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獅打得過袋劍齒虎嗎?為什麼?

2020-12-05 科學獵奇

從表面上看,袋獅和袋劍齒虎是獅與虎的較量,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無論是獅子還是老虎都是貓科動物,而袋獅是袋獅科下的動物,袋劍齒虎則是袋鬣狗科的動物,它們既不是獅子也不是老虎。從兩種動物的名字上看,它們同屬於有袋類動物,而有袋類動物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因此原則上兩種動物有相遇的機會。但是,袋劍齒虎生存的年代是從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末期,而袋獅則是在上新世末期,袋劍齒虎滅絕後才出現的物種。因此,兩種動物並沒有相遇的機會。所以,想要判斷兩種動物誰更厲害?我們只能通過兩種動物的化石以及習性來綜合的比較一下了。

袋獅

袋獅是澳大利亞動物進化史上,體型最大的有袋類食肉動物。從基因上看,它與袋熊、樹熊這類草食性的動物近緣關係最接近,因此,它們早在上新世早期有著同樣的祖先。

作為從食草動物進化而來的食肉動物,袋獅的犬齒已經完全退化,隨著食性的改變,它退化的犬齒沒有再長出來,因此,為了捕獵,它的門齒進化的尖利且粗壯。根據已發現的袋獅化石看,它有著平均1.5米的身長以及70公分左右的肩高,體重約為120公斤,從體重數據上看,袋獅與現存的蘇門答臘虎的體重非常接近。

生物學家根據袋獅的頭骨化石與現在有袋類食肉動物袋獾比較發現,袋獅的咬合力可能比成年雄獅的咬合力都要大,約有400公斤左右。

袋獅與大多數的有袋類動物一樣都是澳大利亞獨有的動物,早在上新世末期(距今約300萬年)前,袋獅出現在了澳大利亞這片土地上,而且以其龐大的體型和異化的門齒成為了當時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直到距今3萬年左右,它才滅絕。

袋劍齒虎

袋劍齒虎也是一種大型的有袋類食肉動物,它屬於已經滅絕的袋鬣狗科。雖然袋劍齒虎與劍齒虎僅有一字之差,但是它們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物,唯一的共同點就是袋劍齒虎的上顎也有兩顆尖長的牙齒,從袋劍齒虎的頭骨化石看,它的兩個尖長的犬齒長度可達15公分。

袋劍齒虎之所以有著劍齒虎相似的特徵是因為它們屬於同一生境中的食肉動物,因此會趨同演化。

從袋劍齒虎的化石看,袋劍齒虎生前的體長平均有1.5米左右,體重平均在110公斤左右,這種體型與現存的美洲豹非常的接近。袋劍齒虎的化石均來自於南美洲,生存年代約從中新世晚期(距今約800萬年前)到上新世的末期(距今約300萬年前)。從同一時期南美洲的所有化石看,袋劍齒虎是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因此,可以推斷,袋劍齒虎是當時南美洲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

袋獅和袋劍齒虎誰更厲害?

袋獅和袋劍齒虎雖然都是有袋類食肉動物,但是前者生活在北美洲,後者生活在南美洲,而南北美洲是在距今約300萬年前,由於巴拿馬地峽隆起才連接到一塊的。所以,即使兩種動物生活在同時期,它們也沒有相遇的機會。那麼,拋開時間和分布,假如兩種動物相遇的話,誰更厲害呢?我認為袋獅更加的強悍。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三。

01 體型對比

從兩種動物的化石看,它們的平均體長非常接近,而在體重上,袋獅有些許優勢。對於同是食肉且體型相近的兩種動物來說,顯然體重更重的更有優勢。

02 戰鬥力對比

雖然袋獅沒有食肉動物那樣尖利的犬齒,但是它的門齒已經進化到與食肉動物的犬齒無異了,而且袋獅的咬合力能媲美現存的獅子,而袋劍齒虎就不同了,雖然它的兩個利牙看起來拉風,但是在實戰中,這種尖且長的牙齒並不實用,反而會在戰鬥中容易折斷。

因此,從這方面看,袋獅更有優勢一些。

03 靈活性

雖然兩種動物的體型接近,按理說靈活性應該相差不大。但是,袋劍齒虎敗就敗在了它的兩個牙齒上,過長的牙齒給頭部帶來了負擔,進而影響了它的靈活性。而袋獅就沒有這方面困擾。

總結

袋獅和袋劍齒虎都是曾經美洲大陸上食物鏈最頂端的獵食者,而且它們兩種動物的體型還非常的接近,如果說袋劍齒虎沒有那一對看似唬人實則累贅的牙齒的話,它是有實力與袋獅一戰的。但是,正是這對招風的牙齒,不僅是它滅絕的主要原因,也是打不過同體型的袋獅的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袋獅:與袋劍齒虎齊名的後獸下綱捕食者
    作者丨掙脫枷鎖的囚徒 袋獅(Thylacoleo),與袋劍齒虎齊名的後獸下綱捕食者,生存於更新世的澳大利亞,其晚期種類屠戮袋獅(Thylacoleo carnifex)體重可以達到大個體現代美洲豹的大小。
  • 方舟:劍齒虎vs袋獅,別說袋獅倚強凌弱,以一敵二完全不虛
    ,劍齒虎是小型生物,它們的屬性差距有點大,1v1對劍齒虎來說不公平。這次比賽由2隻劍齒虎對戰1隻袋獅,雙方的等級皆為1級,別說袋獅倚強凌弱,以一敵二完全不虛(小貓咪你過來呀,打得你喵喵叫)。戰鬥中戰鬥開始,兩隻劍齒虎率先衝向袋獅發起攻擊。劍齒虎的攻勢十分猛烈,把袋獅打的不停後退。
  • 方舟:霸氣的劍齒虎和古巨蜥,終於能在袋獅和恐龍面前爭口氣了
    上周小編瀏覽方舟生存進化創意工坊,發現了一個疑似有大體型劍齒虎的MOD,於是乎小編當即就下載了這個MOD,因為原版的劍齒虎太小了,在袋獅面前就是個小花貓,甚至還能被恐狼欺負。這個MOD名字叫做「Jellys Creature Emporium」,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裡面的生物吧。
  • 酷似劍齒虎的有袋哺乳動物——袋劍齒虎
    袋劍齒虎是一種已滅絕的有袋類哺乳動物,生存在史前的南美洲,是一種大型地棲肉食動物,曾經與劍齒虎一起生存並競爭。但袋劍齒虎實際上是一種有袋類哺乳動物,不屬於貓科動物,甚至不屬於食肉目,只是由於發生了趨同進化而外形酷似劍齒虎。
  • 袋獅如果放到現代,能不能與蘇門答臘虎一較高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袋獅看到名字,許多人會認為袋獅是一種貓科動物,其實,並不是。袋獅是一種遠古有袋類食肉動物,屬於袋獅科。袋獅最早出現在距今300萬年前左右的上新世,而且一直生活到距今3萬年前的更新世末期才滅絕。從現有的動物,大多數的有袋類動物都生活在澳大利亞,而袋獅也不例外。
  • 巨鬣狗能打過劍齒虎嗎?為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劍齒虎嚴格意義上說,劍齒虎是所有劍齒虎亞科下成員的總稱,就像說鬣狗是鬣狗科下四種鬣狗的總稱一樣,因此,像我們常聽的刃齒虎、副劍齒虎等等都是劍齒虎。不過從狹義上說,劍齒虎是我們對短劍劍齒虎的稱呼。
  • 方舟:賣萌耍寶的恐熊能打得過伏樹魔袋獅嗎,恐熊加油啊
    恐熊 VS 袋獅恐熊和袋獅主要生活在紅樹林裡,恐熊是雜食性生物,它吃漿果也吃肉,袋獅是肉食性生物。恐熊是具有領土意識的生物,當我們入侵到它的領土時,它會發起猛烈的進攻。袋獅一般會攀爬在樹上,當我們經過它所在的樹時,它會從樹上撲下來攻擊我們,把我們撲倒在地。袋獅與恐熊之間的較量,展示它們實力的時候到了
  • 澳大利亞有袋動物演化史:會不會進化出"袋人"?
    這個問題看似可笑,其實耐人尋味啊……為什麼有袋動物都在澳大利亞?我們知道現存的哺乳動物主要分為胎盤類、有袋類兩類(還有數量極少的單孔目),胎盤類一共有5500多種,包括了我們人類在內的絕大多數哺乳動物,我們的共同特點是懷孕時間長:人要懷胎10個月、長頸鹿要13個月、犀牛要15個月。我們這些胎盤類動物生出來的娃一「落地」就已經發育得很完善了。
  • 劍齒虎真的比老虎兇猛百倍嗎?為什麼會滅絕了?
    從外觀上看,劍齒虎確實非常的「拉轟」,它有著一對超長的犬齒,這對類似與短劍一樣的牙齒,也是劍齒虎名字的由來的。雖然,劍齒虎確實很強悍,但是,說它比老虎兇猛百倍,未免有些言過其實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這種大型史前貓科動物。
  • 壁畫描繪數萬年前滅絕動物袋獅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報導,現今澳大利亞大陸並沒有什麼陸地掠食性動物,但在3萬年前澳大利亞大陸存活著一種叫做「袋獅」(Thylacoleo carnifex)的有袋食肉性動物,這種已滅絕的物種在遠古澳大利亞相當於劍齒虎在南美大陸的地位,它體型龐大,撕咬力強,是兇猛的頂級掠食動物。
  • 砰砰小怪獸劍齒虎攻略 劍齒虎好用嗎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砰砰小怪獸劍齒虎攻略,劍齒虎好用嗎?劍齒虎到底好不好用呢?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看看吧。劍齒虎攻略
  • 史前猛獸 一代天驕 劍齒虎
    嚴格來講,除貓科劍齒虎科的成員外,具備類似長犬齒的假劍齒虎以及有袋類中的袋劍齒虎都不算真正的劍齒虎。更狹義的劍齒虎概念僅指劍齒虎屬的幾個種,它們曾因劍齒較短而被成為短劍劍齒虎,後簡稱為劍齒虎。又過了1000萬年,最早的劍齒虎類從所有貓科動物的最後共同祖先假貓中分離出來,即副劍齒虎。不過,劍齒虎家族的第一批重量級成員還是1500萬年前開始出現的劍齒虎。
  • 曾經稱霸地球的劍齒虎是「老虎」嗎,或者說它和老虎有什麼關係?
    後來,直到發現了完整的頭骨,人們才知道它是一類劍齒虎的上犬齒。在古哺乳動物研究的早期,當化石還很不完整的時候,古生物學家曾經把所有具有劍齒的動物都稱為「劍齒虎」。直至今天,「劍齒虎」這個名字仍然被用得很混亂,因為在哺乳動物演化的過程中,曾經多次在不同的動物類群中出現過上犬齒「劍齒化」的情況。現在,劍齒虎的概念基本上可以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兩種。
  • 方舟:天降正義的袋獅vs方舟三廢之一牛龍,袋獅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雖然袋獅和牛龍都屬於中型生物(排出中型生物糞便),但是在我的記憶中袋獅就是比牛龍強,方舟三廢能厲害到哪兒去(嫌棄臉),而且袋獅的生命值與攻擊力都比牛龍高,袋獅要輸了我就把家裡的袋獅宰了去馴牛龍。袋獅的各項屬性都比牛龍高,牛龍在攻擊速度上也沒有佔什麼優勢,只能說袋獅打贏牛龍是必然的。這樣欺負牛龍,袋獅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 劍齒虎介紹,劍齒虎和老虎簡筆畫
    在洛杉磯的拉布雷亞瀝青坑中保存了大量的刃齒虎化石,因此斯劍虎成為最為人所知的史前貓科動物。雖然人們都稱之為「劍齒虎」,但實際上它們並不是老虎。老虎屬於貓科的另一個亞科:豹亞科,劍齒虎則屬於劍齒虎亞科。貓科:豹亞科獵豹亞科劍齒虎亞科所以劍齒虎並不是虎,而且他們的尾巴相對很短,他們的長牙齒是特徵之一,牙齒只有現在的雲豹有點類似,見下圖雲豹頭骨一般只有三個種得到承認。纖細刃齒虎(Smilodon gracilis),是體型最小(體重在55到100公斤)。致命刃齒虎(Smilodon fatalis),肩高可達1米,體重在160到280公斤之間。
  • 以猛獁象為食的劍齒虎,比老虎更兇猛,為什麼滅絕了?
    首先,我們必須要說,劍齒虎雖然能夠以猛獁象為食,但這些猛獁象並不是成年個體,而是亞成年個體。科學家們曾經研究過劍齒虎對猛獁象能夠造成多大的傷害,結果發現猛獁象的成年個體體型重達幾噸,而劍齒虎的體重只有150公斤到400多公斤之間,所以劍齒虎很難對成年猛獁象造成致命傷害。
  • 劍齒虎長長的劍齒,是如何捕獵和進食的呢?
    許多小夥伴會有疑問,劍齒虎是怎麼捕獵的呢?它又是如何進食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劍齒虎怎麼捕獵?貓科動物是現存食肉動物中戰鬥力數一數二的存在,它們有著靈活的身體,尖利的牙齒以及爪子。但是,劍齒虎與現存的大型貓科則不同。劍齒虎是從中新世到更新世時期的一大類犬齒長且呈劍狀的貓科動物的總稱,其中包括劍齒虎科、獵貓科以及鬣齒獸科。大多數的劍齒虎都有著10公分左右的犬齒,由於犬齒過長,它們的上犬齒是無法收到嘴巴裡面的。
  • 袋獅
    袋獅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肉食性動物,且是最大的肉食性有袋類。它可能在:森林、林地、灌叢帶及河谷等地進行獵食。袋獅的近親是草食性的袋熊及樹熊。它是所有已滅絕的哺乳動物中咬勁最強的,重100公斤的袋獅一咬可以媲美一頭重250公斤的獅子。它會獵食像雙門齒獸及巨型短面袋鼠等大型動物。它是有袋類中專門的獵食者,它的前肢極度強壯,有可收縮的爪,這都是有袋類中未曾有過的。它有鋒利的裂齒及強壯的顎肌,可以從獵物撕開一大片的肉。這些特徵綜合起來估計它有可能會攀樹,並保存獵物的腐肉。袋獅肩高75釐米,長1.5米。
  • 消失的史前猛獸王者——劍齒虎,如何走上食物鏈頂端?
    嚴格地說,除了貓科劍齒虎家族成員外,具有類似長犬齒的假劍齒虎和袋劍齒虎都不是真正的劍齒虎。狹義地劍齒虎的概念只指劍齒虎屬的幾種。它們曾因劍齒短而被稱為短劍劍齒虎。原始類型的主要代表是歐洲和非洲中新世地層中發現的阿芬劍齒虎,進步型的主要代表是非洲和亞洲的巨頦虎和北美的科羅拉多劍齒虎。
  • 方舟生存進化袋獅在哪抓 袋獅有什麼用
    方舟生存進化袋獅是遊戲中的一種攀爬能力優秀的生物,可以從樹上跳下來襲擊玩家,也是不少飛行坐騎的剋星。那麼方舟生存進化袋獅在哪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