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一天,韓寒被邀請去參加一個粉絲對話節目,被粉絲質疑磨平稜角。而且他也確實承認,被磨平了稜角。比如他現在想噴一部電影,結果想到這個電影劇組有自己認識的朋友,就下不去嘴了。如何看到韓寒的這種變化,這究竟是好事兒還是壞事。或者說,對他自己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對公眾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從前的韓寒在節目上,是這樣的,當有觀眾質疑他太過年輕而閱歷不足,他微微抬起下巴,眼神不屑,回擊的話語擲地有聲,直言質疑觀眾雖然30歲卻表現出還不如自己的閱歷。這是一個高傲的韓寒,而他並非孤芳自賞。
1999年,17歲的韓寒以《杯中窺人》一文獲得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比賽一等獎,2000年,剛上高一的韓寒因期末考試七科不及格而留級,被報導後引發社會關於素質教育政策及「學校應當培養全才還是專才」等系列教育問題的激烈討論。他決定退學,退學前,在松江二中老師們面前,韓寒被問起,你退學了,以後要拿什麼養活自己。「稿費啊。」韓寒說。他的回答引來一片笑聲。然而當質疑聲和奚落聲如潮水般向他湧來時,他出版了自己的首部長篇小說《三重門》。
當時的韓寒是一種符號,他叛逆,輕狂,永遠年輕,永遠憤怒。那些想看「傷仲永」笑話的人沒有想到,這個退學少年竟然成為了許多80後、90後的文學偶像,而韓寒此後更是出版了多部作品, 幾乎每一部都獲得了當年度的全國圖書暢銷排行榜第一名。韓寒說,自己不憤怒。當30歲的他被記者問道:面對一些事情,你會感受到憤怒這種強烈的情緒嗎?
在節目裡,他始終帶著溫暖又燦爛的笑容,會用幽默化解觀眾們提問的尷尬,我忽然發現,韓寒居然也是調節氣氛的高手,他如此得體、恰當、讓所有人如沐春風,即使在面對「你是不是成為了自己不想成為的人」這種尖銳的問題,他也始終帶著笑意,側著頭,溫柔回答。
有一瞬間我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這真的是韓寒嗎?那個犀利、直言、被稱為「講真話的既得利益者」的韓寒,那個年少成名,真的用稿費養活自己,還早早實現夢想的韓寒,那個總是毫不留情揭穿所有人情世故假面的韓寒,是不是真的就像觀眾說的一樣,被磨平了稜角?
短短十五分鐘,意猶未盡。更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以聊天的方式,實現了時間的對話。20歲的觀眾,和40歲的嘉賓一同回望那個文藝造星的時代,那個紙媒繁榮、人人雜誌的時代,然後,通過這檔節目一同復盤這一路走來的風雨彩虹,卻是以一種輕鬆又直擊內心的方式展現出來。
如今的韓寒有家有業,有妻有子,生活幸福,電影也春風得意,我相信他仍保有一絲少年意氣,他的賽車,他的雜文,他的電影,他意氣風發的20歲和沉穩內斂的38歲,正在以一種奇妙的融合,繼續追尋著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