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有害?食鹽有毒?2018年9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2021-01-17 快科技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支持。

1、洗牙對牙齒有害?

流言

洗完牙覺得牙縫變大了、牙齒鬆了、喝冷熱水也感覺酸了,肯定是醫生把牙洗壞了。

真相

首先要糾正一個誤區,洗牙不是為了美白牙齒,而是去掉牙面的細菌、牙結石、色素等。

牙齦與牙根面之間不是緊密附著的,而是存在一條0.5-2毫米的淺溝,稱為齦溝。齦溝內易積存食物碎屑、附著菌斑,成為細菌生長繁殖的適宜區域。這些菌斑不斷堆積,久而久之就成了牙結石。牙結石會不斷「吃掉」牙齦,造成牙齦發炎萎縮,最終導致牙齒脫落。

牙結石開始是乳白色的軟垢,會因逐漸鈣化而變硬。也就是說,牙結石其實就是一坨硬邦邦的細菌。它們「幫助」我們填滿了牙縫、「固定」了牙齒、遮住了暴露的牙根。

當我們通過洗牙清除掉這些牙結石後,牙根重新暴露了出來,牙齒也就更敏感了,所以喝冷熱水會覺得酸。至於牙縫變大、牙齒鬆動,那說明牙齒本來就有問題,很可能牙齦已經開始萎縮,並不是洗牙導致的,而是牙周病本身所致。如不及時清除牙結石,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2、在玻璃窗上貼膠帶能抵禦颱風?

流言

在颱風來襲時,我們在窗戶上貼米字形膠帶,這樣可以防止窗戶被打碎。

真相

玻璃上貼膠帶這個做法由來已久,在二戰時,人們就習慣於在窗戶上貼膠帶,用來防止炸彈波把玻璃打碎。但是當時使用的玻璃面積都比較小,而且也很薄。現在的玻璃更大,而且質量也更好。

臺灣有一檔節目《流言追追追》,專門在風洞實驗室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貼米字形膠帶和井字形膠帶,反而會使玻璃的承壓能力變差。口字形膠帶相比前兩種稍好,但是與不貼膠帶相比承壓能力也沒有明顯提升。

這個節目甚至做了一個終極實驗:把整個玻璃貼滿膠帶。結果顯示,貼滿膠帶的時候玻璃的承壓能力也沒有不貼膠帶的時候好。

貼膠帶沒用這個結論還有許多權威機構支持。例如美國大氣與海洋局也曾發布警示:不要在颱風天在玻璃上貼膠帶。因為一來這樣會浪費膠帶,清除膠帶也很費力氣;二來這種做法對玻璃的承壓能力並沒有多少幫助,也無助於防止碎玻璃飛濺。最重要的是,這會在玻璃破碎時本來可以小塊散落的玻璃變成大塊,增大對人的傷害。

3、麥片含農藥草甘膦成分會致癌?

流言

早餐麥片中發現了除草劑普遍應用的農藥草甘膦,因此吃麥片會增加兒童患癌的風險。

真相

草甘膦其實非常出名,它是全球銷量最大的農藥。與其他廣泛使用的除草劑相比,草甘膦毒性非常低。因為草甘膦幹預的是植物的蛋白質合成過程,幹擾的是植物的生長代謝,作用部位和機理是植物所特有的,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另外草甘膦易降解,無殘留,對土質友好。草甘膦一旦進入土壤,易被土壤的微生物分解,一般使用6-7天後,大部分草甘膦就會被代謝、分解掉了。

麥片中為什麼會有草甘膦?因為麥片是由燕麥、大麥、小麥等原料農作物加工而成,原料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會使用除草劑除雜草,雖然大部分草甘膦會在生物降解、光解、化學氧化及植物代謝等作用下去除,但還是會有一些殘留,導致最終製成的麥片中也含有草甘膦。

草甘膦真的會致癌嗎?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草甘膦對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發育、繁殖和內分泌系統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在正常使用的範圍內草甘膦對農田中的動物也沒有慢性毒害和神經毒害。

去年3月,歐洲化學品管理局風險評估委員會明確表示,現有的科學證據不足以將草甘膦歸為致癌物、致突變物或具有生殖毒性的物質,因而草甘膦是「非致癌、非致突變、非生殖毒性、非遺傳毒性、無特定靶標生物毒性的物質」。

牙結石開始是乳白色的軟垢,會因逐漸鈣化而變硬。也就是說,牙結石其實就是一坨硬邦邦的細菌。它們「幫助」我們填滿了牙縫、「固定」了牙齒、遮住了暴露的牙根。

4、電子菸健康環保是戒菸利器?

流言

電子菸健康環保,還能排毒清肺,是一種戒菸利器。

真相

人抽菸之所以會上癮,是尼古丁這種物質在作祟。尼古丁俗名菸鹼,是難聞、味苦、無色透明的油狀液態物質,對人體外周神經和中樞神經系統發揮作用,臨床上無任何應用價值。科學研究認為,尼古丁是人類目前最難戒掉的成癮物質之一。

對比普通香菸,電子菸成份當中沒有焦油、醛類、酸類、酚類等致癌成分。其煙油的成分是丙二醇、蔬菜甘油和尼古丁,其中尼古丁的主要作用就是滿足人的菸癮。

雖然科學研究表明,香菸當中焦油是主要致癌物質,一氧化碳對人體危害最大,但這不能代表尼古丁對人體無害。尼古丁除了是讓人成癮的主要元兇外,不斷重複使用還會導致冠狀動脈和外周動脈的內皮細胞損害,也會增加心臟工作速度和升高血壓,因此是誘發冠心病的重要因素。大劑量的尼古丁會引起嘔吐以及噁心,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使用電子菸,不僅不能幫助戒菸,往往還會造成吸菸的惡性循環。由於電子菸內含有尼古丁,長期吸食以後不僅不能戒菸,還會讓人更加依賴;但電子菸的口感和真實香菸又有一定差距,而且往往價格不菲,結果就是不少吸食者最終還是要轉回到吸食焦油香菸,不僅沒有達到戒菸目的,反而起到了一個「反推動」的作用。

人抽菸之所以會上癮,是尼古丁這種物質在作祟。尼古丁俗名菸鹼,是難聞、味苦、無色透明的油狀液態物質,對人體外周神經和中樞神經系統發揮作用,臨床上無任何應用價值。科學研究認為,尼古丁是人類目前最難戒掉的成癮物質之一。

5、國產食鹽含有亞鐵氰化鉀,劇毒堪比砒霜?

流言

國內食鹽添加的「亞鐵氰化鉀」堪比毒藥「氰化鉀」,也就是俗稱的砒霜。因此吃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巨大影響。

真相

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務委員鍾凱表示,亞鐵氰化鉀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它是低毒物質,按照我國國家標準的規定,食鹽中的抗結劑以亞鐵氰根計含量不得超過每公斤10毫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糧農組織專家委員會的評估數據,亞鐵氰化鉀要造成人健康上負面效應,至少每天成年人要攝入1.5毫克。

如果按照我們國家標準規定這個量來推算的話,相當於一個人每天要吃3兩左右的食鹽,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正常人一天吃的食鹽能到20克就已經非常非常鹹了。

氰化鉀確實是一種劇毒物質,但是它和食鹽中的抗結劑亞鐵氰化鉀完全不同。氰化鉀裡面的氰根可以游離出來產生毒性,在亞鐵氰化鉀裡面,氰根跟鐵離子緊密結合,所以化學性質很穩定。

以做菜為例,大概需要400度的溫度氰根才會釋放,遠遠超過在家裡做飯做菜煎炸烤的溫度。即使真的在超高溫下分解出了氰化鉀,想要達到讓人中毒的劑量,大概需要一次性吃幾十公斤的鹽,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6、吃芹菜殺精?

流言

芹菜吃多了「殺精」,所以男人不能多吃。

真相

芹菜中含有一種叫芹菜素的東西,又叫芹黃素,是一種黃酮類化合物。科學家用芹菜素做實驗,發現它似乎對小鼠的睪丸有一定毒性,對雌性小鼠的生殖能力也有負面影響。

但是從目前能看到的一些其他動物的實驗來看,芹菜殺精的結果並不一致。

另外有些研究表明,生芹菜汁會降低小白鼠的精子密度,並導致精子活力下降。但另一些研究卻發現,小鼠的精子密度並沒有明顯影響,而精子的活力甚至變得更好了。因此研究的結論也並不趨於唯一。

最重要的是,劑量決定毒性,芹菜中芹菜素的含量通常低於千分之一。對小鼠有毒的芹菜素劑量如果換算成芹菜,相當於成年人每天至少吃10公斤芹菜,誰會這樣吃呢?

7、嬰兒缺陷都是先天遺傳,與母親孕期營養無關?

流言

出生缺陷是先天遺傳因素導致,與母親孕期營養沒有關係,屬於「天註定」。

真相

其實預防出生缺陷,全程營養幹預非常有必要。正常情況下,人類的胚胎神經管在受孕後第21天開始閉合,至第28天完成閉合。在此期間,如果母親體內葉酸水平不足,胎兒神經管閉合就可能會出現障礙,從而導致神經管畸形。因而,在圍孕期補充含葉酸的複合維生素對預防神經管缺陷具有重要意義。

女性的全面營養也會降低出生缺陷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楊慧霞說,營養均衡有助於青春期和年輕女性達到好的健康狀態,利於未來孕產健康;營養失衡可面臨雙重營養負擔,比如營養過剩會出現胎兒供能物質增加、妊娠期胰島素抵抗、妊娠期肥胖症、巨大兒等問題,營養缺乏則會對子代出生前後及遠期生長發育有不良影響。

多項研究表明,備孕期、孕期、哺乳期均需要充足且均衡的多元營養素,以確保孕婦和胎兒健康及產後嬰兒的生長發育。

不僅如此,營養素還影響著女性整個生命周期,圍孕期的營養會影響子代遠期健康,對子代終生疾病風險有重要影響。

8、家用甲醛檢測儀能準確檢測室內甲醛?

流言

家用甲醛檢測儀(盒)方便小巧,顯示直觀,能夠準確檢測室內甲醛的含量。

真相

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專業檢測結果顯示,市售的8款甲醛檢測儀(盒)在相同實驗條件下,與專業的分光光度法檢測結果均有明顯差異,並不能準確顯示室內甲醛含量。

其實,網絡上售賣的甲醛檢測盒基本都是比色法原理,利用特定液體吸收甲醛等物質後變色,將變色情況與標準比色卡比對得出檢測結果。這屬於半定量檢測,主觀性強,準確度較低。環境的光線、溫溼度,觀察者操作方法、觀察角度、辨色敏感度等都會影響結果讀數,普通消費者利用甲醛測試盒在家中自測的結果可靠性較差。

家用甲醛檢測儀一般採用電化學法,儀器上有一個電化學傳感器,由兩根金屬電級以及電解質組成,甲醛氣體分子在電極電壓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一個大小和空氣中甲醛濃度成正比的電流信號,該信號經過放大和數字處理電路而顯示出甲醛的濃度。

目前這類市面上可攜式的檢測儀大致分兩種:半導體式檢測儀和電化學式檢測儀。但不管是哪一種,空氣的流速、溼度、溫度都會對數據的準確性產生極大影響。

相關焦點

  • 9月「科學」流言榜發布:女人吃木瓜能避孕嗎?
    人民網北京9月27日電(記者 魏豔)8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氰化鈉毒雨、在電梯降落時跳起以自救等十條「科學流言」入榜。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
  • 12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今天上午,2020年12月「科學」流言榜發布,揭開一些近期傳播流言的真相。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1.復原乳沒營養是「假牛奶」,堪稱奶中「地溝油」流言復原乳沒營養,是一種「假牛奶」,甚至可以說是牛奶中的「地溝油」。
  • 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出爐
    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出爐 你中謠了嗎  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紫菜粉絲大米都可以用塑料製作?坐月子絕不能吹風?一滴血能「測癌」?……近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諸多流言被專家一一戳穿。
  • 9月「科學」流言榜發布:「眼藥水能治療白內障」等都是謠言!
    工人日報客戶端9月30日電 「量子原塑」能防癌防糖尿病防高血壓、能用磁鐵吸住的保溫杯就是好保溫杯、「分段睡眠法」睡得又少又好、海鮮中含微塑料正殘害無數中國人、眼藥水能治療白內障——今天,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和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9月「科學」流言榜,認定近段時間來流傳的這5個說法為謠言。
  • 月瘦30斤?微商網紅「減肥神藥」實為成本50元的有毒有害食品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20日訊(全媒體記者 聶映榮 通訊員 周衛偉)一些年輕女孩希望通過吃減肥藥的方式輕輕鬆鬆減肥,她們沒想到的是,不法微商聲稱能讓人「月瘦30斤」的「減肥神藥」其實是有毒有害食品;她們更沒想到的是,售價880元的「減肥神藥」其實成本僅50元,而且是在安置民房內加工生產出來的
  • 女子在朋友圈賣「三無」減肥藥,檢出有毒有害成分獲刑7個月
    為了把自己的身材變得更苗條,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她曾在網上購買減肥膠囊和粉紅色藥丸,自己食用後認為減肥效果不錯,便在微信朋友圈進行宣傳銷售,這也讓她除了原有的工作收入外,通過做微商搞「副業」,多點收入。為此,朱麗在自己的朋友圈稱,這種減肥藥純天然、無副作用,讓人不運動、不節食、無痛苦就能減肥逆襲。朱麗還在朋友圈裡號稱,吃一顆這樣的減肥藥就能瘦一斤。
  • 唾液測天賦、紙做饅頭:8月「科學」流言你中招了嗎
    唾液測天賦、紙做饅頭:8月「科學」流言你中招了嗎 社會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9月03日 18:08 A-A+ 」流言榜發布,其中對東北首現「非洲豬瘟」疫情,對「食用患病豬肉會致死」的說法進行了闢謠。
  • 經常洗牙對牙齒有害嗎?
    經常洗牙對牙齒有害嗎?會造成牙齒鬆動、酸痛嗎?小編來告訴你~潔牙,不會造成牙齒鬆動。潔牙,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洗牙」,其實指的是「超聲波牙周潔治「,是牙周治療中最基礎的一種。
  • 6月「科學」流言榜:聲波可以驅蚊?
    人民網北京7月1日電(趙竹青)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6月共有5條流言上榜。 1. 聲波可以驅蚊?
  • 食物相剋、吃小龍蝦得「哈夫病」等成2018年十大食品安全謠言
    千龍網北京11月21日訊 11月20日,在由國務院食安辦、農業農村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指導,新華網主辦的「2018年中國食品發展大會」上,《2018年食品輿情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18年,食品安全依然是食品行業輿論場中的熱點話題,自媒體平臺成為食品輿情的重要來源。
  • 螞蟻莊園洗牙漱口一般常用的是什麼水 莊園小課堂2020年9月2日正確...
    螞蟻莊園洗牙漱口一般常用的是什麼水 莊園小課堂2020年9月2日正確答案時間:2020-09-02 00: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螞蟻莊園洗牙漱口一般常用的是什麼水 莊園小課堂2020年9月2日正確答案 螞蟻莊園洗牙漱口一般常用的是什麼水?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12月30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該榜單在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的指導下,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8月「科學」流言榜:葡萄上的白霜是農藥?
    日前,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8月科學流言榜」,解答了「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噴了防腐劑」、「喝純淨水會讓人形成酸性體質,導致鈣流失」等11條流言背後的科學真相。      1. 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噴了防腐劑?
  • 洗牙對人體有害嗎?若是這類人群,不建議洗牙
    現在有很高的醫療水平,所以很多人都會定期去醫院洗牙,這樣可以讓自己的牙齒看上去更加乾淨、健康。但是也有一些人說洗牙是有危害的,這種說法正確嗎?其實洗牙不僅會對身體沒有傷害,而且還對身體有很多的好處。很多人就是因為沒有養成刷牙的習慣,導致牙齒不乾淨,還吃了很多對牙齒有傷害性的東西,所以到了一定年紀之後就經常會出現蛀牙、牙斑等問題,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麼可以通過洗牙將牙齒上面的一些汙垢和斑點去除掉,牙齒也會健康很多,而且洗了牙之後牙齒也會比較白,給別人的感覺也會好很多。
  • 手機殼黑榜發布 蘋果小米有害物超標 消費7大提醒
    手機殼黑榜發布 蘋果小米有害物超標 消費7大提醒原標題:企業:所用標準只適用餐具檢測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近日在其官網發布《2018年手機保護套比較試驗》,對線上線下熱賣的28個品牌30款手機殼進行了比較。
  • 螞蟻莊園2020年9月2日答案 洗牙之前醫生會讓你漱漱口一般常用的是...
    螞蟻莊園2020年9月2日答案 洗牙之前醫生會讓你漱漱口一般常用的是什麼水?時間:2020-09-02 07:1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2020年9月2日答案洗牙之前醫生會讓你漱漱口一般常用的是什麼水? 今天支付寶螞蟻莊園2020年9月2日莊園小課堂的答案是什麼呢?
  • 中國人一年從食鹽裡吃下多少小塑料顆粒?
    最近,《科學美國人》報導了華東師大發表的一項研究:採集的所有中國食鹽樣品都含有「微塑料」,尤其是海鹽,每公斤中超過550塊——按照通常的食鹽食用量,一個人一年吃下的「微塑料」可能超過1000塊。其他的鹽中沒有那麼多,但也都被「汙染」。一時間公眾譁然。「微塑料」到底是什麼東西?它為什麼會進入中國食鹽?吃了會有什麼危害呢?
  • 用超聲波技術洗牙有害牙齒嗎?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口腔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洗牙」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和接受。開展洗牙業務的牙科診所如雨後春筍,甚至一些美容院的招牌上也赫然寫上了「洗牙」二字。洗牙的人多了,一些因洗牙而惹來某些煩惱使人們對洗牙產生種種議論,例如「對牙齒有什麼危害」、「超聲波洗牙技術適合什麼樣的人」、「用超聲波洗牙有用嗎」等問題,相信在你看過本文後就會了解洗牙的利弊了。
  • 查封扣押有毒有害狗肉50餘噸 - 案件案例--法制網
    4月27日上午,湖南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在湖南省公安廳的大力指導和支持下,懷化市公安局和懷化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手行動,歷經數月,轉戰湖南、四川、廣西、重慶等多個省市,成功偵破了「10.12」生產銷售有毒有害狗肉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查封扣押有毒有害狗肉50餘噸,收繳含有「氯化琥珀膽鹼」毒飛鏢251支,毒狗藥41粒,弓弩2把,涉案價值2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