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點半到8點半和晚上6點到8點這兩個時間段,是和睦南苑扔垃圾的時間,其他時間垃圾房都是鎖上的。
杭州網訊 家裡的垃圾滿了,隨時就倒進小區的垃圾箱,這是很多市民多年的生活習慣。不過和睦街道李家橋社區在和睦南苑實行「垃圾不落地」措施,定時定點扔垃圾。一年多下來,推廣垃圾分類的效果不錯。
定時定點扔垃圾 小區環境好了很多
早上6點半,和睦南苑垃圾分類監督員陳師傅拉開小區垃圾房的卷閘門,把垃圾桶打開。過了一會,小區的其居民陸陸續續出門買菜或者上班。走出小區前,他們都要做同一件事情,就是把昨晚的垃圾扔到垃圾桶裡。
「別扔錯,廚房垃圾扔綠桶,其他垃圾扔黃桶。」陳師傅站在一邊,還時不時看一看袋子裡的垃圾分得正確不正確,提醒一下居民不要扔錯垃圾桶。
「早上6點半到8點半,晚上6點到8點,除了兩個時間段,垃圾房都是鎖上的,不能扔垃圾。」陳師傅稱,定時定點正是「垃圾不落地」的關鍵,這樣做還有兩個好處,「一是能夠更好地檢查居民垃圾分類的情況,二是垃圾房平時關閉,小區環境也能更好。」
周先生在和睦南苑住了15年,垃圾房就距離他家大門10幾米,「垃圾不落地」的好處他體會最深。「臭味少了,蚊子、蒼蠅看不見了,家裡的窗戶、房門也敢打開了。」
能扔垃圾的時間變少了,生活上的變化小區居民適應嗎,有沒有覺得不方便?
周先生說,剛開始的時候確實不習慣。有時錯過投放時間,就把垃圾袋往垃圾房邊上一堆,分類也馬馬虎虎。
「我們前腳亂扔,志願者後腳就會撿起來,還會打開垃圾袋重新分過。都是鄰居,讓他們幫我們撿垃圾,臉都沒地方放。後來自己注意起來,也就習慣了,現在覺得垃圾分類也不麻煩。」
按時投放有獎勵 特殊情況預約上門收集
李家橋社區的社工告訴記者,雖然扔垃圾的時間特意選過,是居民上下班時間,但是難免有人作息不一樣,或者是行動不便的時候。
「遇上這樣的事情居民也不用擔心家裡會垃圾堆成山,只要打電話給社區預約,並把生活垃圾分成幹(其他垃圾)、溼(廚餘垃圾)兩袋,在預定時間放在家門前,就會有清潔工人上門分類收集。」
另外,為了鼓勵居民按時、正確投放垃圾,社區還製作了一張小卡片。每次監督員檢查後,就會為做得好的居民在卡上敲一個章,集齊一定數量,就能換取肥皂、洗衣粉等小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