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出一部類似三國演義的歷史小說,這些語言藝術,務必了解一下

2020-12-07 小俗事

大家好,我是小俗事

相信我們大家在剛接觸 《三國演義》的書籍或是影視作品時,都曾被羅貫中那以假亂真的寫作手法迷惑,以至於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古代歷史。

毫無疑問作為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 ,這是非常成功的。作者利用歷史背景 ,用淺顯易懂且適合大眾的語言,將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朝廷的興盛和衰落、諸侯割據之後的鬥爭寫成了一個完成的故事鏈。

圖註:三國

並用獨特的藝術語言,將每一個 歷史人物塑造成了個性獨特的人物形象,把 《三國演義》中的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思想境界深入細緻地描繪出來。

本期我就帶大家來看看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都利用了那些藝術語言來描繪了哪些人物。

01 一、通過描繪人物的眉目神態,來呈現他的情感世界

每個人生來都與眾不同,那麼想要寫出一部成功的小說,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與他所處環境的喜怒哀樂、精神面貌是不可或缺的。

《三國演義》的作者就很善於通過刻畫英雄人物的眉目神態,將他的內心想法與他所處環境的表情變化和動作描繪出來。

例如《三國演義》 四十二回中:

張飛立在長板橋上「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後又「張飛睜圓環眼,隱隱見後軍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料得是曹操心疑,親自來看。」再又張飛睜目又喝日:『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

圖註:張飛

這一段相信我們大家都很熟悉,趙子龍長坂坡七進七出,張飛一吼,喝退十萬曹軍。作者將張飛的表情」睜圓環眼「 以及他的眉目神態 「倒豎虎鬚」來回的進行描述,來展現出他威猛剛烈、無所畏懼、怒髮衝冠誓死也要護衛劉備逃脫的內心想法。

再例如《三國演義》 第七十七回:孫權因為打敗了關羽而大宴群臣,席間

「呂蒙推倒孫權,大步前進,坐於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日:『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然後蒙暴斃。」

圖註:鬼神關雲長

作者在寫完呂蒙白衣過江襲取荊州,斬殺關羽後,又繼而利用鬼神之說的描寫方法,將關羽的神魂附體呂蒙後,呂蒙臉部表現出的兩眉倒豎、,雙眼圓睜、等眉目神態與人物的語言結合在一起,來揭示關羽作為一個英雄人物卻因為被暗算而亡,心裡是何等的憤恨與希冀復仇。

02二、通過利用人物的個性語言來呈現人物的性格和他的心理

語言存不存在藝術?我認為是存在的。羅貫中就通過利用語言藝術來將每個人物的性格乃至他的心理都深度的呈現在了我們面前,因為小說裡人物的思想感情如何,我們不能看到他的臉部,他的表情,所以我們不清楚。這個時候只有語言才能將人物的心理極易表現出來。

他能準確的利用個性的語言來塑造出獨特的人物性格,讓人物在某些場合講的話,可以將他當時的內心世界呈現出來。 這也是《三國演義》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方面。

例如 《三國演義》 第七十三回中:

孫權聽從諸葛瑾的建議,想和關羽結親,他肖接回絕:「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

圖註:關羽

語言的藝術在於僅僅是文字,我們不需要刻意去想像,就可以腦補出來人物的心理。作者這一段毫無疑問是成功的將關羽孤高自傲 、狂妄自大性格和他的心理描繪的活靈活現。

03三、通過刻畫人物的內心獨白,來呈現他的內心世界與他的感情

在 《三國演義》中,作者用的最多的寫作手法,應該就是刻畫人物的內心獨白了,這是一種通過獨特語言可以淋漓盡致將人內心最真實的心聲自然而然流露出來出來的一種真實且又入木三分心理寫作手法。

例如 《三國演義第二十七 》:

關羽得知兄長劉備消息後,帶領家眷在離開曹操的途中遇到張遼前來追趕,他說:「文遠莫非欲追我回乎?」「便是水相鐵騎來,吾願決一死戰!」

便是 、吾願,這短短話語,就充分將關羽千裡尋兄的迫切心情,以及他內心深處即便千軍萬馬阻攔,也一如既往的內心想法表達了出來。

圖註:曹操

再比如我們都知道曹操,他的強大來源於他的眾多智囊與良將,四十八回中他在赤壁大戰前奏與臣下共飲,興起作了一首 詩《短歌行》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短歌行》

作者就將曹操那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以及他渴望賢才、愛才如命的內心真實想法利用這首詩表現出來。

還有第十九回中:

呂布在下邳城與曹操對峙,陳宮向呂布獻上破敵妙計卻沒有被採納,陳宮嘆日:「吾等死無葬身之地矣!」

圖註:呂布

這是陳宮對呂布只會逞匹夫之勇的痛恨,也是預見到下邳之戰最後會以失敗告終的心理流露。 。在 《三國演義》 中這種借人物獨白將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出來的描寫方式 ,比比皆是。

04四、通過人物之間的爭執製造衝突來描述人物繁複的心理。

每一個人的性格都是獨一無二的,有的大大咧咧、有的 多愁善感 、還有的態度令人捉摸不透,只有在激動的和別人爭執產生衝突時才會展現出來。

而 《三國演義》的作者將真實的歷史故事化描寫,他最拿手的就是寫人物產生爭執,然後將爭執的事件放在最容易產生鬥爭激烈的地方上,使小說人物縱橫交錯的關係連結起來,將這些人物的性格在產生衝突時形成的複雜心理,深度的刻畫出來。

圖註:諸葛亮

諸葛亮舌戰群儒,我相信我們大家都有聽過、看過,這一段甚至入選過中學和大學語文課本,還要求學生學習其中的論辯方法,毫無疑問這一段是非常成功的。

第四十三回中諸葛亮舌戰群儒,兩方人馬之間的矛盾衝突表現得十分明顯:

以張昭為首的江東主降派深怕諸葛亮來遊說其主,處處陳說曹操之強大與孫劉之暗弱,虞翻、步騭等人的論辯無不體現著畏曹心理,諸葛亮根據他們各自的心理弱點,一 一對其駁斥,也表示了定能戰勝曹操的內心獨白。後來黃蓋「厲聲日:『孔明乃當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難,非敬客之禮也。曹操大軍臨境,不思退敵之策,乃徒鬥口耶! ' 眾視其人,乃零陵人,姓黃,名蓋,字公覆,現為東吳糧官。」

這一段作者通過描寫所求利益不同的人物之間產生的爭執來分別描寫他們每個人的心理,將這些人的性格、以及形象展現得活靈活現地,令我們可以從文字就可以窺探出每一個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得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仿佛就在眼前一般,充滿真實感。

諸葛亮我們都說的太多了,這一段就說一說黃蓋吧,黃蓋一句話就將他義膽忠肝的個性以及他內心對以張昭為首主降派的鄙視、要與曹操決一死戰的想法都表現了出來。

05五、通過具有特定特徵的細節和動作來描述人物心理

作者擅長利用具有特定特徵的細節,把小說人物的外在行為與內在心理活動的矛盾聯繫起來,使人物的行為,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其心理狀態。

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中體現的特別明顯:

趙雲單騎救出幼主阿鬥,來到主公劉備面前「遂解視之,原來阿鬥正睡著未醒。雲喜日:『幸得公子無恙!』雙手遞與玄德。玄德接過,擲之於地日:『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 ' 趙雲忙向地下抱起阿鬥,泣拜日:『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 "

圖註:趙雲

羅貫中通過一段幾十字的短文,利用「解」、『『遞」、「接」、「擲」、「抱」這幾個動作,將主公與將領之間不同心理描寫得活靈活現,趙雲的喜悅來源於阿鬥的安然無恙,,而劉備將阿鬥擲之於地 ,這裡包含了他臨機應變、為人狡詐的一面,他真的不顧自己孩子的安危嗎?不不不,這只是為了讓他表現出對愛將的安撫心理。

又例如中四十六回:

周瑜與諸葛亮共同討論破曹大計時「教取筆硯來,先自暗寫了,卻送與孔明;孔明亦暗寫了。兩個移近坐榻,各出掌中之字,互相觀看,皆大笑。原來周瑜掌中字,乃一*火』字;孔明掌中,亦一火'字。」

在此段,周瑜和諸葛亮沒有一句話來表達,兩人完全是靠細節和人物的動作來表達雙方都希冀對方能與自己一致的心理狀況 。

06看法

當然此外還有很多寫作手法,比如作者還擅長利用小說人物的信件或是檄文來展現人物心理,描繪人物性格,例如陳琳的《討曹操檄文》文中內容痛罵了曹操一頓,使得陳琳公正不阿的性格,以及他當時激昂慷慨的心理被深度的描繪了出來。

圖註:陳琳

還有諸葛亮的《出師表》,將他積壓心裡的那因久久不能匡扶漢室而怊悵若失的心酸道出,刻畫出了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勤勉人物性格,以及將希望能夠建功立業的繁複心理呈現出來。

成功的長篇歷史演義小說,除了要展示歷史事件發展的全過程,還要揭示其走向的內在動因。毫無疑問《三國演義》都做到了,而且羅貫中在書中刻畫人物靈魂的語言藝術千變萬化,仿佛令人感覺就站在這個宏偉的朝代,與那些書中的名將、謀士在並肩作戰。

—文章原創/小俗事

— 圖片來源/網絡

—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 羅貫中 》、 《 裴宋之注三國志 · 陳壽 》、 《 中國文學史 · 袁行霈 》。

相關焦點

  • 5本作者文筆一流、文風流暢的歷史小說,看點十足,一次過足癮!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5本作者文筆一流、文風流暢的歷史小說,尤其是喜歡歷史小說的書迷們,可千萬不要錯過小編今天的推薦呀,保證你們看後會對這5本小說愛不釋手的,小說代入感極強面對殘酷慘烈的古代戰爭,真實的明代市井,一個個小人物創造的歷史,展開一幅波瀾壯闊,而又溫婉纏綿的晚明畫卷。網友點評:晚明是我看過的穿越小說裡最喜好的一部,地步非常之高,臨時想不到更高的了。文中大段大段的對話,都是「精益求精的人間伶俐」,讀起來以為作者真是明白人。換成我,意思能表達出來,但是遠遠達不到作者如許老練的語言程度。
  • 《三國演義》,在鎮江人王扶林的鏡頭下,在柏文的歌聲裡……
    因此,通過最易被接受的視聽藝術,把《三國演義》完整地、直覺地顯示於螢屏,使世界觀眾都能「讀」 一遍《三國演義》,具有相當深刻的含義。作為總導演,在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即將播出之際,我想說的很多很多。這裡僅拈出幾個問題,談談我的藝術構思。
  • 千年小說發展史:為何明清小說能在眾多小說中拔得頭籌?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明清時期,隨著市民經濟的不斷增長,小說得到了空前繁榮。因此小說的種類也逐漸變多,也推動著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書寫出極為濃重的一筆,使我國小說的發展達到了高潮。而明清小說能夠得此如此成就的原因除了社會條件外,更加重要的原因在於它自身的獨特之處。一、以史為筆,描繪傳奇畫卷。
  • 三國演義中的他們在真實歷史中是什麼樣的?
    三國演義中寫了很多名將和傳奇故事,但是有很多不真實的,演義只是給大家講述的一個故事不是真實的。今天我們說一說三國演義中的他們,在真實歷史中是什麼樣的。周瑜:歷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雅量高致」。劉備稱他「文武籌略,萬人之英」。
  • 《三國演義》從桃園三結義開篇,你不了解的權謀考量
    《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浩浩蕩蕩的歷史卻從不起眼的小事,桃園結義結義拜把子開始!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我們仔細讀了《三國演義》就會發現,那些參與創作《三國》的說書藝人,文人雅士,都脫不了兩個字,一個是忠,一個是義。
  • 三國演義關羽斬殺十六位大將,那麼真實歷史關羽如何呢?
    現如今的人們對小說三國演義肯定是不陌生的,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三國演義就已經被搬上了大銀幕。正因如此,後人對三國這段歷史變得非常熟悉,時至今日,三國依然是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之一。作為歷史上的大亂世,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厲害人物,無論是武將還是謀士,三國時期都出現了非常多。
  • 雷蒙德·錢德勒的傳記,他如何將犯罪小說變成一門藝術?
    《罪惡之城的騎士:雷蒙德·錢德勒傳》內容簡介我們對雷蒙德·錢德勒的了解總是摻雜著各類秘聞和真真假假的逸事,他的一生同他的代表作《漫長的告別》一樣撲朔迷離。如今,「文學偵探」湯姆·威廉斯跨越大西洋兩岸,吸納大量新的採訪、此前未曾公開的信件和檔案,幫助我們了解這位神秘作家。
  • 他,17歲寫出偵探小說(圖)
    1月12日,一部15萬字的偵探小說《夜案》由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被業界譽為「中國第一部中學生偵探小說」。消息一出,年少的李禹東成了省內各大媒體競相報導的對象。  小小年紀 痴迷福爾摩斯  中國有古諺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似乎是李禹東命中注定的事情。
  • 中國的古典小說的審美理想:以形寫神、中和之美、勸善懲惡
    若結合小說產生的時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經歷與審美趣味,以及長期積澱形成的民族審美心理、審美意識、文化心理結構和藝術思維性格等方面,可發現這些特點可總結為以下3點:1、以形寫神的理想形象;2、中和之美的理想境界;
  • 如何寫好小說?五招教你寫好小說
    小說是一種運用文學語言,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情節安排,形象塑造,環境描寫,多方面反映和再現生活的敘事性文學體裁。賈平凹說:『小說是什麼?小說是一種說話, 說一段故事。」小說寫作與一般記敘文寫作的重要不同之處在於小說要進行藝術概括,要運用虛構,想像典型化的方法刻畫人物性格,從而創造出具有典型性,有體現時代精神和社會性特徵的典型形象。
  • 男主穿越歷史小說,我在追《神話版三國》
    這是不是哪裡有些不對啊,陳曦順手摸了一把鵝毛扇揮了一下,狂風大作,嘆了一口氣,「這是神話吧,我自己都不正常了。」小時候看三國,喜歡諸葛亮,覺得諸葛亮真神。 初中時期看三國喜歡曹操,覺得他真厲害,梟雄之姿魅力很大。 再後來喜歡司馬懿,覺得其謀,其忍,其老辣堅韌在三國中無出其右。 進去社會後,卻喜歡上了我一直瞧不起的劉備,白手起家卻幹出了一番偉業。
  • 《鬼吹燈》小說又被侵權了?了解一下!
    《鬼吹燈》小說又被侵權了?了解一下!近日,北京知產法院公開宣判了《鬼吹燈》作者天下霸唱訴青島出版社有限公司、上海玄霆娛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噹噹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侵害其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主要內容是盜墓尋寶,是一部極為經典的懸疑盜墓小說,這部小說也迅速成為了圖書銷售排行榜的榜首。2、案件回溯《鬼吹燈》作者天下霸唱曾公開宣布要修改《鬼吹燈》系列小說,後發現青島出版社有限公司、上海玄霆娛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當當網上預售的《鬼吹燈》系列小說使用了「最新修訂」等詞彙進行宣傳,並對原作內容進行了大量修改。
  • 一個詩人與一段歷史的詩意相遇—趙曉夢長詩《釣魚城》的藝術表達
    在這裡,我們沒有必要詳細複述詩人書寫中的細節,只是想特別指出其中的一個關鍵點,就是在建構這種結構的時候,「時間」是詩人最為關注的切入角度。長詩的三章九個部分的開頭一句都是「再給我一點時間」,也就是說,九個人都在祈禱時間的駐留,「再」字暗示我們,這些人物所說出的都是已經過去的經歷和情感,是對歷史的回顧。
  • 陳忌譖:藝術是孩子天生的語言
    您覺得這些劇和國內的兒童劇相比,好在哪裡?陳忌譖:這幾年,國內的兒童劇進步挺大,但有幾個方面需要被打破。首先要打破文本先行。傳統思維是先有劇本,才能排劇。但是國外很多戲劇的起點是非常多元的。比如兒童劇《紙美人》,就用紙的元素髮展出了故事。文本可以靠後一點,這樣創作會更豐富。
  • 易中天最新書法作品,4字寫出藝術美!原來是書法高手!
    文 / 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大家肯定會想到很多自己喜歡的書法家,有的網友喜歡臨摹歐陽詢的書法,還有的網友喜歡田英章的「田楷」,也有的網友喜歡宋徽宗的瘦金體,這些書法名家把中國的漢字寫出了藝術美,正是他們的努力讓我們的漢字文化發展到了巔峰,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
  • 石華鵬:有關小說寫作的幾個詞
    小說在成為一件經得住解讀的藝術品之前,它要解決諸多學理性和技術性的問題,比如敘述腔調的尋找、故事情節的設置、人物性格的確立、細節的取捨等等,這些均可用客觀而理智的「成立」一詞來判斷。成立一般用於確鑿無疑的推論,而用於模糊藝術的判斷,有模糊中取精確的味道,別開生面。最先用「成立」一詞來談論小說的,我不敢說是評論家李敬澤先生,但他確實很喜歡用「成立」這個詞來臧否小說。
  • 廣電總局推薦21部網絡小說 《羋月傳》上榜
    >>《羋月傳》  作者:蔣勝男《羋月傳》是一部以人帶史的大格局歷史小說。作品在真實歷史資料的基礎上,合情合理地展開自己的藝術想像。在宏大的歷史場景與動蕩的時代背景下,一方面娓娓道來,寫出一個不凡女性的成長過程與心路歷程;另一方面又回到歷史現場,細緻入微地展現戰國時期的史實、禮儀與風俗。
  • 一個詩人與一段歷史的詩意相遇——趙曉夢長詩《釣魚城》的藝術表達
    在這裡,我們沒有必要詳細複述詩人書寫中的細節,只是想特別指出其中的一個關鍵點,就是在建構這種結構的時候,「時間」是詩人最為關注的切入角度。長詩的三章九個部分的開頭一句都是「再給我一點時間」,也就是說,九個人都在祈禱時間的駐留,「再」字暗示我們,這些人物所說出的都是已經過去的經歷和情感,是對歷史的回顧。
  • 三國演義中的偽兵器,關羽的刀呂布的戟,不如張飛黃忠的靠譜!
    一部小說《三國演義》幾乎顛覆了中國人的歷史觀,裡面很多胡編亂造的故事,都被很多中國人當做歷史來解讀。但故事終究是故事,是無法經過論證的,比如《三國演義》中幾位武將的兵器,就被作者羅貫中弄虛作假,有的穿越時空,有的移花接木,靠譜的還真的沒有幾個,完全可以被稱呼為"偽兵器"!
  • 在我國明清時期,有哪些不同於其他時代的文學藝術成就?
    明清時期是世界大變局的分支點,也是歷史的轉折點。從此,西方開始進入快速富強之路。然而,中華民族卻逐漸衰落,淪落到飽受欺凌的地步。也正是這個時候,中國的文化藝術到達了鼎盛時期。那麼明清時期有什麼不同於其他時代的文學成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