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中歐(廈門)班列作為「一帶一路」的交通使者,推動沿線各國、各地區互聯互通,由一條線編織了一張網,發展成為了聯通海陸的經濟引擎。
臺廈歐海鐵聯運介紹座談會在臺北舉行。
9月20日,在中歐(廈門)班列開通三周年之際,「臺廈歐」海鐵聯運介紹座談會在臺北舉行,廈門海投集團、中國遠洋企業、廈門建發集團在會上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宣告共同推廣海鐵聯運服務。這也標誌著這條「海絲」與「陸絲」無縫連接的物流新通道,在開放協作的背景之下被賦予了更強的輻射力、吸引力、生命力。
輻射力:中歐(廈門)班列進一步向兩岸拓展
座談會上,廈門海投集團下屬廈門國際班列公司代表與廈門建發集團下屬建發保稅物流公司代表分別就中歐、中俄班列進行了推介。中歐(廈門)班列在2015年8月16日正式開通,打造「一帶一路」國家物流新通道。早在2016年4月21日,班列就已經開通了臺廈歐線路,並已常態化運營。目前中歐(廈門)班列每周開三班,經波茲南開往漢堡、杜伊斯堡與布達佩斯。2017年全國中歐班列共開行3673列,今年預計開出4500列,實際有機會達到5000列,中歐(廈門)班列已經累計開行360列(截至2018年8月31日)。
廈門海投集團、中國遠洋企業、廈門建發集團在會上簽訂合作備忘錄。
廈門海滄依託東南國際航運核心港區、廈門港口貨櫃重要集散地、自貿試驗區、保稅港區、對臺的主要貿易集聚區等優勢,打造了一條聯結我國臺灣、東南亞、日韓的物流大通道。
據廈門國際班列公司總經理吳雲波介紹,通過海鐵聯運的方式,臺灣貨物經由中遠之星運往廈門,再搭載中歐班列發往歐洲,僅需3周時間,對比傳統海運(高雄港到歐洲基本港)需31-40天,可節省一半時間,費用僅為空運的1/5, 非常適合高貨值且對運輸時效要求較高的貨物。臺灣貨品包括筆電、液晶面板、電子產品以及服裝、鞋帽等,「如果貨物最終目的地是中東歐、俄羅斯與中亞五國,中歐(廈門)班列就更具有吸引力了」。
吸引力:海鐵聯運讓臺貨到歐洲更便捷
記者發現,在吳雲波宣講的同時,嘉賓不時舉起相機拍照,對班列線路和國際海鐵聯運、班列返程、中歐班列歐洲站點、裝箱要求、海鐵聯運操作流程及海關文件材料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繁忙的海滄港
在座談會的問答環節,臺灣貨主、貨運、物流企業代表、相關行業協會針對旺季車板、冬季運輸方案、代工廠向東南亞轉移等方面提出了疑問,海投方、中遠方和建發方分別作了詳細的解答。據了解,在旺季到來的時候,班列公司可為客戶增開班列,提供量身定製的服務以滿足臺灣客戶的需求。中歐(廈門)班列具有安全快捷、綠色環保、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等優勢,成為了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骨幹方式。而這些優勢與出口歐洲的臺灣貨物屬性高度契合,廈門國際班列公司表示,在冬季運送精密電子產品三年來未發生過凍裂、損壞等問題。考慮到貨物精密需求,班列公司計劃訂購專供鐵路用的保溫箱,讓貨物得到最大化的保護。另外,若代工廠轉移至東南亞同樣也不用擔心,以越南為例,2017年8月開通了越南海鐵聯運,每周都會有越南的貨物,往返操作已經趨於常態化。在廈門,將臺灣貨物與其他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貨物拼裝與散裝也是可行的。
在班列的專業化服務下,中歐(廈門)班列的運行質量和效益將得到進一步提高,如今的中歐(廈門)班列更像是「一帶一路」的使者,穿梭奔馳於中國與沿線各國、各地區之間,不斷擴大影響力,開闢更多渠道,同時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生命力:「臺廈歐」線路連通兩岸經濟
機會之窗已經打開,「一帶一路」帶臺灣經濟上路,中歐(廈門)班列將發揮出重要作用。中歐(廈門)班列延伸至臺灣,縮短了我國臺灣與歐洲之間的運輸距離和時間,對於服務中歐貿易、兩岸經濟,加強兩岸經貿往來,以及拉動東南亞、日韓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帶一路」所倡導的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推動著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多元立體合作。今後,中歐(廈門)班列在臺灣的業務將由中國遠洋企業共同拓展。海鐵聯運貨物可籤發中國遠洋全程提單進行銀行押匯,解決原有鐵路運單無法進行押匯的問題。廈門國際班列公司將充分利用該優勢,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全方位服務。
貨物運抵當日,廈門海關全程現場跟蹤指導,並專人專崗為貨物辦理貨到核銷手續,同時依託「單一窗口」「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精簡企業通關環節各項手續,壓縮通關時間。中歐(廈門)班列讓海絲與陸絲實現了無縫銜接,更加凸顯出廈門作為樞紐港的重要地位,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深耕細作」的中歐(廈門)班列將繼續探索未來的發展,激發經貿潛能,實現轉型升級。中歐(廈門)班列在歐洲建立的集疏中心,以及與境內外數百家物流公司建立的互聯互通合作關係,可以覆蓋整個歐洲。隨著臺廈歐線路在我國臺灣地區知名度、美譽度的進一步提升,市場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獨具特色和競爭力的中歐(廈門)班列將讓更多海鐵聯運貨主享受到「一帶一路」建設的紅利。
人物聲音 〉〉〉
不只臺貨,遠東貨物都可匯聚到廈門走中歐班列
海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蔡榮建
臺廈歐發展潛力很大,我們在廈門也有分公司。之前在兩岸定點直航的時候,中國大陸收貨到臺灣,再和臺灣貨物合拼櫃出去。現在我們的想法是,把臺灣地區的貨由中遠之星承載匯聚到廈門,東亞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貨也可以選擇最快的船期來廈門,在廈門拼箱,然後通過中歐班列運送到歐洲。
如果按照以前的做法,從亞洲各地集中到臺灣,再從臺灣運出去都是走海運,成本雖低但是時間較長。而採用了臺廈歐海鐵聯運模式之後,成本會稍微高一點,但是時間會比較快。「時間就是金錢」,可以在這方面得到回饋。
臺廈歐的方便性時效性非常明顯
康博世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遠東線主管呂經文
我剛從敘利亞回來,下個月要再去一趟塞內加爾,這幾個地方我們公司都有固定的點,歐洲也是我們未來發展的重點。公司目前主要出口IT產品和服裝到西歐,大宗輪胎塑膠出口到中東歐,進口慢慢也會有,主要集中在東地中海和中東、紅海這一帶。
此次過來參加座談會,希望可以了解更多,我覺得合作的可能性肯定是有的。臺廈歐的方便性、時效性非常明顯,此次推廣也是恰逢其時。通過臺灣海運去歐洲時間太久,而海鐵聯運會縮短一些時間,像臺灣的IT產品對時間性的要求比較敏感,所以臺廈歐海鐵聯運是非常有幫助的。希望將來海鐵聯運能夠延伸到更多的國家和地區,比如土耳其、敘利亞,我們公司的業務比較有需求。
中歐班列與中遠之星合作前景非常廣闊
廈門閩臺輪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梁一舟
我們三方(中遠海、海投、建發)合作的開始是在臺灣,把去中歐、中俄的貨物,由臺灣中國遠洋企業來代理,坐中遠之星到廈門,夕發朝至,報關之後可以交給海投或者建發,再送到海鐵聯運的專線上。所以,我們三方籤訂一個三方協議,臺灣起點的代理和歐洲目的地的代理都可以由我們中遠海運來做,我們在全球都有網點。
這種多元化立體式合作嘗試是個很好的開端,之後會考慮整個亞洲片區的合作,把廈門做成海鐵聯運中轉港。中歐(廈門)班列已經開行三周年,中遠之星也運營九周年了,對接起來,前景可期。
臺廈歐線路能充分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中國遠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姬振乾
中歐班列是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載體。實際上,作為重要運輸的方式之一,其這幾年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支持。我們作為臺灣代理,會全力支持與配合船舶和鐵路公司做好海鐵聯運這項工作,把這項工作推向一個比較快速發展的狀態。
因為臺灣這邊的貨物現在主要的運輸方式是從海上到歐洲,如果通過中遠之星把貨物從臺灣運到廈門,再從廈門運到俄羅斯,或者是歐洲其他地方,會是一個比較方便快捷的路徑。我們在攬貨方面一直都很努力,如果把這個路徑打開了,中遠之星的倉位利用率會得到很大的提高,我們的服務也會做得更好。
臺廈歐線路將創造新的市場達成多贏局面
中國遠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歐地航線業務經理謝東衡
目前,臺灣至歐洲的高貨物價值且有時間需求的貨物一直很多,包括計算機零配件、電子、汽車零配件、太陽能板等相關產品,這些產品對於交貨期有著較大要求,所以中歐班列將有一定的市場需求。
海鐵聯運至中歐地區有較明顯的交貨期優勢,較傳統海運加內陸運輸可大幅縮減時間,也遠低於空運成本,對於特定客戶將有明顯的吸引力。期待在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去創造新的市場,提供給客戶更加優質的服務,達成多贏的局面。
後記 〉〉〉
中歐(廈門)班列何以如此受歡迎
從座談會上臺灣貨主、貨代提出的問題之專業、發言熱情之高漲,足以看出臺廈歐這個「一帶一路」上的「新路徑」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裡。在「一帶一路」的宏大背景之下,世界進入了「大交通」時代,開啟了「多元化」的全球化浪潮。中歐(廈門)班列開通的臺廈歐海鐵聯運,有利於促進經貿往來、收穫通道紅利。
乘風破浪,行穩致遠。我國臺灣地區的代工廠多落戶於東協國家,如越南、泰國、印尼,這些國家與廈門已有貨物貿易往來,已有大批貨物需求匯集到這條海鐵聯運線路上來。同理,還有日本、韓國等國家也在中歐(廈門)班列的輻射範圍之內。而在歐洲,波茲南、漢堡、杜伊斯堡、布達佩斯、倫敦都是中歐(廈門)班列非常成熟的線路。如此一來,廈門的海運與鐵路運輸的輻射面積雙重疊加,更加凸顯了廈門作為區域海鐵聯運中心的意義與發展潛力。
一陸一海,行進在「一帶一路」上的中歐(廈門)班列仿佛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駝隊和風帆在今天的投射,改變著世界,駛向了未來。(陳 韻)
[責編:趙豔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