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頻發癲癇 謹防誤診誤治和假性癲癇

2020-11-29 求醫網

孩子頻發癲癇 謹防誤診誤治和假性癲癇

時間: 2014-07-15 17:38  來源: 南方日報   編輯:

廣東省抗癲癇協會會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周列民教授介紹,目前癲癇的誤診仍比較常見,包括了兩種情況:一種是把非癲癇誤診為癲癇。

摘要:

  據記者近日從相關方面獲悉,廣東省抗癲癇協會會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周列民教授介紹,目前癲癇的誤診仍比較常見,包括了兩種情況:一種是把非癲癇誤診為癲癇,另一種則是把癲癇誤診為其他疾病,當中還有一種屬於漏診的範疇,即癲癇沒有被診斷出來,這種情況多見於老年患者。

  謹防誤診誤治和假性癲癇

  由於癲癇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腦部疾病,因腦神經元過度同步化放電導致反覆發作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徵,光憑症狀,有時候難以判斷是否癲癇,這就需要結合腦電圖等輔助檢查手段。假性癲癇是診斷過程中醫生和患者家屬都需要警惕的事情。

  曾經有一個15歲左右的女性患者在母親的陪同下來找周列民教授,據患者母親介紹此前已經到多地大醫院看過醫生,但是仍然頻繁「發作」。周列民通過觀察,懷疑患者母親口中的「發作」不是真的發作,因為根據臨床經驗,如果患者頻繁發作並且長期服用藥物,往往會有反應有些遲鈍、言語表達不順暢等表現,但這個患者的智力和精神狀態都很好。後來患者做了腦電圖,大腦中沒有不正常的放電,最終確定是「假性癲癇」。周教授通過和患者及其母親的了解,得知患者由於在單親家庭成長,害怕失去媽媽,為了引起關注和得到愛護不得已假裝發作。周教授說,假性癲癇的誘因有很多,但孩子的誘因通常比較簡單,有時僅僅是為了獲得關注或者達到不合理的要求。

  周列民教授介紹道,一般癲癇的誤診誤治主要有四大類型:一是癲癇,而漏診或診斷為其他疾病給予誤治;二類不是癲癇,誤診為癲癇,按癲癇治療;其三是可治型癲癇,用藥不當或過度治療,有的甚至選擇手術或伽瑪刀治療,由此造成對病人的傷害;其四是因診斷分型不明,使用不適宜此類癲癇的藥物。如果病人用藥不當會產生不良後果,不僅發作不會減少,還會增加發作次數,甚至會誘發新的發作類型,造成病情加重。

  如果非癲癇患者被誤診為癲癇,錯誤地接受了治療,不僅帶來藥物不良反應的問題,更是對其精神心理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同樣,如果屬於癲癇,卻被誤診為其他疾病或者沒診斷出來,耽誤了治療,也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因為癲癇沒得到有效控制,它的每一次發作都會引起新的病灶,影響大腦發育,造成語言、智力等功能的缺陷」。周教授以他十幾年前遇到的一個3歲左右的患者為例,這個患者在看周教授前已經看了8年病,雖然後來在他這兒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於8年間的用藥不當並且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最終造成了該患者智力發育不正常。

  患者應記錄病情變化

  雖然說,檢查癲癇的診斷必須要由專科醫師綜合臨床資料,結合腦電圖和其他輔助檢查(頭顱CT和/或MRI)後才能做出。但這並不是說,症狀對確診不重要,比如患者發作時的具體表現就對診斷癲癇至關重要。周列民教授提醒說,在患者就診時,最好有當時發作的目擊者陪同。或者,更好的是家屬在患者發作時拍下視頻,這樣避免了描述可能出現的遺漏或錯誤,更有助於醫生判斷是否確實是患有癲癇。

  由於癲癇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細緻的過程,在不同的患者身上治療方案可以演繹得千變萬化,每一個細節的疏漏都可能導致癲癇的復發和加重。因此,治療癲癇,除了醫生要有深厚的專業水平以外,還需要患者及其家屬時刻留意病情的變化。對於已經確診為癲癇的患者來說,為了儘早擺脫疾病的困擾,本人或家屬應該養成記錄病情發生變化的「日誌」,並在複診時報告主管醫生,由醫生來對治療方案作必要的調整。

  周教授說,對癲癇而言並沒有「治癒」這個說法,只能用癲癇發作的緩解率來判斷愈後。因而,對於病情變化的觀察更顯得尤為重要。在不懈的抗癲癇治療之後,依照恢復程度可能會產生四種結果。第一種為停藥後緩解,患者在經過合理的藥物治療後,停藥通常5年乃至10年不會發作;第二種為藥物控制下的緩解,患者在吃藥一兩年間多不發作,但是如果想要過渡到不吃藥也不發作的程度還需要進一步治療;第三種為藥物控制下的發作減輕;第四種為藥物狀態下仍頻繁發作,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通過手術、迷走神經刺激術等進行治療。手術最好選擇在功能型神經外科進行,以保證手術儘可能切除癇灶而又完整地保留腦功能。

  依從性是戰勝癲癇的關鍵

  大部分癲癇病人的治療周期長、過程繁雜、常不能短時間內完全控制發作,因此容易導致患者治療不規範,甚至造成醫源性藥物難治性癲癇。周列民教授分析說,在這部分病人中,醫生藥物選擇不當、劑量不足,或頻繁更換藥物、過早減藥、停藥以及與患者的溝通與指導不足是主要因素;而在患者方面主要是依從性差,即不能很好配合醫生的治療,不按醫囑服藥,這樣往往使得治療過程事倍功半、欲速而不達。從後者來講,尋求患者的依從與配合是治療過程中的關鍵一環。

  患者依從性差,表現為臨床上的治療誤區,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患者自行其是:不遵循醫生的醫囑或詢問醫生的意見,不定期複診,自作主張調整抗癲癇藥物;或者因短期控制發作、擔心藥物副作用而自行停藥,往往導致癲癇發作遷延不愈;二是急於求成,為求「迅速」控制發作,「遍訪名醫」或到處尋找「偏方」和「秘方」,而庸醫投其所好,用所謂的「中藥(實際摻了無固定品種和劑量的西藥)」和「高新技術」欺騙患者,勞民傷財而效果不佳;三是患者對治療喪失信心、自暴自棄,沒有認識到發作的可治癒性,感到希望渺茫,放棄治療或隨便治療者不在少數。

  周教授說,患者自作主張往往會造成治療過程事倍功半,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該要給予就診醫生充分的信任,不要隨意更換醫生。因為癲癇病的治療方案,從醫、患兩方面都會「因人而異」。同樣,按醫囑服藥、不自作主張、隨意增減劑量或停藥對於治療效果也極為重要。

  癲癇的治療,除抗癲癇藥治療外,還有外科手術、神經調控療法(如迷走神經刺激術等)和生酮飲食治療等。但無論採取哪一種治療方法,實施過程中醫患雙方能否互相信任、互相配合,同樣會影響治療的效果。

相關焦點

  • 孩子大笑就是開心?醫生:1種情況要注意,小心笑性癲癇
    那麼今天媛媛老師,就來說說孩子笑性癲癇這件事。一、什麼是笑性癲癇笑性癲癇是癲癇的一種,發病多見於幼兒,常見於15歲以下兒童,但它不同於普通的癲癇,發作有抽搐、咬牙等明顯的症狀,所以很容易誤診。患有笑性癲癇的孩子,往往會莫名其妙的發笑,有時還會亂蹦亂跳,有時會一天發病10幾次。
  • 太原癲癇病醫院|癲癇的共同誤區是什麼?
    核心提示:太原癲癇病醫院|癲癇的共同誤區是什麼??目前社會生活節奏較快,許多人的生活壓力較大,有些事容易被人忽視,如癲癇病。驚厥屬於神經科常見病、多發病,目前的發病率也逐年上升,但大家對驚厥的認識還停留在抽搐、口吐白沫等癲癇發作的階段,導致生活中許多時候無法及時發現身體異常,結果耽誤治療或誤診。現在我們來簡單地了解一下癲癇的一些常見誤區吧?
  • 國際抗癲癇聯盟主席Helen Cross:兒童癲癇的識別和管理
    癲癇病發作是運動或行為的改變,這是原發性癲癇發作的直接結果改變大腦的電活動。癲癇病與糖尿病一樣普遍,但仍然存在恥辱感,這意味著許多患有這種疾病的人都處於「隱藏」狀態。此外,沒有單一的診斷測試,這意味著誤診率很高。正確的診斷和處理對長期前景具有重大影響。因此,應根據對所經歷事件的描述,由具有專業知識的兒科醫生對兒童進行診斷,並應繼續進行二級保健檢查。
  • 有癲癇能要孩子嗎 孩子會不會遺傳癲癇?
    有癲癇能要孩子嗎 孩子會不會遺傳癲癇?對於女性癲癇病人的告知與建議:為了獲得知情同意並由病人自身作出選擇,儘可能減少誤解,女性癲癇病人及其配偶,一定要獲得有關避孕、妊娠、妊娠、兒童看護以及哺乳等多方面的準確信息與諮詢。    癲癇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
  • 世界癲癇關愛日:精神科的特殊來客 ---癲癇在左,精神障礙在右
    原來,小劉的父母近1年也發現他有些有一段時間有、隔段時間又好的發呆,還有自言自語、獨自發笑、聞到怪味道、認為表妹要害自己,親戚和陌生人偷偷跟蹤自己,堅信有人要偷自己東西。小劉的父母也發現,這些表現倒不是經常的,很多時候小劉就是想東西慢一點,但還是能做他的小生意,和他的朋友一起唱歌去玩。
  • 嬰兒良性癲癇症狀是什麼樣的
    核心提示:  嬰兒良性癲癇症狀是什麼樣的?癲癇病的發病率較高,尤其是兒童時期,兒童良性癲癇病綜合症可分為家族性和非家族性兒童良性癲癇病。常見的就是嬰兒良性癲癇病,發病時全身抽搐,意識喪失,口吐白沫十分嚇人,當然這是發病嚴重的情況下,有些時候嬰兒癲癇病的初期症狀或者發病前的預兆,家長常常會看不出來,所以應該了解一下該病的症狀。那麼,嬰兒良性癲癇症狀是什麼樣的?
  • 孩子走神發呆當心失神癲癇
    □記者林輝    7歲的壯壯(化名)是二年級小學生,平時成績優異,是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可最近上課經常走神,老師叫他回答問題,總是好一會兒才能緩過神。這種狀態持續大約一個月,壯壯的成績明顯下降,爸爸媽媽帶他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壯壯患上失神性癲癇。
  • 癲癇多久發作一次屬於頻繁發作
    核心提示:癲癇多久發作一次屬於頻繁發作?我們醫生再回訪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患者已經是頻繁發作了,還在家裡呆著沒有給患者及時就診,癲癇的頻發發作讓患者痛不欲生。那麼到底癲癇多久發作一次屬於頻繁發作?   癲癇多久發作一次屬於頻繁發作?
  • 少女3年內頻發癲癇 竟因腦內有一條活蟲
    豆蔻少女多次發作癲癇,一度被診斷為「結核性腦結膜炎」,當他們全家來到廣州求治時,醫生在檢查時卻驚訝地發現,女孩腦內病變部位竟然一直在移動。記者日前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獲悉,在手術中揪出了一條長達7釐米的活蟲。
  • 下文將為大家列舉出兒童癲癇的發作表現有哪些
    因此家長們就要自己注意孩子的身體的變化了如果有什麼不同於往常的現象或者奇怪之舉,家長就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儘早檢查了,這樣就可以早發現、早治療,那麼很多家長就會問兒童癲癇的發作表現有哪些?下文將為大家列舉出來,看下文。
  • 癲癇患者出院後病發要怎麼辦?
    核心提示:大家都知道,癲癇是一種慢性的腦部疾病,對於有過癲癇病史的患者來說,在出院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還需要繼續進行藥物的維持治療,而這種患者如偶發癲癇,如時間並不是很長久的話,不需要送往醫院進行治療,那麼癲癇患者出院後病發要怎麼辦?
  • 太原癲癇病醫院:發呆愣神也是癲癇嗎?
    核心提示:太原癲癇病醫院:發呆愣神也是癲癇嗎??癲癇病是由多種病因導致的腦部疾病,常常給患者健康帶來太多威脅和傷害。然而在一些情況下很多人也會忽視病情,諸如呆滯的表情,很多人以為是突然的愣神,這種輕度的症狀給人一種模稜兩可的感覺,也常常被大家忽視,實際上這些也有可能是癲癇發作的症狀,大家的忽視導致病情有機會惡化,錯過較佳的治療機會,後果也是不可想像的。
  • 北京軍海醫院癲癇專家告訴你什麼原因造成了兒童癲癇
    在當今社會,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重要核心,幾乎所有家庭成員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而轉動,所有人的努力都是為孩子而服務的,孩子的身心健康自然就是整個家庭關注的重點。然而,對於一些不幸的家庭而言,孩子患有癲癇後,就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憂傷,讓人很難從這種不幸中走出來。那麼,什麼原因造成了兒童癲癇病?下面請癲癇專家為我們介紹一下。
  • 女性癲癇是否會遺傳給後代呢?一起來看看昆明癲癇專家的分析
    在人們的印象中,癲癇多和遺傳有關係,毋庸置疑,癲癇是可以遺傳的,臨床上癲癇又可分為原發性癲癇和繼發性癲癇,而據現代研究,經譜系、雙生子及腦電圖研究和流行病學調查等,充分證明原發性癲癇有遺傳性,有的是單基因遺傳,有的是多基因遺傳,且一些原因比如說外傷、感染、中毒後引發的癲癇也可能也有遺傳因素參與。癲癇是可以遺傳的,但並不是說,所有的癲癇患者均會遺傳。
  • 青少年肌陣攣癲癇患者注意事項19點
    青少年肌陣攣癲癇為常見的特發性全面性癲癇症候群。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8~22歲,通常起病於12-18歲青少年期,發病無性別差異,智能體格發育正常,生長發育及神經系統檢查正常。患者多在覺醒後出現單發或反覆發作的雙側性、非節律性、不規則形肌陣攣抽動,主要累及雙側上肢,波及下肢時可以出現跌倒,但意識清楚。偶爾有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
  • 什麼是癲癇?遇到癲癇發作怎麼辦,醫生告訴你
    後來才知道這種病叫癲癇,也是民間俗稱的「羊癲瘋」。是一種很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就是和腦子有關了。是因為腦功能出了問題才會出現意識喪失的抽搐。發病的年齡大多是兒童和青少年,成年人也有相當一部風這樣的病人。
  • 四個月的寶寶癲癇半個月發作一次怎麼辦
    四個月的寶寶癲癇半個月發作一次怎麼辦?當今社會,癲癇患者的智力低曾經成了一種普遍現象,醫療界對此的研討和關注已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上海癲癇醫院癲癇科在研討中,發現惹起癲癇患者智力異常的要素有很多,專家將其歸結總結為器質性緣由和非器質性緣由。
  • 太原癲癇病醫院:母親有癲癇能生出健康的孩子嗎?
    核心提示:太原癲癇病醫院:母親有癲癇能生出健康的孩子嗎?癲癇疾病是大腦內部神經系統出現異常導致的腦部疾病,治療起來較為複雜且治療時間較長,屬於慢性病行列。很多家庭對於女性癲癇患者往往較為關注,特別是擔心女性癲癇患者的生育問題,害怕母親有癲癇疾病是否會遺傳給孩子,或者長時間服用癲癇藥會不會有毒素傳給嬰兒,會不會不能生育健康的寶寶,致畸形的概率會不會非常大等等,這都是大家非常擔心的問題,也是女性患者經常會問到的問題。
  • 癲癇患者要忌口嗎?癲癇病患者可以吃肥肉嗎?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這種疾病危險性很大,所以一定要及時的治療。生活裡的一些禁忌尤其關鍵,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若是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頻發,導致病情加重。   癲癇病患者可以吃肥肉嗎?
  • 鄭州兒童良性癲癇是怎麼判定的
    然而小兒癲癇中又有小兒良性癲癇一種,可以通過自行緩解或者藥物治療得以恢復正常,這樣看來,家長們一旦發現孩子有癲癇症狀,切勿恐慌或者病急亂投醫,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以免耽誤孩子的病情。那麼小兒良性癲癇病常見的類型和症狀有哪些呢,下面我們看看鄭州軍海腦病醫院專家是怎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