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海洋工作有哪些「看點」?

2021-01-14 央視網
2018年我國海洋工作有哪些「看點」?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記者劉詩平)2018年,我國海洋工作將聚焦哪些重點領域?如何重點推進?21日舉行的全國海洋工作會議上,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對此進行了系統闡述。

  推進改革攻堅:推動「灣長制」納入中央深改任務

  王宏表示,推進海洋領域改革攻堅,做好海洋工作頂層設計。

  鞏固圍填海管控、海岸線保護、海域海島有償使用等改革成果,健全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制度,逐級分解管控和保護目標,結合各地實際制定地方監管措施。推動「灣長制」納入中央深改任務。

  同時,加快重點領域調整改革步伐。推動重大涉海戰略規劃的實施:制定海洋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全國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推進遼寧、河北、天津、山東和浙江5個省級規劃試點。

  高質量發展:加快海洋經濟示範區建設

  王宏說,助力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推動海洋經濟向更高質量發展。

  「加快海洋經濟示範區建設。」王宏說,開展首批8個海洋經濟創新示範城市考核,推進第二批7個示範城市建設。在粵港澳大灣區培育世界級海洋高端產業集群,加快推進上海、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王宏指出,提高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評估能力,豐富海洋經濟管理的政策工具:優化海洋資源配置;推動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和海水利用產業健康發展;上線運行海洋產業投融資公共服務平臺。同時,提升海洋創新驅動能力,努力推動海洋環境安全保障、深海工程、海水和海洋能開發利用等領域的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加快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將自然岸線保有率納入考核

  王宏強調,加快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完善海洋空間管理制度,實施最嚴格的圍填海管控,強化海域管理和海岸線保護,加強海島保護與管理,打好海洋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

  沿海省區市要制定自然岸線保護年度計劃,將自然岸線保有率納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標,不達標的省區市一律不得新申請用海。

  海島保護與管理方面,在浙江、廣東開展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市場化出讓試點,建立開發利用後評估制度;發布首批海島保護名錄;加強海島岸線保護;推動南海珊瑚礁研究中心等建設,進一步提高西沙、南沙島礁生態建設能力。

  在渤海等重點海域率先建立排汙總量控制制度。建立「灣長制」配套制度和標準。同時,新劃定一批海洋保護區,持續開展海洋保護區專項檢查。建立海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完善海洋督察機制:開展海洋生態環保專項督察

  王宏表示,推動重點領域海洋立法。完善海洋基本法草案;修訂海洋傾廢管理條例、鋪設海底電纜管道管理規定實施辦法;制定和完善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法和海洋環境保護法配套制度等。

  抓好首輪海洋督察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開展圍填海專項督察「回頭看」;適時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養殖用海專項督察。

  同時,加強海洋行政執法。圍繞海岸線保護、圍填海管控、「灣長制」實施、排汙總量控制等重點,強化行政執法。組織開展「海盾2018」、「碧海2018」、北戴河海洋環境保護、無居民海島保護、深海大洋行政執法、漁業執法等專項行動,實現重大用海項目執法檢查全覆蓋。

  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務實推進藍色夥伴關係

  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推動出臺《「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規劃》並召開海上合作論壇;提出「中國-東協藍色經濟圈」倡議;與俄羅斯等北極國家共建「冰上絲綢之路」。

  加強雙邊多邊海洋合作。完成與歐盟及有關國家構建藍色夥伴關係的磋商並推動協議籤署,積極促成召開中非藍色經濟部長級論壇;推動落實《平潭宣言》和《國際藍色產業聯盟倡議》;拓展與中東歐、南美和加勒比地區、南太島國合作;全面提升在國家管轄外海域生物多樣性國際協定政府間談判中的話語權;繼續支持國際組織在華中心和海內外合作平臺的建設和發展,等。

  拓展海洋新疆域:完善極地大洋工作布局

  王宏表示,強化極地綜合管理和業務化體系建設。實施南北極觀監測骨幹工程,建設極地綜合立體觀測監測系統和信息平臺。完成南極關鍵海區外大陸架調查,開展北冰洋公海區域漁業資源調查,加快新建保護區選劃。積極推進南極羅斯海新建站建設,做好新建考察船的建設工作,與重點國家建立極地領域雙邊戰略協調機制。

  加強深海大洋事務管理和業務化工作。做好國際海底合同區資源勘探開發、新資源探礦與公海保護區調查、深海環境監測與保護。加快建設國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深海樣品館、深海綜合觀測業務化示範系統,建造大洋勘探工程船和深海高效綜合調查船。啟動蛟龍號業務化作業,推進潛龍二號技術升級與應用,完成海龍三號和潛龍三號海試。

  強化支撐:提升公益服務水平

  王宏強調,強化科研業務支撐能力,全面提升公益服務水平。

  加強觀測監測監視能力。推進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國家海洋環境實時在線監控系統、近岸雷達目標監視監測系統建設。推動海島遷徙鳥類、海島特色生態系統、南海水下文物、西沙藍洞等試點監測和評價研究。

  提高調查與支撐保障能力。優化國家海洋調查船隊構成,強化調查船時共享。啟動南海中南部常態化標準斷面調查。發射3顆海洋衛星,加快海洋衛星地面站和數據分發服務中心建設,推進衛星應用和全球數據產品服務共享。

  同時,提升海洋預報智能化水平,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加快海洋信息化進程。

相關焦點

  • 2018威海市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評價工作方案出爐
    齊魯網濟南3月29日訊日前,《2018年度威海市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評價工作方案及其配套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定稿。《方案》從工作目標、保障措施、質量控制與保證等七個方面,對2018年威海市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做出了詳細部署。
  • 我國已設立 國家海洋公園30個
    原標題:我國已設立 國家海洋公園30個  科技日報北京6月23日電 (記者高博)6月23日,2015年度《中國海洋發展報告》在北京發布。書中提到,中國已設立30處國家級海洋公園。它們涵蓋了中國絕大部分的美麗海岸。
  • 我國海洋環境保護綜述
    保護海洋環境免受陸上活動的影響,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一系列努力,近幾年,我國海洋環境惡化的勢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總體汙染趨勢有所減緩。  我國高度重視海洋環境保護工作。
  • 我國海洋底棲動物有了規範化分類資料庫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組織專家在杭州召開「底棲動物分類鑑定技術與資料庫在典型海洋生態監測中的應用」項目自驗收會議。會上,專家組在聽取了任務負責人的匯報、審閱了項目組提交的各項成果資料後,一致同意項目通過自驗收。
  •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等情況
    一、2018年水源地保護攻堅戰持續推進今年以來,各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好水源地保護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持續推進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工作。按照專項行動部署,2018年年底前,長江經濟帶縣級、其他省份地市級水源地要完成排查整治任務,共涉及31個省(區、市)276個地市1586個水源地的6251個環境問題整治。
  • 權力的遊戲艾莉婭與吸血鬼日記埃琳娜齊聚《終點到達》有哪些看點
    《終點到達》電影海報這三位演員齊聚一部電影會產生哪些看點?看點一:男主角與史塔克家的公主們。男主角阿沙·巴特菲爾德和史塔克家族的公主們很有緣分。阿沙·巴特菲爾德在2018年,他和珊莎·史塔克的扮演者索菲·特納共同主演電影《時間怪客》。
  • 2018年有哪些節日?2018年節日日曆,全年都有用
    其實,4月份足足有11天的假期!身在職場,較長時間的假期彌足珍貴。除了法定節假日外,還有帶薪年休假、探親假、婚假……都與你有關,戳圖↓↓快看看這2017年元宵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以及元宵節經典燈謎精選(圖)2017年2月11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元宵節有哪些習俗呢?
  • 我國近海有鯊魚嗎?有哪些鯊魚?
    我國近海有許多鯊魚,主要的鯊魚品種大白鯊,鯨鯊,豹紋鯊,灰六鰓鯊,虎鯊等鯊魚,體型大小各異,長相各不相同。我國近海的鯊魚根據聯合國數據,世界上最大的5個鯊魚捕撈國家和地區分別是印度、印度尼西亞、我國臺灣、西班牙和墨西哥。臺灣之所以是鯊魚主要捕撈的,是因為臺灣東側的西北太平洋海域生活著許多的鯊魚。
  • 2018年德國科隆遊戲展看點十足 鬥魚明星主播全程直播
    原標題:2018年德國科隆遊戲展看點十足 鬥魚明星主播全程直播   全球三大遊戲展會之一的2018年德國科隆遊戲展將在8月21日至8月25日與我們大家見面。   除此之外,本次2018年德國科隆遊戲展的看點更是頗多。第一場看點是強強聯手共創輝煌,此番遊民星空、Wegame、鬥魚直播平臺三者一起合作,使得三方合作關係更加親密的同時也使這場強者之間的聯合備受好評。
  • 中國海洋學會研學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次海洋研學工作研討會在...
    12月5日,中國海洋學會研學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次海洋研學工作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海洋學會理事長陳連增介紹,中國海洋學會是我國海洋科技領域的全國性一級協會,是我國海洋科普的重要力量。2019年3月,學會第八屆四次理事會議決定,設立海洋研學工作委員會。他寄語海洋研學工作者,要有安全意識、創新意識,讓沿海的同學們到內陸去,內陸的同學們到海邊來,形成內陸沿海的循環,進一步提升全民海洋意識。要有科學規劃、統籌安排,確保海洋研學工作長久持續開展,打造精品,不斷產生更好的社會效益。
  • 2018年德國科隆遊戲展看點十足,鬥魚直播間精彩不斷
    全球三大遊戲展會之一的2018年德國科隆遊戲展將在8月21日至8月25日與我們大家見面。本次展會安排十分新穎,展會開始的第一天就迎來了英偉達新品發布會,中間的兩日為科隆遊戲展館場內逛展試玩的時間,而最後一日則選擇戶外觀光,從安排就可看出主辦方的用心。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積極開展「一帶一路」海洋災害預警報工作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積極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海洋災害預警報工作,針對超級颶風「安攀」(Amphan),提前向孟加拉國相關部門發送了風暴潮預警產品:受2020年孟加拉灣氣旋風暴「安攀」影響期間,印度東北部沿海、孟加拉國沿海出現了50釐米~500釐米的風暴增水,其中孟加拉國沿岸是此次風暴潮過程的影響嚴重岸段。
  • 海洋環保科普(8)|我國的珊瑚礁,請你一起來關注它們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小百科」珊瑚礁生態系統珊瑚礁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生態系統,被譽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珊瑚礁佔不到海洋面積的0.25%,但為30%的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息地;珊瑚體內蟲黃藻吸收二氧化碳形成有機碳,珊瑚鈣化將碳以碳酸鈣形式儲存,維持和促進碳循環;許多具有商業價值的魚類都由珊瑚礁提供食物來源及繁殖的場所;部分珊瑚礁是藥用資源並具有藥物開發潛力;珊瑚礁還具有消浪護岸和休閒漁業等安全和經濟價值。
  • 我從事鯨豚動物保育工作十三年,中華白海豚正面臨哪些威脅,問我吧!
    ,中華白海豚正面臨哪些威脅,問我吧!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水生哺乳動物,也是我國海洋鯨豚中唯一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991年,中華白海豚被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列入附錄 I 物種,嚴禁有關該物種的一切貿易活動;自2008年開始,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受脅物種紅色名錄列為近危物種。而不幸的是,它們目前已經升級為易危物種。
  • 2018年經典日劇TOP10,總有一款是你的菜
    那麼就讓小編來給大家安利一下2018年都有哪些日劇是值得看的吧!TOP10:翱翔於天際的夜鷹這部電視劇首播於2018年8月1號,講述的是女主步美天生可愛美麗,還有一個親梅竹馬的男朋友,本來她的一生應該會無比的幸福,直到她初次約會的那一天,因為一件事故詭異般的與班級的一個遭人嫌棄的醜女然子交換了身體,雖然是靈魂互換的老梗,但是這不電視劇的視角確實是十分的有看點。好看的臉還是有趣的靈魂,你究竟會選哪一個呢?
  • 中國海洋學會增設海洋研學工作委員會
    3月30日,中國海洋學會第八屆四次理事會暨2019年度工作會上,審議通過了增設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研學工作委員會。研學工作委員會的成立,將有效推動中小學海洋意識教育,在推廣和普及海洋科學知識方面拓寬渠道和平臺。據了解,研學旅行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素質教育活動。
  • 將在2021年優酷獨播!主要人物看點都有哪些?
    導讀:在2018年,一部名叫《刺客伍六七》的動漫火爆全網。而經過三年的沉澱,《刺客伍六七》將會在2021年,要開始播放第三季了,而且據網上曝出來的消息稱,是在優酷首播的!從第一季開始到現在的第二季結束,相信很多小夥伴們也是意猶未盡,然而第三季遲遲未出,所以第三季也就成了一個重點,那麼第三季的看點都有哪些呢?回想在第二季的最後一集裡,阿七看著小雞島上的夥伴,回憶那些短暫而又快樂的往事,決定保護所有人。
  • 張璽與我國第一次海洋動物綜合調查
    原標題:張璽與我國第一次海洋動物綜合調查 本文記述了我國學者組織的第一次海洋動物綜合調查———青島膠州灣調查。這次調查持續了兩年時間,共進行了四次海上和沿岸的調查採集,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生物標本和數據,有著深遠的開拓性意義。
  • 年終盤點:2018年,最好的正裝表有哪些?
    轉眼又到了年末,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各大品牌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讓整個2018的鐘表界顯得精彩紛呈。到現在為止,今年的新款都差不多已經完成亮相,我們也是時候來個年終總結盤點,看看這一年以來,有哪些腕錶的表現最為搶眼。
  • 預計14日登陸我國的首臺「鸚鵡」有哪些特點和影響?
    作為今年即將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鸚鵡」有哪些特點?會帶來哪些影響?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張玲進行詳細解讀。  記者:颱風「鸚鵡」有哪些特點  記者:作為今年即將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與常年相比偏早還是偏晚?預計今年夏季影響我國的颱風將有哪些特點?  張玲:據統計,每年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的平均日期是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