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三國演義》: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2021-01-12 與生活交朋友

詞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煮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讀《三國演義》,其樂無窮。其實我已經十多年沒讀過了,讀書時候讀的最多。但那時候經歷的少,可能只是對英雄,戰爭的熱血更加感興趣而已。如今重讀,應該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感悟和認知。過去是囫圇吞棗,這次我選擇慢讀,並記錄一下再讀《三國演義》的想法。

東漢天下傳至桓靈二帝時,天下已經動亂不堪。桓帝禁錮善類,重用宦官。桓帝駕崩,靈帝即位,以外戚竇武輔政,謀誅宦官,事敗被誅。數年間,天降各種不祥之兆,「十常侍」把控朝政,朝政日非,導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

東漢似乎一直有這樣的循環,老皇帝死了,小皇帝繼位,由太后,外戚輔政,把持朝政。皇帝長大後就重用宦官,奪取外戚權力。宦官反而專權。到下一代皇帝,外戚輔政,奪權誅宦官。皇帝再利用宦官奪權。外戚竇武因為處事不果斷,做事又不機密,反而被宦官給殺了,有點失敗。

巨鹿有兄弟三人,張角,張寶,張梁。

張角是個落第秀才,上山採藥,遇到南華老仙,被贈與《太平要術》。南華老仙要張角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張角學的一身呼風喚雨的本領,自號「太平道人」。

張良過橋,遇到黃石公得《太公兵法》。張角上山,遇到南華老仙得《太平要術》。宋江逃難山村小廟,遇到九天玄女,得三卷天書。我是逢橋必過,逢山必爬,逢廟必拜,這麼多年過去了,連跟仙毛都沒遇到。

瘟疫流行,張角散施符水,為人治病。收了幾百個徒弟,招攬幾十萬信徒,野心開始膨脹,準備要造反了。張角弟子唐周叛變,大將軍何進把張角的內應給除掉了,張角匆忙起兵,自稱「天公將軍」,張寶自稱「地公將軍」,張梁自稱「人公將軍」,聚眾四五十萬,聲勢浩大。何進傳令各地,討賊立功。

幽州太守劉焉出榜招納義兵,討伐黃巾軍。引出了三大男神,劉備,關羽,張飛。

劉備,字玄德,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人窮志不短,從小就做著當天子的夢。身高七尺五寸,兩耳垂肩,眼睛可以看見自己的耳朵,雙手過膝,面如冠玉,唇若塗脂。性寬和,少言語,城府極深,不喜歡讀書,專門結交英雄豪傑。師從鄭玄,盧植,跟公孫瓚是好朋友。

這個背景跟正史上還是很相近的。只是這結交英雄豪傑這麼多年,似乎一無所獲啊。

關羽,字長生,後改字雲長。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在老家河東殺人,出逃江湖。

關羽這字估計是改錯了,要是字長生的話,或許真的可以不死了。年紀輕輕就留了四五十釐米的鬍子,這有點不可思議啊。

張飛,字翼德。身高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世居涿鹿,頗有良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英雄豪傑。

看樣子張飛這麼多年也沒遇到什麼英雄豪傑啊,好不容易結交到劉備,關羽,就把自己弄得個傾家蕩產。

這三個都沒什麼大的背景,平時也沒機會去結交別的英雄豪傑,於是三個商業互吹一番,互認豪傑。聊得高興了,直接在張飛莊子後的桃園中來了個桃園三結義。

之後兄弟三人招兵買馬,劉備打造了雙股劍,關羽打造了青龍偃月刀,張飛打造了丈八點鋼矛。每人還各弄了一身鎧甲裝備,準備妥當,就帶著招募來的五百多個鄉勇去拜見劉焉。劉備又以劉姓關係向劉焉攀親戚,劉焉直接認劉備為侄子。

劉焉就是後來的益州牧,傳位兒子劉璋,劉璋請老爹認下的這個親戚幫忙,結果自己的地盤反被這個親戚給霸佔了,這是後話了。

黃巾軍首領程遠志率兵五萬進攻涿鹿,劉焉令鄒靖帶著劉備率五百兵前去破敵。這真是開玩笑,要五百兵去破五萬兵。劉備也不慫,帶著關羽,張飛就去了。

程遠志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兩軍對陣,五萬對五百,不全軍出擊,掩殺過去,反而派副將鄧茂去和張飛單挑,鄧茂直接被張飛秒殺。程遠志親自出馬直取張飛,結果半路殺出個關雲長。程遠志措手不及,被關羽手起刀落,砍成兩半。主將死了,手下就散了,劉備帶兵掩殺,大獲全勝,降者不計其數。

第二天,青州太守龔景向劉焉求救,他的城池快要被黃巾軍攻破了。劉焉又派鄒靖帶劉備去青州救援。這次大氣多了,給了五千人馬,看來劉焉也是好面子的人啊。

青州這邊的黃巾軍可沒那麼二了,不跟劉備單挑了,直接混戰。打群架還是得靠人多,劉備寡不敵眾,後退三十裡紮營。

硬拼打不贏,只能用計了。

劉備利用地勢,要關羽帶一千軍埋伏在山左,張飛帶一千軍埋伏在山右,自己帶人去挑逗叛軍,將叛軍引入埋伏圈,山兩邊伏兵左右夾擊,劉備也回頭進攻,三路攻擊叛軍,叛軍大潰。青州城中軍民也趁機殺出,賊勢大敗,剿戮極多。遂解青州之圍。

劉備打敗賊軍,用的就是三十六計中的第十七計,拋磚引玉。

拋磚引玉是非常常用的計謀。無論是古代戰爭,政治,還是如今的商場,日常生活都隨處可見。

磚是小利,誘餌。拋磚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手段。釣魚需要魚餌,給魚兒一點甜頭,魚兒才會上鉤。戰爭中給敵人一點甜頭,慢慢將敵人引入自己的圈套中,來達到用磚換玉的目的。

青州解圍後,劉備離開鄒靖,帶著自己的五百弟兄投靠老師盧植。盧植在廣宗率五萬對抗張角十五萬,不分勝負。盧植派劉備去潁川打探消息。

張梁、張寶在潁川,與皇甫嵩、朱儁對壘。皇甫嵩和朱儁設計,趁夜裡颳大風,火攻賊寨,火焰張天,賊眾驚慌,馬不及鞍,人不及甲,四散奔走。

火攻真的是《三國演義》中最常見的戰法。

張梁、張寶帶著殘兵敗將逃跑,結果被曹操帶一支人馬給攔住了。奸雄曹操也出場了。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郡人,身高七尺,細眼長髯,官拜騎都尉。曹操的父親曹嵩,本來是姓夏侯的。曹嵩是中常侍曹騰的養子,也跟著姓曹了。

曹操小時候好遊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從小就詭計多端。那時候有很多會看相的人,對曹操都有所評價,最有名的就是汝南許劭,說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曹操遇張梁、張寶敗走,大殺一陣,大獲全勝。張梁、張寶死戰得脫。曹操見過皇甫嵩、朱儁,隨即引兵追襲張梁、張寶去了。

曹操財大氣粗,運氣也好,遇到一群敗軍,撿了個大便宜。

劉備帶著關、張來潁川,這邊戰事已經結束了。劉備又帶兵回廣宗找盧植。不料半路上就看到盧植被鎖在囚車裡。原來盧植不肯行賄,被冤枉了。張飛的暴脾氣一下子就上來了,要救盧植,被劉備給攔住了。眼看著盧植被押送進京。

劉備沒了依靠,只好領軍回涿鹿。路上遇到董卓被張角打敗,劉備三人將董卓救了下來。但是董卓看劉備三人是平民,很看不起他們。這下惹怒了張飛,張飛提刀就要去殺董卓。

難怪劉備和張飛都喜歡結交英雄豪傑,卻一直沒有結交到豪傑。等級森嚴,你看的上別人,別人見你是平民,也不願意與你結交。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從桃園三結義開篇,你不了解的權謀考量
    《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浩浩蕩蕩的歷史卻從不起眼的小事,桃園結義結義拜把子開始!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我們仔細讀了《三國演義》就會發現,那些參與創作《三國》的說書藝人,文人雅士,都脫不了兩個字,一個是忠,一個是義。
  •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桃園,究竟在哪裡?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桃園究竟在哪裡?《三國演義》第一回 ·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明確地說「桃園三結義」是在涿縣。那麼,三國時代的涿縣,目前在哪裡呢?涿縣,古時為涿郡,後改範陽郡、範陽縣,現在是河北省涿州市。
  •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尋訪《三國演義》故事開篇地
    最近熱播琅琊榜,而你可知道,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三國演義第一回故事的發生地,就是離北京70多公裡的河北省涿州。自駕可以走京石高速-範陽中路-範陽西路-G107-三義宮。坐公交:涿州火車站,乘坐7路或13路即可到達。三義宮位於涿州市樓桑廟村,是三國著名人物劉備的故裡,三義宮就是為紀念劉、關、張三兄弟桃園三結義而建的。
  • 《三國演義》中喝得有意思,有氣勢,更有格局的幾次酒
    《三國演義》中的「酒」和《水滸傳》中的「酒」截然不同。《水滸傳》中,一人也好,一群也罷,大部分時候,就是狂飲,濫喝,喝的盡興,喝的痛快,主要在表達「情和義」。而《三國演義》中,關於「酒」的描述雖然不是太多,似乎也沒有《水滸傳》中的「酒」那樣直接,那樣濃烈,卻是場場都有故事,處處都有魅力:透露著豪爽,暗含著神秘,喝酒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大志向,大格局。
  • 《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劉備「仁」,關羽「義」字,張飛是什麼
    《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劉備「仁」,關羽「義」字,張飛是什麼桃園三結義這三位主人公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如果說用一個字來代替他們所展現出的風格,那麼你會用哪個字來代替呢?大哥劉備我首先想到是「仁義」,二哥關羽用「忠義」來形容,那麼張飛用什麼字來形容呢?
  • 桃園三結義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桃園三結義被羅貫中列為《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個故事,自成書以來數百年的時間裡,眾口傳頌至今,被認為兄弟間義結金蘭的典範。就連民國時期青幫入會儀式上都要插上幾隻桃枝,以示效仿劉關張「不求同日而生,只求同日而死」之意。
  • 三國: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因為起義的人都是頭戴「黃巾」所以這次起義史稱「黃巾起義」。黃巾起義剛開始比較順利。後來靈帝得知後。派出了皇甫嵩和朱儶,共討潁川黃巾軍,後來曹操也加入了進來。三個人合兵而戰。一舉打敗了黃巾軍,斬首數萬人。各地仍在徵討黃巾軍。後來,張角病死了。張梁,張寶也被皇甫嵩殺了,十餘萬人被殺,叛亂平息了。就這樣黃巾起義被歷史抹殺了。黃巾起義為什麼失敗呢?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 劉玄德宴桃園三結義
    劉玄德宴桃園三結義劉備攥著兩位紅黑大漢的兵器杆兒向兩邊輕輕一聳。那紅臉、黑臉的大漢各向後退了三步,原地又兜了三個圈子,這才收住了步子。兩人不禁大驚,嘿呀,這賣草鞋的,身體打扮的給要飯吃花子一樣。竟然武功這麼了得?但是這兩個人都是性情孤傲之人。輕易那肯向一個陌生的賣草鞋的人服輸?那黑炭頭大漢喊著,你個賣草鞋的,算哪棵蔥。敢來關我們的閒事?
  • 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幫助「劉關張」打了那些勝仗
    作為三國演義的主角「劉關張」在奪取蜀漢政權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基本上都沒打過什麼勝仗,但是作為主角在那個群雄逐鹿的年代沒有打過勝仗好像有點不像話。為了凸顯「劉關張」的英雄氣概,羅貫中必須幫助他們打幾場勝仗。
  • 「桃園三結義」中的桃園在什麼地方?竟是在「土豪」張飛的後花園
    說起三國肯定就會想到桃園三結義,就是因為桃園三結義讓三個男人綁在了一起,成就了一番偉業。「桃園三結義」是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磕頭結拜的地方。那這個桃園在什麼地方那?大家都知道劉備是個沒落的皇族,後稱劉皇叔,我認為劉備八成不是什麼皇族,只是姓劉而已。
  • 「三英戰呂布」三人打一個,劉關張能稱為英雄?
    首先,《三國演義》在某種意義上是一部演繹「兵家哲學」的小說。「兵者,詭道也。」兵家,以勝利為第一要務,也就是說兵家哲學很多時候就意味著不擇手段。所以兵家哲學和法家哲學是最近似兩種哲學,即目標決定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種思想在近世被總結為「厚黑學」。在一個以勝利為目標的世界裡,勝利者即英雄,無所謂「臉面」。
  • 桃園三結義中的三兄弟的結局都怎麼樣了?
    桃園三結義中的三兄弟的結局都怎麼樣了?要說檢測人世間的情感是否真的情比金堅,在亂世中的情感就尤為珍貴了。在耳濡墨染的患難之情無疑是在三國時期的桃園三兄弟,相結於落魄時期,但三人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忍耐,最終在三人相輔相成的幫助下成就了一番大事業,這三人在桃花盛開的園林之中,義結金蘭,舉杯對天,共飲酌酒,立下有苦同受,富貴同為的生死狀語,一起實現心中的豪情壯志,共創美好的生活與未來。而這三人就是劉備,關羽和張飛。
  • 桃園結義究竟是千秋大義,還是狹隘小義?
    劉、關、張本是陌路之人,因志同道合而結為異姓兄弟,世稱「桃園豪傑三結義」。三個結義兄弟,一句誓言說出口,就終生信守,成為「義」的楷模。既然「桃園結義」被人們稱為「義」,那麼,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義」呢?有人認為,桃園結義是一種大義,因為過種「義」,使三個不是親兄弟的人勝過親兄弟;為了這種「義」,他們不惜拋卻萬裡江山,甚至寶貴的生命。
  • 樂問五千年:為什麼劉關張大破黃巾的神勇故事,很多都未必是真的
    對於眾多三國迷來說,以劉關張三兄弟為代表的蜀漢集團,一定是很多粉絲心中的頭號偶像,這當然是受到了《三國演義》取得巨大成功的影響,特別是小說一開篇,就是桃園三結義,而三兄弟的人生第一戰,自然也是組成義勇軍,屢勝黃巾軍。
  • 殲滅黃巾餘部期間,朱儁身邊的確有位幫手,不過卻並非劉備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二回,發生在劉備跟隨朱儁徵討黃巾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劉備、朱儁和孫堅。原文如下:城中斷糧,韓忠使人出城投降。儁不許。玄德曰:「昔高祖之得天下,蓋為能招降納順;公何拒韓忠耶?」
  • 元代另類說三國:劉關張一手平定黃巾之亂,張飛功勞最大
    元代《三國志平話》是羅貫中《三國演義》的藍本。但前者的腦洞,讓習慣了羅貫中的故事情節的我們,還是驚訝不已。由此還會發出「看完元代的《三國志平話》,就理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有多偉大」的感嘆! 上一篇,我們介紹了《三國志評話》中的黃巾起義的由來。這一集我們將聊一聊評話裡,誇張的劉關張一手終結的黃巾之亂經過。
  • 三國演義中的他們在真實歷史中是什麼樣的?
    但在《三國演義》中,因為他是劉備陣營中的人,又有講信義的特點,所以,就被塑造成「義」的化身。他跟隨劉備,不避艱險。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劉備,只是有感於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離曹歸劉前為曹操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解白馬之圍,乃至今後華容道「義」釋曹操。但是《三國演義》中寫關羽下邳投降時相約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禮待他等卻是子虛烏有。
  • 汪蘇瀧作《桃園》主題曲 11月21日首測
    《桃園2.0》高級製作人沈力航先生表示:《桃園》是一款Q版清新風格的回合網遊,汪蘇瀧的加盟可以更好的將該遊戲青春氣質傳遞給用戶,《桃園2.0》也將因此成為首款專為年輕群體打造的3D回合網遊。據悉,《桃園2.0》將於11月21日開啟全球首測,主題曲搶先聽。
  • 想寫出一部類似三國演義的歷史小說,這些語言藝術,務必了解一下
    《三國演義》的作者就很善於通過刻畫英雄人物的眉目神態,將他的內心想法與他所處環境的表情變化和動作描繪出來。再例如《三國演義》 第七十七回:孫權因為打敗了關羽而大宴群臣,席間「呂蒙推倒孫權,大步前進,坐於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日:『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然後蒙暴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