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不會扔垃圾不是丟人是丟錢!會扔垃圾的還有錢拿!

2021-01-17 傳播健康中

扔個垃圾你也不會!!!

活了幾十年了,你會扔垃圾麼?

有人說:找個垃圾桶扔掉唄!

可是,現在路邊的垃圾桶已經變成了一排好幾個

面對整齊排在那裡的幾隻垃圾桶,

你會犯難麼?你會糾結麼?

你會扔對麼?

手上的垃圾屬於哪一類,

你扔對了嗎?

5月起,北京扔錯垃圾交50-50000元!

個人:50元以上200元

個人違反條例投放四類生活垃圾,以及大件垃圾、建築垃圾的,由當地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進行勸阻。對拒不聽從勸阻的,向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報告,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給予書面警告。再次違反規定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個人受到處罰後仍有補救措施,如果自願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等社區服務活動,不予行政處罰。

單位:1000元-50000元

單位不按規定分類投放四類生活垃圾以及大件垃圾、建築垃圾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1000元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這些垃圾別隨便扔了,預約回收可換錢

書本、報紙、紙板、酒瓶、生鐵等可回收垃圾,以前咱們可以賣給垃圾回收站。但是在北京,大部分回收站都是非法的,而且還越來越少。

以後,北京將建立垃圾回收系統,可在線完成預約回收,可以直接換成錢哦。

目前西城、東城、朝陽等多個區已經開啟了預約或定點定時回收模式。

今年,整個西城區都將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兩網融合」,鼓勵有回收資質的企業或第三方垃圾分類管理機構在不擾民的前提下,在社區內設立臨時站點,提供再生資源回收服務,市民也可以通過APP、微信平臺等線上方式或直接撥打電話提前預約上門回收。今後,西城區所有主幹道上將不再設置再生資源回收點。

即將實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明確提出,市城市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規劃,建立健全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合理布局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也可以採取固定站點回收、定時定點回收、上門回收等方式,開展回收服務,方便單位和個人交售可回收物品。

事實上,包括西城區在內,本市已有不少地區開始嘗試定時定點回收、上門回收等再生資源回收方式。

以東城區為例,東花市街道忠實裡社區1號樓下,長期只擺有綠色的和灰色的兩個垃圾桶,住在這裡的居民已經習慣了「有廢品,找綠貓」。「綠貓」是一款可以呼叫上門回收的手機APP,居民登錄後可以在線預約,收運人員直接上門提供可回收物稱重、積分的全套服務。目前,上門回收再生資源服務已覆蓋東城區東花市、天壇、龍潭等5個街道。

此外,朝陽區也在雙井、潘家園等多個街道辦事處引入第三方企業開展定時定點或預約回收服務,通州區、海澱區等部分小區也在進行類似嘗試,效果良好。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的實施,正值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疫情讓廣大市民不僅重視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的養成,同時,對城市的環境衛生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關係到節約使用資源,是首都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堅持疫情防控和垃圾分類同步推進,是共同營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重要舉措。「一位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表示。

相關焦點

  • 女子扔垃圾竟肌腱斷裂:丟垃圾千萬別單獨用手指頭拎
    出門的時候,順便把家裡的垃圾帶走,右手玩手機,左手抽根手指鉤著垃圾袋,優哉遊哉晃下樓,走到垃圾桶前,「嗖」的一下把垃圾袋精準地拋入垃圾桶,這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畫面。但是前不久,貴州貴陽女子小黃(化名)就因為這樣扔垃圾導致中指肌腱斷裂!
  • 趁凌晨偷偷扔垃圾?該罰!
    「小區裡有人把大大小小16袋垃圾全部亂扔在垃圾箱房門口,把原本整潔的垃圾箱房堆得一塌糊塗。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4月的一天早上,嘉定區新成路城管中隊隊員就接到了倉場社區居民的情況反饋。
  • 「扔垃圾 」用英文怎麼說?不是「throw rubbish」哦
    生活一大樂趣是吃喝,吃飽喝足玩到盡興,只是徒留垃圾堆砌,處處礙眼,唯有一扔了事。 有人說「扔垃圾」:「Throw the rubbish」 扔垃圾,可不是這麼用的!  「扔垃圾」要如何表達??throw 「投擲,拋出」,用throw the rubbish,會給人一種你要「高空拋物」的感覺。確定不會出人命嗎? 所以,我們正常的扔垃圾用英語該怎麼說?
  • 北京迎來分類大考,有「小黃狗」入駐的社區扔垃圾還能賺錢!
    5月1日,「垃圾分類北京卷」正式上線。面對這場「全民大考」,各區紛紛推出本地化治理方案,為垃圾分類做好了充分準備。根據新版條例,扔垃圾不合符規範,會進行現金罰款。但你知道垃圾扔對了,符合規範還可以賺錢嗎?
  • 「扔好垃圾」這件小事,北京社區青年匯做出了大文章
    根據北京市城管委發布的數據,生活垃圾分類實施8個月以來,北京市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超過94%,參與率達74%。在北京,提高公眾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志願者的「桶前值守」和社區宣講。過去8個月,北京社區青年匯的社工和志願者們是「桶前值守」和社區垃圾分類宣講的重要力量。
  • 扔掉家裡這些垃圾,就是扔錢,拿來養花特好用
    不過咱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見到的一些「垃圾」,可千萬別丟了,這些垃圾可是有很多「功能」,尤其是在養花方面,用這些常見的「垃圾」養花,效果還是不錯的, 並且能夠省下一部分錢,花花今天說的這些「垃圾」,大家可千萬別再丟掉了,因為丟掉這些垃圾,就是在丟「錢」呀!
  • 「扔垃圾」可千萬別說「throw the rubbish」!!會被打的!
    宅在家裡,生活垃圾總會產生的。有網友調侃,被這疫情鬧得,下樓倒垃圾成了唯一的運動「扔垃圾」用英語怎樣表達?「Throw the rubbish」??可千萬別這樣說!!throw the rubbish會給人一種你要「高空拋物」的感覺在美式英語中大家慣用garbage[ɡɑbd]和trash[tr]在英式英語中大家慣用rubbish
  • 扔進去的是垃圾,吐出來的是錢!
    田榮平攝只要將可回收的垃圾準確投入終端就能根據種類和重量計算出回收價格並立即用現金紅包的方式將錢打到市民手機上投放步驟為:在回收機上選擇投遞的品類;打開APP掃描二維碼;按要求把物品投進回收機;APP提示收到投遞物品返現;輸入提現金額進行提現(玻璃和有害垃圾屬無償回收)。
  • 28歲巨嬰女子:我扔個垃圾怎麼了,辱罵、腳踹勸阻她的男子被拘留
    一句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難倒無數網友,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下面大傢伙來看看這位在公交車上扔垃圾的「奇」女子到底屬於什麼垃圾?近日,北京朝陽區一女子在公交車上扔垃圾扔得理直氣壯,叫她撿起來被反懟,「我扔個垃圾怎麼了」,並且還辱罵、腳踢勸阻的乘客,最終被行政拘留,真skr!
  • 「斷舍離」,不是扔垃圾那麼簡單!
    「斷舍離」其實開始實踐於「扔垃圾」,但是也並不是「扔垃圾」那麼簡單。斷舍離並不是簡單的收納術,它是一個讓人認識自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踐行者必須要弄清楚「物我」的關係。
  • 釣了很多又醜又黑的魚,都給扔了,釣友:扔的不是魚是錢
    這不是吃飽了撐得,隨後給她說!有事你就文字打過來,沒有事就算了!沒過一會,斷斷續續的發來了很多文字,起初看的一頭霧水,後來才明白過來!原來是自己釣到了魚,因為覺得醜黑不拉幾的,所以直接把魚就丟了!你扔的不是魚是錢,起初她沒有聽懂!等後來找人求教以後才知道,原來自己釣到的又黑又醜的魚,比一般的魚要之前。有人幫忙粗略估算了一下,扔掉的魚,起碼有幾千塊!聽到這裡我清楚了,原來是覺得自己「丟」了東西,哈哈!不過真是那麼回事,不知道也就無所謂了,但是知道了肯定難受!她說,還不如釣友不告訴她,如果不知道,也就那麼回事了!
  • 每天固定時間扔垃圾 你願意嗎?
    杭州網訊 家裡的垃圾滿了,隨時就倒進小區的垃圾箱,這是很多市民多年的生活習慣。不過和睦街道李家橋社區在和睦南苑實行「垃圾不落地」措施,定時定點扔垃圾。一年多下來,推廣垃圾分類的效果不錯。    定時定點扔垃圾 小區環境好了很多    早上6點半,和睦南苑垃圾分類監督員陳師傅拉開小區垃圾房的卷閘門,把垃圾桶打開。過了一會,小區的其居民陸陸續續出門買菜或者上班。走出小區前,他們都要做同一件事情,就是把昨晚的垃圾扔到垃圾桶裡。
  • 餓了麼推代扔垃圾 垃圾分類幫倒垃圾12塊
    綜投網(www.zt5.com)6月24日訊  經常使用餓了麼點外賣的市民給我們爆料,說最近,平臺上多了1項新業務,"垃圾分類幫倒垃圾"。對於一些還不會分類或者說自己沒時間扔垃圾的朋友來說,這項新業務說不定能幫上不少忙呢!不過,這外賣小哥真能幫上忙嗎?外賣小哥能把垃圾分好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就在平臺上下了一單,替大伙兒做一次嘗試。  記者將飲料瓶、塑膠袋、廢舊紙張、果皮、食物殘渣等扔在同一個垃圾袋裡,就下單了,一單12塊,去掉餓了麼紅包,大概7到8塊錢,跑腿範圍不超過3公裡。
  • 市民在公共場所扔垃圾分得如何?我們悄悄觀察了一整天……
    在軌交1號線的大廳裡,一共放有2組垃圾桶,分布在站內兩端,相距約100米,每組垃圾桶由藍色垃圾袋的「可回收物」,和白色垃圾袋的「幹垃圾」組成。與這位年輕男子一樣,大多數乘客在扔掉手中的垃圾前,都會先確認一遍垃圾桶上的類別,再「對號入桶」。路上不吃東西,就不會產生垃圾。」
  • 居民嫌髒不願掀蓋扔垃圾 垃圾桶「開天窗」臭味難聞
    家住立新小區的李女士對垃圾桶不加蓋一事並不反感,離半米遠就「嗖」地一下把垃圾扔進桶內,當問其有沒想過把蓋子蓋上,李女士回答:「桶蓋太髒了,如果垃圾桶有蓋的話,我寧可把垃圾扔在外面,也不會用手去掀蓋,扔完垃圾還得洗手,不方便。」而家住薛莊小區的張女士則認為垃圾桶一定要加蓋,否則垃圾暴露在空氣中,到了夏天容易散發異味。
  • 創意垃圾桶|不一樣的扔垃圾體驗
    不僅要垃圾桶有顏值,還要垃圾桶分類標誌易識別,垃圾投放簡便、省時、省心,且經濟環保。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幾款實用、美觀、富有人情味的創意垃圾桶設計。外星人垃圾桶自今年7月上海強制實行垃圾分類以來,分類垃圾桶已經成為熱銷產品,這款創意分類垃圾桶源自「外星人」靈感,四個垃圾桶以不同的標誌代表著不同的垃圾類別,箱體可抽拉的設計利於清理,但唯一不足之處在於,多數人可能都不清楚這個標誌所代表的類別,建議加上文字表達或者改用常規垃圾桶的分類標誌。
  • 女子下樓扔垃圾,結果手指斷了!這習慣很多人有
    在咱們日常生活中,出門的時候,順便把家裡的垃圾帶走,然後來到垃圾桶前,「嗖」的一下把垃圾袋熟練地扔進垃圾桶裡,相信這是許多人的習慣動作,可是您知道嗎?其實這樣的動作暗藏危險,有人還因此拉斷了手指。近日,一女子像往常一樣,左手中指上掛著兩袋垃圾下樓去扔,當她把垃圾袋扔進垃圾桶的一瞬間,她聽到手指頭傳來「啪」的一聲,緊接著便是一陣劇痛。隨後,女子來到醫院,被醫生診斷為肌腱斷裂,需要手術治療。記者走訪了解到,不少市民在扔垃圾時,都有用一兩個指頭提垃圾袋的習慣。醫生表示,用單個手指提垃圾袋或者重物,會阻礙手指血液循環,進而導致手指變紫變黑。
  • 垃圾車司機行車途中扔垃圾?
    ■事發海關路口,當時正在等紅燈■司機先扔了4個紙團,後又直接打開車門,扔下一堆菸蒂和檳榔渣湘潭在線12月25日訊(湘潭晚報記者 文豔芬)12月24日上午,市民賀先生向本報反映,他開車經過海關路口時,看到一輛類似垃圾車的司機往窗外扔垃圾
  • 疫情期間去行山,結果垃圾到處扔!
    前陣子,大部分都「在家工作」,有恒生銀行的員工去行山,被人揭發不是在家工作麼?結果媒體報導後,很多人都急於刪掉自己發在社交平臺的日常活動。而恒生銀行也被挪喻為「行山銀行」然而,對於經常行山的人來說,自律很重要,他們懂得欣賞大自然,自然不會破壞它,習慣行山的人,從不會亂扔垃圾,甚至,很多人還會幫忙撿垃圾。
  • 垃圾分類有竅門:拿不準的歸「其它垃圾」
    現場:分類出錯時有發生7時,新街口街道官園社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趙兵戴好帽子,拿上長杆兒夾子,準時來到西直門南小街129號樓下的垃圾桶旁。「您稍等,這袋垃圾我看看。」趙兵說著從一位男士手中接過垃圾袋,解開袋口,抖落著翻了翻,從中夾出一塊皺巴巴的透明軟塑料薄膜,「這可不是廚餘垃圾,屬於其它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