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術後乳糜胸多發生於中晚期食管癌切除術後,原因是因腫瘤與周圍組織粘連或浸潤較嚴重, 分離病灶時,即有傷及胸導管及分支的可能。有報導稱結紮胸導管是治療、預防乳糜胸的重要手段。但在食管癌術中是否常規結紮胸導管來預防乳糜胸,尚有爭論。由於胸導管變異很多,不少人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分支,胸導管下部存在雙幹型,可能漏扎;胸導管壁薄,即使粗線大塊組織結紮, 也可能切割損傷。此外增加手術步驟,又可能損傷奇靜脈致大出血。所以我們認為食管癌術中不宜常規結紮胸導管,但可採用有選擇性低位結紮胸導管的方法預防食管癌切除術後乳糜胸。原因是:胸導管上行過程中,與奇靜脈、肋間靜脈及腰靜脈均有側支吻合,其主幹在第8~12胸椎之間大多單根存在,此為低位結紮提供理論依據。在食管癌中,對於腫瘤未明顯外侵, 分離腫瘤時注意妥善結紮,觀察胸導管充盈良好者,可不行胸導管結紮;對於術中未能排除胸導管損傷可能者才行預防性胸導管結紮。
具體指徵如下:
(1) 放療後行手術治療,局部瘢痕形成,解剖層次欠清;
(2) 腫瘤與周圍組織粘連或浸潤嚴重,腫瘤位置較高,顯露欠佳,解剖困難;
(3) 術中檢查縱隔創面發現乳糜滲漏者。要注意因患者術前禁食,乳糜不一定呈乳白色,往往為清亮透明液體,需仔細觀察。
(實習編輯:呂桂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