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恐象、猛獁象、黃河象誰更強!——大象的起源與進化史

2020-10-10 花鳥魚寵生態圈

、 古菱齒象是生活在距今1萬-20萬年的晚期更新世的大型哺乳動物,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大象,成年古菱齒象體重可達10-14噸。其主要活動區域是在華北、華東等地區。由於這類象的臼齒磨蝕到一定程度後,齒板的中央就會擴大呈菱形,因此而得名。古菱齒象的臼齒適應咀嚼帶有少量纖維的多汁食物,它們主要是山地森林和平原林地的居住者。

古菱齒

古菱齒象化石驚現尚義縣七甲鄉汶河發現古菱齒象化石,說明幾萬年前當這種大型哺乳動物生活在腳下的這片土地上時,這裡的氣候溫暖、溼潤,有豐富的山地森林和平原林地,適合大象的生存。

古菱齒象

古菱齒象

嵌齒象,又名三稜齒象或四偏齒象,生活在二百至三百萬年前,是一屬已滅絕的長鼻目。體高約3米,體形近似長頸乳齒象。下頜伸長,上面有一對並列的象牙,上頜的象牙向下前方伸出。上門齒相當長大,向下並向外稍彎曲;下頜聯合部引長成喙嘴狀,嵌在二側上門齒中間,故名嵌齒象。嵌齒象最早出現於中新世的非洲,之後一度興盛,在上新世走向衰落,進入更新世後最終滅絕,其滅絕原因可能是因為新興真象科.(包括猛獁,劍齒象和今天的亞洲象,非洲象等)的競爭排擠。

嵌齒象

嵌齒象化石

猛獁象 ,又名毛象(長毛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其中草原猛獁體重可達12噸。

猛獁象 化石

猛獁象和亞洲象是在480萬年前,由相同的祖先分支下來的;而非洲象則是在大約730萬年前,更早地從這個族譜中分離出來的。猛獁中已知最大的種類,肩高4.5米以上,重達10-12噸,個別雄性的體重超過12噸,一頭成熟的猛獁,身長達6米,體高約4米,門齒長1.5米左右。它身上披著黑色的細密長毛,皮很厚,具有極厚的脂肪層,厚度可達9釐米。

猛獁象

最後一批猛獁象大約於公元前2000年滅絕,曾是石器時代人類重要的狩獵對象,在歐洲的許多洞穴遺址的洞壁上,可以看到早期人類繪製的它的圖像,這種動物一直存活到一萬年以前,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的凍土和冰層裡,不止一次發現冷凍的屍體。

猛獁象

恐象是象形長鼻目中已經絕種的一類,生存於中新世中期至更新世早期。雄性恐象一般肩高接近5m,估計體重超過15.6噸。上顎沒有獠牙,下顎有一對很大向下彎的獠牙。這是用來切割杆物的,而與這相對應的咬碎動作則是其它大多數更原始的長鼻目所共有的。

恐象

恐象如何使用它奇特的象牙一直都是討論的焦點。它有可能用來插入土壤中尋找植物的根部及塊莖,或是推倒樹枝來吃樹葉,又或是挖出樹皮來吃。恐象也有一段史料空白期。中新世它一開始出現便已相當特化,而且自此以後直至更新世期間它完全消失,形態上除體軀增高增大外,幾乎沒有變化。

恐象

恐象化石

劍齒象是古代哺乳動物的一屬,屬長鼻目。化石主要發現於亞洲和非洲上新世至更新世地層中。最早的劍齒象出現於中新世晚期,最晚可以生存到晚更新世。最大的劍齒象有9米多長、四五米高,體重好十幾噸,以草食為主,每天食量達1噸至2噸。

劍齒象化石

中國的劍齒象化石迄今為止已發現8種,其中以東方劍齒象多見。它們數十萬年至數萬年前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沼澤和河邊的溫暖地帶,以草食為主,是繼恐龍之後的"巨無霸"。劍齒象生活在溫暖的環境中,一般說來,大象出沒的地方很可能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東方劍齒象是在大約1萬年前就已絕跡的珍稀動物。在中國甘肅發現的黃河劍齒象,俗稱"黃河象"或"黃河古象",它就屬於劍齒象的類型。

劍齒象

始祖象生活在四千七百萬年前,並不是象的祖先。體高近1米,以植物為食。大小與現在的未成年亞洲象差不多。它很可能部分時間在水中生活。像河馬一樣,眼睛和耳朵在頭上很高的地方,這樣在沼澤地裡打滾時,眼睛和耳朵仍能露出水面觀察四周情況。始祖象沒有長鼻子,但它有一些特徵與象開始進化時的特徵很相似,因此當初人們發現它時,認為它是象的祖先。所以起名叫始祖象。但現在很多古生物學家認為在非洲發現的另一類古象才是象的真正祖先,始祖象不過是長鼻目進化史上的一個旁支。由於生活習性與長鼻目主流進化相差太遠,它甚至不能代表原始長鼻目,而在亞洲發現的炭丘獸和明鎮獸可能是比始祖象更古老的長鼻目動物。

始祖象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大象的起源和進化嗎?猛獁象公元前2000年才滅絕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如今大象只有兩個種,亞洲象和非洲象,大象的進化相當複雜,目前存在不少爭議,咱們暫且擱置爭議,來好好認識一下這個神奇而又古老的物種。,上頜沒有長牙,下頜長著一對彎鉤狀的獠牙,雄性恐象一般肩高接近5m,估計體重超過15.6噸,事實上,它們也只是長鼻目進化史上的一個旁支,跟現代大象關係不大。
  • 科學家剛剛對全球大象作出了新分類:非洲象是兩種象!
    最近,科學家對現今人們熟悉的大象做了新的分類。通過基因分析,我們所知的非洲大象實際上代表了兩個物種,而非一種。也就是說算上亞洲象,當今世界上正漫遊著三種大象。在迄今為止所進行最全面的大象基因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了這三種大象物種及其相關祖先(包括猛獁象和乳齒象)之間複雜的雜交和進化史。由國際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表示,除明確定義了今天的大象物種外,這種研究方法還可以幫助我們繪製未來其他動物的進化譜系。
  • 史上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排行,非洲象居然倒數
    自從幾十億年前,地球上誕生了第一個單細胞生物開始,生命便開始了波瀾壯闊的進化史。其中不乏出現過一些奇特的野生動植物,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曾經在陸地上生活過最大的哺乳動物。第六名,非洲草原象。其實大家所熟知的披著長毛的真猛獁象只是猛獁象中的一個品種,大部分的猛獁象是短毛的,其中個頭最大就這種草原猛獁象。雄性草原猛獁的肩高在3.5米左右,體重在6到10噸之間,最大個體肩高可超4米,體重或者超過10噸。與現代大象相比,猛獁象的腿部肌肉要更發達,身體輪廓也要更大一些。雖然猛獁象如此巨大,但也在人類的捕殺和氣候變化的多重因素下於冰河世紀晚期滅絕。
  • 史前象科巨無霸——恐象,實力有多強?
    恐象是象類進化早期就分出的一個特化旁支,與現生大象的親緣關係非常遠。進入中新世,原恐象開始出現在早中新世的肯亞、烏幹達,此後逐漸擴散到非洲其他地區和亞歐大陸。也正在這一時期,象類進入迅速發展的黃金時代;也就是說恐象類和象類主流的演化是基本同步的。
  • 方舟:首選伐木專業戶——猛獁象!一隻全身是毛鼻子不能吸水的象
    大家好我是大手,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方舟:生存進化(ARK: Survival Evolved)遊戲的生物攻略。小編今天要介紹的是猛獁象!猛獁象猛獁象:又名長毛象,全身都是毛,有著大象一樣長長的鼻子,在鼻子的兩側,有一對很長的彎彎的象牙。
  • 研究發現非洲森林象和草原象或許是兩個物種
    在非洲生活著兩種大象: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草原象。可如果你以後再用「非洲象」來統稱這種龐大而可愛的動物,在科學上來講可能就不太嚴謹了。科學家們的最新研究發現,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草原象或許是兩個物種。  非洲森林象和非洲草原象很容易區分。森林象主要分布於西非茂密的森林中,相對於非洲草原象而言,森林象的象牙更長、更直,耳朵圓形而不直立。
  • 大象和海牛竟然有親緣關係?盤點你所不知道的亞洲象
    大象早期的祖先化石大多發現於北非,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種被稱為初獸,生活在6000萬年前的摩洛哥,這說明,在恐龍滅絕後不久,甚至可能更早,大象家族就和其他動物分開,走上了獨特的進化道路。 雖然同為食草動物,但是大象和牛、羊、馬、豬等絕大部分食草動物的關係都非常遠。
  • 凍土下的萬年前猛獁象,象牙堪比「黃金」,象肉居然也被吃掉!
    2019年時,一個關於非洲大象最新進化的網文爆紅於網絡,短短幾十年非洲象的象牙從威武的長象牙直接到消失不見,但其實背後是無數的偷獵行為,偷獵者看中的是長長的象牙,而對短象牙或者無象牙的大象不屑一顧!從1975年開始生效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明確禁止象牙貿易,但真正的象牙貿易到2000年初才被逐漸禁絕!
  • 大象:遺雙翠,騎象背人先過水
    原創 詩書畫 東方衛視詩書畫提到大象,我們很容易會想到我國雲南的西雙版納,想到東南亞的熱帶雨林,甚至是廣袤的非洲草原。但很多朋友也許並不知道,在商朝之前,大象曾經在我國廣泛分布,最北甚至到達了黃河流域。
  • 中國不盛產大象,為何象棋中會有「象」?說出來你可能不太信
    然而閒暇之餘,人們自然會有這樣一個問題,象棋中有「象」這個棋子,而中國的大象少之又少,只有雲南西雙版納地區有少量的野生象,也就是說中國不盛產大象,那麼「象」為何會成為象棋中重要的一員「猛將」呢?原因很簡單,說出來可能你不太相信,其實很早之前,中國也是大象的聚集區之一,也就是中國盛產大象,只不過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逐漸破壞了大象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最終導致大象生活範圍不斷縮小,目前也只存在於雲南的少數地區。那麼古代中國的大象到底有多少呢?生存範圍在哪些地方呢?
  • 方舟生存進化猛獁象怎麼抓 超級伐木工猛獁象
    方舟生存進化猛獁象怎麼抓?猛獁象是天生的伐木工,採集木頭成片成片的採,主要分布於雪原,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猛獁象怎麼抓吧!
  • 大象不長象牙,原因只為了活下去,人為進化的悲劇
    曾經在地球上,大象是一個亞種繁多的大家族,鏟齒象,黃河象,猛獁象等不下四百個亞種,滄海桑田,時代變遷。如今地球上僅存在三種大象了,它們分別是非洲象,非洲森林象和亞洲象。雖說環境的變化造成了大量大象滅絕。但是它們身上的一樣東西,也加劇了它們的消失。那就是象牙。象牙是大象典型的標誌之一。非洲象和亞洲象都長有象牙。
  • 現在的老虎和大象,是由劍齒虎和猛獁象進化而來的嗎?
    要想知道現代的老虎和大象是不是劍齒虎和猛獁象進化而來的,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這四個物種:1、現代大象如今的大象要比猛獁象體型小很多了,而且耐寒屬性要差很多。它們群居生活,象群通常由一頭體型最大的成年雄性大象領導,以植物為食,性格有時暴躁,在野外也屬於危險動物。現在大象並非猛獁象進化而來,而是與其共祖先,屬於不同分支。
  • 《冰川猛獁象骨架》,猛獁象是什麼?我們能看的真正的猛獁象嗎?
    《冰川猛獁象骨架》猛獁象,又名長毛象,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長鼻目,真長鼻亞目,象科,猛獁象屬的一種適應嚴寒氣候的動物。《冰川猛獁象骨架》是地球上最大的象之一,在地球陸地上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其中草原猛獁象體重可達12噸。
  • 含液態血液猛獁象屍體被發現 猛獁象或可克隆
    例如,想要通過克隆復活一頭猛象獁,不僅需要它的完整DNA,還需要與它基因相似度極高且體型大小合適的大象代為繁殖。  科學家已經提交了一份詳細的關於克隆猛獁象的計劃。首先,從「新鮮」的猛獁象身體上取出一個體細胞,並將體細胞核分離出來。
  • 1978年,有人目擊猛獁象?其實,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復活猛獁象
    猛獁象又叫做長毛象,曾經在世界上最大的大象,它渾身長毛,從而適應極度寒冷的氣候,和如今的非洲象和亞洲象相比,猛獁象的頭部非常大,而且一對彎曲的門牙也相對誇張,可以長到近兩米。,而全球範圍內能找到的絕大部分猛獁象屍骸都是在這個區域。
  • 世界上最小的象有多小?
    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些「袖珍」象。現存最小的大象嚴格意義上說,現存最小的大象有兩種:侏儒象和小姐象。首先是侏儒象,侏儒象是亞洲象屬下的物種,與亞洲象屬於近親,由於它在野生環境下僅在東南亞馬來群島中部的婆羅洲島上有分布,因此又被稱為婆羅洲侏儒象。
  • 如何私人訂製一隻活體猛獁象?
    在北極圈內的亞馬爾半島,俄羅斯居民發現了一頭有上萬年歷史的長毛猛獁象遺骸。遺骸包括部分頭骨、幾根肋骨和前腿骨,部分還附著有軟組織。猛獁象,總讓人覺得是活在1萬年前的生物。實際上,它們的滅絕時間晚得多。的歷史猛獁象是什麼時候滅絕的?
  • 非洲象體重能到13噸,不過這個不是最大的,最大的象有15.6噸
    現在世界上面最大的一個動物,其實就是大象了,第一次看到這些龐然大物的時候,我們可能是覺得有點緊張,這也是一種生存的本能,會覺得巨大就是非常有恐懼感的東西。不過我們要是多多了解的話,其實這些大象都是非常的友善的,對於我們是非常的親和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說說大象吧!
  • 科學家:猛獁象完全復活是不可能的
    「讓猛獁象完全復活是不可能的,只是讓現代亞洲象具備許多猛獁象的特徵,更不可能在野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