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26日電(記者 李晨)幽幽遠山,擋不住玉茂友情。炎炎夏日,玉茂共赴「千裡之約」。
「我宣布,羌山少年勵志東部行夏令營開營!」隨著共青團玉環市委員會龔覓書記宣布開營,30名四川茂縣羌族少年兒童在玉開展為期4天(7月13日至16日)的夏令營活動正式拉開了帷幕。
據悉,2018年起,玉環共青團與四川阿壩州茂縣共青團結對,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青夥伴行動」。本次夏令營活動是「青夥伴行動」5大子項目中「同成長」項目。
開營儀式上,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個擁抱,30位羌族學生與我市學生一一結對,建立起彼此間深厚的友誼。團玉環市委聯合玉環翰米書店為茂縣羌族少年兒童捐贈價值6000元的圖書繪本。玉環市少年兒童獻上了精心準備的樂器合奏、舞蹈、花樣跳繩及小組朗誦等節目,歡迎遠道而來的羌族朋友。羌族少年兒童們也奉上了獨具羌族特色的舞蹈《爾瑪姑娘》《綠滿羌山》和羌笛演奏,讓玉環少年兒童感受到羌族文化的魅力。
了解一座城,從歷史文化開始。30名羌族少年兒童在「鏗鏘鏗鏘鏗鏘……」的伴奏聲中,欣賞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龍」表演,了解非遺文化,並在老師的指導下,或動手製作魚燈骨架,或穿上貝殼舞服裝體驗舞蹈動作。他們參觀坎門基幹民兵哨所,了解玉環海防歷史和民兵英雄事跡;遊玩東沙漁村,感受「藍色漁海文化」「紅色海防文化」和「古色非遺文化」的三色文化;攀登石峰山火山遺址,現場體驗採茶樂趣,品嘗火山茶韻。羌族學生何晏秋表示:「從小到大都沒有離開山區到這麼遠的地方,這次來到東海之濱玉環,體驗參觀了這麼多東西,真切領略到大山外的精彩世界,我十分開心!」
都說美食是一座城市的集體記憶。「咚咚噹噹、咚咚噹噹」「敲的時候要控制力道,還要不停轉動魚肉餅方向,灑澱粉……」,30名羌族少年兒童手持小木棍在陳阿嬤指導下,認真學習製作玉環特色美食「魚皮餛飩」。敲魚皮、包肉餡、蒸餛飩、清湯煮……不一會兒,羌族少年兒童就品嘗到自己親手做的「魚皮餛飩」。羌族少年兒童們先後還品嘗了海鮮、錫餅等玉環本土美食。羌族學生楊晨昕在品嘗了地道海鮮後說道:「這裡的海蝦很鮮美、很好吃,也如願看到了寬廣的大海,內心無比激動。」
四天行程中,30名羌族少年兒童還在玉環市青少年宮體驗航模、非洲鼓、國畫三門課程;前往浙江億工場跨境電商產業園和浙江利中汽車底盤件有限公司,現場觀摩企業生產,體驗現代企業生產與生活;參觀漩門灣溼地公園、教育研學基地,感受濱海風光。
「在這次夏令營中,我不僅看到了老家山區看不到風景,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更重要的是結交了海邊的小朋友,與他們結下了深厚友誼。」羌族學生劉雨霏表示,對於這段難忘的人生經歷,自己很是珍惜。
團玉環市委龔覓書記表示:玉環和茂縣雖相隔兩千多公裡,但自結對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青夥伴行動」,我們深化交流,本次夏令營從路線策劃、時間安排到人員協調,都做了精心安排,旨在讓玉茂兩地少年兒童建立深厚友誼,開拓視野,提升綜合素質。下階段我們將邀請更多批次的茂縣羌族少年兒童來玉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藉此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