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幫助「劉關張」打了那些勝仗

2021-01-12 養生專家雲姐

作為三國演義的主角「劉關張」在奪取蜀漢政權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基本上都沒打過什麼勝仗,但是作為主角在那個群雄逐鹿的年代沒有打過勝仗好像有點不像話。為了凸顯「劉關張」的英雄氣概,羅貫中必須幫助他們打幾場勝仗。

1 溫酒斬華雄

關雲長溫酒斬華雄是小說非常精彩的一個章節,先是十八路諸侯聯軍的將領接二連三的被華雄殺死,然後關羽自薦出戰。被袁紹他們嘲笑了一頓,然後曹操說讓他試試吧,然後就把華雄斬了。

但是現實中卻不是這樣,三國志裡面講的很明白,是孫堅把華雄幹掉了,和「劉關張」根本沒啥關係。

 

2三英戰呂布

三英戰呂布和溫酒斬華雄類似,在三國演義裡面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說呂布和十八路諸侯大戰虎牢關,結果十八路諸侯中的將領一個接一個的被呂布秒殺了。然後張飛就急了,衝出去和呂布大戰三百回合,劉備關羽一看張飛要吃虧啊,就上去了一起把呂布打跑了。

 

一下子就成了大英雄。其實歷史上壓根就沒有什麼三英戰呂布,也是羅貫中幫助他們打的。

 

3 討黃巾救董卓

在三國演義開篇,黃巾起義的時候。「劉關張」率領一對人馬討黃巾有功,並且還救過董卓的名。因為董卓知道了劉備並沒有什麼官職,還瞧不起劉備。其實董卓壓根就輪不到劉備救,當時董卓是討黃巾軍真正有功的人。而且董卓在西北一代,劉備在河北一代根本也不挨著,所以這也是胡扯的。

其實三國演義中羅貫中不只是幫助「劉關張」打了很多仗,還幫助諸葛亮打了很多仗,敬請收看下一講,被神化的諸葛亮。

相關焦點

  • 元代另類說三國:劉關張一手平定黃巾之亂,張飛功勞最大
    元代《三國志平話》是羅貫中《三國演義》的藍本。但前者的腦洞,讓習慣了羅貫中的故事情節的我們,還是驚訝不已。由此還會發出「看完元代的《三國志平話》,就理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有多偉大」的感嘆! 上一篇,我們介紹了《三國志評話》中的黃巾起義的由來。這一集我們將聊一聊評話裡,誇張的劉關張一手終結的黃巾之亂經過。
  • 盤點那些與三國有關的動漫,Q版三國引人爆笑,SD敢達中二爆發
    說起三國我們也都十分的熟悉,雖然說有著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加大英雄色彩部分存在,但怎麼說三國時期也是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經典時期之一。這麼一個豐富經典的歷史,當然也少不了一些動漫、遊戲、歷史的改編。在IGN的遊戲評分中甚至達到了9.3分,引起一些忠實的《全面戰爭》系列玩家購買也是理想當然,而國內的三國粉絲、以及一些熱愛中華文化的玩家同樣也被這個《全戰三國》給吸引了,直到現在已經成為了2019年Steam首發熱度最高的遊戲(超過了只狼)。那麼在動漫中有哪些作品是與三國有關係的呢?這期就來盤點一些那些跟三國有關的動漫作品吧!
  • 《三國演義》中的待解之謎,魏延曾履立奇功,為何突然叛逃蜀國呢
    《三國演義》乃中國最為經典的小說之一,這部小說也被入選為"四大名著"當中。通過《三國演義》這部作品,能看出作者羅貫中先生,有著非常明顯的"尊劉抑曹"思想。說得更通俗點,劉備創建的蜀國被看成是正統政權,曹操建立的魏國,則是越俎代庖,不符合傳統禮制。經過這種渲染,後人閱讀《三國演義》時,每當讀到蜀國打了勝仗,便會由衷的高興。
  • 三國演義裡經常打敗仗的一個人,三國志中卻記載著他的英雄事跡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三國演義》,我們都覺得《三國演義》讀起來比正史更加有趣,因為演義裡面的故事情節一波三折,那麼多英雄人物栩栩如生,讓大家看罷非常痛快。不過《三國演義》畢竟只是小說,故事情節都是特意為主人公設定的,其他人物也是為主人公服務的,所以《三國演義》雖然是以三國時期的人物為原型寫作的,可是裡面許多人物與正史上的記載有出入。就拿張郃來說吧,在《三國演義》裡面,張郃經常打敗仗,基本沒贏過,遇到了趙子龍,被他一嚇就不敢正面近身,張郃死後,孔明還笑他膽小。其實這樣的設定,大家不會覺得奇怪嗎?
  • 「三英戰呂布」三人打一個,劉關張能稱為英雄?
    首先,《三國演義》在某種意義上是一部演繹「兵家哲學」的小說。「兵者,詭道也。」兵家,以勝利為第一要務,也就是說兵家哲學很多時候就意味著不擇手段。所以兵家哲學和法家哲學是最近似兩種哲學,即目標決定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種思想在近世被總結為「厚黑學」。在一個以勝利為目標的世界裡,勝利者即英雄,無所謂「臉面」。
  • 三國演義中的他們在真實歷史中是什麼樣的?
    三國演義中寫了很多名將和傳奇故事,但是有很多不真實的,演義只是給大家講述的一個故事不是真實的。今天我們說一說三國演義中的他們,在真實歷史中是什麼樣的。周瑜:歷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雅量高致」。劉備稱他「文武籌略,萬人之英」。
  • 三國演義中的偽兵器,關羽的刀呂布的戟,不如張飛黃忠的靠譜!
    一部小說《三國演義》幾乎顛覆了中國人的歷史觀,裡面很多胡編亂造的故事,都被很多中國人當做歷史來解讀。但故事終究是故事,是無法經過論證的,比如《三國演義》中幾位武將的兵器,就被作者羅貫中弄虛作假,有的穿越時空,有的移花接木,靠譜的還真的沒有幾個,完全可以被稱呼為"偽兵器"!
  • 三國演義中此人是炮灰,水滸傳中一人與他同名,卻在梁山排名很高
    《水滸傳》與《三國演義》皆屬四大名著,絕大多數的男性讀者都同時看過這兩部歷史小說,雖然兩部著作講述的故事所處的時代背景全然不同,但兩者之間還是有頗多關聯的,具體體現在其中角色的關聯性,比如在《水滸傳》的人物設定中,那在梁山上排名第五位的「大刀」關勝就是關羽的後人,又如「小溫侯」呂方不僅姓呂,甚至連一身的穿著打扮也是模仿呂布
  • 國色天香、王的女人,94版《三國演義》中的女演員,近況如何?
    棍哥已經講了古典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86版《西遊記》、87版《紅樓夢》、98版《水滸傳》中的那些美女演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棍哥,在文章列表中查閱。今天,棍哥再來講講94版《三國演義》中的女演員。跟前面講到的一樣,94版《三國演義》也是由央視電視劇製作中心出品,可以說代表著國產電視劇的官方水準,也是當時最高水平。
  • 《三國演義》裡的五個神仙有多厲害?說出來你都不信!
    各位看官,本場說書內容: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神仙、諸葛亮。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三國演義的開篇首句,可謂是一語道出了整個天下變化的規律!感覺羅貫中先生就是站在了時間的長河裡面,來觀察整個中國的古代歷史,上至天文,下至人心。
  • 想寫出一部類似三國演義的歷史小說,這些語言藝術,務必了解一下
    大家好,我是小俗事相信我們大家在剛接觸 《三國演義》的書籍或是影視作品時,都曾被羅貫中那以假亂真的寫作手法迷惑,以至於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古代歷史。毫無疑問作為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 ,這是非常成功的。本期我就帶大家來看看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都利用了那些藝術語言來描繪了哪些人物。
  • 讀《三國演義》之「草船借箭」有感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我初次看《三國演義》時,就被裡面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深深吸引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描寫得非常精彩,令我愛不釋手。    說到《三國演義》,你肯定會想到那個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握鵝毛扇的智者——諸葛亮。他一生輔佐明君,為國家著想,任勞任怨,他出謀劃策為自己的國家打了一場又一場的勝仗。
  • 《三國演義》,在鎮江人王扶林的鏡頭下,在柏文的歌聲裡……
    塑造歷史人物形象,不能用百分之百的真實去要求藝術,但藝術所反映的歷史基本事實總要和客觀存在的「史實」(《三國演義》)大致不差。羅貫中吸取了民間傳說,對史書一些內容也是進行了藝術誇張的。如「空城計」這一充分反映了孔明智慧的情節,在《三國志》、《資治通鑑》等正史中均無記載。這種將人物典型化的精彩描寫,在歷史書裡是不存在的。
  • 諸葛亮被三國演義過度吹噓了?看看這些名人的評價,才知被騙太久
    而很多人並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研讀歷史,而是通過三國演義這種通俗的文藝作品來了解這個人。而現在網絡上有一種論調,覺得諸葛亮被三國演義過度吹噓了,借東風、草船借箭、七星燈續命都是現實中不存在也不可能發生事情,是羅貫中出於個人喜好,為諸葛亮強行附加上去的一層神化光環。而實際上,諸葛亮真的是被三國演義過渡吹噓了嗎?
  •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桃園,究竟在哪裡?
    《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桃園究竟在哪裡?《三國演義》第一回 ·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明確地說「桃園三結義」是在涿縣。那麼,三國時代的涿縣,目前在哪裡呢?涿縣,古時為涿郡,後改範陽郡、範陽縣,現在是河北省涿州市。
  • 三國演義猛將排名前二十位,文鴦力壓關羽擠進前5,呂布不是第一
    首先說,張飛是《三國演義》中唯一一個不怕呂布的人,而且是敢於藐視呂布的人。《三國演義》中描寫了張飛前後指著鼻子罵了呂布五次,跟呂布單挑了兩次。第一次是在虎牢關,張飛50回合戰平呂布。徐州之戰中,張飛100回合戰平呂布。最關鍵的是,張飛沒有赤兔馬,依然打平了呂布。呂布敢不敢跟張飛換換馬?
  • 劉關張三人打呂布一人,勝之不武,為何還稱劉關張為「三英」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橋段,就是「三英戰呂布」。明明三個打一個,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為什麼《三國演義》卻還要大肆宣揚呢?而且,《三國演義》還把劉關張三人說成是「三英」,卻並沒有把呂布說成是什麼英雄豪傑,而是直呼其名。
  • 加入蜀漢的兩位黃巾軍大將,一位是羅貫中虛構,一位是世家大族
    黃巾軍來勢洶洶,打的漢朝措手不及,而且黃巾軍中多為流民、山賊出身,衣食無靠,生死不知,加上對大賢良師張角的個人崇拜,所以戰鬥力不弱。周倉周倉,字元福,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沒錯,周倉是純虛構的,在正史上並不存在。周倉的形象為身材高大、黑面虯髯的關西大漢,本是黃巾軍出身,關羽千裡尋兄之時請求跟隨,自此對關羽忠心不二;在聽說關羽兵敗被殺後,周倉也自刎而死。元代至治(公元1321—1323)年間刊刻的《全相平話三國志》一書,最早出現有周倉這個人物。
  • 三國演義中令人深思的小細節,沒有熟讀的話根本不能理解其中內涵
    書中敘述了很多驚心動魄的故事,塑造了栩栩如生的鮮明英雄人物,大家對其一定都了如指掌。其實大多數人看三國也只是看個熱鬧,裡面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小細節都不曾發現,如果不是熟讀三國的人根本不能理解其中內涵,你知道三國演義之中都有哪些有意思的細節嗎?第一個問題就是張飛從一開始就忠於劉備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