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3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李昕潞 蔡曉東 萬新安)8月29日,由武漢理工大學、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武漢造船工程學會主辦,武漢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船海工程》雜誌社承辦的第九屆全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發展論壇開幕式及主會場報告在武漢理工大學餘家頭校區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智能·安全·綠色·融合」,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劉祖源,校黨委副書記趙經、中國工程院院士嚴新平等出席論壇並致辭。部分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學校有關部門負責人,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航運學院、物流工程學院、智能交通系統研究中心負責人及師生共130餘人參加了線下會議。
嚴新平院士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是一門包含了內河、近海、遠洋和極地各種水上運載裝備的設計、製造、性能和運營管理的學科,學科的建設發展對我國開發海洋和經略海洋具有重要意義。劉祖源在講話中強調,我們要懷著一顆為國奉獻的精神去建設海洋,樹立責任意識,引領更多青年人投身到船舶與海洋科技事業中去。趙經表示,聚焦船海工程科技前沿、推進科技創新、引領船海工程技術未來發展方向,服務國家交通行業及海洋經濟重大發展戰略,是包括武漢理工大學在內的眾多高等院校的重要職責。
在武漢主會場的主題報告中,江蘇海事局局長朱汝明、海軍工程大學副研究員李彥、中國船級社武漢規範研究所所長羅肖鋒,船舶設計大師、武漢理工大學特聘教授湯敏分別以《智慧海事賦能航運高質量發展》《船舶機械低頻線譜主被動隔振技術研究》《航運綠色低碳發展趨勢與思考》《船用設備智能化發展的思考》為題作報告並回答了現場提問。
29日下午,論壇同時在天津、西安、青島、南京、深圳等五個分會場舉辦了16場分會場交流報告,800餘人次參加了論壇線上會議。本屆論壇得到了海油工程天津建造公司、陝西柴油機重工有限公司、武漢理工大學青島校友會、招商局南京油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虛擬大學科技成果轉移促進會等協辦單位的大力支持。論壇的舉辦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陸海統籌規劃,展望新時代我國海洋強國建設新徵程凝練了方向。
據了解,船舶與海洋工程發展論壇是武漢理工大學、《船海工程》雜誌社先後聯合海軍工程大學電氣與信息學院(2009年)、重慶交通大學航海學院(2010年)、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2011年)、集美大學輪機工程學院(2012年)、合肥工業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2013年)、山東交通學院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2014年)、武漢理工大學泰州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2015年)、中船廣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2019年)等單位承辦,已成為促進全國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高校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