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新動物:不結網蜘蛛 捕食策略讓人類汗顏

2020-11-26 驅動之家

儘管屬於結網蛛類,但擬態蛛科的物種並不會結網,而是演化出複雜的捕食策略,以其他結網蛛類為食。結一張網,等待蒼蠅落網,然後用蛛絲把蒼蠅包裹起來,再慢慢享用。對於結網蛛類來說,這樣的捕食策略已經被證明非常有效,它們也因此成為動物界中最成功的類群之一。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超過3000種結網蛛類,幾乎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

結網是一項相當細緻的工作。除了多種形式的蛛絲和黏液,蜘蛛還需要按順序進行精準的操作。但是,如果能侵入其他蜘蛛的地盤,以蛛網主人為食的話,又何必費心費力地結網呢?擬態蛛就是這麼做的。

擬態蛛又被稱為「海盜蜘蛛」,它們的捕食策略在動物界中可謂登峰造極。雖然在解剖學上已經失去了結網的能力,但擬態蛛仍然可以產生蛛絲,用於製造卵囊和包裹獵物。相比其他結網蛛類,擬態蛛腹部噴絲頭上的噴絲套管數量要少得多。

在捕食過程中,擬態蛛先侵入其他蜘蛛的蛛網,然後輕輕地撥動蛛絲,引誘獵物蜘蛛前來。當獵物蜘蛛靠得足夠近的時候,擬態蛛就會迅速出擊。首先,它們會用兩隻巨大的前足圈住倒黴的獵物蜘蛛。擬態蛛的步足上具有長短交錯的刺,圍攏起來時就像鳥籠一樣,使獵物蜘蛛無法脫身。接著,擬態蛛咬住獵物蜘蛛,用螯牙注入強力毒液,立刻使獵物失去運動能力。

這實在是非常高效的捕食技巧。「你會目不轉睛地觀看一隻擬態蛛悄悄潛入其他蜘蛛的地盤,揮動第一對步足吸引獵物前來,」美國新罕布夏大學的馬克·湯利說,「為了研究紡器,我們需要花費很多小時來餵養擬態蛛,但我從未對它們搜尋和攻擊獵物的場景感到厭煩。

這樣的場景總是非常奇妙。它們可以非常精妙地運用第一對步足,非常輕柔地觸摸獵物,以至於沒有發生任何形式的反抗,甚至獵物似乎都完全沒有發覺。」

不過,我們目前還未完全了解擬態蛛捕食策略是如何奏效的。特別是,我們不清楚擬態蛛為什麼要撥弄獵物蜘蛛的網。很久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擬態蛛撥弄蛛絲是為了模仿落網昆蟲引起的振動,它們的拉丁學名「Mimetidae」——字面意思是「模仿者」——也由此而來。然而,並非所有的生物學家都認可這一觀點。

「網中蜘蛛爬向擬態蛛的行為,與它們爬向真正獵物時的行為有很大不同,這兩種情況在蛛網上引起的振動也很不一樣,」加州州立大學貝克斯菲爾德分校的卡爾·克魯克說道。

他提出了另一個觀點。「在我看來,最可能的情況是,擬態蛛模擬的是相同蜘蛛物種入侵蛛網時產生的振動,也可能是不同物種的蜘蛛,」克魯克說,「佔據蛛網的蜘蛛需要保衛自己的網不被其他蜘蛛奪走,後者可能是為了免除自己結網的辛勞,又或者只是單純想從網裡奪取獵物。」

「這類相遇遵循著相當簡單的模式,兩隻蜘蛛會互相發出信號,然後緩慢接近,通常體型較小的蜘蛛會投降並逃離蛛網,」克魯格補充道,「我認為擬態蛛所做的,基本上就是發出一個欺騙信號,將自己偽裝成體型較小卻拒絕離開的入侵者,吸引蛛網主人靠近,再靠近,直到進入攻擊範圍。」

然後就是擬態蛛毒液的問題。這種毒液已經演變到對其他蜘蛛有極高的毒性,甚至包括擬態蛛的同類,但對其他動物卻作用不大。「當另一隻蜘蛛被咬時,它會馬上停止活動,而果蠅被咬後還能存活好幾分鐘,」美國德克薩斯A&M國際大學的丹尼爾·莫特說,「它們的毒液似乎對其他蜘蛛特別有效。」

擬態蛛為什麼,以及如何演化出這樣奇特的捕食策略呢?第一個問題是,獵物蜘蛛本身也是捕食者,具有螯牙和毒液。這意味著,它們比其他獵物,如甲蟲、蒼蠅等更加危險,數量也更少。

其次,擬態蛛屬於特化性的捕食者。儘管它們有時也會捕食其他獵物,但最主要的食物來源還是蜘蛛。相比之下,大多數結網蛛類是廣食性的捕食者,網裡捕到什麼就吃什麼。

事實上,擬態蛛甚至不能在沒有蛛網的情況下捕食其他蜘蛛。「在實驗室裡,如果你把一隻結網蛛放到罐子裡,使它不能結網,那擬態蛛就不會攻擊它,」德國漢堡大學的達尼洛·哈姆斯說,「擬態蛛需要有張網才能捕捉其他蜘蛛。」

通過某種方式,擬態蛛的祖先不僅失去了結網的能力,而且變成了專注以其他蜘蛛為食的捕食者。哈姆斯表示,最可能的解釋是,這種行為起源於偷竊。擬態蛛的祖先一開始入侵其他蜘蛛的蛛網時,主要是為了偷取網中的獵物。這種行為被稱為「偷竊寄生現象」。

一些擬態蛛祖先可能將這種策略進行了升級,轉為以蛛網上的蜘蛛為捕獵對象。隨著時間推移,它們變得越來越「專業」,越來越善於捕捉其他蜘蛛:演化出了修長的前足、精妙的蛛絲撥弄技巧,以及專門對付蜘蛛的毒液。這種理論被稱為「偷竊寄生行為起源假說」。

無論這種奇特行為的起源如何,擬態蛛都是非常成功的捕食者。科學家已經對超過160個擬態蛛物種進行了正式描述。除了南極洲,擬態蛛在其他大陸上都有分布。

「我們只研究了一小部分擬態蛛的生物學,但對於大部分物種,我們對它們的生活史和行為一無所知,」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古斯塔沃·霍米加說,「例如,我們對南美洲熱帶地區美麗、奇特的 Gelanor屬擬態蛛幾乎完全不了解。」

在 Gelanor屬物種中,雄性的觸肢——用來給雌性授精的特化足——長度相當於其軀體的兩倍,這使它們可以在較遠的距離為雌性授精。「對於其他種類的蜘蛛,交配需要雙方非常靠近,」霍米加說道。保持距離的交配是非常有用的預防措施,因為擬態蛛有很強的侵略性,並且具有致命的毒液,隨時準備捕食其他蜘蛛——包括自己的同類。

不過,擬態蛛也有溫柔的一面。在2016年發表於《支序分類學》雜誌的一篇論文中,霍米加和他的學生莉吉亞·貝納維茲(Ligia Benavides)描述了5個新的擬態蛛物種。他們還首次報導了雌性擬態蛛照顧幼體的行為。

在蛛形綱中,母親照顧幼蛛是相對普遍的現象。有些母蛛只是將食物吐出來餵給幼蛛,而另一些則達到了讓幼蛛以自己屍體為食的程度。不過,在擬態蛛中,科學家此前還從未發現過母親照顧幼體的行為。

「在野外,我們觀察了擬態蛛屬、Anansi屬和突腹蛛屬雌蛛照顧卵和幼體的行為。擬態蛛可以是很好的母親,」貝納維茲說,「在某些情況下,雌蛛會把卵平均放置在葉片背部的一張小網上。如果我移動了網,或者觸摸它,雌蛛就會把所有的卵或幼體快速收攏起來,弄成一個球,然後帶走以保護它們。」

模擬獵物以引誘其他蜘蛛的行為——被稱為「攻擊性擬態」——並不是擬態蛛獨有的。事實上,在蛛形綱中,這種行為至少有過另外兩次獨立演化的過程。

跳蛛科孔蛛屬的物種同樣會模仿獵物,撥動其他蜘蛛的蛛網,引誘它們過來並加以捕食。與其他跳蛛一樣,孔蛛具有大大的眼睛,並且主要依靠視覺來尋找獵物。相比之下,擬態蛛似乎更多地依賴觸覺。在實驗室中,把眼睛蓋起來並不會影響它們對其他蜘蛛的攻擊。

擬態蛛和孔蛛在演化史上是相當晚出現的類群,而另一類同樣捕食其他蜘蛛的蜘蛛——古蛛科——則非常古老,甚至在有翅昆蟲出現之前就已存在。古蛛在英文中被稱為「pelican spider」,意思是「鵜鶘蛛」,這源於它們具有像鵜鶘一樣延長的頭部和螯肢。它們會用一隻螯肢刺入獵物體內,然後用另一隻螯肢注入毒液。

古蛛一直是以其他蜘蛛為食,而擬態蛛則是由結網蜘蛛演化而來。1854年,古蛛第一次在琥珀化石中被發現,但直到1881年,人們才在馬達加斯加島發現了活體。

「所以,如果你比昆蟲還要古老,你會吃什麼?很可能就是其他蜘蛛,」哈姆斯說,「這就是它們具有如此奇特形態的原因。」雖然看起來很奇怪,但對於這些蜘蛛來說,以其他蜘蛛近親為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生存手段。

相關焦點

  • 捕食動物排行榜 獨佔鰲頭者竟是蜘蛛
    全球蜘蛛的身體重量總約合2500萬噸,這些蜘蛛捕食的獵物重量總和在4000萬-8000萬噸之間。 人民網訊 據BBC報導,生物學家計算出,全球的蜘蛛每年要吃下4000至5000萬噸的食物,在捕食動物排行榜中獨佔鰲頭。科學家說,蜘蛛的胃口大的相當於每年全球人口消耗的肉和魚的總重量。 最新一期的《自然科學》雜誌上發表了科學家的報告。領導這項研究的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科學家納芙勒爾博士說,是一本1958年出版的著作《蜘蛛的世界》給了他此項研究的靈感。
  • 蜘蛛吃蜘蛛:科學家在馬達加斯加發現新的鵜鶘蜘蛛
    幾十年後,在馬達加斯加發現了鵜鶘蜘蛛,科學家們了解到他們的行為與他們的外表一樣不尋常,但是因為這些蜘蛛生活在世界的偏遠地區,所以他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沒有被查明 - 直到最近。 在史密森尼博物館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蛛形綱動物和多刺蝠cu的管理員漢娜·伍德(Hannah Wood)對馬達加斯加野外的數百隻鵜鶘蜘蛛進行了檢查和分析,並通過研究保存在博物館藏品中的鵜鶘蜘蛛。
  • 不結網、水上漂,這種蜘蛛簡直是「不講武德」
    感謝蜘蛛分類學者林業傑先生拍攝並授權使用。蜘蛛,還是有點毒的和其他蜘蛛一樣,真水狼蛛在頭部的前端有一對發達的螯肢,這是它們的捕食結構,螯肢中含有毒腺,可以通過螯牙將毒液注入獵物體內。真水狼蛛的兩隻大螯。圖片:Markku A. Huttunen / wikimedia日常人們見到蜘蛛總愛習慣性地問一句:「有毒麼?」
  • 從捕食昆蟲進化到殺人,漏鬥網蜘蛛不幸的進化巧合
    這直接形成了對人類的威脅,也讓漏鬥網蜘蛛成為一個可怕的殺手。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描述了這個可怕的進化故事,在這份報告中,研究人員稱澳大利亞這種蜘蛛的致命影響是「不幸的進化巧合」。最初讓科學家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這種蜘蛛的毒素會對人類如此致命。因為在蜘蛛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既沒有成為它們的獵物,也沒有成為捕食者。
  • 從捕食昆蟲進化到殺人,漏鬥網蜘蛛不幸的進化巧合
    根據研究,最初這種蜘蛛的毒液是作為捕食蒼蠅和蟑螂等昆蟲使用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的毒性竟然慢慢進化成針對脊椎動物的一種防禦措施。這直接形成了對人類的威脅,也讓漏鬥網蜘蛛成為一個可怕的殺手。因為在蜘蛛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既沒有成為它們的獵物,也沒有成為捕食者。而另一個困惑是,大多數的死亡案例都是由雄性漏鬥網蜘蛛造成的,它們的毒液似乎比雌性漏鬥網蜘蛛致命得多。為此研究人員花了20年的時間,找到漏鬥網蜘蛛的所有分類,並從幼體開始一直持續觀察到成年。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仔細研究了它們毒液的變化,並使用系統發育和進化評估在分子水平上進行了研究。
  • 近些年來,人類新發現的7種奇特的生物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研究就從未停止過,而這個世界也總是不斷的帶給我們驚喜。例如,科學家們總是能夠找到一些以前並未了解過的生物。從攜帶致命疾病的巨型蝙蝠到擁有小丑外觀的蜘蛛,接下來,小編就要為你介紹,近些年來,人類新發現的7種奇特的生物。
  • 中科院科學家發現會長期哺乳的蜘蛛—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科學家發現會長期哺乳的蜘蛛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發現,可能要給生物教科書打上一個問號了。 11月30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權銳昌及博士後陳佔起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一種跳蛛的長期哺乳行為」的研究論文。這也是國際上第一次發現哺乳動物之外能通過哺乳養育後代的現象,為動物哺乳行為進化研究方向打開了一片新領域。
  • 室內最大型的蜘蛛,白額高腳蛛全長達13釐米,卻是專門捕食蟑螂
    一、白額高腳蛛是室內最大型的蜘蛛之所以稱為白額高腳蛛,是由於這種蜘蛛全身密生黃灰色毛,其額區有一條白色橫帶。白額高腳蛛屬於大型的室內蜘蛛,體長2-3釐米,但當蜘蛛腿展開,立即變成10-13釐米,白天喜歡躲在屋頂、櫥櫃縫隙等處,夜晚則在牆壁上捕食蟑螂或其它昆蟲為食。
  • 【新華網】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蠍子、蜘蛛等螯肢動物始祖
    【新華網】科學家發現5億年前蠍子、蜘蛛等螯肢動物始祖 2019-09-16 新華網 王珏玢 【字體:大 中 小】
  • 澳大利亞發現蜘蛛新品種:關於蜘蛛,你了解多少
    最近,澳大利亞發現了一種全新的蜘蛛——Cryptoforis hughesae,科學家將它和其他已知的活板門蛛一起建立了一個新的屬Cryptoforis。Cryptoforis hughesae 活板門蛛會用絲狀鉸鏈的板門建造隱藏的洞穴,然後從裡面鑽出來抓住毫無防備的獵物。
  • 科學家發現「吃素」的蜘蛛(圖)
    然而美國科學家日前首次發現了一種幾乎完全吃素的蜘蛛。這種蜘蛛來自中美洲,以金合歡樹葉尖為食,它打破了蜘蛛食肉的常規。科學家獲得了這種蜘蛛的高清視頻資料,並把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當代生物學》期刊上。  巧躲螞蟻吃樹葉  英國廣播公司12日報導,這種跳躍的蜘蛛有5到6毫米長,專吃金合歡樹的樹葉尖,這種食物的蛋白質含量很高。
  • 周口發現「透明蜘蛛」 專家稱是蟹蛛不會結網不傷人
    原標題:周口發現「透明蜘蛛」後續:是蟹蛛 不會結網不傷人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於揚 實習生 李玉坤 文圖日前,大河客戶端獨家率先刊發的周口網友發現「透明蜘蛛」一事,引發多家網站轉載和網友關注。很多網友對此議論紛紛,昨日,記者再次採訪有關生物專家獲悉,這種蜘蛛是蟹蛛科的一種,不會結網也不會傷人。針對此篇報導,不少網友評論說,所謂的「透明蜘蛛」非常常見,農村地區到處都是,但卻鮮有網友能準確知道這種「透明蜘蛛」的具體名字。昨日,周口師範學院生命科學與農學學院的李淑梅教授給記者發來簡訊告知,經諮詢相關專家,圖片中的場景是蟹蛛正在捕食,它不會傷人。
  • 科學家新發現八隻眼的蜘蛛 以360度視角看世界
    可愛的八隻眼跳蜘蛛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近日發現了一隻長有八隻眼的跳蜘蛛,它甚至能用近乎360度的視角看世界,同時,這種蜘蛛通常能被人類和自然錄影所迷惑。  科學家在《皇家學會生物學快報》上登載了這種八隻眼蜘蛛,並且從細節上展現了這種蜘蛛的每隻眼睛都是如何工作的。科學家在實驗中同時發現,這種蜘蛛有時會直勾勾的凝視周圍的人或者一些大自然生物的錄像。
  • 蜘蛛與蛇奇特的結合體——蛛尾擬角蝰,曾困擾科學家近半個世紀
    蛛尾擬角蝰主要以各種捕食蜘蛛的鳥類為食,喜歡棲息於石膏質的丘陵和高地上,身上鱗片多皺粗糙,體色灰白能完美的偽裝自己的身軀,這也是「石膏蛇」名稱的由來。它們的體長在50-80釐米左右,雄性比雌性長,現存成年蛛尾擬角蝰標本雌性53.1釐米,雄性84釐米,之所以捕食各種主食蜘蛛的鳥類,是因為它長有一條經過擬態演變後看起來像蜘蛛的尾部。
  • 科學家發現奇特蜘蛛 製作自身模型迷惑天敵(圖)
    蜘蛛也能製作自身模型來轉移食肉動物的注意力。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導,科學家近日在臺灣東南部海岸的蘭嶼(OrchidIsland)上發現了一種具有奇特本領的蜘蛛,這種蜘蛛名叫二角塵蜘(Cyclosamulmeinensis),它能製作自身的模型來轉移食肉鳥類等動物的注意力,實現保護自己的目的。
  • 心理專家:害怕蜘蛛是人類保護自己的本能不必恐慌【2】
    噁心機制:人類進化出來的自我保護本能   然而,蜘蛛對人類的威脅並不大,甚至還因為吃蟑螂、蒼蠅等而被歸入「益蟲」的行列。地球上棲息著約3.5萬種蜘蛛,其中只有十來種對人類構成致命威脅。在美國,死於蜜蜂叮咬的人數比死於蜘蛛叮咬者多10倍。
  • 神秘的「人面蜘蛛」,它的原型到底是什麼?
    斑絡新婦(Nephila pilipes),又名毛絡新婦,是圓蛛科絡新婦屬蜘蛛的一種。它們的身體黑黃相間,腹部細長,胸部背面的花紋組成了比較簡潔的人面圖案,在「蜘蛛界」引人注目。斑絡新婦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各地,仔細觀察的話,在樹林和花園裡有時就能發現它們的身影。
  • 廈門有人養了這種「網紅」蜘蛛!個大膽小,擅長捕食蟑螂……
    對於老廈門人來說白額高腳蛛並不陌生在老城區的一些老宅裡,經常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它們體型碩大,和一般蜘蛛不同的是,它們不結網靜候飛蟲自投羅網,而是主動出擊雖說這種蜘蛛因捕食蟑螂而走紅,但它們不單單捕食蟑螂,小型昆蟲都是它們的食物。
  • 墨西哥科學家發現毒蜘蛛新品種 被咬一口皮膚就腐爛
    據英國《太陽報》12月10日報導,墨西哥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毒蜘蛛,人只要被它咬上一口,皮膚就會腐爛。這種蜘蛛被命名為Loxosceles Tenochtitlan,儘管其毒性並不致命,但對人體組織有著強大的破壞力,可造成皮膚壞死,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治癒,還會留下永久性疤痕。而這種咬傷對兒童來說更為危險,毒液最終會進入血液,破壞紅細胞。雌性蜘蛛的毒性是雄性蜘蛛的2倍。
  • 2020年,人類發現了哪些新動物?|奇怪的動物知識
    2020年發生了許多事,發生了許多變化,當然也有很多按部就班前行的事,其中之一就是我們人類對於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鄰居又多認識了許多。發現一個新物種並非難事,因為這世界上還有數百萬物種我們沒有命名。下面就來盤點2020年發現的一些有趣的、令人「恐懼」的、具有生命力的、甚至是長相很「囧」的新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