳冠中,是當代著名的畫家、美術教育家,受到東西方兩種文化的洗禮,致力於中國畫的改良與革新。生長於江南的吳冠中,始終對故鄉有著濃厚的深情,很多作品都以江南水鄉為題材。他說:「黑、白、灰是江南主調,也是我作品中銀灰主調的基石。
  • 中國畫的筆墨風骨——著名書畫家、指墨畫大師朱祖國談中國畫藝術
    許多水墨畫,表面上看起來水墨氤氳,實際上蒼白無力,以塗與染為主,見墨而不見筆,基本不理解古人墨法仍在筆力的道理。墨法一旦脫離筆法成為孤立的存在,就會喪失其生命力,與書法中的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相類。 二是以描代筆、以為學好素描就能畫好國畫,以素描畫法取代國畫用筆。素描是西方繪畫的一種基礎造型能力訓練,重在空間與體積的營造。
  • 吳冠中畫一扇門賣7475萬,網友:不值這價;專家:這可不是門
    吳冠中,出生於江蘇宜興,是當代著名的畫家、美術教育家。一生在探索中國風景油畫與歐洲油畫技巧相結合的創作。他可謂是中國油畫界的風雲人物。其作品在拍賣展上動輒成百上千萬,2016年他的巨幅油畫作品《周莊》以2.36億港元的天價成交,成為了當時中國當代油畫拍賣成交的世界之最。
  • 【談古說今】吳冠中情寄園林
    雖然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各大拍賣公司普遍收縮了藝術品上拍的數量和場次,但是,吳冠中作品的上拍數量和質量似乎未減,上拍的作品不下八九十件,無論是成交率還是成交價,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也是對於這位藝術大師的懷念和致敬。其中還誕生了又一件億元拍品。
  • 欣賞國內大師級國畫作品,藝術效果令人撼動,領略一種審美的意境
    國色天香國畫,北京紫禁城畫院副院長魏大垚所繪,以大自然為師,在寫生中不僅訓練了手力和眼力,同時在思索和觀察中體會「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真意。擅大寫意花鳥、草蟲、動物等,兼寫人物山水,其作品構圖新穎、造型誇張、筆墨洗鍊、形神生動,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
  • 國畫大師張金榮藝術作品品讀
    近年畫作以國畫寫意人物為主,題材多為名人高士,野鶴閒雲。花鳥畫以鷹、鶴、雞為多。作品重意境,求神韻,力求雅俗共賞。張金榮是一位對於中國畫(下稱國畫)有著執著追求的畫家,他對於國畫有著很深厚理論修養和紮實的繪畫功底,是當代難得的一位實力派畫家。
  • 氣象萬千·著名山水畫家郜宗遠藝術賞析
    當代山水畫創作模式豐富多變,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發展狀態,許多畫家作出的可貴探索展示出中國繪畫發展的廣闊空間。郜宗遠先生的藝術從西方油畫的技法和視角入手,並加入中國畫的水墨基調,最終形成個人的藝術語言和繪畫風格,豐富了中國畫的發展格局。
  • 吳冠中畫一扇門賣7475萬,除了黑什麼都沒有,專家:這不是門!
    吳冠中,我國當代著名藝術大師,一生畫作甚多,很多作品都拍出過天價 其實,《秋瑾故居》不止一副,吳冠中創作過兩幅《秋瑾故居》,一幅為水墨畫,一幅是油畫,第二幅是吳冠中在第一幅完成近20年後完成的。在第一幅水墨畫中,畫面構成以黑白兩色為主,烏黑寬大的大門,莊嚴地緊閉著厚重的城牆向兩端延伸。
  • 長風破浪會有時一一當代實力派國畫名家池德東作品創作與交流側記
    作者:墨笑導語:當代實力派國畫名家池德東先生文化底蘊博厚,國畫功力非凡。數十年來,池先生筆耕不止,積健不息。在國畫藝術的探索中,創作了大量國畫精品,搏得業內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與廣泛讚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藝術成就。
  • 演員呂良偉的國畫欣賞:寫意畫水平相當高,不輸一流的國畫大師
    已經63歲的著名演員呂良偉保養得當,如果不說出他的實際年齡,恐怕還會有很多的網友會認為他只是一個40歲左右的中年人吧。 除了自己愛好演戲之外,其實呂良偉還有另外的一個身份,那就是呂良偉在生活之中也喜歡玩國畫。
  • 當代實力派藝術名家管江作品賞析
    管江先生的國畫,在水墨花鳥上下功夫,取法乎上,格調超逸,以簡筆寫意為旨歸,源於傳統,求新求變,筆法精進,賦彩清麗,布局機巧,畫風雅儒。作品中透出博厚的文化底蘊與時代氣息。管江先生是當今藝壇難得的詩書畫印全才,其書、畫、印作品極具大師風範,前景不可限量(墨笑編輯)。
  • 創作國畫的畫家畫油畫水平也不差麼?國畫油畫雙絕的藝術家多麼?
    寫意國畫其一,國畫和油畫創作技法完全不同國畫創作中,主要依靠筆、墨來造型,用少量色彩渲染視覺效果。「筆」指的是用筆方法,在本質上,國畫的筆法都借用了書法用筆,比如,勾勒物象的輪廓時,以中鋒、側鋒的線條來完成,這些線條的生成完全是書法中的用筆。
  •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展示中國當代水墨藝術
    新華社雪梨3月3日電(記者張碩)《墨變: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當代藝術》展覽開幕式3日下午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美術館舉行,展覽通過35部作品向觀眾展示了當代中國水墨藝術新穎創意的一面。  水墨藝術在西方經常被理解為傳統的國畫書法,但《墨變》展覽對水墨藝術提出了新的見解,探討了一些突破性概念,運用了富有動力且多樣化的視覺表達方式。參展的14名藝術家在創作中分別使用了噴墨列印、攝影、動態影像以及動畫片等多種媒體手段,同時還使用了如可口可樂、茶和原子筆等多種材料,讓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