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哪裡才是青島的「未來芯」?

2021-01-11 騰訊網

上海,滔滔的黃浦江,見證了浦東新區的崛起;

廣州,聳入雲霄的摩天大樓,體現了珠江新城的吸引力;

杭州,從西湖時代到錢塘江時代,我們看到了錢江新城的巨變;

每個城市的發展史上,城市新核的發展速度和成長力都最為讓人心潮澎湃。對於城市中的人來說,找到城市新核心,便可以確定未來樓市價值高地的新坐標。

未來十年,浮山灣的政務中心、金家嶺的財富中心之外,青島發展的第三極會是哪裡?

在青島確定爭創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後,城市發展的戰略方向日益清晰,城市「未來芯」的坐標也變得明朗起來。

NO. 1|壹

世界銀行一項統計顯示,全球60%的經濟總量集中在入海口。曼哈頓、舊金山灣、東京灣、倫敦灣、香港……這些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繁榮的大都會,以高額的經濟總量、宜人的環境和多元包容的氛圍,不斷刷新著我們對於灣區經濟的想像。

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海洋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藍色引擎」。據近日發布的《2019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超8.9萬億元,十年間翻了一番,海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內生動力也在不斷增強。

在此大背景下,我國沿海城市開始不斷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目標發力。深圳、上海、天津、大連、青島、寧波等城市向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發起攻堅。

其中,國家明確提出要在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因為相比老牌海洋城市,深圳在市場化與資本兩方面做得更好。

所以,在老王看來,青島明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一方面是城市特點所決定,另一方面也是「南深圳,北青島」國家戰略的延伸。

毫無疑問,嶗山區依舊會是未來城市發展的中心。因為素有北方陸家嘴之稱的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在市場化與資本兩個方面同樣優勢明顯。

對於打造藍色科技引擎,嶗山區的規劃也十分超前。

NO. 2|貳

在金家嶺金融區開發日趨飽和的情況下,「戰略北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重心由金家嶺片區穩步、有序向北推進,是嶗山區2020年的重點發展策略。

5月14日,青島市嶗山區創智谷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出爐,創智谷發展目標為科技創新型的山水品質河谷新區,功能定位為「海洋科技創新及成果孵化帶」,引領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吸引高端人才集聚的科創功能組團。

嶗山區的這一戰略發展方向,不僅僅是空間擴展的需要,更是汲取了發達國家城市發展的先進經驗,以名校為依託,建立一流人才、科研、產業的聚集地。

以美國康乃狄克州的紐哈芬為例,它曾經只是一個被稱作昆尼皮亞克的印第安人村莊。建城之初,因為除了榆樹之外再無特點,所以別名「榆城」。

但是耶魯大學改變了這一切。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紐哈芬經濟更獲得重大發展,由小城躍升為美國重要的文化中心和旅遊中心。主要助力,就是大量科技公司入駐,及耶魯大學投資的其他產業所帶來的。許多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就設在紐哈芬。

未來十年,青島的紐哈芬會在哪裡?

毫無疑問,就是嶗山創智谷片區。這裡有青島最好的高等學府——中國海洋大學,它是一所海洋學科特色顯著、學科門類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2017年9月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我們看未來主城的發展主脈,是沿著松嶺路一線鋪開。

「物流叉車機器人」、「娛樂科技+影院物聯網」、「全球領先VR/AR/TOF 品牌 Pico 項目」……當這些項目在院士智谷路演時,會有80多家專業投資機構、金融機構的嘉賓到現場觀摩,這就是嶗山區最大的優勢。

所以,現在已經有多個高科技項目落地,涵蓋智慧產業、智能製造、虛擬實境、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行業的明星企業進駐。未來片區內規劃建設10萬方以海大產學研為主產業的海奧科創中心,預計還會有上百家智囊企業落戶於此。

高新技術產業的融合聚變已經開始,以海大為中心的集群商務區日臻成熟,一個如紐哈芬般的價值高地正在慢慢崛起。

NO. 3|叄

老王一直秉持一個觀點:圈層決定了配套。

未來十年海洋經濟的核心區,自然需要一座全業態、自配套、最優生活配置的生態之城,來保障來自世界各地的科研人才、業界精英的生活品質,這當然也是嶗山區的一級重點工程。

創智谷片區未來規劃建設臺步花階式商業街,打造的是具有城市名片級的通山視廊景觀軸,非常好的把山體景觀、項目商業街、地鐵交通、名校聯繫在一起。

我們回歸樓市。在過去的一個季度中,老王一直認為海爾產城創|奧園·翡翠雲城是主城最值得出售的樓盤之一。因為作為配智能化和全齡健康互動生活社區,位於創智谷片區的海爾產城創|奧園·翡翠雲城不但是主城稀缺的低密洋房住區,而且2萬平商業規劃將涵蓋超市、餐飲、休閒娛樂等多重業態,使業主在家門口就能滿足吃喝玩樂購一站式消費需求。這種出門即達的整體規劃,更為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作為上海、深圳、杭州科技精英們最喜歡的TOD產品,海爾產城創|奧園·翡翠雲城交通也十分便利。業主們只需要一杯咖啡的時間,便可以乘坐地鐵抵達金家嶺商圈,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咫尺繁華。

將住宅、景觀式商街、商務辦公等多種業態,摺疊進一個項目中,在未來主城的核心之地,落筆描琢。這呈現的嶗山區對於未來城芯的獨立思考,也是最讓我們期待的城市續章。

相關焦點

  • 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勳祥2020年9月底,山東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10月初,自然資源部進行相關答覆,指出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優勢。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應兼具全球城市、中心城市和海洋城市三大特徵,簡而言之,應具有一定的海洋資源基礎,擁有領先的海洋核心競爭力。2020年以來,青島加快推進經略海洋攻勢,聚力打好海洋產業、海洋港口、海洋科技、對外開放、海洋生態、海洋文化等六場硬仗,海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特別是下半年以來,青島在海洋產業和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凝神聚力,不斷湧現新的突破。
  • 拓展藍色經濟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應運而生(作者:陸儒德)
    2012年國際上出現了一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概念。2017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國家海洋局共同發布《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中,首次提出「推進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由此推進了我國海洋城市新一輪的規劃與競爭。  然而,我國民眾對此還十分陌生。所以探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內涵,分析它對我國海洋城市建設與發展的影響具有積極意義。
  • 大武漢的星辰大海:走向全球「海洋城市」(上)
    今天,漢口租界區巨石壘築的百年大樓,風姿綽約的西式洋房,與上海中心城區、天津五大道一起,成為中國寶貴的城市歷史風情街區,也是百年中國走向世界的縮影;海洋文明與碼頭精神,同樣奠定著兩座城市的商業文明根基,它們以商興城,都是中國重要的商貿中心。
  • 青島,到底是幾線城市?
    例如在交通領域,青島憑藉海青鐵路、青榮城際鐵路、濟青高鐵、青鹽鐵路、董家口疏港鐵路等鐵路,基本形成了高效集約的鐵路基礎設施體系;建成了膠州灣大橋、膠州灣隧道、龍青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項目,實現了所有鄉鎮半小時上高速公路,市域一小時經濟圈全面形成;還有新機場建設全面加速、港口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地鐵日漸成為市區居民出行必備……以空港海港為輻射中心、以鐵路和高速公路為骨幹
  • 澳柯瑪入主青島芯恩!家電巨頭紛紛加「芯」集成電路產業鏈初成
    近日,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芯恩)控股股東的變更再次引起行業和投資界的關注,青島市五朵金花之一澳柯瑪集團完成入主。青島微電子創新中心入駐中科院青島EDA中心。青島芯恩由張汝京創辦。張汝京是全球範圍內華人在晶片領域的領軍人物,他曾在世界各地創立過多個晶片製造廠,也是中芯國際的創始人。青島芯恩成立於2018年4月,張汝京全身心投入,致力再次打造晶片王國。從多家巨頭持股到再次回到政府手中,澳柯瑪等國資企業融入晶片產業的背後,是青島政府希望用資本助推青島芯恩晶片項目的加速推進。
  • 聚焦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 藝術讓城市更時尚
    對於青島藝術城市的發展,範迪安寄予厚望,目前,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也落戶在西海岸新區,與西海藝術灣相毗鄰,「我們有信心,通過對時尚設計、海洋產品設計、海洋生活設計、科技藝術這些未來藝術形態的推動,在青島打造一個世界一流的藝術灣區」。
  • 青島海洋旅遊,繪一條世界級「海上畫廊」
    8月 10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專門召開海洋旅遊專題工作會議,強調堅持 「頂層設計、高端規劃,市場邏輯、資本力量,平臺思維、生態理念」推動我市海洋旅遊高質量發展。市場和資源的流動,將為青島帶來更具活力的海洋經濟,以產業結構優化和城市品質、公共服務的提升,助力青島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青島明月海藻獲批建設省現代海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2日訊 近日,山東省海洋局公布2020年山東省現代海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名單,其中,青島明月海藻集團申報的山東省現代海洋產業(海藻糖類生物製品)技術創新中心獲批建設。此次獲批省海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的單位全省僅3家,明月海藻集團是青島市唯一一家入選企業。山東省現代海洋產業(海藻糖類生物製品)技術創新中心獲批建設,彰顯了明月海藻集團在海洋生物製品產業領域的重要引領作用,同時也為其在海藻糖類高效開發過程中的重大科學和技術問題探索攻關建立了重要平臺。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藻生物製品產業基地,海藻酸鹽產能全球第一。
  • ...青島、成都、重慶、無錫等9個中心城市開設12家專業眼科醫院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28日訊,有投資者向光正眼科(002524)提問, 親愛的董秘:你好!請問截止到2020年12月25號光正有多少家連鎖店或聯營公司?公司企業文化底蘊是什麼?公司的同行競爭優勢在哪裡?盈利模式是什麼?未來發展是如何規劃?請詳實回答,謝謝!
  • 誰來「帶飛」2021青島的城市消費?
    當「買買買」成為拉動GDP的重要引擎,如何建設好「國際消費中心」儼然成了城市排位賽的新戰場。除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外,包括青島、杭州、武漢、南京、寧波、廈門在內等地紛紛把建設「國際消費中心」作為自己的遠景目標。在這場培養消費的錦標賽裡,規劃的商圈街區越來越多、建成的購物中心面積越來越大。既然消費的場子搭好了,「誰來花錢」便急需破題了!
  • ...皮划艇等新業態即將上線 海島旅遊迎規模化開發青島海洋旅遊:讓...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曉婷青島旅遊,從不止步於「尋常生活客自來」。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正全面發力與之匹配的海洋旅遊產業。
  • 「透明海洋」被列入聯合國未來十年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2021—2030)路線圖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海洋國家實驗室,來源: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版權歸原作者和刊載媒體所有。在日前公布的聯合國未來十年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計劃中,「透明海洋」被列為重要路線圖之一。該計劃明確提出未來十年海洋科學的發展應支撐:一個可持續收穫和生產的海洋、一個安全的海洋、一個可預測的海洋、一個健康的海洋、一個潔淨的海洋,一個透明可訪問的海洋。聯合國此次明確提出「透明海洋」發展路線圖,契合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針對建設海洋強國提出的「透明海洋」重大科學計劃,有助於推進構建海洋科學國際協同創新網絡。
  • 向海而興 搶佔海洋戰略制高點
    就在不久之前,青島發布《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到2035年青島將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昂首挺進世界城市體系前列。青島,如何向海而行,向海而興,在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徵程中不斷踏浪前行呢?針對這一話題,記者專訪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傾聽他們對於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議。
  • 全球14家單位學者聯合發布全球海洋變暖「2020年度報告」
    1月13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共建單位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全球13個研究單位20位科學家(包括美國科學院院士Prof.M.Mann、AAAS/AGU/AMS會士Prof. K.
  •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青島,推動中文學習走向世界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利用智能語音和人工智慧技術服務海內外中文學習者,旨在建成適應面廣、權威性強的全球中文學習第一門戶,自上線至今累計註冊用戶已超過190萬,應用覆蓋全球169個國家。接下來,青島市將連同科大訊飛共同建設全球中文學習平臺總部基地,打造「語言智能研發中心、學習資源中心、教研培訓中心、運營推廣中心」等四大中心,推動中文學習走向世界。
  • 最新全球城市排名:青島、濟南躋身「世界城市」
    報告中,青島與南京、杭州等12個城市躋身第三梯隊世界城市。濟南攜手高雄,被世界公認的權威機構認證為第一梯隊的準世界城市。根據「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等級評價,2000年,中國入列世界城市榜單的城市依次是香港、臺北、上海、北京、廣州、深圳。之後,2004年增加了澳門,2008年成都等城市進入榜單,2010年杭州、青島進入,2012年又增加了重慶、廈門、武漢、西安。到2016年,入列世界城市榜單的中國城市增加到33個。
  • 2021前沿海洋高品質牡蠣論壇在青島舉辦
    2021年1月10日,由青島前沿海洋種業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協辦的2021前沿海洋高品質牡蠣論壇在青島舉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國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王崇明,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胡建廷,海南大學教授王愛民,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莉,寧波大學研究員徐繼林,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濤,國內水產養殖領域企業界、科技界和金融界知名專家等300餘人參加論壇。青島前沿海洋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郭希瑞致辭並主持會議。
  • 李建平任中國海洋大學未來海洋學院院長,曾在北師大工作多年
    12月18日,中國海洋大學人事處官網刊發的《關於李建平等職務任免的通知》稱,經2020年12月4日校黨委常委會研究決定,聘任:李建平為未來海洋學院院長、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前沿科學中心主任委員會副主任(試用期一年);趙瑋、胡景傑為三亞海洋研究院副院長(試用期一年)。免去:劉秦玉擔任的未來海洋學院院長職務。
  • 大氣所等發布全球海洋變暖2020年度報告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出現小幅下降,但全球海洋溫度仍持續增溫並達到歷史新高;由於海洋對氣候變化響應具有緩慢和滯後的特性,過去的碳排放導致的海洋變暖等影響將持續至少數十年。該現象凸顯了海洋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的重要作用。
  • 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開幕 推進各國海洋領域深度合作
    9月22日,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暨青島國際海洋周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幕。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組織的專家學者、業界精英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匯聚一堂,共同推進各國海洋領域的深度合作。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暨青島國際海洋周開幕式 (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宣傳部供圖)本屆論壇由自然資源部、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青島市人民政府、山東省港口集團承辦,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會執行,由「一主、四分、一賽、一展」七大板塊組成,包括主論壇、國際健康海洋高端論壇、東亞海洋文化和旅遊發展論壇、東亞港口聯盟大會、國際海藻與健康產業論壇、全球海洋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和東亞海洋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