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區的7歲男童明明與自己32歲的母親在住宅內死亡。
據了解,案發十多天前,該男孩曾在幼兒園裡與一名女同學產生推搡;幼兒園的老師表示男童開始扯女同學的衣服,還將女同學摁在地上,女童家長聽聞此事之後開始追究男童家長與學校的責任。
同時在家長群上也發生了爭吵,幼兒園讓明明停課1天,但家長群裡家長們依然不依不饒,男童的家長在群上安撫其他家長的情緒,希望不要再責怪自己的兒子明明,表示自己的兒子明明患有自閉症。
譚某的言論沒能引來家長們的同情,家長情緒反而更加波動,家長來到幼兒園逼問園長為何要收取一個問題兒童,園長只能與明明家長商量繼續讓明明停課幾天來安撫其他家長的情緒。
家長群在微信群上攻擊譚某及明明,譚某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情緒崩潰的她選擇在家裡與兒子明明燒炭自殺 ,當時譚某還懷著孕,這場意外導致了三條人命的損失,實在悲痛。
譚某與兒子都是特殊人群,譚某是孕婦,兒子是自閉症兒童,兩人本應該得到社會的寬容。明明在幼兒園裡與同學產生推搡確實是他的不對,但小孩子之間發生衝突也很正常,況且小女孩當時有沒有什麼過激言論呢?
現在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不知道那些家長群的家長作何感想,為什麼不能寬容一點,非要步步緊逼,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其實就是人的品質個性問題。
有數據顯示,我們國家自閉症兒童數量已經超過200萬,他們像星星一樣孤獨地閃爍在另一個世界。
如今大約88位孩童中就有一位被診斷出有程度不一的自閉症。
許久以來 ,在我們的認知裡,很多孩子內向、不愛交流、宅家等被以為這孩子可能自閉了,而真實的自閉症是會讓人發瘋的,如果哪個孩子被醫生不幸告知患了自閉症,父母可能會崩潰到難以接受。
溝通障礙是辨別自閉症人士的主要標準之一。他們不斷重複的自言自語,不理睬別人的問話,甚至無法直視對方的眼睛。
你可以想像一下自己喪失了說話能力時的情形,不能給別人描述你餓了、累了或是痛了,也不能給任何朋友訴苦,你想像你失去了交流能力,沒有了思想編輯能力,無法掌控你大腦的正常運轉 ,而你卻無能為力。
更糟糕的是另一個感官編輯也不打招呼就走了,猛然間,周圍環境的感官刺激遠遠不斷融入,各種聲音、顏色和圖形在你腦海中遊走,吵鬧著要引起你的注意,這種未經編輯、過濾、同地獄般可怕的現實令他們發狂絕望。
而對大多數人而言,基因讓我們一出生就具備了各種編輯能力,這些卻需要自閉症人士終其一生來學習模仿。
這是一項智力和精神上的折磨,是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
日本的13歲自閉症患者東田直樹的《我想飛進天空》揭示了自閉症患者的心路歷程,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了他們,他們渴望人們的理解愛護和陪伴,希望人們不要嫌棄他們。
東田直樹通過問答的形式,解釋了自閉症兒童發生古怪表現的本質原因。
譬如:1)為什麼他們講話大聲且古怪?
因為他們不是故意的,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是一種條件反射,自己也羞愧的要死,但這種聲音就像呼吸一樣,一不注意就從嘴裡溜了出來。
2)他們為什麼會重複問相同的問題?
詞不達意是他們無法控制的。他們無法糾正表達中的錯漏,但卻非常渴望大家能夠理解他們內心的所思所想,所以在交流中還需要人們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細心。
3)他們為什麼不能正常對話?
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說,而是因為他們說不了。他們也會感到內心煎熬,但他們無法控制住自己的身體,連要求不動或者動一動都十分艱難。
書中共有58個關於自閉症心靈的問題,看完讓我們更了解了這樣一群特殊的孩子們,他們是那麼需要關愛和理解,卻不能正確的表達出來。
通過這些問題,也讓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認識,平時孩子會做出很多惹大人生氣出格的事情,可以想想孩子可能並非故意,而是控制不住自己的一種表現,如果大人不能理解,從而責怪孩子,孩子無法為自己辯解,只能將錯就錯。
所以,即使你不曾養育過自閉症孩子,多去了解關愛身邊的自閉孩子,也是對生命形式的另一種了解,會讓你更加寬容和珍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