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害怕蜘蛛是人類保護自己的本能不必恐慌【2】

2020-12-02 人民網

  噁心機制:人類進化出來的自我保護本能

  然而,蜘蛛對人類的威脅並不大,甚至還因為吃蟑螂、蒼蠅等而被歸入「益蟲」的行列。地球上棲息著約3.5萬種蜘蛛,其中只有十來種對人類構成致命威脅。在美國,死於蜜蜂叮咬的人數比死於蜘蛛叮咬者多10倍。從適者生存的進化角度看,人類似乎更應該害怕老虎、狗熊、鯊魚等,但事實上甚少有人對這些兇猛動物害怕到恐懼症的程度——許多孩子還喜歡抱著泰迪熊睡覺呢!

  人們為什麼害怕蜘蛛?研究發現,害怕蜘蛛的人特別容易感到噁心,而且反應強烈,往往也會害怕老鼠、蛇、蟑螂等一大類小型動物。英國蘇塞克斯大學心理學教授格雷厄姆·戴維博士認為,這些動物都引起了人們噁心的情緒——這種反應不同於後背發涼的恐懼感,而是一種拒絕食物的下意識反應。噁心有著獨一無二的面部表情:皺鼻,是為了避免吸入病菌;嘴角下垂,是讓口中的東西流出來以免吞下,這樣做是為了阻止疾病傳播。能引起噁心的東西有黏液、屎、嘔吐物等,裡頭往往帶有病菌,可以傳播疾病,為了避免接觸,確保不會把它們放到自己口裡誤吞,人類就進化出噁心的感覺。

  老鼠、蟑螂讓人噁心,是因為會傳播疾病。有的動物雖然不會直接傳播疾病,但往往是疾病來襲的信號,例如蛆。蛇、蛤蟆、蠕蟲等身上黏糊糊的,讓人聯繫到黏液和屎。蜘蛛是怎樣和噁心扯上關係的呢?有研究顯示,對蜘蛛的恐懼是與生俱來的,在進化上的意義顯然是避免被毒蜘蛛咬死。

  戴維查找歷史資料發現,蜘蛛與歐洲中世紀的傳染病大流行有關。在中世紀,被蜘蛛碰過的任何東西都被當時的人們認為有傳染性,如果蜘蛛掉到水裡,水也會被認為有毒。蜘蛛一度被視為鼠疫的先兆,後來人們才知道是老鼠和跳蚤惹的禍,蜘蛛是無辜的。在歐洲廣泛存在的蜘蛛恐懼之所以一代代流傳下來,可能有文化的因素。例如,蜘蛛恐懼可以在家庭內部傳播,人們通過學習的方式對蜘蛛產生強烈的噁心反應。

  在另一方面,有的地方人們並不怕蜘蛛。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及南美少數國家,蜘蛛是土著們的傳統美食。在印度文化中,蜘蛛還被視為吉祥的象徵。

  蜘蛛溫順如小貓,在家幫你吃蟑螂

  要克服對蜘蛛的不必要恐懼,我們需要了解蜘蛛,看看它們是否真的很「歹毒」。黑寡婦是最負盛名的毒蜘蛛,其紅色沙漏圖案、黑得發亮的圓肚、尖銳帶鉤的長腿讓人看一眼就毛骨悚然。最近,美國洛瑪連達大學的科學家對黑寡婦展開研究,用一根膠手指模仿人手刺激它們,發現其反應並不可怕——

  手指碰到黑寡婦後,它們通常會躲開。

  手指反覆碰,它們會朝手指吐蜘蛛絲。

  手指捏蜘蛛腿,它們有時會咬手指,檢測發現只是沒有釋放毒液的「幹咬」。

  手指捏蜘蛛的身體,它們會立刻兇狠地反咬並釋放毒液。

  黑寡婦的神經毒素會讓人劇痛數天到一個月,產生噁心及膈肌輕度麻痺,多數人能恢復過來,僅少數兒童和體弱者被咬後容易出危險。但是,毒液和蜘蛛絲都是需要蜘蛛花不少代謝成本來生產的,黑寡婦並不「歹毒」,攻擊性不高,只是在必要時反擊。這跟小貓有些類似,逗一逗不打緊,要是要傷害它,它就跟你玩命。

  廣東人的家裡常有白額高腳蛛出沒,它像一隻巴掌那麼大,常常把家人嚇得夠嗆,民間傳言說它會拉「蠄蟧尿」致人口角潰爛。其實,研究發現嘴角潰爛可能是由隱翅蟲引起的,與白額高腳蛛無關。這種蜘蛛無毒、怕人、不結網,卻喜歡吃蟑螂、蒼蠅等害蟲,堪稱人類的朋友。

相關焦點

  • 心理專家:害怕蜘蛛是人類保護自己的本能不必恐慌
    怕得太厲害就是得了蜘蛛恐懼症,患者覺得蜘蛛偷偷摸摸地到處亂爬,還在房間裡結網蕩來蕩去,自己一不小心撞到網裡,被蜘蛛爬到眼睛、嘴裡怎麼辦?被「蠄蟧尿」澆到嘴角會潰爛嗎?被蜘蛛咬傷中毒還能活嗎?心理專家指出,害怕蜘蛛是人類保護自己的本能,通過產生噁心反應避免被毒蜘蛛咬死。然而蜘蛛對人類的實際威脅十分有限,反而幫人類消滅蟑螂、蒼蠅等害蟲。
  • 我們最害怕的動物居然是蜘蛛
    但是一種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動物——蜘蛛卻成為了我們最害怕的動物,經常讓人避之不及。研究結果出人意料,近19%的研究對象在看到蜘蛛圖片時表現出極度恐懼,10%的研究對象對毒蛇圖片的恐懼程度最高。蜘蛛「當仁不讓」,成為人類最害怕的動物;而貓脫穎而出,成為最受我們歡迎的動物。
  • 專家:有必要研究貓等寵物是否感染新冠,但不必恐慌
    隨後,研究團隊發表聲明稱,無證據表明貓感染新冠病毒會傳染給人類,請善待身邊的貓。此聲明意在阻止害怕經貓感染新冠病毒而隨意棄貓的行為,但有網友並不買帳,直言這項研究本身沒有意義,個別人甚至質疑相關研究是為了「甩鍋給貓」。研究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沒有意義嗎?
  • 疫情來襲莫恐慌,心理衛生專家來幫忙!免費諮詢~
    ______點擊藍字關注蕭山婦聯____蕭山醫院心理衛生專家免費諮詢第一時間給那些有需要的群體提供心理援助,提供專業幫助,共同應對疫情帶來的社會心理問題。蕭山區精神衛生中心藉助「浙江蕭山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平臺,免費開展心理衛生專家在線諮詢服務。同時,開通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電話。一、掃描或長按二維碼進入浙江蕭山醫院微信公眾號。二、點擊子菜單「就診服務」進入「心理援助」頁面。
  • 食蚜蠅外貌"酷似"蜜蜂 專家:是益蟲不必害怕
    對此,昆蟲專家解釋,滿天飛的這些昆蟲並不是蜜蜂,而是一種名叫食蚜蠅的生物,這種食蚜蠅主要靠吃蚜蟲生存,是一種益蟲,市民完全不必感到害怕。    王女士說,自己抓了一隻來觀察,發現這種蟲子的腹部雖然是黃黑條,但不像蜜蜂那樣豐滿,細一點扁一點,尾部也沒有針,應該不是蜜蜂。「我沒使勁,就碰死了好幾個蟲子。」王女士說,直到一個小時後,黑壓壓的蟲子才慢慢散去。     「我們小區也突現出現好多蜜蜂樣的昆蟲,不知道怎麼回事,難不成蜜蜂變異了嗎?」
  • 專家:貓奴們不必恐慌
    廣東感染病專家指出,「貓抓熱」是一種少見的感染性疾病,絕大部分患者治療效果很好,只有免疫力低下的人才可能有嚴重後果。貓奴們不必恐慌,不過,的確應該調整對待貓的態度,別與寵物太過親密。  新聞回放:被貓舔,主人變失明?
  • 不可掉以輕心 不必陷於恐慌:兒童已是肺炎易感人群 兒科專家支招...
    不可掉以輕心 不必陷於恐慌:兒童已是肺炎易感人群 兒科專家支招防護措施 原標題: 國家衛健委明確,兒童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目前兒童沒有重症和死亡病例,感染後症狀較輕。
  • 專家:不必過於恐慌,但須警惕冷鏈
    多名權威專家均表示,中國抗擊新冠疫情已經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不必對近期幾個地區出現的散發病例過於恐慌。但他們也普遍強調,冬季的到來為新冠病毒依託冷鏈物流進行傳播提供了更適宜的環境,我們嚴防境外輸入時「防人亦需防物」。   上海市衛健委於20日通報「新增2例本地確診病例」後,迅速對其密切接觸者展開排查。
  • 巨型蝸牛入侵南寧 專家稱大蝸牛天敵多不必太恐慌
    原標題:巨型蝸牛入侵南寧 專家稱大蝸牛天敵多不必太恐慌   近日,多家媒體均以「巨型蝸牛入侵南寧」為題,報導了南寧市沙井中學附近一菜地裡出現非洲大蝸牛一事。外來入侵物種,這一平時很少有人提及的話題,再次吸引公眾注意。
  • 專家說:莫恐慌!
    王放,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是野生動物的種群動態、對人類活動的響應、以及瀕危物種保護管理。擔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上海市自然保護地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務。他認為:家中出現蝙蝠,市民莫驚慌,最好的方法是不要打擾它們。此蝠非彼蝠,上海本地蝙蝠不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自然宿主。
  • 你害怕的蜘蛛,jiojio也太可愛了!
    害怕蜘蛛不丟人蜘蛛作為眾多小夥伴們童年的陰影,很多人認為害怕蜘蛛很丟人,事實上,害怕蜘蛛並不丟人。害怕蜘蛛的小夥伴一般患有「蜘蛛恐懼症」,這個詞是表述人們對於蜘蛛的恐懼和厭惡,很多有蜘蛛恐懼症的人一看到蜘蛛,特別是大鉗般的黑jiojio,全身就會起雞皮疙瘩,神經緊張,呼吸急促,或者下意識的大叫跑開,止不住的恐懼生理反應。
  • 蜘蛛的織網本能是從哪裡來的
    對於自然界中的很多蜘蛛來講,生而就知之,確實是其物種能夠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之一。因此,孔子的「生而知之者上也」的哲言,確實包含著樸素的真理。例如,某些蜘蛛能夠吐絲、織網,就是先天生而知之的一種本領,而非後天學而知之的技能。那麼,蜘蛛又是怎樣一生下來就掌握了吐絲、織網這項生存本領的呢?老子曰: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毋庸置疑,老子所說的「天下萬物」,自然也包括蜘蛛織網的本能。
  • 害怕「被拒絕」的人,都是因為什麼心理原因導致的?
    你有沒有發現,很多人總是害怕被拒絕,尤其是在情感方面,比如表白怕被拒,找人幫忙怕被拒等等;其實這些怕被拒心理都是可以改善的,首先我們就必須了解其源頭在哪:1.曾經遭受過被拒創傷這很多就跟他在平常的生活環境有關了,即自己的意見無法得到別人的肯定,並受「被拒氛圍
  • 疫情期間如何緩解心理壓力?心理專家來支招
    記者:請問對接受集中醫學觀察人員做好心理調整和情緒管理有什麼建議?新疆心理衛生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徐向東:接受醫學觀察人員感受到一定的心理壓力,是正常的反應。大家要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配合檢查,同時要認識到,醫學觀察點是非常安全的,有醫護人員在關注並幫助自己,有保障生命安全的措施。這樣可以明顯降低因為不確定因素而產生的焦慮。
  • 「我害怕」,用這三把「鑰匙」,打開孩子心理恐懼的「鎖」
    ◆2歲以後的孩子對現實狀況的恐懼減少,轉而對想像的場景會出現莫名的恐懼感,比如鬼、壞人、死亡等等。可以說,恐懼感對於孩子來說是如影隨形的。02孩子「恐懼感」的來源:1)陌生環境超出承受力,恐懼出自本能孩子應對陌生環境能力不夠,通常的表現是害怕、退縮、哭鬧,這是由心理體驗引發的一系列情緒行為。
  • 心理治療:如何克服黑夜恐懼症
    核心提示:黑暗總是讓人感覺到不安,所以黑夜成了許多人害怕的對象,處於黑暗的環境他們就會感覺到無比的恐慌,這部分人往往是黑夜恐懼症患者那麼,究竟什麼是黑夜恐懼症,黑夜恐懼症的症狀是什麼?又該如何克服黑夜恐懼症呢?
  • 疫情「心理應激」是自我保護!心理專家教你如何化解家人心理危機
    疫情期間,心理問題常表現為將疫情威脅嚴重化、緊張焦慮,各種軀體不適、失眠、反覆關注疫情信息、過度消毒防護等,嚴重時甚至影響到正常的生活狀態。面對疫情,任誰都會產生恐慌心理,擔心自己不知何時已被「誤傷」。但與其惶惶不可終日,不如先讓自己平靜下來,大家都明白,感染與否的結果並不會因為恐慌而改變。我們能做的最有意義的事,就是要學會對自己進行心理調適。
  • 疫情「心理應激」是一種自我保護
    疫情期間,心理問題常表現為將疫情威脅嚴重化、緊張焦慮,各種軀體不適、失眠、反覆關注疫情信息、過度消毒防護等,嚴重時甚至影響到正常的生活狀態。  面對疫情,很多人都會產生恐慌心理,擔心自己不知何時已然「中招」。但與其惶惶不可終日,不如先讓自己平靜下來,大家都明白,感染與否的結果並不會因為恐慌而改變。我們能做的最有意義的事,就是要學會對自己進行心理調適。
  • 美國發現巨毒紅背蜘蛛 居民都不敢待在家中(圖)
    巨毒蜘蛛來襲 美國陷入恐慌(圖)  14日,有「黑寡婦」之稱的巨毒紅背蜘蛛以「蔓延」之勢突然在美  國北部邦託維列地區大量出現,以致當地居民都不敢待在家中。當地警方說,這種現象「需要高度警惕」,紅背蜘蛛是非常危險的節肢動物,一旦人類遭到攻擊,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
  • 人類行為學專家解釋說,人們瘋搶生活用品,是受4大心理因素驅使
    人類行為學專家解釋說,人們瘋搶生活用品,是受4大心理因素驅使Psychological factors drive people for panic buying of bulk items最近好幾周,很多地方的人們,奔向食品商場,往往見到的是一個世界末日般的(apocalyp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