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年前滅絕的穴居熊屍體重現地球,北極新氣候已在形成?

2020-12-06 騰訊網

作者:文/虞子期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地球的南北極地區,存在大量的永久凍土,而在這些永久凍土之中往往又存在很多人類未知的東西。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這些未知的東西都在逐步被釋放出來,這說明南北極的氣候真的可能已經在變化了,那麼對全球來說也不是一個好事情。

下面我們就來單獨說說北極的問題。在北極地區,我們也知道科學家們發現了大量的甲烷,在今年已經出現過大規模的釋放。

甲烷作為地球的第二大溫室氣體,一旦被大規模釋放出來,肯定會對加速全球氣候變暖,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如今的北極氣候變化都是歸咎於「全球變暖」,它是主要原因,而人類要想改變氣候現象,就要從根本上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不然甲烷的二次效應會更加的強。而最近科學家們又在北極地區有新發現,又發現了遠古生物的出現。

15000年前滅絕的「穴居熊」屍體重現地球

當然對於北極來說,科學家們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現遠古生物了。例如,在永久凍土解封的時候,科學家們在Lyakhovsky島上,還發現了冰河時代的猛獁象,在2019年,在雅庫特(Yakutia)的河岸上發現了一隻具有40000年歷史的類似「斷頭狼」的生物,上面還存在長滿了毛皮,牙齒,大腦和面部組織。

同時在同一區域還發現了兩隻滅絕的「石獅幼崽」和一隻擁有42000年歷史的「小馬駒」。所以本次發現了15000年前滅絕的「穴居熊」不是奇怪的事情。

同時隨著地球的持續升溫,北極地區還可能出現更多的遠古生物屍體。這為人類對北極以前的氣候變化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當然這些遠古生物的不斷出現,我們也說了,意味著北極氣候的巨大變化,其實除了研究的好處之外,對人類來說更多的是「噩夢」,北極生態系統正在崩潰之中,2020年科學家們也研究發現了,在本世紀,北極可能出現夏季無冰,北極熊可能徹底滅絕。

所以這些種種研究數據都告訴了我們,北極地區的生態環境不能持續這樣下去了,不然這將是地球生態系統「崩潰」的重大一步。不過話說回來,人類如今依然沒有保護地球的意識,所以未來會怎麼樣,我們還真的是比較擔心的。

北極「新氣候」已在形成?生態系統加速崩潰?

對於如今的北極氣候來說,「新氣候」正在形成可能也不是意外的事情,這都是人類自食其果帶來的,根據《科學美國人》雜誌發布的新研究指出,一項新的研究證實,一個新的北極氣候系統正在形成。

所以可以確定北極「新氣候」正在形成了。就如許多專家說的那樣,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將不再是原始的北極生態系統,這結果確實對地球來說都是「生態系統」的崩潰產生了加速作用。

同時根據挪威的氣象數據顯示,過去30年來,該島冬季平均氣溫上升了10攝氏度,這對當地整個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

這就是在全球變暖之下,北極氣候的巨大變化。同時除了生態系統崩潰之外,我們知道北極大規模的冰川融化,也會直接加速對海平面較低或者低洼的地區帶來淹沒情況,這個也是可以看到的,不少水上城市如今正在受到海水的侵染,將水上城市變成海底城市,「義大利水城威尼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未來地球將不適合人類居住?

按照如今的氣候情況來看,確實持續下去,地球將不適合人類居住。同時在人類的影響之下,有很多科學家也表態過,十分擔心人類未來的命運,因為我們的地球受到太多的自然威脅,再加上人類自身的一些行為,未來很可能把地球破壞得不能宜居了。

所以說認為地球會變得越來越不適合居住的人是增加了,並且是一些科學家,那麼趕快創造第二地球或者第二棲息地也就成為了人類的未來目標。

不過話說回來,人類建造第二地球或者第二棲息地還是可能存在的,並非是天方夜譚,主要針對的就是火星改造,我國科學家曾說過,按照現在的科學認識,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兩三百年時間,改造之後人類就可以不穿太空衣在火星上生活了。

所以我們也還是期待這項計劃的早點實施,為人類的未來尋找到一個適合居住的天體。而很多人說,改造火星不如改造地球,但是如今大家也看到了,地球所有的人要齊心協力是很難做到的。

所以往火星發展,我們不說能夠完全解決地球的問題,至少為人類未來將地球破壞到不適合居住,還有一線希望來延續人類文明。不是火星殖民的先驅者馬斯克也才披露了一份火星時間表,聲稱2024年送人類上火星,在2050年建立城市。

所以至少人類這項計劃正在快速實施之中,並且比我們想像的要快不少,也許在火星還未改造完成之前,人類就已經完全上火星了,這反而還成為了大家所期待看到的。從時間上來說,人類上火星的時間可能真的近了,就看未來能否完全快速按照計劃實施,我們拭目以待吧,4年後可能就會有首批人類上火星。

相關焦點

  • 西伯利亞島嶼發現滅絕洞熊 被冰封3萬年保存完整
    據英國《太陽報》9月16日報導,一具已滅絕的洞熊屍體在西伯利亞的一個島嶼上被科學家發現。這隻洞熊被冰封了約3萬年,保持了完好無損的狀態。當時,科學家們正在融化的永久凍土層中尋找滅絕動物的遺骸。雖然以前曾在該島發現過古生物的遺骸,但成年洞熊的出現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因為這隻熊幾乎保存完好,牙齒、鼻子和內臟在幾萬年後都是完整的。
  • 史前生物再現北極,50000年前屍體露出永久凍土,人類應當警惕
    發現20000到50000年前的披毛犀遺骸來自俄羅斯西伯利亞媒體12月30日的報導稱,今年8月,科學家們在雅庫特阿比斯基區泰列赫季亞赫河(Tirekhtyakh)沿岸融化的永久凍土中,又發現了一頭已滅絕的史前動物披毛犀的屍體。
  • 北極挖出史前生物屍體,為何人類感到不安,地球潘多拉魔盒開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這兩天,遠古生物重現地球可以說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一個就是科學家們在俄羅斯永久凍土層之中發現史前動物披毛犀,還有一個就是加拿大育空永凍層中出土57000年前的幼狼木乃伊,這兩個史前動物的出現是一前一後,加拿大的史前生物是最先公布的
  • 盤點地球上最有可能被科學家復活的10大遠古滅絕「猛獸」
    而地球上的生物進過一輪又一輪的演變終於出現了人類,這預示著另一批曾經主宰地球的霸主的消亡。而人類也只能通過它們的化石用電腦技術來還原它們的面目。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重新復活古生物變成可能,其中就有10種遠古生物極有可能重現,這10種遠古生物中,大部分都是曾經地球上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劍齒虎,一種長著巨大獠牙的神話般的動物,早在10000年前就滅絕。
  • 俄羅斯北極永久凍土融化,4萬年前洞穴熊屍體被發現,牙齒和鼻子完好...
    據外媒近日報導,俄羅斯一牧民發現了保存完好的冰河世紀洞穴熊的屍體。最近幾年,全球氣候變暖,北極永久凍土慢慢融化,越來越多史前動物被發現。 這隻洞穴熊的屍體發現於俄羅斯西北部的Bolshoy Lyakhovsky島,其牙齒甚至鼻子都完好無損。
  • 20年前被認為滅絕,緬甸稜背龜重現已增到近千隻,是為什麼?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科學之中,滅絕生物指的是已經消失的生物。而近些年來,隨著生態系統的變化,越來越的生物逐步走向滅絕或消失,同時如今我們也可以明顯地看到,科學家們說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出現。所以不進行動植物的保護,地球越來越多的物種將可能會消失,未來生物群體也將可能不復存在。
  • 歐洲衛星拍下北極照片,發現滅絕50000年生物,專家:地球危險了
    地球的兩極,也被稱作生命的禁區,因為那裡有著人類無法承受的低溫,連植被都無法生存,這直接導致太陽光無法作為能量來源留在地表,所以兩極本質上就是兩塊巨大的冰疙瘩,上面什麼都沒有,那下面呢?地球的氣候隨著太陽活動的周期是有起落變化的,就比如我們即將迎來的小冰河期,即將面臨全球性的降溫。那兩極永遠都跟現在一樣冷嗎?首先可以明確的是,兩極肯定是地球上相對溫度最低的地區,但是,兩極的溫度也是會變化的,在南極洲與南美洲分開之前,那裡也曾是有袋類動物的生存樂園。歐洲衛星拍下北極照片,發現滅絕50000年生物,專家:地球危險了。
  • 北極地區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上岸覓食鯨魚屍體
    由於全球氣候持續變暖,北極地區已失去越來越多的海冰,北極熊能獵到海豹的機會也越來越小,整體數量已減少到26000隻左右,目前已被列為瀕臨絕種動物。「熊」氣概的食腐場面。 華盛頓大學海洋生物學家克裡斯汀·萊德的研究指出,鯨魚屍體是海洋中最大的免費午餐,雖然它們通常會沉到海底,但有時也會因為腐爛時積聚的氣體而浮出海面,衝到岸邊。從西伯利亞到斯瓦爾巴特群島,成群結隊的飢餓北極熊早已不顧「熊臉」,開始享用這些腐爛的屍體了。
  • 「發現」永久凍土層正在解凍,30000年前的滅絕動物洞熊現世
    ——滅絕動物的遺骸在永久凍土層中正在解凍在亞大利亞霍夫島上,科學家們發現了——成年洞熊鼻子、牙齒和內臟完好無損它來自於22000至39500年以前洞熊在15000年前就已滅絕人們之前只發現過骨骼在它不遠處發現了一隻幼崽殘骸它們是母子嗎
  • 南北兩極氣候異變,46000年前屍體出現,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每一次都至少造成80%以上的物種滅絕。除了大滅絕事件之外,在大自然適者生存的法則下,很多的生物也同樣會隨時面臨死亡的威脅。這些死亡的生物,它們大部分都徹底消失在了地球上,而有一些則被保存了下來。大自然是一個很神奇的環境,雖然它殘酷無情,但是卻能夠將歷史的一部分保存很漫長的時間。
  • 57000年前灰狼重現地球,人類更擔心的問題是什麼?
    並且地球的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高溫,乾旱,強降雨等等都是極端性的出現,例如:2020年北極出現了38度的極端性高溫,這是顛覆了我們的認知,難以相信北極都能熱成這樣,所以真的令人不安。下面我們又要看一個情況,也是關於北極地區的。
  • 在俄羅斯北極島發現的保存完好的史前洞穴熊
    一隻保存完好的史前洞穴熊遺骸是由馴鹿牧民在俄羅斯北極的一個偏遠島嶼上發現的。這隻冰河時期的洞熊是在俄羅斯北部新西伯利亞群島群島的一部分,博爾斯霍伊-Lyakhovsky島上融化的永久凍土中被發現的。連熊的鼻子和牙齒都完好無損。
  • 地球表面溫度上升快!法國新氣候模型顯示全球暖化加速
    法國科學家今(9月17)日表示,根據新的氣候模型,燃燒化石燃料排放至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促使地球表面溫度上升的速度,較過去所認為更快。
  • 2020年地球到底怎麼了?已宣「滅絕的物種」卻頻頻重現!
    2020年地球到底怎麼了?已宣「滅絕的物種」卻頻頻重現! 大自然是神秘無比,在地球上有許多物種還沒有被人類發現就已經消失了,尤其是此時此刻,地球由於人類的活動正在經歷第6次的物種大滅絕,據科學家推測,每天都有數十個物種在地球上消失,物種的滅絕速度遠超新物種的進化速度。
  • 被認為英國滅絕的「八眼蜘蛛」重現地球,為何會被認為滅絕?
    作者:文/虞子期在地球上,生物的種群非常大,但是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很多稀缺性的生物都已經消失了,甚至我們對大部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地物種未發現之後,定義為了滅絕。但是偶爾我們又能夠看到了這些消失物種重現地球,所以這就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到底這些物種是滅絕了、還是滅絕,為何最初又被定義滅絕了,這就是我們需要說明的一個問題。當然消失生物重現地球,無論我們有沒有將其定義為滅絕,這都是一個好事情,因為這證明了我們生物多樣性並沒有失去,發現了我們好好不服才行,而根據俄羅斯科學報發布新消息蜘蛛,科學研究者們又發現了一種被認為滅絕的生物,我們來看看情況。
  • 曾宣布「滅絕」多年的物種不斷被發現,地球變好了嗎
    地球的環境一直在變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看到一個新的研究結果,北極新氣候系統正在形成中,在某些方面,北極的氣候已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海冰面積越來越少。伴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地球生物也需要作出一些進化來適應新的環境,如果某些生物難以適應新的環境,就可能會被淘汰,即「滅絕」。在地球孕育生命的數十億年時間裡,就出現了多次大規模滅絕事件。
  • 為什麼北極只有北極熊,南極只有企鵝?北極熊是怎樣來到北極的?
    地球的極地世界是北極熊和企鵝的天地。我們都知道北極是北極熊的世界,南極是企鵝的世界。那麼問題來了,北極和南極同樣覆蓋著冰川,同樣氣溫非常低,在這樣兩個氣候如此相似的地方,卻生活著兩種不同的生物,並且它們互不侵犯。為什麼北極有北極熊而無企鵝,南極有企鵝而無北極熊?
  • 為什麼北極只有北極熊,南極只有企鵝?北極熊是怎樣來到北極的?
    地球的極地世界是北極熊和企鵝的天地。我們都知道北極是北極熊的世界,南極是企鵝的世界。那麼問題來了,北極和南極同樣覆蓋著冰川,同樣氣溫非常低,在這樣兩個氣候如此相似的地方,卻生活著兩種不同的生物,並且它們互不侵犯。為什麼北極有北極熊而無企鵝,南極有企鵝而無北極熊?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難倒了許多科學家。
  • 科學家:南極不可能有熊
    為什麼北極熊要生長在北極而不是南極呢?是因為它叫北極熊嗎?南極和北極作為地球的兩極,都屬於極地氣候,為什麼動物群落卻會有如此的差別呢?實際上,在很早之前,北極是曾經有企鵝的痕跡的,但是後來由於人類的捕殺最後滅絕了。因此企鵝其實是南北兩極都有的一種動物。那為什麼北極熊卻只分布在北極,而不在南極呢?
  • 科學家:南極不可能有熊
    為什麼北極熊要生長在北極而不是南極呢?是因為它叫北極熊嗎?南極和北極作為地球的兩極,都屬於極地氣候,為什麼動物群落卻會有如此的差別呢?,但是後來由於人類的捕殺最後滅絕了。南極和北極的自然環境北極是一個被亞歐大陸和北美洲大陸環繞著的洋盆,中間是北冰洋。因此北極周邊的生物和它周邊的大陸和海洋裡生存的生物有非常緊密的關係,形成了一圈環北極分布的動物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