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劉備「仁」,關羽「義」字,張飛是什麼
桃園三結義這三位主人公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如果說用一個字來代替他們所展現出的風格,那麼你會用哪個字來代替呢?大哥劉備我首先想到是「仁義」,二哥關羽用「忠義」來形容,那麼張飛用什麼字來形容呢?
劉備在在三國演義當中,他們就是主角,看三國都是以劉備陣容為中心,劉備一介草民最終三分天下,誰都不敢小瞧這位玄德,就連梟雄曹操都說過,看不透劉備這個人,將來必然是大敵,沒錯後期的蜀國確實給曹操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如果不是東吳的倒戈,誰輸輸贏還不一定。劉備用「仁」字最適合不過了,愛子如民,攜民渡江,講兄弟情義!
關羽義薄雲天,這一點在演義當中展現的淋淋盡致,人在曹營心在漢,千裡單騎尋兄長,況且那時候的曹操對關羽非常喜愛,給關羽封侯,送寶馬赤兔,可惜關羽不為所動,一心只想跟隨自己的兄長。後面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舉全國之力攻打東吳,可見兄弟情深!
張飛算得上三國第一妙人,大鬍子,丈八蛇矛,動輒喜歡哇呀呀呀瞪眼怪叫。如果叫我用一個字來形容他,就一個「猛」字!虎牢關前群雄束手,偏他頭一個衝過去與呂布單挑,幾十個回合下來雖沒勝可也沒敗;長坂橋前只一聲「燕人張翼德在此」,喝退曹軍百萬之眾,震得張遼、夏侯淵、夏侯敦、許褚、曹仁等曹營名將不敢近前,這又是何等勇猛。
然而這一個「猛」字,卻不知害了多少三國名將。大家的習慣性思維沒法相信:這虯髯大漢心裡,卻藏著不知有多細密的心思。人人都道三爺莽撞,可誰也沒想到長坂橋遮天蔽日的灰塵後是二十匹馬和二十條樹枝;人人都道三爺好吃酒愛誤事,結果一番吃醉,生擒了劉岱;二番吃醉,賺了巴郡老嚴顏;三番吃醉,戰跑了威風八面的張郃。若天下粗人都是如此,只怕聰明人都要羞愧死了。
據說張飛擅書法,擅畫美人,還曾在八朦山上立馬勒銘(據說是贗品,不過沒關係),好生豪氣。粗中有細,剛中帶柔的這套內家功夫,不知是不是三爺在描摹美人的時候練出來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