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個人看法,家庭養魚側線炎遇到並不多(或者說發展嚴重的並不多),其僅僅是魚體充血炎症的一個延伸,因為其主要發生在魚體側的那個線上,所以叫做側線炎。其典型特徵從一端或者中間部位逐步往後延伸並在魚尾處有明顯的血絲連接,從輕微的充血紅點狀到感染的部位發白潰爛爆鱗,但其只是個別的鱗片並且位置在側線上,這點與炸鱗有明顯的區別。
其引起的原因,一般認為是水質導致,當然這個有點籠統,我的看法是魚體側線處有傷口導致的感染,主要的治療一般是採用黃粉浸泡的方式,也有採用紅藥水塗抹治療。
以下是本遇到的側線炎治療前後對比圖。
治療前:
一側已經有輕微的發白潰爛,並有爆鱗現象:
另一側並不嚴重
本次的治療採用紅藥水塗抹,主要是針對比較嚴重的一側,另一側未加治療。棉籤直接沾取紅藥水後塗抹,擱置約2、30秒後放入清水中,連續三天,後續補充了一支4萬單位的硫酸慶大黴素,2天後換水一半,其間停食打氣增氧飼養,整個治療是隔離,主要是下藥控制比較方便,水約大半臉盆5公斤不到些吧,這樣5天後已經明顯恢復,開始逐步餵食,在7天後已經恢復到下圖:
後記:關於金魚的側線
當金魚在遊動裡,我們在離它一定距離的地方輕輕觸一下水面,魚會很快警覺而逃離原處,魚所以對水的振動反應這麼快,主要是靠魚側線的作用。感受到魚耳所不能感受的低頻振動。當敵害接近時,能及時發覺而逃離,在成群回遊時,同伴的動向也能通過側線得到了解。側線所以有這樣的功能,與側線有完整的神經組織有關。在魚體處表的側線是些小孔,這些小孔接通皮下的側線管,管壁上分布有許多的感覺結節,靠感覺上的神經末梢,通過側線神經而直達腦部。
側線是魚類的一種特殊的感覺器官,從魚體的外面可以看到。這就是在魚體兩側由許多小答孔排列而成的線條。這些小孔稱側線管孔,小孔分布在一些鱗片上,小孔下面互相連通,形成長管,叫做側線管。管中充滿黏液,外界水流的刺激經過鱗片上的側線管孔傳達到側線管中的感覺細胞,可以產生興奮,興奮經神經傳遞給腦,就能產生水流感覺。魚類通過測線可以感知水壓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體的位置和其他各種變化。
聲明: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客服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點擊公眾號底部菜單的「微商推薦」去買魚站長個人微信:15801828956(長按複製,註明魚友)
轉發和點」在看「就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覺得不錯,下方 分享 點讚 在看 三連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