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蛇的恐懼,深植在我們的記憶之中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黑鱗雞冠蛇 物種日曆

提到「蛇」這類動物,總能引起我們的注意——一些人恐懼蛇,另一些人則迷戀蛇;不論你是喜歡或者厭惡蛇類,沒有人能夠對蛇視而不見或抱著中庸的情緒。縱觀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文化,蛇類幾乎在所有民族的神話中都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動物圖騰:它們或是創造世界的神靈,或是毀滅生命的惡魔,既讓人崇拜,又令人畏懼。

在民間有「人類有恐蛇基因」的說法,這是一個謠言,就像對其他動物的恐懼症一樣,恐蛇症也是一種心理疾病,可以通過脫敏療法治療。但蛇確實在靈長類的恐懼心理演化史上,佔有特殊的位置。

猴群小心地觀察一條蟒蛇。圖片:Macaque Monkey / youtube

我們最近的親屬——其他靈長類,在面對蛇類時也會表現得異常好奇或恐懼。心理學家米內卡(Susan Mineka)發現,人工養大的猴子沒見過蛇,不知道怕蛇。如果給它們看錄像,裡面有蛇和猴子恐慌的表情,那它們很快就學會了怕蛇。如果把蛇的影像換成花,猴子並不會怕花。對蛇的恐懼既是後天學來的,也有先天的神經迴路所支持。

01

與蛇面對面衝突

一項關於網紋蟒(Malayopython reticulatus)和菲律賓原住民關係的研究告訴我們,蛇與我們的關係始終都是緊密而富於衝突的。網紋蟒是現存體長最長的蛇類,最大個體體長可超過7米,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地區。這種強壯的大蛇能適應林地,草地和溼地等多種生境,也進入洞穴,甚至在農田,鄉村或城市的排水系統中出沒,食性廣泛,能捕食多種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因此常常與其生境內的土著人產生激烈的衝突。

2011年的一項研究統計了120名菲律賓原住民,當他們還需要依靠狩獵和採集來謀生時,有26%的成年男子被網紋蟒攻擊過;在砍刀等金屬武器在部落中普及之前,網紋蟒攻擊導致的原住民死亡率高達8%,19名被網紋蟒攻擊過的原住民中,8名男性和3名女性不幸喪生。1973年3月13日,一條巨大的網紋蟒爬進一個原住民家庭的小屋,在絞死了一個4歲的女童和一個3歲的男童後被男主人用砍刀殺死;2007年,一條網紋蟒在絞殺一隻狗並咬傷22個月大的原住民兒童後被殺死。

網紋蟒。圖片:Rushen / Wikimedia Commons

由於菲律賓原住民成人的平均身高只有1.4米,體重只有44公斤,對大個體的網紋蟒來說要絞殺併吞食一個原住民並不困難。除了直接與原住民發生衝突之外,網紋蟒也會與依賴狩獵和採集生存的原住民爭奪獵物:原住民喜歡捕獵的菲律賓野豬,菲律賓鹿,食蟹獼猴等,同樣也是網紋蟒喜歡的獵物。

然而,這種衝突也並非是單方面的:菲律賓原住民也經常會主動找網紋蟒的「麻煩」,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獵殺和食用網紋蟒,網紋蟒就像鹿和野豬一樣是當地原住民最常見的獵物之一,而一條超過5米長的網紋蟒通常能提供超過20公斤的肉。曾有一條6.9米長的網紋蟒被原住民殺死,三個男人用了不到一小時就將其剝皮肢解,得到至少25公斤的肉;1982年5月27日一條6.4米長的網紋蟒在菲律賓伊莎貝拉省的Palanan被原住民殺死,並在其胃中發現一頭14.15公斤重的豬。蛇類較差的運動能力使得它們多依靠保護色和反擊來躲避敵害,也使得當地人能夠用簡單的工具獵殺網紋蟒。

白人獵人和原住民屠宰一條網紋蟒留下的蛇皮。圖片:Thomas Headland et al.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1)

02

怕蛇的歷史根據

研究者還統計了蛇類與其他非人靈長類之間的關係:蛇類的獵物包括原猴類、8種新大陸猴和10種舊大陸猴,比如網紋蟒經常捕殺食蟹獼猴,銀葉猴,蜂猴和眼鏡猴。毒蛇有時也會出於自衛咬死驚擾自己的靈長類。

非人靈長類也會與蛇發生激烈競爭,甚至對蛇的生命造成威脅:白面捲尾猴甚至用樹枝當「武器」捅死過一條三色矛頭蝮,從猴子的視角看堪比聖喬治屠龍!許多靈長類都會集群騷擾蛇類,還會充滿好奇地觀察蛇,消除緊張感(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

黑猩猩企圖把一條蛇撥出它們生活的圍場。圖片:Chimpanzee Sanctuary Northwest / youtube

人類學家伊斯貝爾(Lynne A. Isbell)提出,靈長類之所以演化出敏銳的視覺,就是因為要躲避致命的蛇。大約6000萬年前,毒蛇的毒性進化提高了,眼鏡蛇科和蝰蛇科出現,這兩個家族包括毒性最強和殺人最多的陸生毒蛇。毒蛇採取伏擊的辦法捕獵,為此,靈長類不得不進化出更強的立體視覺和識別形狀的能力,以免被地雷般埋伏的毒蛇當成食物或敵人,遭受致命一擊。這個假說被稱為蛇檢測假說(Snake Detection Theory)。

一條加彭噝蝰殺死了一隻幼小的青長尾猴。圖片:Steffen Foerster / Primates (2008)

蛇類與靈長類的關係是如此密不可分,對於我們的祖先和近親而言,蛇既是捕食者,食物競爭者,也是獵物。對人類進行的實驗也發現,恐懼蛇的記憶要比恐懼槍更加持久,雖然後者更加致命。在包括人類在內的靈長類演化史中,「蛇」這一選擇壓力在基因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項關於靈長類認知危險的實驗中,日本獼猴在看屏幕上的蛇照片。圖片:Masahiro Shibasaki et al.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2009)

然而現在,與其說我們害怕蛇,倒不如說蛇更害怕人類。人類的生產開發活動造成的生境破壞,對所謂「野味」和「食補」(包括直接食用野生蛇類和用蛇泡酒,服用蛇膽、蛇血、蛇蛋等感染病原體風險極大的行為)以及野生蛇類皮革製作的奢侈品的瘋狂追求,盲目向島嶼等脆弱生境引進外來物種,已經讓許多蛇類成為受威脅物種,一些種類甚至因為人類活動已經滅絕。

作為小型脊椎動物重要的捕食者和許多食肉目、鳥類、爬行類重要的食物來源,蛇類的存在對於維持生態平衡至關重要;比起害怕蛇,一個沒有蛇存在的世界,或許是更加可怕的未來。

原標題:《對蛇的恐懼,深植在我們的記憶之中》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秦嶺之中最大的蛇有多大?
    像白鹿原、五丈原這些有名的地方也都處在秦嶺之中。秦嶺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在歷史上曾發生的大事件有許多與秦嶺相關,周王朝興起於秦嶺,秦朝自秦嶺武關出,之後統一六國。漢高祖劉邦在秦嶺深處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出奇兵,圍項羽於垓下,擊潰楚軍,於是建立起綿延四百餘年的大漢王朝。
  • 令人聞風喪膽的蛇竟然也有恐懼的植物,它是什麼?
    無論是有毒或無毒的蛇,人們看到後就會不自覺地遠離它們。人們恐懼的原因主要就是蛇作為五毒之一會殘忍地咬傷人們,使人們的生命受到致命的威脅。但同時蛇也很怕人們發現它們的蹤跡,對它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在我國,蛇分布最廣的地區主要集中在雲南省,福建省,廣西省等地區。
  • 如何戰勝心中的恐懼
    恐懼,是一種人類及生物心理活動狀態;通常稱為情緒的一種。恐懼是指人們在面臨某種危險情境,企圖擺脫而又無能為力時所產生的擔驚受怕的一種強烈壓抑情緒體驗。恐懼心理就是平常所說的「害怕」。那麼如何戰勝心中的恐懼呢?
  • 為何我們會懼怕蛇?生物學家:這與遠古人類有關
    不過筆者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並不怕蛇,經常和小夥伴去野外抓蛇,然後將它們的牙齒弄掉,拎在手中嚇唬小孩子。最終這條蛇一定會喪命我們這些無知少年手中,細算下來,起碼有百十條蛇慘死筆者的棍棒之下。現在想來,也是慚愧,倒不是因為別的,年齡越大越向善,認為殺生是不好的,因此而慚愧。如今看到蛇,不僅不去打,反倒也變得敬畏加害怕。
  • 我們如何面對恐懼?
    請如何面對恐懼我總是覺得自己勇氣不足,無法面對內心深處的恐懼。答:真正的勇氣並不代表心無畏懼,而是說,你雖然感覺得到恐懼,卻可以帶著它前進,這才是勇氣。就像恐高症,有恐高症的人不是真的害怕高處,而是害怕高度帶來的不舒服的感覺。我站在高樓窗邊,或是在遊樂園坐摩天輪上升到最高處時,會手腳發麻,肚子也有點不舒服,可是我不害怕這些感受,可以和它們共處於當下,這樣我就是沒有恐高症。
  • 人為什麼怕蛇?上古時期的黑暗時代,沒有蛇的圖片,請放心觀看
    人為什麼怕蛇?這是我們要討論的事情,首先聲明一點,為了避免引起大部分讀者的反感,所以全篇都沒有任何關於蛇的圖片,請放心觀看;人怕蛇好像就是一種天生恐懼一樣,有的人看到有關於蛇的圖片就會瑟瑟發抖,甚至有的人看到「蛇」這個字眼就會引起不適,為什麼蛇讓我們這麼懼怕呢?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這件事。
  • 世界上最大的蛇,為何都扎堆在熱帶雨林之中?
    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大量資料顯示,最大的蛇有3輛轎車首尾相連那麼長,井蓋那麼粗,這條蛇有一個與它體型不等的名字叫做「桂花」,但它真的有那麼大嗎?世界某個角落中是否隱藏著巨大無比的狂蟒巨獸呢?下面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桂花真有那麼大?
  • 盤點那些蛇中之最,各種令人恐懼的蛇,蛇類當中頂尖的蛇
    蛇類的家族也是一個大世界,有著各種各樣的蛇類,有毒的、無毒的,靈活的、懶惰的、吃其他動物、吃蛇的同類等。蛇類的家族按照體型也分為三個種類,蚺、蟒、蛇,不同的種類當中都有著最強大的存在。毒蛇當中最長——眼鏡王蛇眼鏡王蛇也就是被我們所說的「過山峰」,在毒蛇家族當中有著絕對巨大的體型,經常將其他的小蛇當中食物。眼鏡王蛇並不屬於眼鏡蛇科,而是單獨屬於眼鏡王蛇科。
  • 為幫陳露克服對蛇的恐懼 孫悅竟往她帽子裡放...
    網易體育11月27日報導:北京男籃球員孫悅如今正進行著手術後的恢復,閒暇時,他陪著愛妻陳露,以及一對兒女享受無限的歡樂,有時甚至會搞出一些惡作劇,比如往陳露的帽子裡放一條玩具蛇!
  • 為什麼說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
    我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也不要怕,微笑著面對它!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堅持,才是勝利!加油!奧利給!然而,這個看似土味的短視頻為何能夠戳中大眾的敏感神經,獲得如此大的成功?或許是因為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正被各樣的恐懼所困擾—— 對疾病的恐懼、對升學的恐懼、對婚姻的恐懼、對工作的恐懼…..
  • 蛇都是那麼讓人恐懼?看見這麼可愛的蛇,你就知道你錯了.
    很多人都害怕蛇,因為他們很多是可怕的、危險的。但不是所有的蛇都是那麼讓人恐懼!事實上,有些是完全無害,而且很有趣哦,看完下面這些圖片,你會同意我的觀點!對於那些患有恐蛇的人,建議你仔細看完,我給你看一些非常細小的,最小的,最可愛的蛇。一條帶著冒著的蛇
  • 怒海潛沙:吳邪湊齊三條蛇眉銅魚,助張起靈恢復記憶,真相大白
    《怒海潛沙》吳邪湊齊三條蛇眉銅魚,助張起靈恢復記憶,真相大白電視劇《怒海潛沙》正在熱播,劇中多次提到汪臧海,那麼汪臧海究竟是什麼人呢?據說在汪臧海所在的那個年代,有一個威名顯赫的張家也就是小哥張起靈的家族,而這個家族擁有長生不老的秘訣,雖然張家人多年以來一直守護著這個秘密,但最終還是被汪臧海知曉,所以他決定把這個秘密公開,不過汪臧海非常清楚,以他個人的力量無法和張家對抗,於是他就把這些內容全部刻在了蛇眉銅魚之中,所以後來有很多人都在尋找蛇眉銅魚,因為找到三條蛇眉銅魚就能破解上面的文字,後來汪臧海帶領著自己的團隊來到了西王母國的塔木陀
  • 蛇獴大戰眼鏡蛇,眼鏡蛇被一擊秒殺,蛇獴是什麼怪物?
    蛇類,是一種非常令人恐懼的動物,有些人看到蛇就會瑟瑟發抖,就像有的人怕蟑螂,有的人怕老鼠,這仿佛就像是一種刻在骨子裡的恐懼,甚至更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俗語。其實蛇也沒有那麼的恐懼,大多數人的恐懼都是來自於陌生+聽聞,蛇怕人比人怕蛇更多,對於蛇來說人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在自己的面前,還一不小心就能夠踩死自己,誰不怕?一般在野外只要你讓蛇一分,蛇絕對讓你十分,打草驚蛇就顯得十分的重要了。
  • 皆是化龍,蛇化龍和魚化龍有什麼不同?龍族之中哪種龍地位更高
    龍族之中哪種地位更高文/人文歷史新浪潮在中國所有的傳說故事之中,龍出場的概率是非常高的,仿佛在中國人民心中龍是不一樣的存在,他們代表的不僅僅是最崇高的形象,更是我們心中尊貴的象徵,就連歷朝歷代的皇帝,穿的都是龍袍,坐的都是龍椅,可見對於中國古代人們來講,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龍這個生物對於中國人來講,同時也是比較虛無縹緲的存在。
  • 世界上最大的蛇,為何都扎堆在熱帶雨林之中?這不是巧合
    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大量資料顯示,最大的蛇有3輛轎車首尾相連那麼長,井蓋那麼粗,這條蛇有一個與它體型不等的名字叫做「桂花」,但它真的有那麼大嗎?世界某個角落中是否隱藏著巨大無比的狂蟒巨獸呢?下面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
  • 最近夢到蛇,這是什麼意思呢?
    人這一生做過的夢都無法一一記得,但是如果夢境中出現一些讓人恐懼的意象和情境,比如,所謂的鬼怪、殭屍、恐龍、蛇、死亡等等,總會形成一個記憶點留存在潛意識中。夜半由於恐懼突然驚醒或者夢者不願被夢境中的意象所傷害自覺意識的驚醒,清醒的記憶中也會保留當時夢境中殘存的片段,這些片段會有意識無意識地提醒著夢者,去探尋該夢背後的意義。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夢見「蛇」這個意向,到底會意味著什麼。
  • 蛇類中帶王的蛇,專門吞食毒蛇的王蛇,六大王蛇哪種最讓蛇恐懼?
    在人類看來,毒蛇應該比無毒蛇更有殺傷力,但在蛇類中,就有一種專門吞食毒蛇的無毒蛇——王蛇,有些王蛇有毒,有些王蛇五毒
  • 逝去的親人,為什麼會讓我們恐懼?
    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我——去年上映的皮克斯電影《尋夢環遊記》,給世界觀眾上了一堂精彩的死亡課。電影講述了小男孩米格一心夢想成為音樂家,但他的家族卻世代禁止族人接觸音樂,希望米格傳承家族的製鞋產業。其實中國也有這樣的節日,我們在清明節祭祖掃墓,寒衣節燒衣送暖,中元節放河燈、焚紙錢,在除夕夜晚,我們不光要一家人團聚,也要為祖先燒香祈福,紀念逝去的親人。但除了這幾個特殊的日子,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中,總是認為陰陽兩隔、死去的親人最好不要回陽間,面對逝去的親人,我們總是表現的很恐懼,這又是為什麼呢?
  • 83年蛇災事件,人們以為大難臨頭,卻是人禍
    文丨小冷知識倉(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談及1983年的記憶,大多數人都會提及發生在陝西安康的那一場特大洪水,卻少有年輕人知曉洪水過後的蛇災事件。光是一條蛇就足以讓人心驚膽寒,更何況是成群聚集泛濫的場面,更是令人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