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六一,回憶一下小時候玩過的遊戲,有些你可能都沒聽說過

2020-12-05 心靈相通回武漢

又到六一,對於我們這些不能再過六一兒童節的「老幫菜」,只有回憶的份兒了。想想當年我們小的時候,也玩過很多的遊戲。

不知該從何寫起,那就想起什麼寫什麼吧。寫的重點在遊戲,也就是至少要兩個人一起玩的,一個人玩的留著下篇再寫。還有,爬樹,上房,遊泳,滑冰那些歸在技能類,不算遊戲類。

有些遊戲是大眾遊戲,比如丟沙包,抽陀螺(抽漢奸也叫抽地牛兒),踢毽子,跳皮筋,翻花繩,彈球,方寶,跳房子,丟手絹……這些都需要一些道具,各地玩法略有不同,但大同小異。

沙包,有方的,也有枕頭形狀的
彈球,玻璃球
方寶
翻花繩
跳房子

還有一些遊戲也算是大眾遊戲,但玩法就有很多種了。比如洋畫兒,貼畫兒。洋畫兒和貼畫兒是有區別的,洋畫的材質是硬紙板的,印的一般是神仙,開始時還比大小,一般的是左上角第一張最大,然後是第二張,依次類推。隱約記得,大部分洋畫的第一張印的是鴻溝老祖,然後是女媧娘娘,後面的有盤古,太上老君什麼的。貼畫是後出的,背面有不乾膠,揭開能貼在別的東西上。印的一般是動畫片中的角色,麥克倫一號,變形金剛,聖鬥士什麼的,總之是當時電視臺播什麼動畫片,接著就會有貼畫兒出來。

洋畫
貼畫

洋畫兒和貼畫兒的玩法很多,常見的有摔、拍、吸(也叫嘬),剩一,二一等等。最早玩洋畫,後來逐步被貼畫取代。當時玩的時候,玩到最後,手都是腫的。有時候不光用手,也會用嘴吹,吹翻面了,再用手吸。

還有一些遊戲,不需要道具,比如老鷹抓小雞,貼「年糕」,「騎馬」打仗,攻山頭,撞拐,木頭人等等。還有一些遊戲沒名字,比如倆人面對面,用手互相推或閃,腳不能動地方,誰先動誰算輸。還有就是和邁步相關的,先石頭剪刀布,石頭贏了邁十步,剪刀贏了邁兩步,布贏了邁五步,劃定個起點和終點,先到終點的算贏。還有一個,防守的一人或一組人先邁,從一步開始,到位後單腳站好,不能再動地方了,如果多人,可以相互攙扶,叫作「搭架子」。進攻的一方,始終是要比防守的一方少邁一步,到位後也需要單腳站好,不能動地方了,動了算輸,這個人要下場,本輪不能在參與了。站好位置後,想辦法去推守方的人,把對方推的雙腳著地或者動了地方就算贏,守方的這個人要下場,如果攻方把守方的全贏了,那就攻守轉換。如果沒贏,那守方繼續,從一步升級到兩步。這個遊戲攻守是講究策略的,需要大家相互扶持,相互幫忙。比如攻方就需要有人去拽住本方人抬起的那隻腳,讓他在向前探身的時候保持平衡,夠的更遠些。

老鷹抓小雞
撞拐
騎馬打仗

攻山頭兒,這個山頭可以是沙子堆,黃土堆,也可以是稻草堆,只要比地面高就可以。實在沒有,可以畫個圈當山頭。一方攻,一方守,直到攻方把守方的人全都趕下山頭就算贏了,雙方互換角色繼續下一輪。這個遊戲最好的場地就是稻草堆,因為即使摔著也不疼,可以採用更多的戰術,玩起來更加刺激。

還有一個特別「傻」的遊戲叫「跑圈」,先規定一個地方叫「家」,也就是安全區。一幫人跑,另一幫人追。被逮到的人原地不能再動,需要等著本方的人來救。為了防止耍賴,在家裡待著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是10秒鐘到半分鐘,時間到了必須出去。這個遊戲算是「警察抓小偷」和捉迷藏的合體版。跑圈後來有了升級版,也算是騎馬打仗的升級版,一個人騎自行車,後座上再帶一個,去找另一方。哪方後座上的人先腳著地,哪方就算輸了。這裡也會設置個「家」,不然騎車的會累死,騎不動了也要推著,不能讓後座上的人腳著地。這個遊戲有些危險,後來被大人們給叫停了。其實我們玩的人不覺得危險,我們當時認為大人們叫停的原因是怕把自行車撞壞了。那時自行車是貴重物品,撞壞了大人們心疼,我們也會挨頓罵,嚴重的還會挨頓打。既然對大家都沒好處,索性就不玩了。

還有一個和抓人相關的遊戲,有些有多個版本,也是有人跑有人追。跑的人說出特定的口令後就原地不動了,追的人抓到也不算數。口令是之前商量好的,一般是仨字,叫「說仨字兒」,說出任意三個字就可以,定住之後必須本方人過來拍一下才算「解凍」,可以繼續跑。本方人全凍住或被抓住後就算輸了,雙方互換角色。

和這個類似的叫「冰棍兒,化了」,說出「冰棍兒」就算凍住了,說出「化了」就算解凍,不需要本方人來救。

還有一些遊戲比較小眾,比如三角,踢包,打杆兒(gar,二聲),逮(dei,一聲)鏰兒(鋼鏰兒,就是硬幣),扔鏰兒,「學生、老師、主任、校長」(名字有點長,當時也沒起名字)等。這些遊戲只在一個小區域流行,會玩的人不多。

三角,用煙紙疊的,可以像方寶那樣摔著玩,也可以吹著玩。

三角

踢包,規則有些複雜。簡單講也分進攻和防守兩方,進攻的用腳把沙包踢出去,防守的可以用手接,如果沒接到,就進行下一步。規矩挺多的,有時間可以單獨寫一篇介紹一下。

踢包,攻方從鍋出發,在前槓前把包踢出

打杆兒(gar,二聲),玩的較少,因為有一定的危險性。杆兒是用木頭削成的,類似棗核形狀,兩頭尖,中間鼓。玩的時候也分攻守雙方,攻方把杆兒平放在地上,用一根木棒,俗稱杆兒棒,敲打杆兒的一頭,讓杆兒飛起來,然後在用杆兒棒擊打,有點打棒球的意思,把杆兒打遠。守方則需要接住,接不住就進行下一步。和踢包的規則有類似的地方,因為有一定的危險性,後來被踢包取代了。

打杆兒的場地,鍋是方的。

「學生、老師、主任、校長」,估計這個遊戲知道的人不多,屬於角色扮演類遊戲,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開始時分出角色,最高等級是校長,一人,然後是主任一人,接下來是老師一人,最後是學生,一人或多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規矩,錯了就要下臺,低一等級的依次填補。當時玩這個遊戲能玩半天,現在想想,有點傻。

學生老師主任校長

逮(dei,一聲)鏰兒,和扔鏰兒,鏰兒就是鋼鏰兒,也就是硬幣。其實「逮」就是「扔」,區分叫法是因為玩法不太一樣,差別在於開局方式不同。玩的時候需要鋼鏰兒,無特殊規定,一般是用五分的。逮鏰兒的開局是往牆上拽,讓鋼鏰兒反彈的越遠越好,方法自行研究,經驗是要豎著拽,掌握好角度,還要看牆的硬度,表面粗糙度,也不能拽到磚與磚之間的水泥縫處,總之,要想反彈的遠,需要有技術支撐。大家依次拽完後,反彈最遠的第一個「進攻」,向「攻擊目標」扔出鋼鏰兒,如果你的鋼鏰兒最後停下的位置和目標的鋼鏰兒之間的距離在一紮(zha,三聲,也有地方叫cha,三聲)範圍之內就算「吃」了對方,對方出局,勝方可以繼續扔,去吃下一個目標。如果在一紮範圍外,則輪下一個人扔,也就是反彈第二遠的。扔鏰兒的開局是往一個框裡扔,扔進去了變成「皇上」,當了「皇上」的人才可以吃別人,吃的方法一樣,要在一紮範圍內。沒當「皇上」的叫平民,不能吃別人。如果不小心吃了皇上,那算「自殺」,直接出局。這個玩法還有一種彈球版本,只是必須撞擊到對方彈球才算「吃」。

上邊扔鏰兒,下邊扔彈球,窯是挖出的坑

說到彈球,最基本的玩法是彈。地上挖四個坑,稱為窯兒,再畫個槓,就行了。先分別進123窯,最後進皇窯兒,當了「皇上」,就可以出來「殺人」了。沒進皇窯兒之前都是平民。規矩也有好多,就不多寫了,有時間詳細的寫一下。

彈球四個窯兒的玩法

鋼鏰兒還有吹著玩的,叫吹鏰兒。會吹的「呼」一下,一排鋼鏰兒就翻面了,不會吹的,「呸」半天,鋼鏰兒就是不動。

寫了不少了,其實還有很多遊戲。比如挑(三聲)棍兒,攢一把冰棍棍兒,洗乾淨,豎著握好,然後撒手,讓冰棍棍兒自然散開在桌子上或平地上。接著再一根根的收回來,收的過程中每次只許動一根,如果碰到其它的,就要輪到下一個人來收。收的時候可以用已經收回的冰棍棍兒做工具,去挑,去撥,去捅都可以。這個遊戲很有意思,要觀察,要制定辦法,要去動手操作,過程中精神集中,不能急躁。做到心靈手穩,還要有耐性。

和冰棍棍兒相關的還有一個遊戲叫「拔墳頭兒」,名字不太好聽。先堆個小土包,然後插上一根棍,之後開始拔或刨土,輪流來,最終誰拔的時候棍兒倒了,就算他輸了。

突然又想起一個遊戲,啄刀(也叫戳刀)。地上畫個框或圓,然後按幾個人參與就平分成幾份,作為自己初始的地盤。一個人開始用啄刀啄別人的地盤,啄刀啄中且不倒,就可以在對方的地盤上畫一條直線,需要經過剛被啄中的點,將對方地盤一分為二。對方選擇留那一塊,另外一塊就歸贏的人。如果啄不中或啄刀倒了,就輪到下一個人來。直到有一個人的地盤小到一定尺寸,這個人出局。這個尺寸通常叫「一指」,,就是能放下自己一個手指肚的尺寸,事先規定好是哪個手指,不然的話,大家基本都會用小拇指去量,自己量自己的地盤。這個遊戲,手指粗的吃虧。

太多遊戲,寫不完了,有機會再寫吧。最後的篇幅,留給全民都會,老少皆宜的遊戲。準確來說,這個算不上遊戲,它主要的作用就是解決爭議。石頭剪刀布,我們管它叫「猜(cei,四聲)頭家」或「猜丁殼」。很多遊戲,是有先手有後手的,如何決定,要靠猜頭家來分出來。有爭議的時候也可以用這個來解決爭議。但和有些地方不同的是,我們是倆人之間猜頭家,三人或三人以上不用,改用手心手背,我們管這個叫「順兒」,倆人猜,仨人順兒。順兒的時候,唯一出手心或手背的人勝出,剩下人繼續,剩倆人時才會猜,最終分出名次或順序,因此叫順兒。順兒的另外一個作用是分撥,比如四人順兒,兩個手心的一撥,自然剩下兩個手背的一撥。

石頭剪刀布還有一個用腳的版本。雙腳併攏相當於石頭,雙腳左右岔開相當於布,雙腳前後岔開相當於剪刀。一般是冬天時候用,因為天冷,不想用手。

當年這些遊戲都是大孩子教給小孩子,小孩子長大了變成大孩子了,再把這些教給後來的小孩子。直到遊戲機的出現,這些遊戲就不再往後傳了,也慢慢的消失了,只有少部分的遊戲還在幼兒園和小學裡「流傳」,更多的只是存在我們的記憶中了。

打字不易,拼音輸入,如有錯字請諒解。

相關焦點

  • 80後小時候玩過的遊戲,每一樣都是滿滿的回憶,跟現在有何不同?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我給兒子買了個滾鐵環,6歲的他玩了好久都沒有學會。滾鐵環是我小時候經常玩的玩具,其實也不算是玩具,因為小時候家裡窮,沒有買玩具這一說法。基本都是家裡的大人,用鐵絲扭個環,再做個推手就算是個玩具了。小時候玩它玩得可遛了。
  • 80、90後的童年回憶、玩過的玩具、遊戲你還記得多少?
    01)童年裡玩過的玩具: 那時候,沒有現在孩子琳琅滿目的玩具,但似乎玩過很多東西。一個圓形的鐵環,搭配一個U型的鐵鉤,就能滾出很多樂趣。
  • 海南人小時候玩過的15種昆蟲,你都玩過哪些?
    」給我們太多太多回憶了  不用花一分錢,  就可以開心的玩上幾天    今天,小編整合了一些那些年,  我們一起抓過的蟲子~  這裡是否有你的童年回憶呢  俗稱「螞蚱」  螞蚱分很多種,最常見就是綠色的  小時候都愛在草坪上抓它  靠近它們就會跳的老高啦  抓到就找個透明罐子放進去  然後傻傻的看著它們  時不時搖一下罐子怕它們死了
  • 還記得小時候用它射過的鴨子麼?這些外設不信你沒玩過
    【PConline 雜談】暑假早起玩「踩蘑菇」、翻牆去網吧通宵打CS,視乎大部分的年輕仔,特別是皮一點的小夥子們,兒時的記憶裡都離不開某幾款遊戲。它的出現最終造就了[雷射槍]的一度大賣,其最終銷量依照《打鴨子》的成功也大致能推測狀況,「畢竟一份遊戲就需要至少一把雷射槍,」「沒有就沒辦法玩」的捆綁式銷售放在今天,已經很少有遊戲能達成類似成就。
  • 不同年代人怎麼過六一:60後滾鐵環 90後上網(圖)
    50後:只聽過六一,但沒過過「我們小時候啊,真沒什麼可玩的,那時候家裡都窮。「六一兒童節,光是聽說過,從來沒過過,不敢想。」當被問到自己小時候如何慶祝六一時,林阿姨擺擺手,邊說便笑了起來。不過雖然生活不富裕,但仍有一些童年的樂趣讓她回憶起來嘴角都泛著笑。「我那時候會拿一分錢、兩分錢去小攤買本小人書看,那就相當於圖書館呢。」林阿姨的話語間都透著自豪。
  • 還記得80後年代小時候所玩過的玩具,每一樣都充滿著滿滿的回憶
    回憶一下還記得你當年擁有幾樣呢?下面給大家分享幾樣常見的當時童年玩具:1,發條跳跳蛙:相信很多的小夥伴都有玩過,這種玩具當時很便宜所有很多家長都給小朋友買,而且特別有意思迷倒很多的小朋友,外殼是鐵皮做的一扭旁邊的開關就會帶動內部的發條,鐵青蛙就會到處活潑亂跳特別有意思。
  • 如果這些老遊戲您都玩過,起碼也是「奔40」的人了
    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方面面的便利,但也讓現在的孩子沉迷於電腦遊戲、手機遊戲。孩子們的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小時候玩的遊戲,他們不會玩,甚至都沒有見過。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來看看「老頑童」歡快的玩著9個兒時遊戲,如果您都會玩,起碼也是「奔40」的人了。
  • 你所玩過的童年網頁遊戲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那麼來介紹幾個童年玩過的網頁遊戲吧,超級好玩的呢。1:暴打小朋友,我們操作的就是這個紫色肌肉男(小朋友),應該是幼兒園爭霸戰,開啟見人就打模式。各種狂扁小朋友。話說這個白衣服的肌肉男也算是小朋友麼。除了煤氣瓶打了會boom的一聲把自己炸飛,其他的手感確實很好。
  • 六一快樂!這些大朋友和小朋友都以獨特的方式過節,有些孩子還穿越...
    時光相機活動以「我和爸媽穿同款」「我和爸媽拍合影」等為主題開展尋找爸爸媽媽童年影像的活動;90年動畫觀影活動問一問爸爸媽媽小時候最喜歡看的動畫片,進行一場動畫片觀影活動;童年記憶活動要了解爸爸媽媽小時候最喜歡玩什麼遊戲、吃哪些美食。同時,還有捏泥人,紙棍球、甜蜜大白兔、豐富自助餐等搭配幼兒「我的主場秀」精彩才藝秀表演。
  • 中國曾經的10大國貨品牌,00後都沒聽說過
    中國那個時代的10大國貨名牌,用過的人相信歲數都不小了,很多00後幾乎沒聽說過吧。1、北京牌黑白電視機北京牌電視機,是早的電視機,1958年3月17日試播,被稱作華夏第一屏。雖然叫北京牌,其實它是天津無線電廠製造的。
  • 僅活在回憶裡的動畫,現在小孩基本不知道,看過三部以上的都老了
    僅活在童年回憶裡的動畫,看過三部以上,你就真的老了。湯姆跟傑瑞是朋友們最不陌生的人物,如今還被遊戲公司製作成益智類網遊,《貓和老鼠》陪伴許多90後度過美好的童年,估計有許多80後當父母的朋友都對該作品非常熟悉,尤其湯姆用下半身把一棵樹劈成兩半的情節,簡直笑死人,敢問湯姆不疼嗎?可如今幾十年過去,兩位主人公也淡出人們的視線,估計看過《貓和老鼠》的朋友有些都快老了吧。
  • 多彩過「六一」 歡樂不缺席
    多彩過「六一」 歡樂不缺席 中安在線   2020-06-01 00:19:00   來源:中安在線    編輯:楊楊
  • 童年風靡一時的「高級」玩具,全都玩過的,證明你小時候就是土豪
    都是珍貴的記憶啊!還記得曾經風靡一時的悠悠球嗎?悠悠球也叫溜溜球,你還記得怎麼玩的嗎?當年幾乎人手一個,悠悠球也是男孩子裝酷神器小霸王遊戲機是大多數80後90後的童年回憶,你小時候玩過的什麼經典遊戲,超級瑪麗、魂鬥羅、雙截龍等等。有時候玩遊戲機連續玩到飯都不顧吃,被老媽扯著耳朵,拔走電線才罷休。
  • 童年回憶!這些曾經最火的小零食,你小時候一定都吃過!
    之前我們盤點了小時候我們常吃的雪糕童年回憶!這幾種雪糕原來超市隨處可見,都吃過的就暴露年齡啦~,有沒有勾起你兒時的味蕾呢?今天小編盤點我們小時候讓我們超級上頭的零食,相信你一定都吃過!喔喔奶糖奶糖不止大白兔,喔喔奶糖更是小時候的最愛,奶味濃鬱香甜好吃。
  • 那些年,小編經常會玩的單機遊戲,不知道你是否玩過
    記得小編在小時候就經常能夠玩到電腦,而那時大型的網路遊戲還很少,所以只是玩上一些單機有,可就是這些單機遊戲陪著小編度過了許許多多的歲月。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當時我們以前玩過的單機遊戲,看看是否有你們經常玩的那款呢。
  • 農村人小時候都玩過的五大寵物排行!排名第一的家家戶戶都養過!
    大家小的時候應該都有養過各式各樣的小寵物吧,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一下小時候大家都玩過的五大寵物~2、蟋蟀小時候姥姥下地幹活,我就跟著表哥在田地裡找蟋蟀,看誰找的大。還要調皮的掰掉蟋蟀一條腿,看它還能不能跳了,不過是從來沒見過兩隻蟋蟀互相打架。
  • 安徽人小時候的玩具 玩過10個你就是土豪(圖)
    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小編這裡整理出了一些印象中小時候「流行」的玩具,快來看看自己曾經擁有過多少吧。塑料護甲套 喜歡玩這個,是因為看了《還珠格格》劇中皇后老佛爺都戴著,看著特別有範,然後就去小賣部買這種塑料的
  • 抖音上的超火遊戲合集,聽說你沒玩過也看過?
    你說你是一個很節制很有控制力的大人才不會輕易被誘惑呢~嗯哼,爆哥不信,除非以下這些抖音系遊戲你全都玩一遍!《我功夫特牛》這款主打武俠Roguelike手遊,非常「有毒」,爆哥我在開啟遊戲之後陷入了長達2小時的「體驗」以至於耽誤了其他工作。
  • 九樣7080後的童年玩具,你玩過幾樣呢?全玩過的,必是農村娃
    小時候雖然家裡窮,但是並不缺「玩具」。那時沒有手機,沒有遊戲機,但是我們一樣玩得很開心。想玩什麼,自己動手做,有時一張紙,我們都可以玩出不同的花樣。小夥伴們,不知八十年代那些「玩具」你還記得多少呢?你還記得兒時的遊戲「東南西北」嗎?
  • 十幾年前,你是否為了過一個六一兒童節,哭著不讓媽媽剪掉頭髮?
    又到了一個六一兒童節,是多少人盼望著盼望著的節日啊。因為這一天是小朋友們的節日,不僅有小朋友會很開心,就連一些成年人也在為兒童節做準備。有些家長一年到頭都沒有好好的陪過自己的孩子,於是在六一這一天,請了一天假,好好的陪自己孩子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