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的穴位是胃經很常用的穴位,內庭穴,在腳指頭附近。
具體描述是在足背,於二、三趾間,趾蹊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看一下圖就很清晰了。
內庭穴也是一個治療全身疾病的穴位,尤其善於治療頭面部的疾病。
如口眼歪斜,上齒痛、咽痛、鼻衄、腹痛、腹脹、洩瀉、痢疾、便秘、熱病、足背腫痛等。
內庭穴針扎進去也比較安全,一般穿過皮膚、淺筋膜、深筋膜,沿第一趾短伸肌腱與第二趾短伸肌腱之間進入第二、趾骨間的骨間肌中。該皮區是由腓淺神經分出的足背內側皮神經支配。
內庭為足陽明經之滎穴,滎主身熱,具清熱瀉火、降逆止嘔、和青消食、理氣導滯之功。手足陽明之脈均循齒中,若大腸、胃腑有熱,或邪犯陽明鬱而化火,均能上犯齒部而致牙痛。故內庭以其清洩陽明經之火邪為治風火牙痛之要穴,為「病在上,下取之」之義。
可以配合合谷以清陽明經之熱。
配頰車、下關以疏洩足陽明經氣。
諸穴合用,名曰「風火牙痛刺方」。
如果是虛火導致的牙痛要滋陰,可內庭伍太溪以滋腎,伍行間以瀉肝,名曰「虛火牙痛刺方」。
內庭乃足陽明經之滎穴,有清洩胃腸溼熱、和胃降逆、理氣導滯之功;足臨泣為足少陽膽經之輸及八脈交會穴之ー,通於帶脈,有疏肝利膽、調達樞機理氣導滯之功。二穴相伍,具調達樞機、利膽和胃之功,從而有柴平湯之效,今名之曰「《玉龍》內庭樞機方」,為治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膽囊炎之用方。
今天的內庭穴講完了,有收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