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新規出臺,平安人壽推出「重疾險擇優方案」

2020-12-05 封面新聞

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聯合中國醫師協會正式發布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2007版定義產品銷售截至日期為明年1月31日。針對新舊重疾險定義交替中疾病定義、病症劃分等備受矚目的重疾險理賠等問題,12月3日,平安人壽在蓉推出「重疾擇優方案」——購買2007版標準定義重疾險的平安投保人可以擇優選擇。

據了解,新規中最大的變化是規定病種的調整,原規定中重疾險必須包含的25種重疾,有20種定義進行了更改,8種重疾擴展保障範圍……比如《新定義》中加入了 3 種高發輕症:輕度惡性腫瘤、較輕急性心肌梗死、輕度腦中風後遺症。所有輕症賠付比例不超過重疾保額的30%,比如買 50 萬重疾險,最多只能賠 15 萬。

以眾多投保人比較非常關心的甲狀腺癌為例,平安人壽理賠專家蔣蓉解釋說,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20年10月,不到5年的時間平安人壽四川分公司重疾共計理賠16932件,其中癌症11254件,甲狀腺癌4127件,甲狀腺癌理賠佔比達到37%。2020版新重疾定義中將TNM分期為1期甲狀腺癌歸入惡性腫瘤——輕度,如果客戶購買的是平安人壽2007版重疾定義的產品,這個時候就可以享受擇優方案,依然按重疾賠付。

平安人壽四川分公司總經理李守忠表示,11月初,保險重疾新規發布後,平安人壽即出臺對應重疾擇優方案,投保2007版標準定義的老產品的客戶就2007版重疾定義中某種疾病申請理賠時,可以擇優選擇2007或2020標準定義中,該疾病所對應的疾病約定作為賠付依據,除該疾病定義擇優選擇外,原保險合同疾病種類、保險責任及其他約定等內容均保持不變。

據了解,「重疾擇優方案」主要涵蓋三個方面,第一個是『理賠方案優』,在2007版與2020版標準定義中,選擇有利於理賠的疾病定義作為賠付依據;第二個是『時間政策寬』,方案自2020年11月5日起,符合2007版重疾定義的客戶持續有效;第三個是『惠及客戶多』,方案惠及平安人壽212款重大疾病保險產品的購買人群,將優、寬的方案給到更多客戶。

封面新聞記者 董天剛

相關焦點

  • 重疾險新規倒計時1個月 消費者應該「等新」還是「買舊」?
    記者從水滴保險研究院負責人處獲悉,在重疾險新規、開門紅、擇優理賠方案等多重因素影響下,自11月重疾新規發布後,用戶對重疾險產品更為關注,水滴保險商城小程序上,重疾險類產品的瀏覽量較此前相比呈明顯上升趨勢。對於消費者而言,關注點主要在於新產品和舊產品哪個性價比更好。 在「新舊交替」之際,新版重疾和舊版重疾該如何選擇?
  • 舊版重疾險產品停售倒計時:保險公司力推重疾擇優理賠方案
    過渡期結束後保險公司不得繼續銷售基於舊規範開發的重疾險產品。當前,保險公司正在兼顧銷售新老定義重疾險產品,並以重疾擇優理賠方案助推。天風證券在研報中稱,重疾新舊產品切換預計短期將提振重疾險產品銷售。劉欣琦認為,銀保監會明確基於舊規範開發的重疾險產品將於2021年1月31日停售,當前保險公司尚有過渡期準備推出符合新規範的重疾險產品。預計上市保險公司將在過渡期間兼顧銷售新老定義重疾險產品,產品種類更加豐富多元,有利於滿足更多客戶的差異化需求。12月28日,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了《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編制報告》,並將探索建立重疾表動態調整機制。
  • 「重疾險之父」丁雲生:趕在新規之前買重疾險,買的是什麼?
    新規於2021年1月31日正式執行。前兩天聽了被稱為「重疾險之父」、《重疾不重》名書作者丁雲生的分享。除了重疾險新規以外,還有更多對保險行業的深刻認知,值得記錄和分享。總結一句話就是:重疾險購買要提前。
  • 重疾險新規靴子落地 莫留健康保障「空窗期」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醫師協會聯合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醞釀多年的重疾險相關調整方案終於「靴子落地」。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於2007年首次發布重疾定義規範。
  • 泰康人壽愛家之約(大健康版)上市 全方位升級家庭健康解決方案
    雲南網訊(記者 楊毅星)1月13日,泰康人壽愛家之約(大健康版)上市發布會在昆明開啟。愛家之約(大健康版)依託泰康大健康生態體系,在產品端,創新推出健康尊享門診險,填補門診費用報銷缺口。在服務端,泰康人壽強勢入局網際網路醫療,推出「泰家醫」服務,全科醫生7*24小時在線視頻服務,成為客戶身邊的家庭醫生。產品更側重對整個家庭的健康保障,通過「一人保重疾,全家保醫療」,為客戶提供更加完善的家庭健康、財富保障方案。 保障全覆蓋,一站式配齊全家健康保障 愛家之約(大健康版)通過重疾險與醫療險的組合,一站式配齊全家健康保障。重疾險為家庭支柱解決收入補償問題。
  • 新定義重疾險蓄勢 多險企承諾理賠時「定義從優」
    「目前,我們正在忙著開發基於新規範的重疾險,還在和渠道方、再保方等抓緊溝通,爭取早點推出新產品。」某人身險公司精算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稱。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已經有友邦保險、中國人壽、平安人壽、泰康人壽、太保壽險、恆大人壽、工銀安盛等7家保險公司發布了理賠時「定義從優」的公告,同時,新華保險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該公司也已經制定了理賠定義從優方案,正在報審中,近期也將正式發布。  何為理賠定義從優?
  • 平安健康APP首推「平安i康保·重疾」 打造國民百萬重疾險
    3月26日,《華夏時報》記者從平安健康險公司了解到,繼爆款網紅醫療險「平安e生保」推出之後,其在官方APP再次推出覆蓋百種疾病、最高百萬保額、最低價格僅需71元(成人版)保費的國民百萬重疾險——「平安i康保·重疾」,其在保障功能上和「平安e生保」形成優勢互補。
  • 你買重疾險了嗎?近40款「救命險」大測評!哪家的性價比最高?
    事實上,無論是上述監管規定的出臺,還是重疾險自身的更新迭代,都越來越朝著有利於消費者的方向上發展。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重疾險,包括返還型重疾險、單次重疾險、多次重疾險和防癌類重疾險等。在保障期限上,既有定期也有終身;在繳費方式上,分為10年、15年、20年和30年等;在保障範圍上,包括重疾、輕症、特定疾病和身故/全殘等。
  • 重疾新定義將於本周內發布,你還不知道對自己有什麼影響?
    重疾險新定義直接關係到大家重疾險的配置,所以還不了解新規的朋友們得注意了,今天這篇文章同樣投保50萬保額的重疾險,確診輕度惡性腫瘤後,如果是完美人生守護典藏版最高可以一次性賠付27.5萬保險金,而如果是重疾新定義徵求意見終稿下的重疾險,只能獲賠15萬保險金,相差了12.5萬。
  • 「交多少領多少,不怕重疾終身保」 平安人壽守護百分百保險產品...
    來源:金融界網站中國平安32周年司慶之際,平安人壽重磅推出「平安守護百分百保險產品計劃」(以下簡稱「守護百分百」)。 該產品「交多少領多少,不怕重疾終身保」,兼具滿期高額給付和保障終身的特點,為客戶提供百分百的貼心守護!
  • 10款最不值得買的重疾險,平安、友邦、支付寶等上榜
    先說不值得買的6款單次賠付型重疾險以橫琴人壽的「無憂人生2020」做對比,來看看它們為什麼不值得買。具體來看:6款不值得買的單次賠付型重疾險1)中國平安的「平安福20」,老白覺得不值得買這是平安主打的一款成人重疾,也是「平安福系列」的最新升級版。
  • 「科技+」賦能平安福產品模式 「健康管理+重疾險」成行業新潮流
    旗下明星產品平安福利用「科技+」為客戶提供事前健康管理,同時提供「就醫360」「平安好醫生」等醫療服務,從客戶實際需求出發,回歸保障本源,傾力打造了融健康管理、專業保障、不幸罹患後的應對方案於一體的「平安福模式」,賦予好產品高價值服務,引領「健康科學管理+重疾應對解決」新潮流。
  • 2020大公司重疾險測評,最值得買的都在這了!
    常見的保險公司,往往就那麼幾家,比如國壽、平安、人保……今天,深藍保實驗室和大家聊聊:大公司重疾險,看看哪款更值得買?主要內容如下:1)哪些保險公司,才算大公司?我們找到了保費排名前 10 的保險公司:直接說結論:在保費收入排名前 10 的公司中,有常見的平安、國壽,也有不常聽的前海人壽、中郵人壽。
  • 太平人壽「福甲天下」重磅面市,120種重疾雙倍賠付吸睛
    除了給人們的品質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尤其長期的重疾治療過程和巨大的經濟負擔,以及由於重疾可能引發失業從而導致的收入中斷,更成為擊潰患者及其家庭心理堡壘的關鍵因素。立足對重大疾病發病趨勢及客戶多元化、多層次的健康保障需求的深刻洞察,太平人壽以敏銳的市場觸角把握行業機會,將於近日正式推出「太平福甲天下保險產品計劃」(以下簡稱「福甲天下」)。
  • 智能核保優化放寬:信泰人壽超級瑪麗重疾險2020MAX
    信泰人壽近期推出了一款重疾保障,名字叫做:超級瑪麗重大疾病保險2020MAX,看上去是不是有一丟丟的眼熟?超級瑪麗重疾險2020max的保障優勢是:60歲前確診重疾可給付保額150%;輕症、中症給付額高於市面同類產品;附加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2次賠付間隔期短,重視心血管保障的人可以重點關注一下~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心血管病是國民健康的「頭號殺手」,2016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於腫瘤及其他疾病
  • 如何科學的配置重疾險呢?看這一篇科普文章就夠了
    定期重疾險:保障期限有限,通常為保20年、30年或保至60周歲、70周歲、80周歲等。 終身重疾險:保終身,一輩子。 重疾險產品是保障期限越長,相對價格越高。因此,如果預算不多,想保額買高一點的話,可以選擇定期產品。
  • 王一博成平安人壽首位產品代言人
    此次合作,是平安人壽積極踐行「品牌向上」策略、推動品牌年輕化轉型的重要舉措。時值感恩節之際,為回饋廣大客戶及粉絲,平安人壽在多平臺開展了「集平安值,抽代言人周邊!」感恩回饋活動。  面對客戶年輕化的趨勢,平安人壽明確了「品牌向上、模式向新、產品向優、基礎向實、隊伍向藍」的發展策略,向品牌年輕化轉型,以適應新時期年輕客戶群體的需求。   打造全球領先人壽保險公司   平安人壽表示,今年是平安人壽立業第25年。
  • 新規後再買重疾險?最全新、舊高發重疾定義PK
    最近,關注重疾險的朋友,想必都有同樣的感受,市場進入了產品供應的空窗期市場目前還有大量的原重疾定義的產品留存,不久的將來也會有很多按重疾「新規」制定的產品問世,新、舊規則哪個對消費者更有利,也是眾說紛紜。 「新規」中最大的變化就是重疾病種定義的調整,也是直接決定是否理賠的最重要因素。原規則中實際理賠概率達到95%以上的前25種大陸重疾險中必須包含的重疾病種,在使用定義上也有微調。今天,我們來梳理一下這些病種定義的變化。
  • 甲狀腺癌還算重疾?最新重疾定義:從25種增至31種分輕重度 最早今年...
    此次修訂的背景回顧我國重疾險的發展,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①2006年以前,行業缺乏重疾險的統一定義和規範制度,導致質疑聲不斷。為此,監管於2006年出臺了《健康保險管理辦法》進行分類,2007年,行協發布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健康險管理辦法,已經於去年更新,此次,修訂的就是2007年行協發布的《重疾定義使用規範》。
  • 一年期重疾險紛紛上線:千元保費撬動百萬保額 市場接受度仍待考
    重疾險這次能成功複製「百萬醫療險」的模式嗎?短期重疾險相繼上線繼眾安保險、平安健康險等公司在2016年推出「百萬醫療險」之後,業內保險公司紛紛跟進,推出類似產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些公司通過「改造」的一年期重疾險產品,有望帶動新一波短期重疾險銷售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