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醫文史當能品,詩詞歌賦可存心。茶壺煮酒君莫笑,壺裡糊塗論古今!――《易品文心》。人生之於世,宜易而從簡。浮沉遲數,興衰幾何,不過茶一盞,酒一壺。或花間獨酌,或邀一二老友,一席談笑間,世上已千年!歡迎來到我的世界,與你談天說地,一品乾坤!
猴子天性活潑好動,又因其聰明伶俐而被人們喜歡,但也正是因為這兩點,人們想把猴子馴服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有人卻想到了一個辦法,讓猴子自己乖乖聽話,那就是殺雞儆猴。因為猴子聰明,知道主人為什麼把雞殺了,於是乖乖聽話,甚至都忘了自己想跑的話,主人是抓不到的。
宋朝時有個叫眀鎬(安丘人,字化基)的人,官至為龍圖閣大學士,在他任并州知州時,就做了兩件「殺雞儆猴」的事情,這都是以儆效尤的做法。當然,這些事情發生在古代可能會比較正常些,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只能是活學活用了。
當時邊境守軍中,有很多不學無術的富貴子弟,這樣的事情可以理解,在和平時期,當然有能力的人都想讓自己的子女有好的差事來幹,古代時在軍隊或官府謀職,就是「吃皇糧」的首選了。面對這些好逸惡勞的不學無術之徒,大都沒有什麼好辦法。而眀鎬就十分簡單的解決了此事。原來明鎬選擇其中最不好學的人來處以杖刑,明示以人,那些混吃混喝的人中較柔弱者看了,心中不免害怕。平時吃喝玩樂都可以,可一旦這樣開始有危險了,那就不能再玩了,所以一時間,那些大小皆不堪用的人都自己離去。眀鎬則奏報朝廷,選擇其中熟悉軍事的人防守城寨,此事也就這樣解決了。
還有一事,眀鎬的做法同樣有「殺雞儆猴」的影子在裡邊,看來眀鎬此人對此法情有獨鍾啊。當時的軍隊有一不好的習氣,每逢軍隊出發時,都有很多娼妓想跟著走。這種習氣讓明鎬很是頭疼,於是就想驅逐她們,但一想到這種習氣形成已久,如果就這樣直接驅逐,一來怕屢禁不能止,二來又怕傷了士氣。這一時間也是沒有什麼好辦法,然而就在這個檔口,正好發生紛爭,有士兵殺了娼婦。這是命案,所以有人報官,役使捉來士兵報告給明鎬。正在苦惱如何驅逐這些娼婦的眀鎬眼前一亮,頓時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於是,明鎬只是說了句:「她們來軍中做什麼?」就放了殺人的士卒,並不治罪。
古時候的法律就是這樣,有些人完全可以凌駕於律法之上,就像這眀鎬一樣,士卒的性命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所以儘管有人不解,為何犯了命案也能全身而退,但也沒人來為這些娼妓討些公平。由此可見,當時社會的這些娼妓們的社會地位真的是低得可憐,更沒人會去為她們著想,但沒人想不代表自己不會去想,娼妓們眼見自己如果在軍營被殺,等於白死,那誰還來這裡冒這個險呢?於是娼妓們各自離去,娼婦隨軍的問題也就這樣解決了。
這兩件事情,一個是處理一部分人,一個是根本不處理,但結果都是能夠震懾,警醒另一部分人,讓這部分人「知難而退」,總體上來說都是殺雞儆猴的做法。如果照搬這件事,現在可能不太適合,但道理還是可以用的,如果生活中碰到類似的問題,還是可以借鑑借鑑的!
好了,今天的《智囊》小故事就聊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類小故事,可以關注我,如果你對這「殺雞儆猴」有什麼看法,同樣歡迎你的留言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