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講的是一隻麻雀雖然體型很小,可其內部容納的東西一個不缺,比如一些設計精巧的小公寓就可以用這個詞語形容。可是在野外,乃至自然界中,比麻雀體型更小的鳥數不勝數,例如鶯科的鳥,可為什麼但用麻雀舉例呢?我想,還是因為大家對麻雀熟悉吧,作為最常見的兩廣分布種,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見到它們的身影,它們也不懼怕人類,與人類共同生活也很和諧,屋簷、田間、小道上都可以看得到麻雀。以至於,沒有觀鳥經驗的小白,見到任何鳥都會脫口而出麻雀。
麻雀是雜食性鳥類,夏、秋主要以植物種子為食,育雛則主要以昆蟲為主,其中多為鱗翅目害蟲。麻雀喜歡營巢於人類的房屋處,如屋簷等,有時會佔領家燕的窩巢。而在野外,其多築巢於樹洞中。麻雀性極活潑,膽大易近人,但警惕卻非常高,好奇心較強,而且具有較強的記憶力,這和其它許多小型雀不同,如得到人救助的麻雀會對救助過它的人表現出一種親近,而且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歷史上,麻雀的日子可不太好過。七十年前,很多地區傳言,麻雀成群,禍害莊稼,對糧食生產造成很大的損失。在沒有經過深入研究之下,就直接將其定位「四害」之一。麻雀相比較其他三害(老鼠、蚊子、蒼蠅)來說,體型大、目標明顯,於是成為人們重點清剿的對象。白天人們用網捕捉、毀壞巢穴,夜晚大人拿著火把,小孩敲著鐵桶,把麻雀驚醒,然後人們成群結隊地進行圍堵。當時僅一年時間,就有2.1億隻麻雀被清除。然而很快糟糕的結果就出現了,在一些城市裡,周圍的樹木發生了蟲災,公路兩旁的樹木,葉子被害蟲吃光。
人們逐漸意識到麻雀處於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他的益處和害處也不盡相同。要做的是,消滅麻雀帶來的災害,而不是消滅麻雀。後來經過一番的討論研究之後,政府下達命令:不要打麻雀了,並將四害重新的定義,讓臭蟲取代了麻雀的地位。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也成為一種藝術的素材,漫畫家張樂平為此創作了一副《天羅地網》。
麻雀其實有很多種,是文鳥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的統稱,我們真正常見的是樹麻雀和家麻雀,家麻雀與樹麻雀的區別在其頂冠及尾上覆羽灰色,耳無黑色斑塊,且喉及上胸的黑色較多。還有一種麻雀,雖不常見,但在長江中下遊地區亦有分布,那就是山麻雀。

山麻雀,中等體型,雌雄異色,雄鳥頂冠及上體為鮮豔的黃褐色或慄色,顏色較為豔麗,上背具純黑色縱紋,喉黑,臉頰汙白。雌鳥身色較暗,具深色的寬眼紋及奶油色的長眉紋。
雖然麻雀出了「四害」行列,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汙染的嚴重,麻雀的數量還是繼續減少。一直到近幾年,人們的環保意識的增強,國家治理汙染措施的到位,現在才看到麻雀的數量開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