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襲,吃一鍋常德缽子菜紅燜洞庭甲魚,暖乎乎的好滋味

2021-01-20 發現美食新大璐

前幾日的大降溫,可真的是凍手又凍腳,大家都翻箱倒櫃的找出保暖內衣、厚外套,只為了抵禦這個突然間的大降溫。除了要多穿點衣服禦寒,在吃食上自然也要有所講究。老友相約來柳葉宴客廳聚餐,我也不推脫就來了。

柳葉這名字,廈門有三家分別是主打湘菜、土菜、詔安湯水的柳葉甲魚村;主打湖南常德缽子菜的柳葉湘缽缽;主打湘菜、粵菜的柳葉宴客廳。

招牌菜的紅燜洞庭甲魚,讓我心心念念。甲魚大頭大,肉質飽滿,裙邊肥厚,洗淨切塊,燜煮入味,如果來上一碗白米飯,我連湯汁都不放過。

說完了喜歡紅燜甲魚煲再來說說其他的菜品。

前菜選擇了爽脆開胃的脆皮蘿蔔;嚼勁十足的飄香鳳爪;清新爽口的蔬菜沙拉;鮮麻可口的椒麻螺片。

潮式瓜青煮龍膽,講真的我沒有想過原來苦瓜竟然還能用來煮魚。不愛吃苦瓜的我竟然還挺喜歡這道菜的。魚肉緊實細嫩,搭配苦瓜的清苦,有一種別樣的清新。

避風塘深海明蝦,拇指粗細的大明蝦,紅彤彤的好是誘人。

招牌龍蝦芥菜鍋,這鍋龍蝦芥菜與潮式瓜青煮龍膽有一種異曲同工的感覺,湯汁鮮甜清爽,洗淨的龍蝦肉,肉質緊實Q彈。

黑啤文火牛小排,別看這牛小排黑黑的,不太起眼,醬香味道十足,火候和滋味都恰到好處。

港式新派咕嚕肉,這道菜與平常吃的咕嚕肉不太一樣,值得你特意來試試。

松露脆皮文昌雞,這隻雞除了有焦黃誘人的色澤,吃起來皮脆肉嫩多汁,選用黑松露提鮮,誰都別和我搶大雞腿!

金牌琥珀跳跳骨,琥珀腰果撒上芝麻,搭配脆脆的跳跳骨,當零食吃我都可以。

魚香煎釀豇豆夾,這道菜頗有創意,是一道匠心獨運的創意手工菜,長豇豆盤成結,雙面裹上蝦滑之類的糜類品煎制兩面金黃。

養生枸杞葉燉湯,枸杞葉本是很平常的食材,卻不曾想他們將蓮子馬蹄裝入小腸中,蓮子軟爛,馬蹄清甜,忍不住喝了好幾碗。

石鍋粗糧野米飯,米飯粒粒飽滿,搭配多種粗糧和臘腸等配料,不吃菜光吃這份野米飯也是沒有問題。

店裡全部都是包廂,非常適合聚餐宴請賓客。

地址:廈門軟體園二期32號樓之一

相關焦點

  • 廈門跨年大降溫,頂著寒流吃柳葉,吃完身心暖洋洋!
    廈門柳葉系列餐廳有三家,分別是:2006年開業的柳葉甲魚村,主打湘菜、土菜、詔安湯水,招牌菜是紅燜洞庭甲魚。柳葉湘缽缽,主打湖南常德缽子菜。這兩家我都吃過,菜品有特色,食材口味正宗地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難怪讓廈門食客們讚不絕口。今天我要去的是柳葉宴客廳,一聽就是升級版,主打湘菜、粵菜,讓我充滿期待。
  • 跨年夜大餐柳葉宴會廳吃甲魚,龍蝦芥菜湯連喝三碗
    於是與軟二附近上班的朋友湘約這家主打湘菜、粵菜與紅燜甲魚的柳葉宴會廳。地鐵直達軟體園二期站,要知道跨年夜當天路線到處飄紅,果斷選擇地鐵出行,穩。加上之前去過柳葉甲魚村與柳葉湘缽缽,對跨年夜的大餐真是充滿期待。餐廳前臺裝飾乍一看還以為是家公司,相當有氣勢。大大小小的包廂有幾十個,寬敞明亮,風格不一,但布置清新典雅,很適合宴客會友。
  • 常德甲魚養殖面積力爭突破30萬畝
    9月3日清早,鼎城區白雲生態養殖園,成群的甲魚在水池邊覓食,大口吃著岸邊的新鮮食料。今年,該養殖園利用湖泊資源轉型發展生態特產養殖,在圈養熱帶鱷魚的同時,積極開展大水面甲魚生態養殖,目前已投放甲魚苗10萬隻,預計年底可產成品甲魚7.5萬公斤。
  • 沒有常德缽子菜,不成宴席之歡,一份柳葉情,這是與湘菜的邂逅
    它家主打湖南菜,以缽子菜為特色,三人一小聚,十人一大桌,木質的桌椅、風情的壁畫似乎都讓這家餐廳充滿了古典的韻味。剁椒水庫大魚頭 | 一道妥妥的硬菜,也是湖南人的最愛。一上桌就吸引所有人的眼球,煤氣灶上一個碩大的煮海鮮用大鐵鍋,魚頭對半剖開,上面滿滿一層剁椒,開火燒熱15-20分鐘,只見鍋內沸騰,一掀開,滿滿蒸汽,很熱鬧。魚頭分量十足,新鮮剁椒辣勁十足,魚頭又滑又嫩,很是入味。
  • 粉裡尋湘味丨那一勺「秘制」澆頭,是常德牛肉粉的靈魂
    三湘都市報記者 張洋銀4月16日早上,九所賓館4號樓內常德津市劉聾子米粉展臺前人潮攢動。劉聾子米粉第四代傳人黃玢昊熟練地下粉,將鹽、醬油、茶油、澆頭按順序放入碗中,最後再舀一勺牛肉湯,不到兩分鐘,一份色香味俱全的常德牛肉粉就遞到客人手上。
  • 鸚鵡洲大橋下,逢吃必排隊的這家甲魚店,藏著什麼「尖板眼」?
    大聖甲吃甲魚,在湖北可考證的歷史能上溯至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在《楚辭·大招》中已有烹飪甲魚的明確記載。難怪時至今日,湖北人吃甲魚菜的群眾基礎如此好,原是有歷史典故的。人氣店江城餐飲界的這朵奇葩——大聖甲,只專注做甲魚一道菜,什麼「霸王別姬」、「甲魚燒蛇」、「甲魚燒排骨」等等新花樣統統沒有。老闆把所有心思都花在如何燒好甲魚這一道菜,竟做到了月銷量15噸甲魚的行業奇蹟。
  • 武漢也能吃到如此正宗的湖南菜,有三個菜你不得不試
    古語有云:湘女多情,湖南的菜也和湖南妹子一樣,熱情似火,溫柔如水。湖南人可不是只一味地用辣椒提味,其實湘菜自有妙處,只是外地人從那些不正宗的湖南菜館吃到都是些小炒肉、手撕包菜、剁椒魚頭,真正的湖南人才不認為那是湖南菜的代表。
  • 寒潮來襲 重慶動物園內動物「花式取暖」
    本文轉自【IC photo】;寒潮來襲 重慶動物園內動物「花式取暖」本文轉自【IC photo】;寒潮來襲 重慶動物園內動物「花式取暖」本文轉自【IC photo】;寒潮來襲 重慶動物園內動物「花式取暖」本文轉自【IC photo】;寒潮來襲 重慶動物園內動物「花式取暖」本文轉自【IC photo】;寒潮來襲 重慶動物園內動物「花式取暖
  • 把斑鳩做成缽子菜、宣稱食品能抗疫,常德市疫情期間防控執法第三批...
    經查,上述扣押疑似鳥類的野生動物製品系當事人在春節前從一流動攤販手中以 25 元 / 只的價格購進,共購進 5 只,準備製作缽子菜出售。經野生動物專家鑑定 , 五隻疑似鳥類的野生動物製品系斑鳩。該餐館無法提供上述斑鳩的合法來源證明。常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一款的規定,進行立案調查。目前,案件正在調查處理中。
  • 冰糖甲魚,又叫獨佔鰲頭,是一種寓意很好的浙江菜
    冰糖甲魚店裡的夥計招呼二人坐下,然後問吃點什麼菜,這兩位書生都是有錢人家的貴公子,所以出手也相當大方,讓小二把店裡有名的美味佳餚全都呈上來。後廚一陣忙活,做出了許多的拿手好菜,而最後壓軸出場的就是咱們今天要說的這道冰糖甲魚了。
  • 寒潮來襲 小動物各盡其能禦寒過冬
    寒潮來襲8) "← →"翻頁 1月25日,受"霸王級"寒潮的影響
  • 寒潮來襲,用電取暖應該注意哪些?
    寒潮來襲,用電取暖應該注意哪些?資料:青浦消防原標題:《寒潮來襲,用電取暖應該注意哪些?》
  • 冬日進補,這家店蛇肉12吃、竹鼠大鯢甲魚吃到爽,必須推薦
    冬夜漸寒,不吃點好的怎麼能對得起自己!冬至未至,進補先行,只要有好吃的,才不管什麼節氣風水,三五愛吃的好友合計好進補的寶地,下了班直接衝過來!12月的冬天,別看是廈門,冬日的氣息也讓人凜冽的有些難耐。今天吃的這家,也是一位朋友推薦的「秘境」,在廈門鬧中取靜的檳榔片區,馬路邊的轉角處,不過卻很少有人找得到。一樓賣酒,二樓「好酒好菜」。這簡單粗暴的店名就著實讓人歡喜——敢有自信這麼叫的,也絕對好吃的簡單粗暴。紅木主題的中式裝修,有質感不高調,大方的私密包間很適合商務宴請。
  • 一條甲魚四條黃鱔,啥家庭這麼吃,看著就流口水
    HELLO,大家好,這裡是有趣的圓鵝美食時間,我是立志走遍世界、吃遍世界的美食小編圓鵝,每天學習一道美食做法,讓大家不再為做菜頭疼。千忙萬忙,不如回家下廚房,好好做一道菜在慰勞我們的肚子, 現實不如劇,食物才是最切實際的安慰。今天果果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道麻辣開胃的下酒菜——甲魚燉黃鱔的做法,想要品嘗美食的朋友們趕快跟圓鵝一起動手吧!
  • 寒潮來襲,這些小動物憨態可掬,溫暖越冬
    由於寒潮來襲,室外比較冷。但是周六是個大晴天,太陽比較好。小編來到動物園,園內的河面被冰凍覆蓋。不少大鳥兒在行走在冰面上,或嬉戲,或覓食。大雁為大型候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雁熱情十足,能給同伴鼓舞,用叫聲鼓勵飛行的同伴。在中國,常見的品種有鴻雁、灰雁、豆雁、白額雁等。這裡的大雁品種為鴻雁。看!大雁冰上曬太陽,一起跳舞,玩得好開心呀!
  • 「雲關注寒潮來襲」美如畫!寒潮攜2021年第一場雪飄落昆明轎子雪山
    景區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1月11日,持續發威的寒潮為昆明轎子雪山帶來2021年第一場雪。景區工作人員介紹,從10日夜間開始,轎子雪山四方景開始下起了小雪,截至11日上午10時左右,雪勢依舊不大,而轎子雪山景區其他地方由於氣溫陡降,漫山遍野掛著的全是霧凇,風景美不勝收。轎子雪山2021年第一場雪景。景區供圖轎子雪山2021年第一場雪景。
  • 自來水公司:寒潮來襲需要「穿衣蓋被」
    自來水公司:寒潮來襲需要「穿衣蓋被」 2021-01-08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寒潮陣雪不要慌,咱的菜9月就安排上了!冬儲菜夠吃到開春,鮮菜庫存...
    哈爾濱已經進入寒潮模式,未來一周多有小陣雪。大家最關心的是,正值元旦,雪+寒潮會對哈爾濱菜價和供應帶來啥影響?記者從哈市最大的「菜籃子」——南崗區學府路哈達果菜批發市場了解到,為了讓蔬菜「不斷檔」,市場早已全面開始蔬菜冬季保供工作,大庫裡的冬儲菜可供市民吃到明年開春。每日進出的蔬菜車不斷,蔬菜日均到貨量1500噸,日庫存量5000噸左右,庫存可供哈爾濱人連吃一周。目前,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中有降,市民元旦餐桌不會受到影響。
  • 烏龜和甲魚差不多,為什麼人們只吃甲魚卻很少吃烏龜?
    甲魚和烏龜長的很像,很多粗心大意的小夥們可能都分不清楚。但是甲魚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一道菜,被譽為水中人參,舉辦宴席的時候也經常有紅燒甲魚這道菜,如今野生的甲魚越來越少見了,每一隻都能賣出高價。甲魚又被稱為鱉,外殼更軟,生活在淡水中,而且有牙齒具有攻擊性,特別是野生甲魚特別生猛。但是傳統意識裡和甲魚差不多的烏龜在民間卻少有人吃,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是肉的口感,甲魚肉多而且更鮮嫩,同等情況蝦肉多的肯定就會成為人類口中的食物了,而且甲魚口感要比烏龜好,長期的習慣使得人們更偏好食用甲魚肉。
  • 烏龜和甲魚長相相似,為何人們經常吃甲魚,卻很少吃烏龜呢?
    烏龜跟甲魚長相非常的相似,很多人都分不清楚,除非將這兩種動物放在一起才好區分,一般甲魚的形態要比烏龜大上很多,尋常酒店裡上的菜其實都是有甲魚做成的,並非是烏龜,那為何人們經常吃甲魚,卻很少吃烏龜呢?是中國人從來不吃烏龜嗎?這一點說出去應該沒人信,畢竟就沒有中國人不敢吃的動物,原因有三點,看完說不定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