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認識的鳥兒——麻雀

2020-12-08 野鳥記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講的是一隻麻雀雖然體型很小,可其內部容納的東西一個不缺,比如一些設計精巧的小公寓就可以用這個詞語形容。可是在野外,乃至自然界中,比麻雀體型更小的鳥數不勝數,例如鶯科的鳥,可為什麼但用麻雀舉例呢?我想,還是因為大家對麻雀熟悉吧,作為最常見的兩廣分布種,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見到它們的身影,它們也不懼怕人類,與人類共同生活也很和諧,屋簷、田間、小道上都可以看得到麻雀。以至於,沒有觀鳥經驗的小白,見到任何鳥都會脫口而出麻雀。

麻雀是雜食性鳥類,夏、秋主要以植物種子為食,育雛則主要以昆蟲為主,其中多為鱗翅目害蟲。麻雀喜歡營巢於人類的房屋處,如屋簷等,有時會佔領家燕的窩巢。而在野外,其多築巢於樹洞中。麻雀性極活潑,膽大易近人,但警惕卻非常高,好奇心較強,而且具有較強的記憶力,這和其它許多小型雀不同,如得到人救助的麻雀會對救助過它的人表現出一種親近,而且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歷史上,麻雀的日子可不太好過。七十年前,很多地區傳言,麻雀成群,禍害莊稼,對糧食生產造成很大的損失。在沒有經過深入研究之下,就直接將其定位「四害」之一。麻雀相比較其他三害(老鼠、蚊子、蒼蠅)來說,體型大、目標明顯,於是成為人們重點清剿的對象。白天人們用網捕捉、毀壞巢穴,夜晚大人拿著火把,小孩敲著鐵桶,把麻雀驚醒,然後人們成群結隊地進行圍堵。當時僅一年時間,就有2.1億隻麻雀被清除。然而很快糟糕的結果就出現了,在一些城市裡,周圍的樹木發生了蟲災,公路兩旁的樹木,葉子被害蟲吃光。

人們逐漸意識到麻雀處於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他的益處和害處也不盡相同。要做的是,消滅麻雀帶來的災害,而不是消滅麻雀。後來經過一番的討論研究之後,政府下達命令:不要打麻雀了,並將四害重新的定義,讓臭蟲取代了麻雀的地位。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也成為一種藝術的素材,漫畫家張樂平為此創作了一副《天羅地網》。

麻雀其實有很多種,是文鳥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的統稱,我們真正常見的是樹麻雀和家麻雀,家麻雀與樹麻雀的區別在其頂冠及尾上覆羽灰色,耳無黑色斑塊,且喉及上胸的黑色較多。還有一種麻雀,雖不常見,但在長江中下遊地區亦有分布,那就是山麻雀。

山麻雀雄鳥與雌鳥

山麻雀,中等體型,雌雄異色,雄鳥頂冠及上體為鮮豔的黃褐色或慄色,顏色較為豔麗,上背具純黑色縱紋,喉黑,臉頰汙白。雌鳥身色較暗,具深色的寬眼紋及奶油色的長眉紋。

雖然麻雀出了「四害」行列,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汙染的嚴重,麻雀的數量還是繼續減少。一直到近幾年,人們的環保意識的增強,國家治理汙染措施的到位,現在才看到麻雀的數量開始增加。

相關焦點

  • 麻雀在空調洞內安家 主人不忍拆掉常被鳥兒吵醒
    鳥兒在空調洞內安了家。   浙江在線10月13日訊最近,家住永康市江南街道下園朱社區的潘先生遇到一件糾結的事:一窩麻雀在他家臥室外的空調管道洞內安家,鳥巢就建在兒子床鋪上方的牆體內(如圖)。每天天剛亮,小麻雀就「嘰嘰喳喳」開始叫早了,影響他兒子休息。但潘先生不忍心傷害麻雀,不知如何是好。
  • 重慶小區的「四大金剛」 除了麻雀你還認識其它的嗎
    04-01 15:48:06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春天來了,在你的窗邊,是否會聽到鳥兒甜美的叫聲。本周是愛鳥周,重慶鳥類專家、重慶觀鳥會總幹事張喬勇介紹,在重慶的居民小區裡,都住有「四大金剛」,除了麻雀大家都熟知外,其他3種分別為白頭鵯、白頰噪鶥、珠頸斑鳩。金剛一 白頭鵯
  • 大家認認這是什麼鳥兒?
    我家孩子每天都會在陽臺上放一碗玉米糝,一碗水,讓小鳥吃,來的大部分都是麻雀慢慢的引來了一隻這種像鴿子大小的鳥兒,從來沒有叫過,自己只管吃,也不怎麼怕人,隔著窗戶玻璃拍照,它就慢悠悠的吃,要是拉開窗戶,它呼啦啦就飛走了。麻雀非常警惕,稍微有點動靜,就全飛走。這段時間,這隻大鳥兒好像談戀愛了,每次來吃東西都帶著另外一隻和它很像的鳥兒一起在陽臺上吃東西。
  • 小麻雀找鳳凰
    百靈鳥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唱歌的技巧教給了小麻雀。由於小麻雀聰明好學,不久就學會了唱歌。她唱的歌非常動聽,很多鳥兒都聽得入了迷,都以為是百靈鳥在唱歌。 小麻雀找鳳凰的事跡傳遍了鳥國,感動了所有的鳥兒。鳥兒們不約而同地聚集在一起,為小麻雀送行。
  • 愛鳥周 | 溫州最常見的十種鳥 觀鳥護鳥從認識鳥兒開始!
    您是否能叫出身邊的自然——鳥兒鄰居們的名字?本文分享溫州地區十大最常見鳥類的簡單辨識,與您一同從認識鳥兒開始,讓愛鳥護鳥變成一種習慣。  NO.1麻雀  麻雀:雀形目雀科,體型略小(14釐米)的矮圓而活躍的麻雀。  辨識特徵:白臉頰、小黑斑  在哪找它:華東地區常見鳥類,常活動於樹上、地面。
  • 偶遇一隻死去的鳥兒,開心活過,直面死亡,鳥兒給人生命的啟示
    這是一隻比麻雀要大不少、比喜鵲又小一些的鳥,羽毛都還齊全。用腳碰一下,屍體已經非常輕了。可見是死了很久了,而外在身形還完好。小花園裡最近經常看到這種鳥,三五隻,七八隻,在草地裡啄食。我想著除了麻雀、喜鵲、烏鴉這類到處可見的鳥,看到幾隻其他的鳥也是很正常吧。看著鳥兒們宛轉地鳴叫、歡快地覓食,只知道它們是開心快活的,卻很少想到鳥兒也會死亡。我想,在小區裡,沒有獵人和天敵會致鳥兒於死地,也就是說,它們不會死於非命。那麼這隻鳥為什麼會死呢?是天年已盡還是生病死亡?不得而知了。不過在我的印象裡,鳥類很少生病的。那麼,很大程度上是自然死亡了。
  • 飛在烏雲之間的歌者李榮浩:平凡如《麻雀》的我們
    他是飛在烏雲之間的《麻雀》 他是渺小平凡卻有永恆浪漫的歌者李榮浩 (一) 清晨微醒 窗外鳥兒嘰嘰喳喳 喚醒 睡眼惺忪 傾聽細聽 卻是久違的小麻雀
  • 鬼滅之刃:其他人的傳信鳥都是烏鴉,為什麼善逸的卻是麻雀?
    在熱度極高的鬼滅之刃中,我們都知道每期鬼殺隊的每個人都有一隻傳音工具,方便產屋敷耀哉向下傳達任務,在炭治郎這一期的隊伍有4人是烏鴉,卻有一人僅僅只是一隻麻雀,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1、霸氣小麻雀
  • 麻雀都抱團取暖了
    極寒天氣不僅讓人難以忍受,就連鳥兒都受不了了。在大興區金域東郡小區,記者拍攝到了數十隻麻雀在一起「抱團取暖」的場面。今天下午1點多,在大興區金域東郡小區,一群麻雀把一座居民樓當成了「避風港」。窗臺上,空調外機的欄杆上,甚至居民樓的外立面上都站著麻雀。遠遠看去,密密麻麻的麻雀好像將居民樓「佔領」了一樣。「看得我密集恐懼症都犯了。」「麻雀會不會吃牆皮?」
  • 昔日這鳥鋪天蓋地比麻雀都多,中國人只用十幾年就吃到幾乎滅絕
    在農村,有樹林的地方就有鳥兒,每天清晨總能聽到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傍晚時分可以看到許多鳥兒還巢。在這些鳥類中,最多的當屬麻雀。麻雀以前是農村的「四害」之一,因為偷吃糧食導致減產,被人們大量捕殺。昔日這鳥鋪天蓋地比麻雀都多,中國人只用十幾年就吃到幾乎滅絕。
  • 野生鳥兒,穿著時髦的豔裝已經出鏡,你認識幾個
    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野生鳥類,一說到野鳥,可能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麻雀、白頭翁、斑鳩等農村常見的鳥類,它們顏色偏灰,外貌十分平庸。但並不是所有鳥兒都像這般,自然之後還隱藏著許多漂亮的鳥兒,它們穿著十分前衛時尚,仿佛如T臺上穿著黑絲走秀的模特,十分引人注目,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品一品這些潮鳥們的打扮吧。
  • //散文//一隻麻雀
    可憐的小麻雀,生活在人來車往的地方,雖然早已習慣了城市的生活,但天性顯得有點兒膽怯,似乎心裡誠惶誠恐的,看它東張西望的樣子,我也有了一點兒憐憫之心,躡手躡腳地繞開了它……早起的鳥兒有食覓。的確,這麼早就起來的鳥兒,顯然是在覓食,這世界誰都不容易,人是如此,更何況是鳥兒呢。
  • 鳥兒 - 鳥兒- 恩施新聞網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以前我是不喜歡麻雀的,現在也談不上喜歡。麻雀不漂亮,不豐滿,不煽情,勾不起我的欲望,麻雀喜歡「明火執仗」地搶糧食,我很生氣。在很多年前,糧食很珍貴很珍貴,人就吃不飽,麻雀卻趁火打劫,怎不令人生氣。在田地,在曬場,凡是有糧食的地方,麻雀成群結隊,趾高氣揚地出入,像我進出自家的菜園子一樣輕鬆自如。讀書還是很有用的。從小學課本上學會了魯迅的「地捕鳥」之法,拿來如法炮製。
  • 城市博物|長沙小區常見的十種鳥,你認識它們?(上)
    在疫情這段時間裡,我們很多人宅在家裡,時常能夠發現有鳥兒訪問我們的陽臺,那麼這些鳥兒我們對它們了解多少呢?在陽臺上停留的小鳥我們認識多少呢?值此湖南省第39屆愛鳥周之際,心近自然工作室帶領大家一起認識認識我們小區裡常見的10種飛羽精靈,你準備好了?
  • 《鬼滅之刃》其他人的傳信鳥都是烏鴉 為何善逸的是麻雀
    這種鳥兒不僅能說會道,還知識淵博,什麼都知道,主要工作是傳遞信息和情報,是必不可少的聯絡工具。但是我妻善逸的和其他人好像不一樣,其他人都是能言能語的烏鴉,而他的則是一隻只會「啾啾啾」的啾太郎——麻雀,這下讓小夥伴們疑惑了,為什麼我妻善逸的傳信鳥跟其他人不一樣呢?
  • 女子17年來每天給數百隻鳥兒投食 餵的都是東北米
    &nbsp&nbsp&nbsp&nbsp街坊們說,這裡的麻雀,多時一天有三四百隻,樹上,電線上,到處都是。&nbsp&nbsp&nbsp&nbsp麻雀之所以多,與開小超市的孔霖輝女士有很大關係,今年54歲的孔霖輝每天在這裡給野生麻雀投食,這一餵就是17年。
  • 喜鵲獵殺麻雀
    剛剛看過鳥友「樂林中」抓拍的喜鵲對斑鳩痛下殺手且活吃斑鳩的鏡頭,呼和浩特市民肖永竟然目擊了喜鵲捕食麻雀的一幕,由此對喜鵲的印象徹底改觀。3月25日中午,呼和浩特市陽光明媚、天氣晴好,肖永辦完事兒後順道到青城公園遛彎。一進公園西門,他的目光便被低空飛翔的2隻鳥兒吸引了。只見1隻麻雀被1隻喜鵲緊緊追趕,由於個頭兒上不佔優勢,麻雀只能左躲右閃。
  • 加拿大白喉麻雀會用方言「唱歌」,罕見歌聲走紅網絡
    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7月5日報導,2日,加拿大卑詩省的研究人員發現白喉麻雀可以發出一種地區方言般的奇怪叫聲。近日,麻雀的歌聲走紅網絡,北美各地的居民紛紛轉發這一奇特的麻雀。鳥兒的曲調聽起來像「哦,我可愛的加拿、加拿、加拿大(Cana-Cana-Canada)。」奧特說:「我們看到的情況就像有人從魁北克搬到巴黎,周圍所有人都說,『哇,這口音真酷』,然後開始學習魁北克口音。看到它們的歌聲經歷多年穿越整個國家,並發生曲調改變,我感到非常興奮。歌聲基本上就像病毒一樣在傳播。」
  • 麻雀可以吃嗎?
    比如對麻雀的認識,老師說麻雀靠吃糧食為生,是農民的敵人。而農民對麻雀總體也沒什麼好感。幸好那時麻雀稀少,對人們構不成絲毫威脅,否則以人們對它的討厭,以及人類喜歡自以為是地站在自己角度給世間萬物分為「益」、「害」的習性,豈不來一場「滅絕運動」,豈能讓它安生地活在人們的房前屋後?那些年我還沒有如今的辯證思維,也不知道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更不懂什麼生物鏈。
  • 燕子、麻雀與喜鵲及其它
    讓人讚嘆本領高的同時,不忍心辜負這份信任——梁上還好,簷下、屋角可是踩個凳子就能夠到。鄉下人家說法是,燕子在誰家做窩是這家有福,小孩搗燕窩是要挨大人訓的。燕子叫起來像口裡含個泥丸子,吐啊也不吐出來,所謂燕語呢喃,珠玉圓韻。燕子飛起來有滑行的感覺,看上去輕便而翩翩,大家閨秀的樣子,這都討人喜。人家簷頭、晾衣繩上的燕子,是這樣的司空見慣,讓人不起捕捉的念頭,燕子儼然是家裡一個成員了呢。家燕,很親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