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紅斑狼瘡候選新藥進入II期臨床研究

2020-12-04 看看新聞Knews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獲悉,針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發的候選新藥馬來酸蒿乙醚胺(具有更強免疫抑制活性的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件,通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倫理審查,現已全面啟動患者招募。

科研人員介紹, 如果符合以下條件: 1、被確診為輕中度系統性紅斑狼瘡 2、抗核抗體(ANA)檢測呈陽性 3、目前僅接受皮質激素治療 4、無合併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和肝腎功能異常 5、研究期間需要配合醫生安排,按時服藥,定期複診,並進行各項檢查。可至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風溼免疫科,諮詢臨床研究的具體內容,由醫生判斷是否符合入選要求。看看新聞Knews記者獲悉,60年來只有一款針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藥物經美國FDA批准上市,但該藥費用昂貴需注射使用,且只對部分患者有效。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發的這款新藥,是通過對天然產物青蒿素進行結構優化獲得,是價格低廉且服用方便的新型小分子藥物,避免了單抗類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如臨床試驗順利推進,並上市,有望填補該領域小分子藥物的空白,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張幗霞 編輯:範燕菲)

相關焦點

  •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藥物簡介
    2)貝利木單抗貝利木單抗(Benlysta®、Belimumab)由葛蘭素史克研發,於2011年3月9日獲得FDA批准,是50年來所批准的第一個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新藥,隨後在2011年7月13日該藥也獲得了EMA批准上市。該藥目前還未在中國上市,正在開展3期臨床試驗。
  • 探索系統性紅斑狼瘡藥物的產學官聯合研發協議的總結
    研究活動啟動衛材株式會社(總部:東京,執行長:內藤晴夫,以下稱「衛材」)近日宣布,已與四所大學就「源於日本的toll樣受體產學合作研究產業化--全日本體系:研發治療SLE的新藥」籤訂產學官聯合研究協議,這是以衛材為代表性的研究組織的研究項目之一。
  • 系統性紅斑狼瘡「中國數據」發布
    6月16日於湖南長沙召開的第十六次全國風溼病學學術會議上,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究協作組(CSTAR)發布了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流行病學階段性註冊研究結果。
  • 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男女各有何特點?
    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男女各有何特點?2020-05-11 15: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性別是否與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表現和預後有關
  • 瞭望|挑戰系統性紅斑狼瘡
    靜靜是一名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十年來,她每年都要坐這趟車趕到南京,然後直奔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下稱鼓樓醫院),去掛該院副院長孫凌雲的號。「不然搶不到。」紅斑狼瘡是一種免疫性疾病,其突出症狀之一是患者面頰出現蝶形紅斑,如被狼咬傷所致,故有「狼瘡」之稱。紅斑狼瘡分皮膚型紅斑狼瘡和系統性紅斑狼瘡。
  • 艾伯維BTK抑制劑在中國獲批臨床 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
    12月12日,CDE官網顯示艾伯維ABBV-105聯合Upadacitinib治療中重度活動性系統性紅斑狼瘡獲得臨床默示許可。ABBV-105是一款BTK抑制劑,BTK的大量表達會使BCR信號通路異常激活後,進而使B細胞功能失調、免疫耐受狀態改變,並轉化為自身反應性B細胞,分泌大量自身抗體誘發自身免疫性疾病。
  • 如何減少系統性紅斑狼瘡復發?醫生建議:做到幾點
    如何減少系統性紅斑狼瘡復發?如今,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以及生物製劑的使用已經使SLE患者臨床緩解和長期生存率有了很大提高;在這裡,郭大夫強調的是SLE的非藥物治療也非常重要,在減少病情復發,實現長期持續緩解方面意義重大。下面,郭大夫結合近期發布的《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作一評述。1.
  • 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有了「新武器」
    新華網北京11月4日電(肖寒)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可導致多器官、組織損傷,增高患者的死亡風險。日前,葛蘭素史克(GSK)宣布,全球首個系統性紅斑狼瘡生物製劑貝利尤單抗在中國上市。
  • 我國科學家揭示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原因
    近日,國際期刊《科學》雜誌報導了我國科學家關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原因的研究成果。研究顯示,人類免疫球蛋白存在增加系統性紅斑狼瘡易感性的分子變異,這種變異參與調控免疫性B細胞,從而證實了人體內一種異常的免疫分子是引起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的重要原因。
  • 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 如何減激素?
    原標題: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 如何減激素? 林智明簡介: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風溼免疫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醫學博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基金獲得者,廣東省康復學會常務理事和骨風溼分會風溼免疫組委員。擅長於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化症、乾燥症候群等疾病的診治。
  • 避免激素副作用,系統性紅斑狼瘡患兒將有望用上新藥
    提及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很多人以為高發於成人女性,殊不知兒童也會受到此疾病的侵襲,而且兒童SLE標準化死亡率是成人SLE的近6倍。由於狼瘡患兒對激素的依賴度和使用劑量都更高,在救命的同時也嚴重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 專家報導:2018年紅斑狼瘡診療新進展
    作者: 陸前進 羅帥寒天  中南大學皮膚性病研究所紅斑狼瘡是一種主要累及中青年女性的複雜的自身免疫疾病,臨床表現複雜多樣,病因至今未明。新發現4個系統性紅斑狼瘡易感基因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香港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合作,共同完成了SLE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成果,新發現3個新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易感基因ST3AGL4, MFHAS1, CSNK2A2。
  • 強生終止Stelara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全球III期臨床
    強生旗下楊森製藥近日宣布,決定終止評估抗炎藥Stelara(ustekinumab,烏司奴單抗)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III期LOTUS研究(NCT03517722),原因是療效欠佳。
  • 突破|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機制和臨床策略
    TLR信號的過度活化可導致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的自身免疫疾病發生【3-5】。SLC15A4作為溶質載體家族中的一員,小鼠疾病模型以及人類遺傳學分析發現其與TLRs的活化以及自身免疫疾病密切相關【6,7】。目前,SLC15A4如何調控TLR信號通路仍不清楚。
  • 我國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5年生存率已提高至95%以上
    近日,2020第十屆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究協作組/國家風溼病數據中心(CSTAR/CRDC)論壇在北京召開,我國首份《系統性紅斑狼瘡發展報告2019》於會上發布,這是我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發展的最新總結報告,旨在為我國風溼免疫學科建設與SLE疾病管理和發展提供指導。
  • 陝西女子患系統性紅斑狼瘡住進ICU 保險公司稱不夠嚴重拒賠
    近日,陝西華陰的楊先生向媒體反應,妻子確診系統性紅斑狼瘡住進ICU,由於此前購買有重疾險,在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後,保險公司卻以不是「嚴重系統性紅斑狼瘡」為由拒賠。其實,系統性紅斑狼瘡遭拒賠已不是個例,因為「不夠嚴重」而被拒賠的案例屢屢出現。
  • 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疫情期間兩個重點,防感染,防復發!
    最近,社區的王阿姨遇到了棘手的問題,作為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患者,王阿姨長久以來都積極配合治療,病情一直都控制得比較穩定,但是最近新冠肺炎的出現,徹底打亂了王阿姨的生活節奏。「我現在每天都特別小心,醫院不敢去,吃藥又害怕自身免疫力受到影響,變成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
  • 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更新了什麼?本文帶您一睹為快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經典的自身免疫病,病情異質性強,個體化診治要求高。隨著學科發展,我國SLE患者的預後雖已有了顯著的改善,疾病的遠期死亡率卻依然居高不下。
  • 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告訴你,激素得這樣用 | 指南時間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系統性自身免疫病,患者體內存在大量自身抗體,可累及全身多系統、多臟器,嚴重可最終導致患者死亡。規範治療是決定患者療效及預後的關鍵,激素在SLE治療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SLE誘導緩解治療最常用且國內外指南一致推薦的基礎藥物,但不合理使用激素會導致很多副作用,由此,中華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基於最新研究證據,結合我國臨床實際,制訂了《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對激素用法、用量進行了推薦,指導風溼科醫師更好、更合理地使用激素。
  • 系統性紅斑狼瘡很難好轉,怕是你沒繞出這5大誤區,自查一下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血液科的常見疾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率也在逐年攀升。由於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科普比較少,很多患者對疾病存在著根本的誤區,以致於無法得到規範正確的治療,延誤最佳時機,導致患者失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