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結義」有誰?「武則天楊玉環」哪位?2020年起臺灣學生將成...

2021-01-10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中國史烈士課本內容被大砍 圖源:中時電子報

今年,臺灣家長會發現開學後最新面市的2019課綱初二歷史課本內容被大砍到「令人髮指的地步」,三國、魏晉南北朝徹底消失,唐朝之前的2400年歷史以1600字講完。如此刪改引發島內社會巨大爭議,質疑民進黨當局為「去中國化」刻意為之。

600年歷史不到300字搞定

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稱,翻開新版初二上學期歷史課本,40歲以上的人絕對會嚇到。以翰林版而言,第1章 「從商周到隋唐的國家與社會」正文僅短短4頁,其中「從部落到封建」這1小節沒有夏朝,只講商朝到西周,600年歷史不到300字搞定。「從封建到帝制國家」這1小節講述東周到漢末,800字講完,著墨稍多的是秦始皇和法家之治,接下來正文就轉到漢武帝提倡儒家和薦舉孝廉、曹魏時期九品官人法和唐代科舉。

總計談唐朝之前(包括唐朝)2400年的國家與社會,傳統政治史必談的政權交替例如周武王伐紂、春秋是哪五霸、戰國是哪七雄、漢末黃巾之亂、三國、魏晉南北朝等等,新課本統統沒有;史籍經典《史記》、《漢書》完全不提;九年一貫有版本因為 「只」提了3行的楚漢相爭而被輿論戰翻,這回新課本刪到一字不剩。

值得一提的是盛唐時期的政治史,例如貞觀之治、開元之治、安史之亂付之闕如,編書者卻把唐朝放在第2章「從商周到隋唐時期的民族與文化」裡,大談唐朝的對外交流。

圖源:臺媒

教師反對:沒有歷史支撐 蘇東坡只是文青

文史本一家,綠營推動「去中國化」十多年來,不只歷史課受害,語文的文言文選文變少,島內不少教師紛持反對態度、有教師表示,學生如果沒有歷史作支撐,就不能了解作品的內涵,那麼對他們來說大文豪蘇東坡,也不過是個無病呻吟的文青罷了。有教師憂心,未來初二以下學生歷史課本中的魏晉南北朝完全沒有了,《文心雕龍》、《世說新語》等奇書,語文老師如何教?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痛批,學生文史底子薄弱,根本是語文老師十幾年來不變的桎梏。像現在語文老師教到孔子《論語》、老子《道德經》,都要把先秦史重講一遍。因為歷史不教夏商周了,學生根本不知道周天子是誰,不知道周公如何制禮作樂,怎麼會知道孔子面對的禮崩樂壞是甚麼意思?

再如教到蘇東坡貶謫文學,語文老師要兼談宋朝黨爭,因為沒有這些歷史背景支撐,就不能明白一路從黃州(湖北黃岡)、惠州(廣東惠州)被貶到儋州(海南儋州)的蘇東坡心中沉鬱,這位唐宋大家就會驟降為一個講話毫無意義、只重修辭的文青。

YAHOO網絡投票。(圖源:YAHOO)

「中國史」遭大刪 66%臺灣網友表示「非常不認同」

針對歷史課本「中國史」遭大刪, YAHOO近日就以「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歷史,你認不認同?」為題進行網絡投票,投票時間為9月8日至13日,截至下午6點50分出稿為止,共有1.07萬名網友投票,回答「非常認同佔16.6%」 「還算認同佔13.8%」、 「不太認同佔13.1%」、「非常不認同佔53.0%」、 「不知道/沒意見佔3.5%」。

另外,島內民調也針對「中國歷史知識,對你來說重不重要?」做調查,臺灣網友回答「非常重要佔38.8%」、 「還算重要佔29.6%」、 「不太重要13.1%」、 「非常不重要15.2%」、 「不知道/沒意見3.3%」。

中國歷史知識,對你來說重不重要?島內網絡民調結果 圖源:中時新聞網

對於「三國」從歷史課本消失許多臺灣網友紛紛發聲表示反對:「三國史真的很精彩,沒了很可惜」、「會不會遊戲打完,念到正史才知道關羽是男的……」、「那地理課是不是也要廢掉了」、 「雖然三國自己看就好,但是不教真的是愚民」、 「以後大家會學成含淚斬馬超了」、 「臺灣只要懂芒果乾就好囉,多念幾頁歷史就懂國際情勢」、「改課綱前有充分讓老師知道要怎麼改怎麼備課嗎?沒有的話老師要怎麼知道怎麼教」、 「沒事,學生越笨,票越好騙」、 「到時候學生都把三國演義當正史,哪天小朋友跟我說關羽很正,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桃園,究竟在哪裡?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桃園究竟在哪裡?《三國演義》第一回 ·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明確地說「桃園三結義」是在涿縣。那麼,三國時代的涿縣,目前在哪裡呢?涿縣,古時為涿郡,後改範陽郡、範陽縣,現在是河北省涿州市。
  • 《三國演義》從桃園三結義開篇,你不了解的權謀考量
    《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浩浩蕩蕩的歷史卻從不起眼的小事,桃園結義結義拜把子開始!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我們仔細讀了《三國演義》就會發現,那些參與創作《三國》的說書藝人,文人雅士,都脫不了兩個字,一個是忠,一個是義。
  • 「桃園三結義」中的桃園在什麼地方?竟是在「土豪」張飛的後花園
    說起三國肯定就會想到桃園三結義,就是因為桃園三結義讓三個男人綁在了一起,成就了一番偉業。「桃園三結義」是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磕頭結拜的地方。那這個桃園在什麼地方那?大家都知道劉備是個沒落的皇族,後稱劉皇叔,我認為劉備八成不是什麼皇族,只是姓劉而已。
  • 桃園三結義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桃園三結義被羅貫中列為《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個故事,自成書以來數百年的時間裡,眾口傳頌至今,被認為兄弟間義結金蘭的典範。就連民國時期青幫入會儀式上都要插上幾隻桃枝,以示效仿劉關張「不求同日而生,只求同日而死」之意。
  • 《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劉備「仁」,關羽「義」字,張飛是什麼
    《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劉備「仁」,關羽「義」字,張飛是什麼桃園三結義這三位主人公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如果說用一個字來代替他們所展現出的風格,那麼你會用哪個字來代替呢?大哥劉備我首先想到是「仁義」,二哥關羽用「忠義」來形容,那麼張飛用什麼字來形容呢?
  • 桃園三結義中的三兄弟的結局都怎麼樣了?
    桃園三結義中的三兄弟的結局都怎麼樣了?要說檢測人世間的情感是否真的情比金堅,在亂世中的情感就尤為珍貴了。在耳濡墨染的患難之情無疑是在三國時期的桃園三兄弟,相結於落魄時期,但三人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忍耐,最終在三人相輔相成的幫助下成就了一番大事業,這三人在桃花盛開的園林之中,義結金蘭,舉杯對天,共飲酌酒,立下有苦同受,富貴同為的生死狀語,一起實現心中的豪情壯志,共創美好的生活與未來。而這三人就是劉備,關羽和張飛。
  •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尋訪《三國演義》故事開篇地
    當年諸葛成何事,伯仲果誰伊呂。還自語。緣底事,十年來往燕南路。往鞍且駐。就老瓦盆邊,田翁共飲,攜手醉鄉去。(金)元好問  從京石高速公路驅車--涿州出口--交通標誌:張飛廟距此14公裡--穿涿州城--見到107國道左轉--往涿州城南行(66公裡)--看到「張飛 故裡」的宣傳碑--從碑前混凝土小路穿過京廣鐵路下的涵洞--就是「結義路」--直行--西皋村--張飛故裡忠義店--張飛廟。
  • 白崖臺關帝廟靈驗,加強版桃園三結義,了解一下
    然後是二零零二年十月,這次修建的是鐘鼓樓和圍牆,這時的關帝廟已經成小院結構,這一記錄在圍牆的牆壁上,修建人是趙國君,到了2014年對外圍進行了拓展,修建了一副兩米高的關羽塑像,並建設了東房和南房供守廟人居住,到了2017年修建了門樓,上面有氣吞河嶽四個大字,左右兩邊刻有對聯「面赤心猶赤,須長義更長」,門口還有兩個石獅子,脖子上還系有紅綢子。
  • ...太原|浮雕|桃園三結義|狂熱者|文化牆|柳巷|山西|北肖牆|雲路街...
    文化流淌於城市的歷史散落於城市的街巷4月17日記者發現太原大街小巷到處有繪製精美、風格各異的文化牆它們也成為市民的網紅打卡地其中有一面文化牆居然「會說話」這面牆位於柳巷南路的雲路街上古色古香的文化牆成了商業街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與其他文化牆不同的是牆體左邊的八幅展板上沒有字,卻都有一個二維碼下面寫著「掃二維碼收聽」那究竟聽的是什麼呢?
  • 劉玄德宴桃園三結義
    劉玄德宴桃園三結義劉備攥著兩位紅黑大漢的兵器杆兒向兩邊輕輕一聳。那紅臉、黑臉的大漢各向後退了三步,原地又兜了三個圈子,這才收住了步子。兩人不禁大驚,嘿呀,這賣草鞋的,身體打扮的給要飯吃花子一樣。竟然武功這麼了得?但是這兩個人都是性情孤傲之人。輕易那肯向一個陌生的賣草鞋的人服輸?那黑炭頭大漢喊著,你個賣草鞋的,算哪棵蔥。敢來關我們的閒事?
  • 等了20年 臺灣桃園機場終於通地鐵了(圖)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原名中正國際機場,是臺北市的主機場,更是臺灣島內最大最繁忙的機場。機場與臺北市相距約40公裡,中間有高速公路相連,約有40分鐘車程。多年來,天南海北的來臺旅客,可在機場搭乘客運巴士、高鐵接駁車、計程車(僅到臺北市區就需花費約1300元新臺幣)前往島內目的地,但唯獨沒有地鐵可乘。直到今天,臺灣桃園機場才終於通行地鐵。
  • 臺灣桃園,一趟戛然而止的旅途
    24位來自遼寧大連等地的旅客,19日中午在臺灣桃園一起嚴重的遊覽車事故中不幸罹難,未能搭上約三個小時後飛往家鄉的航班。 時而飄下雨絲的酷暑天空下,慘痛的火燒車場景令人們備感壓抑、難過。距離目的地機場僅3公裡的高速公路上,搭載旅客和臺灣導遊、司機的遊覽車卡在路肩護欄上,內部座椅裸露、車上陳設已燒成焦黑,車輪、車體外觀仍相對完整。
  •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臺灣島唯一的特等航空站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臺灣島唯一的特等航空站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簡稱桃園機場,位於中國臺灣省桃園市大園區,距臺北市中心約40千米,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是臺灣最大、最繁忙的機場,也是北臺灣的聯外國際機場以及臺灣主要的國際客運出入吞吐地。
  • 茶飲新秀「桃園三章」創始人團隊,是現代版「桃園三兄弟」?
    桃園三章,茶飲行業新晉黑馬,創立第一年便於廣東省開店超200家。許多人都會對這個品牌名字感到好奇,為什麼取名為「桃園三章」?其實,桃園三章這個品牌有三位創始人:張紀、張奮、張懿。三位創始人都姓張,與「章」同音,而且名字都是單字,同時,三位創始人都是同年出生、同年畢業。所以,採用「桃園三章」這個品牌名字,暗有「桃園三結義」之意。
  • 臺灣桃園地鐵綠線將配智能系統發現孕婦提醒讓座
    中新網7月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桃園捷運(地鐵)綠線將在今年10月動工,7月5日列車首次曝光。該線路擁有4項智能功能,還首創「好孕到」讓座系統,孕婦佩戴感應磁扣,只要進車廂,車門傳感器就能發現孕婦上車,提醒附近乘客讓座。臺灣桃園捷運綠線列車示意圖。
  • 桃園機場捷運是奇蹟還是奇葩(行走臺灣)
    「桃園機場捷運(地鐵)上月通車,下次到臺灣可以坐捷運到市區了。」   「有沒有搞錯?難道不是早就通車了嗎?!」   不怪大陸人民心急,只因桃園機場捷運預計於某年某月通車的消息看到太多次,已經把人搞糊塗了。剛坐上機場捷運一個多月的臺灣民眾,心情那叫一個酸爽!
  •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試運營 歷經20年今「駛」出
    中新社臺北2月2日電 20年前即規劃建設的臺灣桃園機場捷運(即地鐵),2日正式開始為期一個月的試運營。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媒報導,試營運首發團於當日上午7點52分從位於桃園的A21中壢環北站開出前往臺北站。體驗民眾興奮點讚,有人洋溢笑容直呼「非常棒」。
  •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票箱收入月均減少1億元新臺幣
    (抗擊新冠肺炎)臺灣桃園機場捷運票箱收入月均減少1億元新臺幣中新社臺北5月4日電 臺灣桃園大眾捷運公司董事長劉坤億4日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平均每月票箱收入減少約1億元(新臺幣,下同)。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媒報導,據劉坤億介紹,桃園機場捷運2019年平均日運量為7.6萬人次。其中,機場兩個航廈站平均日運量為3.8萬人次,月均票箱收入1億元,佔總票箱收入三分之二。但當局2月起陸續啟動出入境管制及旅遊警示逐漸升級後,乘客數急速下降,總票箱收入月均減少約1億元。劉坤億稱,將通過「樽節、開源、銷售」等措施,盼能渡過難關。
  • 桃園結義全是戲,張飛殺死關羽全家老小,為何劉備坐視不理?
    毀人三觀的《花關索傳》1967年,在原上海嘉定縣城東公社發現一處明代宣姓墓葬,經文物工作者搶救性發掘,在其中一女骸棺木中出土了一批成化年間的說唱詞話和傳奇刻本,一共有十二冊,其中就包括了《花關索傳》一冊。明朝,是中國戲曲文化最發達的朝代,出現了湯顯祖、徐渭這樣的著名戲曲家,戲曲種類繁多,戲曲大作層出不窮。
  • 桃園結義究竟是千秋大義,還是狹隘小義?
    劉、關、張本是陌路之人,因志同道合而結為異姓兄弟,世稱「桃園豪傑三結義」。三個結義兄弟,一句誓言說出口,就終生信守,成為「義」的楷模。既然「桃園結義」被人們稱為「義」,那麼,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義」呢?有人認為,桃園結義是一種大義,因為過種「義」,使三個不是親兄弟的人勝過親兄弟;為了這種「義」,他們不惜拋卻萬裡江山,甚至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