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 如何減激素?

2020-12-04 人民網陝西頻道

原標題: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 如何減激素?

林智明簡介: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風溼免疫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醫學博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基金獲得者,廣東省康復學會常務理事和骨風溼分會風溼免疫組委員。擅長於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化症、乾燥症候群等疾病的診治。

激素作為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常規治療中不可缺少的藥物,對迅速控制病情有重要作用。但長期使用激素帶來的副作用,如發胖、脫髮、痤瘡、骨質疏鬆、感染等,讓多數女性患者避之不及。SLE患者能減激素嗎?這是每個患者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為此,記者採訪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風溼免疫科副主任醫師林智明。

現狀:患病人數多、發病時間早、器官損傷嚴重

與歐美人群相比,中國人群的SLE患病人數多、發病時間早、器官損傷嚴重。研究顯示,約40%的SLE患者在第一年出現器官損害,50%的患者發病5年內發生不可逆的器官損害,死亡率是正常同齡人的3倍,死於感染的風險增加5倍,死於腎臟疾病的風險增加8倍,其中感染在中國SLE患者主要死因中居首位。

2019年歐洲抗風溼病聯盟(EULAR)對SLE治療推薦意見指出SLE治療目標是:為了改善患者的長期結局,緩解疾病症狀和體徵,防止損害的累積和最大程度降低藥物副作用以及改善生活質量。

林智明指出,激素具有強力的抗炎、抗增生以及免疫抑制作用,能快速控制SLE的病情,挽救許多人的生命,但同時激素帶來的感染、骨質疏鬆等風險,特別是對「愛美」的SLE女性,激素帶來的滿月臉、水牛背以及體形改變常常對其心理造成嚴重影響。

擔心:怕長期服用激素藥物引起的副作用

林智明表示,臨床治療上,由於患者擔心長期激素用藥帶來的副作用,所以一見病情好轉就偷偷停藥,以下兩種情況決不可取——

情況1:一出院就停激素藥物

很多病人剛來醫院治療時,由於病症比較嚴重或是威脅生命,需要大量激素衝擊治療,都很聽話,畢竟先控制住病情最重要。一旦出院後病情穩定,病人自己就把激素停了,醫生再怎麼提醒也收效甚微。

其實,如果病情穩定,短期內不用激素不會快速復發,但並不代表疾病沒進展,帶來的損傷都是慢慢累積的,就像溫水煮青蛙,三個月到半年後,復發會很嚴重。

情況2:斷崖式減藥不可取

醫生告訴病人激素藥量要按照規定的比例來減,結果一個月後回醫院複診,激素用量斷崖式下降,並沒有逐漸減量。

這種做法會導致治療不徹底,雖然病人不會不舒服,但檢測出來的指標如尿蛋白、血常規等沒有達標。長此以往,會加重疾病進展。

治療:新藥的出現將減少激素用藥

現在醫學這麼發達,SLE患者難道就沒有什麼新辦法少用激素?半個多世紀以來,這種問題可能只是「吶喊」,但就在今年,這樣的「吶喊」終於有回應了。

去年中國批准上市了全球首個獲批對因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生物製劑——貝利尤單抗。它可以抑制SLE發病核心機制之一,這將開啟我國SLE治療的新時代。能夠持久控制疾病活動,顯著減少嚴重複發風險,長期保護器官,同時減少激素用量,嚴重感染發生率低,整體安全性與安慰劑相當。

林智明稱,貝利尤單抗適用於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仍具有高疾病活動的活動性、自身抗體陽性的SLE成年患者。具體來說,對於中度疾病活動度的患者,如果常規治療基礎上激素無法減量,可以考慮直接加用貝利尤單抗。對於重度疾病活動度的患者,大量衝擊治療後,病情穩定後維持期治療階段再考慮加用。「由於該藥物剛在我國批准上市,具體需聽從主治醫生建議,畢竟SLE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病人個體之間存在差異,需要個體化多學科治療」。

林智明強調,減激素不可急於求成,盲目減激素只會本末倒置。SLE的治療原則:首先,緩解症狀、控制病情;第二,減少疾病復發;第三,減少藥物毒副作用,減輕器官的累積損傷,提高生存質量。也就是說,控制住病情、儘量減少復發風險的情況下,才能規範地逐漸減激素。在保證治療原則的前兩點後,才可考慮減少激素用量,從而減少激素相關的毒副作用、提高生存質量的需求。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風溼免疫科副主任醫師 林智明

文/羊城晚報記者 餘燕紅

(責編:左瑞、谷妍)

相關焦點

  • 瞭望|挑戰系統性紅斑狼瘡
    靜靜是一名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十年來,她每年都要坐這趟車趕到南京,然後直奔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下稱鼓樓醫院),去掛該院副院長孫凌雲的號。「不然搶不到。」紅斑狼瘡是一種免疫性疾病,其突出症狀之一是患者面頰出現蝶形紅斑,如被狼咬傷所致,故有「狼瘡」之稱。紅斑狼瘡分皮膚型紅斑狼瘡和系統性紅斑狼瘡。
  • 系統性紅斑狼瘡「中國數據」發布
    6月16日於湖南長沙召開的第十六次全國風溼病學學術會議上,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究協作組(CSTAR)發布了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流行病學階段性註冊研究結果。
  •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藥物簡介
    系統性紅斑狼瘡簡介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自身免疫介導的,以免疫性炎症為突出表現的瀰漫性結締組織病,好發於生育年齡女性。血清中出現以抗核抗體為代表的多種自身抗體和多系統受累是SLE的兩個主要臨床特徵。
  • 如何減少系統性紅斑狼瘡復發?醫生建議:做到幾點
    如何減少系統性紅斑狼瘡復發?2020-04-09 1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郭根凱 郭根凱公眾頻道系統性紅斑狼瘡
  • 陝西女子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住進ICU 保險公司稱不夠嚴重拒賠
    近日,陝西華陰的楊先生向媒體反應,妻子確診系統性紅斑狼瘡住進ICU,由於此前購買有重疾險,在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後,保險公司卻以不是「嚴重系統性紅斑狼瘡」為由拒賠。其實,系統性紅斑狼瘡遭拒賠已不是個例,因為「不夠嚴重」而被拒賠的案例屢屢出現。
  • 我國科學家揭示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原因
    近日,國際期刊《科學》雜誌報導了我國科學家關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原因的研究成果。研究顯示,人類免疫球蛋白存在增加系統性紅斑狼瘡易感性的分子變異,這種變異參與調控免疫性B細胞,從而證實了人體內一種異常的免疫分子是引起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的重要原因。
  • 系統性紅斑狼瘡不能只看症狀(醫說新語)
    提到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有些人知道這是和人體免疫系統有關的疾病,但這種疾病有多嚴重?表現出來的症狀有哪些?是不是症狀越重,疾病就越嚴重?對於這些問題卻不甚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風溼科副主任朱劍教授表示,判定疾病活動度不能只看症狀。
  • 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男女各有何特點?
    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男女各有何特點?2020-05-11 15: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性別是否與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表現和預後有關
  • 避免激素副作用,系統性紅斑狼瘡患兒將有望用上新藥
    提及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很多人以為高發於成人女性,殊不知兒童也會受到此疾病的侵襲,而且兒童SLE標準化死亡率是成人SLE的近6倍。由於狼瘡患兒對激素的依賴度和使用劑量都更高,在救命的同時也嚴重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 頑固皮膚病紅斑狼瘡早期症狀
    核心提示:頑固皮膚病紅斑狼瘡早期症狀,紅斑狼瘡通常指的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緩慢,隱襲發生,臨床表現多樣、變化多端一種涉及許多系統和臟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於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障礙,產生多種自身抗體。可累及皮膚、漿膜、關節、腎及中樞神經系統等,給人體帶來很大的損害。
  • 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有了「新武器」
    新華網北京11月4日電(肖寒)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可導致多器官、組織損傷,增高患者的死亡風險。日前,葛蘭素史克(GSK)宣布,全球首個系統性紅斑狼瘡生物製劑貝利尤單抗在中國上市。
  • 年輕女性晨起手指僵硬 警惕紅斑狼瘡
    早晨起床時手指僵硬的年輕女性(18~35歲)更是要多一個心眼,因為專家在臨床發現,患有這種症狀的育齡女性可能是因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應儘快做血沉、免疫功能及各種抗體的檢查。  如果不幸確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也無需太過灰心絕望,據廣東省人民醫院中醫科閔存雲博士介紹,雖然目前國內外醫學界對這種病還沒有根治辦法,但恰當的治療可以使大多數患者的病情得到較好的緩解。
  • 我國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5年生存率已提高至95%以上
    近日,2020第十屆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究協作組/國家風溼病數據中心(CSTAR/CRDC)論壇在北京召開,我國首份《系統性紅斑狼瘡發展報告2019》於會上發布,這是我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發展的最新總結報告,旨在為我國風溼免疫學科建設與SLE疾病管理和發展提供指導。
  • 系統性紅斑狼瘡候選新藥進入II期臨床研究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獲悉,針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發的候選新藥馬來酸蒿乙醚胺(具有更強免疫抑制活性的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件,通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倫理審查,現已全面啟動患者招募。
  • 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告訴你,激素得這樣用 | 指南時間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系統性自身免疫病,患者體內存在大量自身抗體,可累及全身多系統、多臟器,嚴重可最終導致患者死亡。規範治療是決定患者療效及預後的關鍵,激素在SLE治療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SLE誘導緩解治療最常用且國內外指南一致推薦的基礎藥物,但不合理使用激素會導致很多副作用,由此,中華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基於最新研究證據,結合我國臨床實際,制訂了《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對激素用法、用量進行了推薦,指導風溼科醫師更好、更合理地使用激素。
  • 系統性紅斑狼瘡很難好轉,怕是你沒繞出這5大誤區,自查一下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血液科的常見疾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率也在逐年攀升。由於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科普比較少,很多患者對疾病存在著根本的誤區,以致於無法得到規範正確的治療,延誤最佳時機,導致患者失去生命。
  • 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疫情期間兩個重點,防感染,防復發!
    最近,社區的王阿姨遇到了棘手的問題,作為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患者,王阿姨長久以來都積極配合治療,病情一直都控制得比較穩定,但是最近新冠肺炎的出現,徹底打亂了王阿姨的生活節奏。「我現在每天都特別小心,醫院不敢去,吃藥又害怕自身免疫力受到影響,變成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
  • 突破|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機制和臨床策略
    TLR信號的過度活化可導致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的自身免疫疾病發生【3-5】。SLC15A4作為溶質載體家族中的一員,小鼠疾病模型以及人類遺傳學分析發現其與TLRs的活化以及自身免疫疾病密切相關【6,7】。目前,SLC15A4如何調控TLR信號通路仍不清楚。
  • ARTHRITIS & RHEUMATISM:microRNA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中的作用
    風溼病學領域最有影響力的雜誌ARTHRITIS & RHEUMATISM在2009年4月發表了健康所臨床課題組沈南研究員的最新研究成果,該項研究首次闡明了miRNA作為負反饋調節分子在狼瘡關鍵致病通路中起了重要作用。ARTHRITIS & RHEUMATISM同期發表了著名自身免疫病學權威Edward K.
  • 系統性紅斑狼瘡症狀多樣化,但早期不典型,如果發現需要及時送醫
    導語: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由於自身抗體和自身器官上靶細胞結合殺傷導致的一種長期疾病,和大部分自身免疫疾病一樣,系統性紅斑狼瘡尚未有良好的治療方式,基本都是終生治療的一種疾病。但是系統性紅斑狼瘡早期治療會讓保持身體良好,防止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