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
大家都知道目前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是大象,從整個進化史來看,大象並非都像我們今天看到的那麼大,與很多動物一樣,大象家族曾經也有過輝煌。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如今大象只有兩個種,亞洲象和非洲象,大象的進化相當複雜,目前存在不少爭議,咱們暫且擱置爭議,來好好認識一下這個神奇而又古老的物種。
始祖象
始祖象,起源於大約4000萬年前,來自埃及的摩裡斯湖,體型很小,大小近似現代馬來貘,人們普遍認為大象最原始的祖先是始祖象,但始祖象其實並非大象的祖先,而可能只是一個早期絕滅的長鼻目旁支。
始乳齒象
始乳齒象,大約生活在3600萬年前,這個名字的來源,是由於這類象的牙齒上,有成對像乳頭狀的突起,始乳齒象和始祖象生活在同一時代和同一地區,但它們吃的食物不同,這時候的始乳齒象已經進化出了粗壯的身體,柱狀的四肢、以及一個不太長但比較發達的鼻子。
恐象
恐象,大約生活在1800萬年前,它們有著一個較小的腦袋,鼻子已經開始變長,上頜沒有長牙,下頜長著一對彎鉤狀的獠牙,雄性恐象一般肩高接近5m,估計體重超過15.6噸,事實上,它們也只是長鼻目進化史上的一個旁支,跟現代大象關係不大。
嵌齒象
嵌齒象,大約在1500萬年前開始出現,體型跟現代大象差不多,它們的上頜象牙向下前方伸出,下頜有一對並列的象牙,嵌齒象最早出現於中新世的非洲,在上新世走向衰落,進入更新世後最終滅絕,其滅絕原因可能是猛獁象、劍齒象等象類的競爭排擠。
劍齒象
劍齒象,大約在1200萬年前出現,高約4-8米,是長鼻目中最大的品種,生活在亞洲和非洲,中國的劍齒象化石非常多,種的數目也比較多,有師氏劍齒象和東方劍齒象,1973年1月,在甘肅省馬蓮河畔,發掘出一具劍齒象化石,身高約4米,體長約8米,門齒長3.03米,是世界上已知個體最大的劍齒象之一。
鏟齒象
鏟齒象,大約在1000萬年前出現,廣泛分布於歐亞非等各個大陸,數量眾多,直到400萬年前的上新世全部滅絕,屬於嵌齒象科的一種象類,長相奇特,鏟齒象身型矮胖,上頜長有一對象牙,下頜和下門齒非常誇張地向前突出、擴展,就像一把寬大的鏟子,生活在河湖邊,用鏟齒切斷並鏟起淺水中的植物,再靠長鼻子幫助把食物推入嘴中。
劍稜象
劍稜象,大約在700萬年前出現,一般被認為是真象類最早的祖先,它可能起源於非洲某種嵌齒象,後來分布到歐洲和亞洲,它們身軀高大,下頜雖然縮短,但下門齒還很長,加上上頜的一對,總共有4支象牙。
美洲乳齒象
美洲乳齒象,在大約370萬年前出現,其化石分布在阿拉斯加至新英格蘭,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州至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它們比猛獁象稍微小一些,身披毛髮,象牙開始彎曲,但仍不及猛獁象那樣發達,它們大約在8000年前才走向滅絕。
猛獁象
猛獁象,大約出現於500萬年前,也稱長毛象,這個就非常出名了,猛獁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身披厚厚的長毛,長著彎曲螺旋的長牙,是人們最為熟悉的古代大象,最後一批西伯利亞猛獁象大約於公元前2000年滅絕,那時正好是埃及建立金字塔的時代。
猛獁象
在人類進化史中,人類曾把猛獁象當成食物,把皮毛做成抵禦寒冷的衣服,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俄羅斯北部永凍層冰雪逐漸消融,致使一些掩藏在冰層下的猛獁象屍體陸續出土,西伯利亞北部及北美的阿拉斯加半島的凍土層中,都曾發現帶有皮肉的完整個體,猛獁象的分類很多,有真猛獁象、南方猛獁象、草原猛獁象和侏儒猛獁象等。
古菱齒象
古菱齒象,大約生活在1萬年前,一般認為它們跟現代亞洲象的關係最為接近,並且古菱齒象可能是史上最大的象類,根據發現的化石推測最大的估計可達4.5米,成年古菱齒象體重可達10-14噸。
非洲象
現生象,也就是現代亞洲象和非洲象,它們生活在熱帶、亞熱帶的叢林中,亞洲象主要分布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我國野生象僅分布於雲南省南部與緬甸、寮國相鄰的邊境地區,數量十分稀少,屬於我國一級保護動物,而非洲象是現存陸生哺乳動物中體型最大的,比亞洲象稍大,可以通過大如蒲扇的耳朵和亞洲象區分開來。
象牙
許多年來,象牙被貪婪的人類所追捧,為了滿足這一需求,許多野生象被盜獵殺害,象牙交易更是讓人瞠目結舌,雖然很多國家已經禁止象牙交易,但在黑市上走私的象牙依然猖獗,而且國際反盜獵行動其執行的過程背後相當複雜,如果按照現有的趨勢,不採取措施,大象,這個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可能會在15年內面臨滅絕,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但願我們人類能夠從以往的教訓中驚醒,保護好僅有的人類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