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

2021-01-17 青島新聞網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勳祥

2020年9月底,山東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10月初,自然資源部進行相關答覆,指出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優勢。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應兼具全球城市、中心城市和海洋城市三大特徵,簡而言之,應具有一定的海洋資源基礎,擁有領先的海洋核心競爭力。

2020年以來,青島加快推進經略海洋攻勢,聚力打好海洋產業、海洋港口、海洋科技、對外開放、海洋生態、海洋文化等六場硬仗,海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特別是下半年以來,青島在海洋產業和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凝神聚力,不斷湧現新的突破。揚優勢、補短板,隨著2021年的到來,青島重新揚帆起航,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邁出新步伐。

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青島擁有完整的海洋產業體系,但青島海洋產業「小而散」是海洋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

針對「小」的問題,青島梳理了10條海洋領域重點產業鏈條,大力引進涉海大項目。目前,全市海洋領域招商引資成果豐碩,截至2020年11月新籤約項目達98個,計劃總投資2097億元。總投資額、項目數較2019年全年分別增長34%、7.7%,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正在加快構建。

針對「散」的問題,青島推動組建了山東海洋經濟團體、海洋船舶和海工裝備製造、海洋生物製品等多家涉海產業聯盟,聚集涉海單位近300家,聯盟內部實現抱團發展。2021年,青島還將推動建立海上風電融合發展產業聯盟,同時探索多家聯盟單位「跨聯盟對接」新局面,構建產業發展良好生態。

立足平臺思維、生態思維,按照「領軍企業+優勢產業集群+特色園區」模式,青島正謀劃建設水產品加工及貿易、海洋生物醫藥、海上風電、深海裝備製造等九大海洋產業聚集區和產業集群,瞄準「千億級」集群,助推我市海洋產業集群化、專業化發展。

一流科創平臺不斷增加

匯聚了國內一流的海洋高校、科研院所及海洋高端人才,青島海洋科研實力雄厚。不過,青島85%的海洋人才從事的是基礎研究,其成果轉化率不足5%。因此,青島一直被稱為海洋科研城,而不是海洋產業城。

全面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將科研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是青島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為此,青島加快推進現代海洋科創平臺建設,以基礎研究帶動應用技術發展和產業化突破。

在平臺建設方面,青島加快推進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等頂尖創新平臺發展,同時不斷建設和引進新的現代海洋科創平臺。2020年11月,青島建設「海馬研發創新中心」;同年12月,啟動建設「國際海洋寡糖製備中心產業化基地」。此外,青島還聯合清華大學和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加快推進組建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在青島打造海工裝備領域國內離岸人才基地和研發中心。

針對海洋生物醫藥領域可供轉化成果不多的問題,青島與中國藥科大學合作,將在青建設臨床評估轉化中心等四個平臺。此外,積極推進北大藥學院、瀋陽藥科大學在青設立海洋生物醫藥研發和成果轉化基地,推動外地成果在青落地轉化。這些高校研究院落地後,將把藥物從研發到產業化的「最後一公裡」放到青島,促進國內更多的藥物臨床研究成果在青島集聚轉化。

因海而生,向海圖強。青島海洋發展的自我突破和成長蛻變,將成為爭創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新優勢。

相關焦點

  • 劍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哪裡才是青島的「未來芯」?
    對於城市中的人來說,找到城市新核心,便可以確定未來樓市價值高地的新坐標。 未來十年,浮山灣的政務中心、金家嶺的財富中心之外,青島發展的第三極會是哪裡? 在青島確定爭創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後,城市發展的戰略方向日益清晰,城市「未來芯」的坐標也變得明朗起來。
  • 青島明月海藻獲批建設省現代海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2日訊 近日,山東省海洋局公布2020年山東省現代海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名單,其中,青島明月海藻集團申報的山東省現代海洋產業(海藻糖類生物製品)技術創新中心獲批建設。此次獲批省海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的單位全省僅3家,明月海藻集團是青島市唯一一家入選企業。山東省現代海洋產業(海藻糖類生物製品)技術創新中心獲批建設,彰顯了明月海藻集團在海洋生物製品產業領域的重要引領作用,同時也為其在海藻糖類高效開發過程中的重大科學和技術問題探索攻關建立了重要平臺。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藻生物製品產業基地,海藻酸鹽產能全球第一。
  • 向海而興 搶佔海洋戰略制高點
    就在不久之前,青島發布《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到2035年青島將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昂首挺進世界城市體系前列。青島,如何向海而行,向海而興,在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徵程中不斷踏浪前行呢?針對這一話題,記者專訪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傾聽他們對於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議。
  • 青島,到底是幾線城市?
    在此基礎上,青島的外貿產業逆勢而上,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前8月,青島依舊取得了外貿進出口總值3955.4億元的成績,比去年同期增長4%,佔同期山東省進出口總值的29.6%。近日,自然資源部對「兩會」期間提出的 「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議進行了答覆,認為青島海洋資源稟賦獨具優勢,海洋生態環境良好,海洋科技實力雄厚,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優勢。
  • 青島海洋旅遊,繪一條世界級「海上畫廊」
    8月 10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專門召開海洋旅遊專題工作會議,強調堅持 「頂層設計、高端規劃,市場邏輯、資本力量,平臺思維、生態理念」推動我市海洋旅遊高質量發展。市場和資源的流動,將為青島帶來更具活力的海洋經濟,以產業結構優化和城市品質、公共服務的提升,助力青島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拓展藍色經濟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應運而生(作者:陸儒德)
    2012年國際上出現了一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概念。2017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國家海洋局共同發布《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中,首次提出「推進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由此推進了我國海洋城市新一輪的規劃與競爭。  然而,我國民眾對此還十分陌生。所以探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內涵,分析它對我國海洋城市建設與發展的影響具有積極意義。
  • ...皮划艇等新業態即將上線 海島旅遊迎規模化開發青島海洋旅遊:讓...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曉婷青島旅遊,從不止步於「尋常生活客自來」。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正全面發力與之匹配的海洋旅遊產業。
  • 青島打造引資新高地
    如今,青島已吸引畢勤集團亞太區研發中心、英格爾檢測區域總部項目、國藥器械華東研發產業基地項目(華東區域總部)、中再生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中海海洋股份科技有限公司、蘇寧紅孩子母嬰用品有限公司等總部企業落地。
  • 山東再添3家國字號孵化器,青島佔2家
    圖片來源:青島科技通青島藍谷創業中心,是全國首家海洋領域專業孵化器,通過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網絡,發揮藍谷創新資源豐富、科教產緊密融合的區域優勢,重點圍繞海洋生物、海洋技術裝備、海洋信息三大方向。中心以搭建專業化、全鏈條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持續推進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目標。目前,已入駐海洋領域科技企業40餘家,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5家,引進海洋領域院士、泰山學者等高層次人才10餘人。青島天安數碼城科技企業孵化器
  • 2021前沿海洋高品質牡蠣論壇在青島舉辦
    2021年1月10日,由青島前沿海洋種業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協辦的2021前沿海洋高品質牡蠣論壇在青島舉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國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王崇明,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胡建廷,海南大學教授王愛民,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莉,寧波大學研究員徐繼林,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濤,國內水產養殖領域企業界、科技界和金融界知名專家等300餘人參加論壇。青島前沿海洋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郭希瑞致辭並主持會議。
  • 最新全球城市排名:青島、濟南躋身「世界城市」
    報告中,青島與南京、杭州等12個城市躋身第三梯隊世界城市。濟南攜手高雄,被世界公認的權威機構認證為第一梯隊的準世界城市。根據「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等級評價,2000年,中國入列世界城市榜單的城市依次是香港、臺北、上海、北京、廣州、深圳。之後,2004年增加了澳門,2008年成都等城市進入榜單,2010年杭州、青島進入,2012年又增加了重慶、廈門、武漢、西安。到2016年,入列世界城市榜單的中國城市增加到33個。
  • 青島2020年建成東北亞國貿中心 電商交易額破萬億
    [新聞提示]   3—5年內,年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5000億元;3—5年內,年國際貨物貿易總值達到1000億美元,青島口岸達到2000億美元……昨日,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市商務局日前正式發布青島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建設「綱要」及「五大行動計劃」。
  • 打造千億元養殖產業集群、籌建國家深海基因庫 青島挖掘深海寶藏...
    形成千億元深遠海養殖產業集群,組建深海水下裝備研究院,籌建國家深海基因庫……青島藍色經濟「落子」深遠海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2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從青島市海洋發展局獲悉,在水產養殖、海洋裝備和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等領域,青島正在進行深遠海布局。
  • 5個海洋產業規模全國第一!海藻酸鹽產能全球第一!
    30日,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山東注重經略海洋,至2019年底,山東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洋鹽業、海洋電力業、海洋交通運輸業5個產業規模全球第一;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46萬億元,佔全國比重16.3%。
  • 青島獲批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 產業園已開建
      日前,商務部等九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新增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的通知》,將青島等10個城市確定為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  記者從青島市商務局獲悉,目前我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數量增加到31個,青島成為繼濟南後我省第二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
  • 青島海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穩步邁進
    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的青島,海洋經濟一直是其優勢所在。青島堅持以創新引領海洋發展,逐步構建起「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海洋領域創新體系,加快推進海洋產業向深藍發展。海洋產業、海洋港口、海洋科技、對外開放、海洋生態、海洋文化等六場硬仗均取得豐碩成果。
  • 大武漢的星辰大海:走向全球「海洋城市」(上)
    今天,漢口租界區巨石壘築的百年大樓,風姿綽約的西式洋房,與上海中心城區、天津五大道一起,成為中國寶貴的城市歷史風情街區,也是百年中國走向世界的縮影;海洋文明與碼頭精神,同樣奠定著兩座城市的商業文明根基,它們以商興城,都是中國重要的商貿中心。
  • 聚焦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 藝術讓城市更時尚
    11月28日上午,以「藝術讓城市更時尚」為主題的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在本屆藝博會上,人們能夠更加直觀地發現與體驗藝術與城市、與產業、與生活、與我們每個人怎樣息息相關。
  • 青島藍谷全力打造經略海洋的戰略高地和旗幟樣板
    建設海洋強國,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十三五」期間,青島藍谷瞄準建設『世界藍谷』目標,加速把海洋高端創新要素、高度集聚優勢轉化為產業引領優勢,全力打造全國經略海洋的戰略高地和旗幟樣板。在青島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的海洋觀測與探測聯合實驗室裡,科研人員正在對「海燕-X」水下滑翔機最近採集的數據進行分析整理。
  • 山東構建「一群兩心三圈」,支持濟青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6月8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省將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支持濟南、青島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推進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區域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