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想要親近的動物莫過於貓和狗了,喵星人和汪星人不僅霸佔了我們的網際網路表情包,而且生活得比我們還愜意,不少網友感嘆「活得還不如一條狗」。
食肉動物雖然一般體型龐大,但是依然深受人們喜歡,我們也經常去動物園觀看一些猛獸,甚至會覺得它們可愛。但是一種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動物——蜘蛛卻成為了我們最害怕的動物,經常讓人避之不及。
跳蛛
2019年6月11日發表在《心理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和查爾斯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向2291名志願者展示了25種不同的動物圖片,以衡量他們的恐懼和厭惡。
研究結果出人意料,近19%的研究對象在看到蜘蛛圖片時表現出極度恐懼,10%的研究對象對毒蛇圖片的恐懼程度最高。蜘蛛「當仁不讓」,成為人類最害怕的動物;而貓脫穎而出,成為最受我們歡迎的動物。
為什麼蜘蛛高居榜首,而不是可以咬死人的獅子和老虎呢?
儘管人類和自然已經隔離開了,但與生俱來的生物本能仍然影響著我們的行為。這項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找出我們本能地害怕哪些動物。
雖然體型龐大的物種,比如鱷魚、獅子等,我們很容易感受到它們與我們的力量是不均等的,可能下一秒我們就屍首異處,對死亡的恐懼是我們立馬就能夠感知到的。
蜘蛛襲擊大樓
但是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小動物,更有可能用我們不知道的手段傷害我們,譬如蝙蝠攜帶的多種病毒可能會製造難纏的傳染病,毒蛇可以突然襲擊咬傷我們,老鼠也會帶來瘟疫。這些讓人防不勝防的動物使人產生了更深層次的恐懼。
受訪者表示,儘管害怕大型動物的攻擊是有理由的,但與我們日常生活更接近的動物會引發致命的焦慮:傳染性病原體比熊的攻擊更現實。
而這些小動物不僅引發了我們的恐懼,還讓形成了厭噁心理。研究人員發現,對食肉哺乳動物的恐懼不會引起厭惡,而蛇、蜘蛛和寄生蟲會同時引發恐懼和厭惡兩種情緒。
恐懼是一種消極的體驗,也是人類想像力的奇怪驅動力之一。恐怖刺激觸發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的激增,是會讓人上癮的。
因此我們為了尋求刺激帶來的快感,偶爾會聽聽鬼故事或者看看恐怖片。恐怖電影行業正是利用了我們對某些動物的恐懼,在恐怖片中加入動物元素。2017年發行的8000多部恐怖影片中,很多都與動物有關。
蜘蛛俠
相信不少人都還認為蜘蛛和通常見到的蒼蠅、蚊子、蟑螂一樣,是一種昆蟲,雖然蜘蛛遠遠看去和昆蟲長得相似,但它卻是節肢動物。
生活中蜘蛛隨處可見,那你認真研究過它的構造嗎?
蜘蛛的身體分成兩個部分,頭和胸屬於一部分,另一部分是腹部。它沒有觸角和翅,有四對足。
蜘蛛
而昆蟲學家所定義的昆蟲的標準是:身體分節,分成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和一對又圓又大的複眼;胸部通常有兩對翅膀和三對足。不少昆蟲,例如蒼蠅、跳蚤,雖然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翅膀逐漸退化成一對或者沒有翅膀,但仍然待在昆蟲的行列。
由此可見,蜘蛛並不符合昆蟲的標準,除此之外,被錯認為昆蟲的動物還有蜈蚣(節肢動物)、蚯蚓(環節動物)。
蜈蚣
小編小時候經常膽戰心驚地拿著掃把扯牆角的蜘蛛絲,一方面害怕蜘蛛跳到自己身上,一方面覺得蜘蛛絲很礙眼,我們總是不知不覺就撞了一臉絲。
專家說蜘蛛絲的堅硬程度比鋼絲還厲害,但是從我們的實踐來看,拿掃把一捅蜘蛛絲就斷開的事實,或許專家說的話也不可信呢。幾個老外覺得這個說法空穴來風,於是準備了一系列實驗,讓我們見識一下吧。
第一個實驗是為了驗證一根奇特的繩子和鋼絲之間誰更堅硬,但是這和蜘蛛絲的主題完全不搭邊啊。難道是順便做的一個實驗?
這根形狀十分奇特的繩子,材質非常特別,由25000根支柱絲編織而成的。首先,將準備好的鋼絲系在儀器的一端,另一端是一個透明的水桶,便於觀察實驗過程,水桶裡插了一個水管,然後通過水管不斷地往水桶裡灌水。
隨著時間的推移,桶中水的重量不斷地增加,而鋼絲也被拉得越來越長,加到5升的時候鋼絲終於斷了。
第二個實驗就是用蜘蛛絲來測量了,根據剛才的步驟,當水管當中的水到達5升的時候,蜘蛛絲紋絲不動;加到8升左右,蜘蛛絲才出現了一絲絲的裂縫;最後在10升多的時候,蜘蛛絲終於斷掉了。看來,蜘蛛絲的堅硬程度大於鋼絲的說法並不是無稽之談呀!
文 | 小實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