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境內發現瀕危植物毛脈青岡和盈江青岡種群

2021-01-09 澎湃新聞
德宏州境內發現瀕危植物毛脈青岡和盈江青岡種群

2019-11-27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和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鄧敏研究員合作開展殼鬥科植物資源調查。考察期間,在保護區大娘山片區和蘇典片區發現數量較多、保存完好,生境較為原生,且能夠自然更新的毛脈青岡和盈江青岡的野外群體。

殼鬥科櫟屬青岡櫟組Quercus section Cyclobalanopsis是東亞及東南亞常綠闊葉林中的重要組成樹種,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毛脈青岡Quercus tomentosinervis (Y.C. Hsu & H.W. Jen) C.C. Huang和盈江青岡Quercus yingjiangensis (Y.C. Hsu & Q.Z. Dong) Govaerts於1976和1983年分別發現於雲南省金平分水嶺和盈江縣蘇典鄉,兩新種發表時均歸入青岡屬(genus Cyclobalanopsis)來命名。

毛脈青岡群體的林像特徵

毛脈青岡樹幹

毛脈青岡枝葉

毛脈青岡果實

兩種的分布極為狹窄,新種發表至今近40年間,除模式標本外,毛脈青岡和盈江青岡再未採集到標本,相關分布和群體信息幾乎為空白,因而被一度被認為是滅絕物種或是極其瀕危物種,IUCN和Red Oak List則將兩種列為「數據缺乏類」 (data deficient)。

盈江青岡大樹群落

盈江青岡枝葉和亞成果

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大娘山片區和蘇典片區保存有較為完整的大面積中山常綠闊葉林,小區域內氣候類型多樣,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此次考察共收集到殼鬥科植物21種,與滇東南的物種組成較為近似,對於開展中國西南——中南半島生物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並為兩種瀕危櫟屬植物保護生物學的開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德宏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是我國唯一屬於伊洛瓦底江水系流域的熱帶區域,是我國距印度洋孟加拉灣最近的、受西南季風影響最大的地區。區域生態系統類型多樣,動、植物物種豐富,加之高山峽谷和盆地相間,形成了跨越從熱帶到溫帶的眾多生境類型。全州最高海拔3404.6 m,最低海拔210 m,海拔垂直高差達3194.6 m,不同的海拔形成了不同的森林分布帶,生態垂直分布帶明顯,境內記錄有高等植物339科1908屬6033種,佔全國植物總數的22.3%、雲南省植物的33.5%。

延伸閱讀:

近年來,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發現的新種還有:

銅壁關馬兜鈴(Aristolochia tongbiguanensis)

德宏葡萄甕(Cyphostemma dehongense)

近年來,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加強與各科研院所合作,深入開展保護區植物資源調查,先後發現銅壁關馬兜鈴(Aristolochia tongbiguanensis J.Y. Shen, Q.B. Gong & S. Landrein)、德宏葡萄甕(Cyphostemma dehongense L.M. Lu & V.C. Dang)、長柱管金牛(Sadiria longistyla Ze H. Wang & H. Peng)、盈江管金牛(Sadiria yingjiangensis Ze H. Wang & H. Peng)、盈江暗羅和盈江樹蘿蔔(Agapetes yingjiangensis Y.H. Tong, B.M. Wang & N.H. Xia)等6個新種。並發現團花密花藤(Pycnarrhena pleniflora Miers ex Hook.f. &Thomson)、珠芽秋海棠(Begonia gemmipara Hook.f. & Thomson)、緬甸球蘭(Hoya burmanica Rolfe)、披針葉球蘭(Hoya lanceolata Wall. ex D. Don)、喜馬拉雅仙茅(Molineria prainiana Deb)木瓜桐(Siphonodon celastrineus Griff.)和羽脈百部(Stichoneuron membranaceum Hook.f.)7種在中國的新分布記錄。

隨著考察的不斷深入,德宏植物多樣性資料庫還在不斷更新,植物基因庫的豐富多樣性正在不斷顯現。

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新記錄種:

團花密花藤(Pycnarrhena pleniflora)

珠芽秋海棠(Begonia gemmipara )

緬甸球蘭(Hoya burmanica)

披針葉球蘭(Hoya lanceolata )

喜馬拉雅仙茅(Molineria prainiana)

來源:銅壁關自然保護區

圖文:科普宣教科 盈江管護分局 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

責編:姜 熔

審核:楊 旻 朱邊勇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德宏 歡迎您!

原標題:《德宏州境內發現瀕危植物毛脈青岡和盈江青岡種群》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亮葉水青岡林 生物的「基因庫」
    亮葉水青岡下的樹林裡,各種植物、動物相互作用,構成了「生命共同體」。 真菌的王國 穿過清晨的濃霧,吳興亮教授獨自進山,沿著一條巡護步道,到林地中尋找真菌。 通往「零號觀測點」的步道兩側,生長著亮葉水青岡,還有許多馬桑樹。
  • 青岡「中國猛獁象故鄉」獲國家正式命名
    東北網綏化7月13日訊 為進一步叫響猛獁象化石品牌,青岡縣於今年6月正式向國家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提出申請,經基金會專家委員會專家組實地踏勘及最終評審,7月12日,在黑龍江青岡「中國猛獁象故鄉」評審會上,青岡以平均分96.18分順利通過評審,正式被命名為「中國猛獁象故鄉」稱號,此榮譽為全國唯一。自此,青岡猛獁象化石源頭地位得到國家正式確立。
  • 青岡法院幹警助農秋收黨徽在田間閃閃發光
    青岡法院幹警助農秋收黨徽在田間閃閃發光 2020-10-15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極度瀕危黃嘴河燕鷗再次飛臨雲南盈江
    極度瀕危黃嘴河燕鷗再次飛臨雲南盈江 2020-12-26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紫棕掌突蟾,盈江兩頭蛇……雲南德宏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發現8個動物...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25日,從雲南省德宏州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近年來,德宏州在動物方面新發現了一批新記錄物種。△盈江掌突蟾 △盈江兩頭蛇 △高黎貢白眉長臂猿 先後發現盈江掌突蟾、紫棕掌突蟾、盈江兩頭蛇、盈江竹葉青、銅壁關棘蜥等7個爬行類新種,發現天行長臂猿1個靈長類新種,高黎貢白眉長臂猿。 德宏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是我國唯一屬於伊洛瓦底江水系流域的熱帶區域,是我國距印度洋孟加拉灣最近的、受西南季風影響最大的地區。
  • 世界瀕危「天行長臂猿」新丁順利成長
    世界瀕危「天行長臂猿」(何海燕 攝)世界瀕危「天行長臂猿」(杜銀磊 攝) 世界瀕危「天行長臂猿」(尹以祜 攝 )世界瀕危「天行長臂猿」(尹以祜 攝 )2020年12月底,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支那鄉香柏村,記者拍攝「全國最大長臂猿家庭」時,
  • 平昌縣駟馬自然保護區發現兩隻豹貓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晚報記者從平昌縣林業局獲悉,不久前,當地居民在駟馬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目前正在餵養中。據了解,這並非是我市首次發現豹貓,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適宜的環境和豐富的食物,讓越來越多野生動物在我市「安營紮寨」、繁衍生息。  平昌縣林業局工作人員趙繼榮介紹,發現豹貓的地方為駟馬自然保護區邊緣地帶。
  • 瑞麗珍稀植物園搶救性收集保存珍稀瀕危植物127種
    與其他公園不同的是,這個公園裡生長著許多珍稀瀕危的植物物種,如合果木、千果欖仁……它們是瑞麗保護珍稀瀕危植物最直接的見證。讓部分瀕危物種「解危」瑞麗珍稀植物園管理所所長、高級工程師趙見明介紹,為保護好生物多樣性,瑞麗珍稀植物園14年來累計搶救性收集保存德宏州珍稀瀕危特有保護植物127種,使德宏最瀕危的植物種類得到保存。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我國雲南盈江特有的蝴蝶蘭——滇西蝴蝶蘭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我國雲南盈江特有的蝴蝶蘭——滇西蝴蝶蘭文:花木君雲南號稱植物王國,是我國植物物種最為豐富的省份,幾乎集中了從熱帶、亞熱、溫帶、寒溫帶等植物類型,在全國約3萬種高等植物中,雲南省有274科、2076屬、1.7萬多種,佔全國高等植物總數的62.9%,在中國公布的398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雲南有222種,超過全國總數的50%,位居全國之冠
  • 黑龍江青岡縣委書記楊勇:來自傳統農區的「猛獁象」
    原標題:青岡縣委書記楊勇:來自傳統農區的「猛獁象」 在黑龍江省青岡縣的裸仁南瓜種植示範區「中國猛獁象故鄉」、黑龍江省綏化市青岡縣委書記楊勇被當地百姓戲稱為「猛獁象」。 他不喊口號,不打官腔,不擺架子。作為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一個縣委書記,他從上任起,就為百姓操心,為事業添「薪」,為發展創新,激發起當地幹部的擔當與作為,把一個傳統農業縣帶入發展快車道。
  • 雲南德宏瀕危物種東白眉長臂猿數量增加至70隻
    央廣網德宏7月19日消息(記者李騰飛)據德宏州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專家7月10日至14日深入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大娘山片區開展調查發現:瀕危物種東白眉長臂猿在當地的種群數量已由上次調查的1群2隻增加到現在的3群12隻,這表明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東白眉長臂猿已由上次調查的60餘只上升到70餘只,佔全國總數的一半。
  • 雲南盈江再現野生穿山甲,為德宏的生態環境點讚!
    銅壁關保護區有關人員也說明保護區內分布有中華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盈江縣隸屬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傣語稱「勐辣」,位於雲南省西部,德宏州西北部,據盈江縣林業局(1987~1992年)動植物普查《高等植物名錄》記述,縣境內收集物種98目246科2394種,其中野生動物種目紛繁
  • 黑龍江青岡4名養老者被割睪丸:7名幹部被立案
    原標題:黑龍江敬老院院民「睪丸被割」案 相關負責人被調查   中新網哈爾濱7月24日電 (記者 解培華)24日,記者從黑龍江省青岡縣委宣傳部了解到   黑龍江青岡縣紀委決定,對負有領導和監管責任的禎祥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魏明富,主管民政工作的黨委副書記李冰,民政助理李永清和民政局副局長梁勳立案調查。對負有直接責任的禎祥鎮敬老院院長蘇佔海、副院長楊海、副院長宋國臣立案調查。建議禎祥鎮黨委、政府免去禎祥鎮民政助理李永清職務,免去敬老院院長蘇佔海、副院長楊海、副院長苗雨全、副院長宋國臣,院長和副院長職務。
  • 珍稀鳥類黃嘴河燕鷗現身雲南盈江
    人民網盈江12月24日電 12月22日,3隻黃嘴河燕鷗現身雲南省盈江縣大盈江流域。它們時而在淺灘梳理羽毛,時而潛水捉魚,時而飛翔巡視領地。動作靈動,叫聲清脆。據云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盈江分局副局長左常盛介紹,目前觀測到這個3隻黃嘴河燕鷗是遷徙來到盈江縣準備繁殖的,這也是目前國內能夠觀測記錄到的野生黃嘴河燕鷗種群數量。黃嘴河燕鷗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近年來,該物種僅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的大盈江流域有國內唯一的記錄。經過連續多年的持續觀察發現,每年年底至第二年年初這段時間,黃嘴河燕鷗會陸續遷徙至大盈江流域。
  • 《盈江的那些鳥兒》
    盈江地處雲南西南部、德宏州西北部,是一個山川秀美、資源豐富,區位獨特,開發潛力巨大、後發優勢突出的邊疆少數民族口岸縣。國境線長214.6公裡,自古以來有33條通道通往緬甸。
  • 雲南德宏再次發現野生穿山甲出沒!|為雲南點讚,為廣西林業惋惜
    近日,雲南鳥友在盈江犀鳥谷偶遇野生穿山甲,當地導遊表示,在當地生長了20多年,也就是在小時候見過野生穿山甲。銅壁關保護區有關人員也說明保護區內分布有中華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盈江縣隸屬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傣語稱「勐辣」,位於雲南省西部,德宏州西北部,據盈江縣林業局(1987~1992年)動植物普查《高等植物名錄》記述,縣境內收集物種98目246科2394種,其中野生動物種目紛繁。早在2018年10月份,綠會就獲悉雲南德宏州盈江縣群眾救護一隻穿山甲,經派出所森警及時前往處理,並聯繫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專家,最終成功放歸自然。
  •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曾在國內絕跡
    中新網德宏1月17日電 (尹以祜 吳澤昭)近日,攝影師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圖為此次拍攝到的彩䴉。 尹以祜 攝2020年1月27日,自然生態攝影師何學勝在大盈江流域首次記錄了彩䴉在盈江的活動影像。彩䴉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裡,一度被斷言「已在中國國內絕跡」。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逐步改善,曾經「絕跡」的彩䴉逐漸在中國重現身影。圖為此次拍攝到的彩䴉。 尹以祜 攝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極危種
    模式標本採自雲南普文和勐罕。主要價值觀賞:雲南藍果樹在新葉萌發及深秋落葉時變紅色,而其果實成熟時又呈現美麗的深藍色,觀賞價值很高。可大力發展這一優良的鄉土樹種,以創造更豐富的植物景觀。研究:雲南藍果樹是中國熱帶北緣的特有種,對於區系研究有科學價值。
  • 專家:只要幹擾少 大部分瀕危植物極小種群可恢復
    經過多年研究調查,張志翔發現,由於生物本身的特性、開花結實而影響到種群擴繁這種現象在北京是不存在的,比起自身存在的導致瀕危的生物性因子,對環境的破壞以及汙染是更重要的原因。北京市的人口壓力很大,山區又小,保護這些極小物種野生植物更是難上加難。  專家一直努力從技術手段上尋求突破,提高一些極度瀕危的物種的個體數量,為物種脫瀕提供理論參考和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