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世記》第一篇,曾經的輝煌文明,龍之文明

2020-12-04 正在空想的貓

科技的發展很快,有時,快得讓人來不及反應,就發現整個世界似乎都變了。那一年,當人類在耗費了近千年的努力,終於鑽破了月球那厚達上萬米的金屬合金外殼後,《滅世記》的出世,改變了一切。

人們曾經無數次想過,霸佔地球億萬年之久的恐龍,是否也曾有過文明,可是一點遺蹟都沒有發現。直到發現月球是個人造體之後,對於史前文明的猜測,再一次地衝入人類的視角。月球是個人造體,除了覆蓋著巖土,還有一層厚達上萬米的金屬合金外殼,而人類耗費了近千年時間,才最終鑽破了月球外殼,進入了內部,並發現了一本《滅世記》。

準確來說,這並不是一本書,這只是一團光芒,它就呆在那裡,一動不動,可是所有看見它的人,卻都本能地知道,它是什麼,它講述的是什麼。它就是《滅世記》,一個地球曾經的超級文明的墓志銘,一個超級人工智慧,一本記錄著從上帝到動物的歷史書。

以下,就是《滅世記》的內容,(本人閒來無事,對文明未來的狂想曲)。

最成功的猿人,你們好,本著地球的傳統,我們留下這一本《滅世記》給你們,正如,我們的前輩留給我們的那本《滅世記》一樣,文明的輪迴,看似千變萬化,實則萬變不離其宗。從動物到上帝,又將從上帝到動物。你們找到了我們,也就代表著你們離上帝不遠了。同時,也即將可能再次地淪為動物。這個宇宙很大,地球只是個出生點,連新手村都算不上,我們在新手村等你們。

那一年,我們也跟你們一樣,打開了我們的月球,在裡面發現一本《滅世記》,在震驚之後,我們的科技迎來了大爆炸,最終完成了從動物到神的最後一躍,也因此開始了從上帝到動物的變化。

我們是龍之文明,也就是你們口中的恐龍的文明。事實上,恐龍跟我們根本就沒有什麼關係,就像你們是猿猴一樣,可你們跟牛馬之類的,基本上也沒有什麼關係。充足的氧氣,不但能讓肉體更加強大,而且也讓腦子更加發達。

智慧的本質是自我滿足,無論是肉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滿足,歸根到底,每一個個體,做的所有一切,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快樂,毫無疑問是每一個智慧生命的追求。甚至可以說是唯一追求。我們的一切改變,不就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快樂嗎?

物質的享受,並不能永遠讓智慧體快樂,精神的鴉片,也有麻痺的時候。歸根到底,我們所有智慧生命,不滿足的原因,可能只是因為沒有痛苦,也就沒有了快樂。物質越豐富,自殺的就越多。唯一的原因,就在於,快樂源於痛苦,而且是別人的痛苦。只有通過對比別人的痛苦,我們才會發現自己的快樂。

很抱歉的是,我們把痛苦建立在你們的身上,是的,我們龍人的所有快樂,都是建立在你們這些可憐的猿猴身上的。當然了,另一個方面,也因此造就了你們,讓你們有了從動物到上帝的可能性。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滅世記》第二篇,龍之文明,人工智慧與程式設計師
    文明的本質是信息,而智能生物跟低等動物的區別在於更會使用工具,而讓工具自己使用工具,是所有文明的必然追求。隨著信息革命的興起,電腦的發展,就讓這個目標越來越近。直到人工智慧的普遍使用,全球的龍突然發現,好像除了呆在家裡外,真的沒有必要去外面了。於是,宅龍便應運而生,而程式設計師成了所有龍最主要的實業了,也是唯一能夠生產實體的行業。至於其它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娛樂行業,醉生夢死是所有龍的日常。全球1%的程式設計師,承擔了全球的所有生產內容。
  • 輝煌的亞洲文明與絲路文明共同體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特稿之一_新聞...
    兩千多年前,一條被後人稱為「絲綢之路」的商道從東方中國發端,向西、向南、向北縱橫馳騁、綿延萬裡,一直伸展到歐洲腹地和非洲紅海,開啟了東西方文明交融、碰撞、互榮共生的嶄新篇章。從此絲綢之路上駝鈴聲聲、舟楫相望,各國打破藩籬,互通有無,友好交往,書寫了人類歷史的輝煌。而發祥於這條絲綢之路上的亞洲各文明圈曾經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富有、最安全的軸心地帶。
  • 世界未解之謎—瑪雅文明
    在歷史的長河中,不同的文明如流星般閃耀光輝,其中瑪雅文明更是讓我們許多人感到神秘與驚奇,為什麼呢?因為瑪雅人除了留下一些遺蹟之外,神秘的消失了,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去了哪裡。從這些遺蹟之中,我們可以眺望瑪雅文明曾經的輝煌。
  • 哈拉巴文化:南亞文明的第一道曙光
    這一文化持續了將近七百多年,那個時期的文明已經進入了青銅器時代,印度河流域出現了許多大城市,城市裡也有較為完備的排水系統,同時,這一文明時期的農業、手工業和紡織業都有較大的發展,商業也比較發達。從這些狀況來看,哈拉巴文化是高度發展的文明,有些歷史學家認為那個時期的哈拉巴文明是印度文明的第一道曙光。
  • 亞特蘭蒂斯文明的遺址找到了?一萬年前,真的存在「神之文明」?
    它的內容是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與其他人討論各種哲學問題,亞特蘭蒂斯在《蒂邁歐篇》和《克裡底亞篇》中被提及。「大約9000年的梭倫,在赫拉克利斯支柱(直布羅陀海峽)的對面,有一個大島,你可以從那裡去其他島嶼。
  • 中國龍文化,起源於農耕文明還是遊牧文明?跟恐龍有關係沒?
    河南省濮陽市曾出土約6500年前蚌龍 它們有一個主要特點,都是靠近遊牧文化不遠的地區! 那麼,龍文化究竟是起源於農耕文明還是遊牧文明?
  • 域外來客還是本土文明?「三星堆不是華夏文明」之商榷
    (一)華夏文明的兩種定義學術界對「華夏文明」的定義通常採用兩種角度。第一種是廣義的角度,即以現代中國版圖為依據,把華夏文明作為古代中國文明的代稱。從這個角度來說,凡地處今中國版圖之內的古代文明自然都是中華文明的組成部分。就此而言,三星堆文明屬於華夏文明沒有任何疑義。
  • 文明發展的軌跡:古埃及文明古老而神秘,其發展歷程更是充滿波折
    原始社會人類的生存需求大於精神需求  自人類誕生以來,對於自然世界的探索就從未停止腳步,在數萬年前,原始人類就已經開始在自然環境的不斷變換之下尋求生存之道,以求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留得更久一些,這也是人類文明在最初不斷發展和延續的內涵因素。
  • 嚴文明:發現中國史前文明的結構美(文明之聲)
    ——編者湖南澧縣彭頭山出土的公元前6500年的含炭化稻穀的陶片,湖北紅花套出土的公元前4200年的石斧,河南洛陽王灣出土的約公元前2200年的鏤空陶器座……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基本陳列展《古代中國》第一單元「遠古中國」中徜徉,我們即使對考古知之甚少,也可以感受到中國考古人近百年來為探索中華文明起源所做的努力。
  • 相互欣賞文明之美(記者手記)
    俄羅斯一位知名漢學家曾經說過:「中國文化已經深深浸潤到俄羅斯各個角落。」著名文學家列夫·託爾斯泰曾說,文明的建立,靠的不是機器而是思想。他本人很早就對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有濃厚的興趣,在80歲高齡時還學習過漢語。至今,託爾斯泰故居的書架上還保存著幾本中國先哲作品的俄文譯本。  中國老一輩人則深受俄羅斯文化影響,讀過很多俄羅斯文學經典作品,對俄羅斯和俄羅斯人民充滿感情。
  • 世界四大文明即天主教文明、東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東亞文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進,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依存度大幅度提高,同時也促進了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區域性的互相不信任也加劇了意識形態之間的鬥爭,其實形態之爭只是表層的,背後更深層的原因是宗教和文明之間的競爭與碰撞。
  • 文明禮儀之基本禮儀篇
    文明禮儀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的。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素養、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就更應該用文明的行為、舉止,合理的禮儀來待人接客。
  • 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巴比倫文明
    導語:今天要說的是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一段絢爛文明,古巴比倫文明是位於今天的伊拉克地區,在當時古巴比倫與古中國、古印度、古埃及一併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在伊拉克地區有兩條河流,一是底格裡斯河二是幼發拉底河,在這兩河之間產生了流傳世間的兩河文明也孕育出了一段璀璨奪目的古巴比倫文明。
  • 《文明之約》應世界之邀,赴文明之約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推出的大型季播文化節目《文明之約》,將立足國家平臺,面向全球,應世界之邀,赴文明之約。節目以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倡導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為核心,聚焦在世界文明史中產生重要影響,在不同民族文明背景下滋養的文明符號和文化記憶,深度挖掘每一個獨特文明背後的奇緣故事和時代價值,通過對文明之源的追溯,對文明流轉的再現,以及高品質的藝術化表達,綻放出多彩的文明底色,從而實現世界人民情感的共鳴、思想的共振、閱歷的共享、藝術的共創。
  • 《滅世記》第三篇,建築業的降維打擊,終結了醫院
    當所有的龍都成了宅龍之後,地球依然在轉,文明也在繼續。可是,不管遊戲多好玩,娛樂都發達,嚮往自然的龍總是存在的。因而,大自然的危險,總是會不期而來。可是,所有的龍都是平等的,所有的龍都是無產者,機器龍已經在超級人工智慧神之恩賜的安排下,承擔了所有的勞動任務。因此,公益政府也只能是號召而已,宅龍自然宅在家裡,可是不想宅的龍,自然也不想呆在家裡。甚至還有些龍還故意到處亂闖,反正龍的身體強壯的很,傳染病也死不了龍,只會讓龍難受而已。
  • 瑪雅人記載的4次超級文明,現代文明最弱!第1紀的人還有超能力?
    大眾人類總喜歡將自己視為地球上唯一的擁有智慧的高等動物,但事實上,在地球漫長的45億年的歲月當中,一定還有出現過高等智慧生物,他們也曾經創造過了燦爛的文明,只是經過歲月的變遷或者自然災害,使得文明被摧毀,被掩埋。瑪雅人的建築文明是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個異類,在瑪雅人的建築之上,常常會伴隨著精美的石雕,而這些石雕上的內容,正是對於文明的記載,以及對未來的預測。
  • 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什麼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文明相繼夭折
    縱觀世界歷史,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中,唯有中華文明歷經滄桑而連綿不斷,至今仍在發揮著歷久彌新的滋養作用。而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文明(以下簡稱三大文明古國)相繼斷層、衰落、夭折,留給人類發人深省的啟示,其中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
  • 簡單解說四大古代文明古埃及文明和現在的埃及什麼關係了解一下
    廣泛流傳的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河文明和華夏文明。四大文明中華夏文明是其中唯一一直傳承至今的文明。雖然一直流傳至今,但這5000來經歷的磨難卻並不比其他三大文明少。也多次險些被滅族。有人可能會說。
  • 創造出輝煌文明的古埃及人去哪了?現在的埃及人是他們的後裔嗎?
    我們時常會自豪地說,我們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明沒有中斷的古國。而埃及,作為一個文明中斷過的四大古國之一,不僅"古埃及"和今天的"埃及"不同,"古埃及人"和當下的埃及人也不一樣。現代的埃及,其人口的約90%都是阿拉伯人,屬於歐羅巴人種。餘下的約10%,主要是科普特人,算是古埃及人的"混血"後裔。
  • 古希臘文明是「文藝復興」後的人們編造出來的?
    只不過是歐洲人忙著互相砍殺顧不上討論一番,一千年裡沒有隻言片語涉及這個古希臘文明,所以培根先生錯了,也就是說歐洲人沒有記載歷史這種傳統習慣。還有一種可能是古希臘史只是一個傳說中的神話故事,古希臘文明只是一個「幽靈」。所有的歐洲人根本就不知道還有這麼個東西存在,所以無從談起。這表明培根先生沒有錯,一千年裡歐洲人之所以不談古希臘是因為沒有這個東西,古希臘文明是「文藝復興」之後的人們編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