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開幕 推進各國海洋領域深度合作

2021-01-09 中國日報網

9月22日,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暨青島國際海洋周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幕。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組織的專家學者、業界精英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匯聚一堂,共同推進各國海洋領域的深度合作。

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暨青島國際海洋周開幕式 (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宣傳部供圖)

本屆論壇由自然資源部、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青島市人民政府、山東省港口集團承辦,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會執行,由「一主、四分、一賽、一展」七大板塊組成,包括主論壇、國際健康海洋高端論壇、東亞海洋文化和旅遊發展論壇、東亞港口聯盟大會、國際海藻與健康產業論壇、全球海洋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和東亞海洋博覽會。

主論壇上,《東亞海洋合作研究報告(2020)》正式發布。報告認為,東亞海洋合作目前面臨新的挑戰,但是各方加強海洋合作的共識與期待沒有變,對海洋合作的投入與保障力度沒有變,走向藍色發展的巨大空間和機遇沒有變。面向更長遠的未來,報告圍繞「海洋在世界大變局中向何處去」「藍色願景如何更好發揮牽引作用」「塑造地區海洋發展新格局關鍵何在」「東亞能否趟出海洋可持續發展合作之路」「如何創新框架支撐推進海洋合作」五個問題進行了探討,為東亞海洋合作指明了前進的路徑。

藉助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這個國際化平臺,青島西海岸新區在「雙招雙引」上再發力,24個重點項目在論壇上簽約。其中,重點產業項目12個,總投資451億元,涵蓋海洋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十強產業;高端人才團隊項目12個,包括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聯網、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7個戰略新興領域的250餘名高端人才。

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開幕式現場「雙招雙引」重大項目籤約儀式 (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宣傳部供圖)

據了解,東亞海洋合作平臺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規劃優先推進項目和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工程重大推進項目。圍繞東亞海洋合作平臺建設,青島西海岸新區已是第五年舉辦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累計吸引了來自53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餘位嘉賓、1600多家企業參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合作成果。目前,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已成為推動中國與東協、日韓之間深度合作,推動青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載體。(中國日報青島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2021前沿海洋高品質牡蠣論壇在青島舉辦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國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王崇明,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胡建廷,海南大學教授王愛民,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莉,寧波大學研究員徐繼林,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濤,國內水產養殖領域企業界、科技界和金融界知名專家等300餘人參加論壇。青島前沿海洋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郭希瑞致辭並主持會議。
  • 青島海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穩步邁進
    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的青島,海洋經濟一直是其優勢所在。青島堅持以創新引領海洋發展,逐步構建起「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海洋領域創新體系,加快推進海洋產業向深藍發展。海洋產業、海洋港口、海洋科技、對外開放、海洋生態、海洋文化等六場硬仗均取得豐碩成果。
  • 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深圳開幕:推動技術應用產業化
    10月15日上午,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以下簡稱「海博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本屆海博會以「開放合作、共贏共享」為主題,以更高標準、更大規模推出展會、論壇和配套活動,全新打造集技術交流、產品展示、成果交易、高端論壇、招商引資於一體的海洋經濟國家級展會,助推全球企業融入共贏共享的藍色經濟。
  • 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在青島開幕
    關注新華網  新華社青島6月11日電 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11日在山東青島開幕。  孫春蘭指出,習近平主席的賀信,深刻闡釋了人人享有健康在全球衛生事業中的基礎性地位,發出了促進衛生健康領域國際合作的倡議,為我們深化交流、增進全人類健康福祉增添了信心和動力。健康是人類的永恆追求,健康促進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中國將加強與各國的交流合作,攜手構建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防控體系,共同搭建全球健康治理平臺,與各國一道推進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增進各國人民的健康福祉。
  • 2019廈門國際海洋周亮點及活動介紹
    政策論壇則將圍繞「創新與優秀管理推動藍色經濟」主題開展討論,形成一份政策簡報,供成員在區域和全球海洋與海岸帶會議上分享,讓世界聽到地方政府的聲音、看到地方政府的行動。實地考察環節將展現澳頭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成效,聽取來自東亞海域各國關於海洋村莊建設的寶貴建議。
  • 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應兼具全球城市、中心城市和海洋城市三大特徵,簡而言之,應具有一定的海洋資源基礎,擁有領先的海洋核心競爭力。2020年以來,青島加快推進經略海洋攻勢,聚力打好海洋產業、海洋港口、海洋科技、對外開放、海洋生態、海洋文化等六場硬仗,海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特別是下半年以來,青島在海洋產業和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凝神聚力,不斷湧現新的突破。
  • 青島海洋科技創新創業聯盟為藍谷貢獻90%技術合同交易,密碼有四!
    通過前期對區域內企業需求的調研、走訪及需求的凝練,進一步確定需求相關指標,以招標會的形式面向科技工作者發布,青島淨海水業科技公司是從事海水淡化方面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多項新技術成果,但在實施產業化方面需要多方領域技術共同解決,通過需求招標會吸引了大連理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海水淡化領域專家,與淨海水業探討合作,共同推動龍口深井海水淡化1萬噸/日重大技術產業化工程。
  • 國家海洋科學數據中心推進海洋石油平臺數據資源共享_中國海洋外宣...
    近日,國家海洋科學數據中心在廣東珠海召開海洋石油分中心建設研討會。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國海洋石油集團等相關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國家海洋科學數據中心是首批通過科技部、財政部認證的20個國家級科學數據中心之一,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整合資源、開放融合、深耕服務」的理念,積極聯合涉海部門和科研院所,吸納優質社會資源,探索形成「主中心﹢分中心﹢數據節點」的共建模式,共享服務得到社會各界認可。
  • 武漢理工大學舉辦第九屆全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發展論壇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3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李昕潞 蔡曉東 萬新安)8月29日,由武漢理工大學、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武漢造船工程學會主辦,武漢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船海工程》雜誌社承辦的第九屆全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發展論壇開幕式及主會場報告在武漢理工大學餘家頭校區舉行。
  • 第四次亞信峰會今日舉行 推進泛亞安全合作
    亞信會議  作為亞洲地區在安全領域最大的多邊論壇,亞信現有24個成員國、13個觀察員國和組織,橫跨亞洲各次區域,涵蓋不同社會制度、宗教、文化、經濟發展階段,具有廣泛代表性。  當前,亞信內部機制也日益完善,已建立起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峰會)、外長會議、高官委員會會議三級機制,建立了秘書處和主席國工作組等常設機構和機制,搭建起了各國間多層次官方對話平臺。「從1992年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倡議成立至今,亞信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具備較好的基礎,考慮到其廣泛的代表性,由亞信擔負起建立亞洲安全合作機制這個重任是順理成章的。」
  • 2019廈門國際海洋周開幕 珍稀水族驚豔亮相
    11月1日上午開幕,本屆海洋周以「發展藍色夥伴關係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近4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500名官員、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和國際組織代表參加本屆論壇。 昨日,一批最新海洋高新技術產品、珍稀水族與最新魚種集體亮相,吸引市民參觀;首個頂尖科研機構與權威媒體聯合創建的海洋媒體實驗室,也是全國首個致力於創新海洋科學傳播模式的海洋媒體實驗室也舉行成立儀式;在「海洽會」海洋產業項目籤約儀式上,共籤約項目17項,籤約總金額達36.39億元人民幣。
  • 7月29日,「海洋保護和保育:目標與努力」線上論壇邀您參與
    這些超大規模的海洋保護區對保持原始狀態的海洋生態系統免受外部破壞十分重要。然而,這些區域規模之大、地理位置之遠也讓人們對其實施的治理策略及效益產生質疑。  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鄭苗壯研究員提到,為落實約翰尼斯堡可持續行動計劃、履行保護10%的海洋和沿海地區的政治承諾,當各國急於在2020年達成10%的海洋保護區目標時,很少有人注意到什麼才是應該保護的、預期實現什麼目的。
  • 2020絲綢之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高峰論壇舉行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承辦的「2020絲綢之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高峰論壇」12月15日在北京舉行。  論壇指出,7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在國際社會廣泛參與中紮實推進,在共商共建共享中取得豐碩成果,在造福沿線國家人民中彰顯強大生命力,正在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 2018年我國海洋工作有哪些「看點」?
    推進改革攻堅:推動「灣長制」納入中央深改任務  王宏表示,推進海洋領域改革攻堅,做好海洋工作頂層設計。  鞏固圍填海管控、海岸線保護、海域海島有償使用等改革成果,健全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制度,逐級分解管控和保護目標,結合各地實際制定地方監管措施。推動「灣長制」納入中央深改任務。
  • 趙豪志: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
    趙豪志到山東省港口集團走訪時強調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2日訊 今天下午,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趙豪志率有關區市、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走訪山東省港口集團。
  • 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開幕
    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開幕 2020-11-03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多縣駐華機構、企業與位於青島的日本「國際客廳」達成合作
    近日,在西海岸新區青島世界博覽城舉辦的2020東亞海洋博覽會上,位於N4館的日本「國際客廳」吸引了國內外遊客的關注。
  • 山東的「海洋奇緣」
    此後晚清時期隨著煙臺、青島相繼開埠,山東沿海地區進入了全新的海洋時代,與國內外市場聯繫更為緊密,海上貿易的貿易規模不斷增大,貨物種類也在不斷增多。據悉,1913年僅煙臺、青島兩港口出口的花生量就佔全國出口量的53.3%。
  • 大力發展藍色經濟,做好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
    海洋經濟發展前途無量,而建設海洋強國,則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加快海洋經濟科技創新步伐。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建設海洋強省的使命擔當。經過科學謀劃,精心準備,2018年5月10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在青島召開山東海洋強省建設工作會議,出臺了《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提出了實施海洋強省建設「十大行動」,出臺一批含金量高的「硬核」措施,標誌著山東海洋發展從戰略規劃階段正式轉入全面實施階段。狠抓落實,雷厲風行。創新驅動,為大力發展藍色經濟儲能蓄力保駕護航。
  • 市南教育發布 | 市南學校推進海洋教育(組圖)
    在會議中,掛職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區教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菲同志以《區域整體推進海洋教育的實踐與創新》為題,從「聚焦、推進、反思」三方面入手,帶領市南區海洋教育分管領導進行了學習。市南區全面建設以海洋教育聯盟發展為統領,以海洋教育課題研究為主軸,以「以海正德十品行」為底蘊,以專業專家團隊建設為引領,以關注海洋文化、培育海洋教育教師隊伍為基礎,以多維度海洋教育課程體系、海洋教育實踐探究學習方式為核心,以海洋教育數字平臺建設、海洋教育發展性評價運行為抓手的海洋教育機制,建構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域育人的海洋教育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