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猛獁象為食的劍齒虎,比老虎更兇猛,為什麼滅絕了?

2020-12-05 鍾銘聊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首先,我們必須要說,劍齒虎雖然能夠以猛獁象為食,但這些猛獁象並不是成年個體,而是亞成年個體。

科學家們曾經研究過劍齒虎對猛獁象能夠造成多大的傷害,結果發現猛獁象的成年個體體型重達幾噸,而劍齒虎的體重只有150公斤到400多公斤之間,所以劍齒虎很難對成年猛獁象造成致命傷害。

幼年猛獁象雖然體重較輕,但它們和母親形影不離,因此食肉動物很難有機會找它們下手。不過英國生態保護學家Matt Hayward曾經做過一個數學模型,通過模型它發現,劍齒虎會捕食亞成年的個體。

這是因為當猛獁象幼崽逐漸長大時,它們的食物會從母乳逐漸轉化為植物,此時它們就會離開母親的保護,開始走到更遠的地方覓食。

在它們剛剛斷奶時,體型還不夠大,牙齒也不夠鋒利,對於食肉動物來說是一個機會,此時劍齒虎可以僅憑自身就能捕獲2-4歲的猛獁象,而一群劍齒虎有能力捕獲一頭9歲左右的猛獁象。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指出,劍齒虎、狼和獅子等會殺死17%的乳齒象和其他大型食草動物的幼崽。

劍齒虎為什麼滅絕了?

在我們人類的世界中,似乎認為越是強壯的生物越容易生存下來,但對於自然界來說並不是,最能夠適應環境的生物才能夠被自然選擇保留下來。

劍齒虎的滅絕,就是因為它們沒有適應環境的變化。古植物學家朱利奧·貝坦科研究了曾經生活在索諾拉沙漠中的生物:狐尾林鼠。

狐尾林鼠在築巢時,喜歡從周圍採集植物來築巢,然後在上面留下尿液,當這些尿液蒸發之後就會形成結晶,就像是琥珀一樣。

通過這些植物科學家發現在1萬兩千年前,如今的索諾拉沙漠其實是一片森林,是被松樹、橡樹覆蓋的森林,但當時的氣候比現在要寒冷、潮溼。

然而在1萬1千年左右,當地的松樹和橡樹逐漸消失,氣候變得越來越炎熱,原本的森林植被也被沙漠植被所取代。

氣候的變化,導致一些食草動物因食物短缺而滅絕,比如:長毛象和猛獁象以及馬,所以劍齒虎的捕獵品種多樣性減少了。

但還有一些生物倖存了下來,其中就有劍齒虎的獵物野牛和羚羊。由於缺乏了其他大型食草動物的競爭,所以倖存的野牛、羚羊數量不斷增加。

按理說,獵物增加了,那麼劍齒虎應該生活得更好了。但其實不是,雖然獵物增加了,但是劍齒虎的日子反而不好過了。

首先是因為當地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使得劍齒虎原來的攻擊方式無法被施展出來。我們知道,劍齒虎屬於伏擊生物,它們在捕獵時會悄悄地接近獵物,等到足夠的距離才會發起攻擊。

然而森林植被的消失,使得劍齒虎的掩護減少了,更容易暴露,所以捕獵成功率降低。

再者,倖存的食草動物進化了。原本的野牛體型較大,對能量的需求更高,所以一個區域的野牛數量有限。但現在野牛的體型由於基因突變,變得更小了,以至於同樣的能量能夠養活更多的野牛,所以野牛的數量增加了。野牛的數量增加使得野牛有更多雙眼睛抵防天敵,導致劍齒虎的捕獵成功率進一步降低。

所以,雖然劍齒虎有很多食物,但它們卻只能端著金碗餓肚子,以至於它們最終滅絕了。

劍齒虎和大熊貓

提到劍齒虎的滅絕,我們不得不提及一下大熊貓為什麼能躲過上次滅絕危機。

我們知道,大熊貓曾經和劍齒虎一樣屬於大型掠食動物,它們也曾經面臨和劍齒虎一樣的滅絕危機,但幸運的是大熊貓改變了自己的食物清單。

其實,改變食物清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是因為植物和肉類的能量差別很大,25顆漿果的熱量才等於1顆魚卵的熱量,所以大熊貓想要憑藉植物生存,必須要花大量時間用於進食。

除此之外,大熊貓還需要儘可能地節約能量,事實上,大熊貓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首先,它們每天花費10多個小時用於進食,而在不進食的時間它們都去睡覺了,讓新陳代謝降低到最低。

再者,大熊貓周邊環境中沒有其他大型掠食動物,無法對它們構成威脅,所以它們不用快速奔跑消耗能量。

其次,大熊貓的食物竹子在當時隨處可見,使得它們不用到處尋找食物浪費能量。正是這一系列的改變,所以大熊貓才躲過了滅絕危機,而劍齒虎則不幸的滅絕了。

相關焦點

  • 劍齒虎真的比老虎兇猛百倍嗎?為什麼會滅絕了?
    從外觀上看,劍齒虎確實非常的「拉轟」,它有著一對超長的犬齒,這對類似與短劍一樣的牙齒,也是劍齒虎名字的由來的。雖然,劍齒虎確實很強悍,但是,說它比老虎兇猛百倍,未免有些言過其實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這種大型史前貓科動物。
  • 大熊貓那麼懶,為何劍齒虎和猛獁象都滅絕了,它們卻沒滅絕?
    史前熊貓化石與熊貓生活在同一時期的生物還有劍齒虎和猛獁象等猛獸,而這兩種野獸在當時也算是熊貓的天敵,猛獁象是地球上出現過體重最重的大象,比現在的大象還要重得多,它們的平均體重達到12噸,最讓人生畏的是猛獁象的兩顆象牙,長度達到兩米多,可以輕鬆擊退任何靠近它的生物,如此巨大的體型不用象牙,用身體就可以把熊貓給壓扁了;還有劍齒虎也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史前野獸,它的肌肉極為發達,兩顆長長的獠牙如果咬住獵物
  • 大熊貓那麼懶,為何劍齒虎和猛獁象都滅絕了,它們卻沒滅絕?
    和猛獁象等猛獸,而這兩種野獸在當時也算是熊貓的天敵,猛獁象是地球上出現過體重最重的大象,比現在的大象還要重得多,它們的平均體重達到12噸,最讓人生畏的是猛獁象的兩顆象牙,長度達到兩米多,可以輕鬆擊退任何靠近它的生物,如此巨大的體型不用象牙,用身體就可以把熊貓給壓扁了;還有劍齒虎也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史前野獸
  • 有18釐米長的牙齒,專以猛獁象為食,兇殘的劍齒虎為何突然滅絕?
    冰河世紀裡面的劍齒虎動畫裡面看到的劍齒虎經常都是作為反派的大BOSS出現的,可是真實中的劍齒虎可是跟大家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大概2.5米長,300公斤,而且它露出來的利齒可以達到18釐米,可是當之無愧的森林王者,但是經過環境的變化,這隻兇猛的野獸無法適應這片新的土地,導致它從地球上消失了
  • 現在的老虎和大象,是由劍齒虎和猛獁象進化而來的嗎?
    要想知道現代的老虎和大象是不是劍齒虎和猛獁象進化而來的,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這四個物種:1、現代大象如今的大象要比猛獁象體型小很多了,而且耐寒屬性要差很多。它們群居生活,象群通常由一頭體型最大的成年雄性大象領導,以植物為食,性格有時暴躁,在野外也屬於危險動物。現在大象並非猛獁象進化而來,而是與其共祖先,屬於不同分支。
  • 有著巨大獠牙的巨獸劍齒虎怎麼滅絕的?獠牙和體型正是其滅絕原因
    ,比如有人認為劍齒虎很可能是將獠牙插到猛獁象等大型食草動物的背上,然後跟著食草動物一起跑,最終導致食草動物血盡力竭而死,但是這樣捕食的殺傷效果不如現在的獅子老虎的鎖喉動作,而且巨大的獠牙很不利於咬合,進食的時候更是一種阻礙,所以劍齒虎的獠牙很不利於它的生存,甚至可以說它就是毀在了那對獠牙上。
  • 劍齒虎介紹,劍齒虎和老虎簡筆畫
    在洛杉磯的拉布雷亞瀝青坑中保存了大量的刃齒虎化石,因此斯劍虎成為最為人所知的史前貓科動物。雖然人們都稱之為「劍齒虎」,但實際上它們並不是老虎。老虎屬於貓科的另一個亞科:豹亞科,劍齒虎則屬於劍齒虎亞科。貓科:豹亞科獵豹亞科劍齒虎亞科所以劍齒虎並不是虎,而且他們的尾巴相對很短,他們的長牙齒是特徵之一,牙齒只有現在的雲豹有點類似,見下圖雲豹頭骨一般只有三個種得到承認。纖細刃齒虎(Smilodon gracilis),是體型最小(體重在55到100公斤)。致命刃齒虎(Smilodon fatalis),肩高可達1米,體重在160到280公斤之間。
  • 劍齒虎咬合力只有獅子的一半,為什麼能以大象為食?
    而今天的獅子捕獲的獵物大多是和自身體型相似或者是比自己更小的鹿、牛等獵物。 更重要的是,通過牙齒對比發現,劍齒虎長長的長牙碰到重物時非常容易折斷,因此它們無法像獅子一樣,跳到食草動物的背上,然後撕咬對方的背部。
  • 劍齒虎咬合力只有獅子的一半,為什麼能以大象為食?
    而今天的獅子捕獲的獵物大多是和自身體型相似或者是比自己更小的鹿、牛等獵物。更重要的是,通過牙齒對比發現,劍齒虎長長的長牙碰到重物時非常容易折斷,因此它們無法像獅子一樣,跳到食草動物的背上,然後撕咬對方的背部。
  • 科學網—劍齒虎大戰猛獁象
    若如此,這些肉食動物對於古生態系統的影響可能比此前認為的要大得多。 「這是一篇地標性的研究成果,它把關於這個問題的非同尋常的大範圍證據集合在一起。」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古生物學家John Damuth說,他並未參加此項研究。 關於大型植食動物不會受到捕食者攻擊的科學觀點可以追溯到達爾文本人。
  • 劍齒虎是由於人類的獵殺而滅絕的嗎?
    其實劍齒虎的滅絕跟人類捕獵沒有直接的關係,一萬年前北美的大型動物,劍齒虎,短面熊,恐狼,野牛野馬,猛獁,大地懶短事件內集體滅絕,不全是人類獵殺造成的,當時進入北美的人類數量,分布範圍,獵殺手段都不需要也不足以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屠殺,而且大規模的滅絕的時候植物種類也有很大程度的減少。
  • 12噸猛獁只是它的盤中餐,劍齒虎如此強大,為何會滅絕?
    不過,猛獁象卻並不如現代大象一般沒有天敵,在當時,猛獁象的主要天敵是一種叫做「劍齒虎」的史前猛獸,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就是猛獁象。不過,令人不解的是,劍齒虎在的當時沒有任何的天敵,為何會突然滅絕呢?劍齒虎並不是老虎的祖先,他們是史前大型貓科動物的一個旁支,而且如同恐龍是一個統稱一樣,劍齒虎中也包含著很多的物種,在新生代時期,劍齒虎憑藉著它們鋒利猶如利刃一般的犬齒,在地球上沒有任何的對手。
  • 如何區分劍齒虎、刃齒虎、鋸齒虎?懂的進來聊聊
    劍齒虎劍齒虎是大型貓科動物進化中的一個旁支,生活在中新世——更新世時期。劍齒虎是指多種不同的物種,廣泛分布於亞洲、歐洲、非洲及北美。我國河北、河南、山西、雲南等地上新統及下更新統中化石很多。主要成員有恐劍齒虎、短劍劍齒虎、半劍齒虎等。特徵是前肢肌肉發達,具有可收縮的鋒利爪子。
  • 長毛象、劍齒虎和長頸駝,那些《冰河世紀》中出現的滅絕動物們!
    1、長毛象長毛象(猛獁象),身披長毛,體形高大,存在於冰河時期,是已有絕滅象中最著名的一種,體型與亞洲象差不多,與現代的象不同的地方是:它渾身長滿了毛,毛的長度甚至可垂到地面;象身在頸部突起成峰,耳朵比較小,一層黃棕色的蓬亂長毛夾雜著黑色的長毛,遮住了長毛象的整個身體,甚至耳朵上都有毛;象牙的形狀也很奇特,向上翹起,堅固並且鋒利
  • 袋獅打得過袋劍齒虎嗎?為什麼?
    從表面上看,袋獅和袋劍齒虎是獅與虎的較量,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無論是獅子還是老虎都是貓科動物,而袋獅是袋獅科下的動物,袋劍齒虎則是袋鬣狗科的動物,它們既不是獅子也不是老虎。從兩種動物的名字上看,它們同屬於有袋類動物,而有袋類動物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因此原則上兩種動物有相遇的機會。
  • 猛獁象公元前2000年才滅絕
    ,下頜有一對並列的象牙,嵌齒象最早出現於中新世的非洲,在上新世走向衰落,進入更新世後最終滅絕,其滅絕原因可能是猛獁象、劍齒象等象類的競爭排擠。,生活在亞洲和非洲,中國的劍齒象化石非常多,種的數目也比較多,有師氏劍齒象和東方劍齒象,1973年1月,在甘肅省馬蓮河畔,發掘出一具劍齒象化石,身高約4米,體長約8米,門齒長3.03米,是世界上已知個體最大的劍齒象之一。
  • 鬣狗的祖先是巨鬣狗,老虎祖先是劍齒虎,獅子的祖先更厲害
    據我們所知,鬣狗的祖先是巨鬣狗,老虎的祖先是劍齒虎,獅子的祖先是美洲擬獅。今天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幾種動物的祖先。巨鬣狗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它們的體型很大,幾乎能和成年棕熊媲美。巨鬣狗長得像狗,但並不是犬科動物,它們擅長長時間奔跑,性情兇猛在當時的非洲,是除了獅子以外最強大的肉食動物。劍齒虎,相信很多人都有聽說過,它們長著一對犬齒,是貓科動物進化的一個旁支。
  • 單挑恐狼群,攻擊猛獁象,從劍齒虎口中奪食,短面熊為何就滅絕了
    在面對劍齒虎、恐狼、美洲擬獅等兇悍猛獸時,會如何應對?03單挑恐狼群,從劍齒虎口中奪食,還會攻擊猛獁象幼崽因為吃得多,短面熊每天都要奔波在捕食的路上,而猛獸之間常常因為爭奪食物而發生爭鬥,尤其是與恐狼、劍齒虎、美洲擬獅之間的爭鬥尤其激烈。
  • 曾經稱霸地球的劍齒虎是「老虎」嗎,或者說它和老虎有什麼關係?
    狹義的劍齒虎一般指在分類上隸屬於貓科的種類,而更狹義的劍齒虎概念則僅指劍齒虎族的一些種類。它們雖然不是現代虎的直接祖先,但也算是與其親緣關係最近的一族了;廣義的劍齒虎則包括所有長有劍齒的動物,因此它們有時也統稱為「劍齒動物」,從原始的鬣齒獸類和有袋類,到食肉類中的獵貓類以及貓科動物中,都可以找到它們的魅影,這在生物學上是一種「平行進化」的現象。
  • 酷似劍齒虎的有袋哺乳動物——袋劍齒虎
    袋劍齒虎是一種已滅絕的有袋類哺乳動物,生存在史前的南美洲,是一種大型地棲肉食動物,曾經與劍齒虎一起生存並競爭。但袋劍齒虎實際上是一種有袋類哺乳動物,不屬於貓科動物,甚至不屬於食肉目,只是由於發生了趨同進化而外形酷似劍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