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文明即天主教文明、東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東亞文明

2021-01-11 醉千殤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進,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依存度大幅度提高,同時也促進了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區域性的互相不信任也加劇了意識形態之間的鬥爭,其實形態之爭只是表層的,背後更深層的原因是宗教和文明之間的競爭與碰撞。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四個文明集團

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原天主教文明。

二、以俄羅斯為首的原東正教文明。

三、以中華為首的原東亞文明。

四、群龍無首伊斯蘭文明。

這四大文明之間關係,是你死我活的鬥爭關係,曾經在世界上競爭了上千年,從來就沒有真正信任過。歷史的大部分時間一直是伊斯蘭壓著天主教和東正教打,曾經給了基督徒們無數個慘痛的歷史回憶。但是就在200年前,天主教(西歐)和東正教(沙俄)聯手,憑藉科技優勢,把伊斯蘭徹底打垮,並且肢解了伊斯蘭。

歷史上伊斯蘭一直有統一成一個大國的趨勢,但是現在被歐美的強大外力幹涉,導致四分五裂的現狀,也導致了現在中東的恐怖主義亂象,從某種意義上說,恐怖主義是歐美自己選擇的,如果歐美不去幹涉中東事務,中東會統一成一個大國,恐怖主義自然也會消失,但是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強大如俄羅斯的國家繼續和歐美對抗,這個是歐美更不願意看到的。

再回過頭來看俄羅斯,它繼承了原來的東正教文明,並以東正教的領袖自居,雖然東正教和天主教都是基督徒,也沒像和穆斯林那樣的深刻的矛盾。但是自從1054年天主教和東正教大決裂之後,雙方也是摩擦不斷,從來就沒有真正信任過對方,也沒拿對方當自己人看待。所以也可以理解為什麼烏克蘭一直心向西方,但是身處東正教的文明圈,從來也沒被西方信任過,一旦出現狀況,立刻被西方拋棄。

西方能接受的邊緣也就是波蘭,所屬的位置一半天主,一半東正,而且波蘭還得不斷的向西方表忠心,用犧牲自己利益的方式來拿投名狀。希臘雖然是東正教,但是是個特例,因為它是西歐文明的發源地。土耳其是無論如何也加入不了歐盟的,因為這背後的本質不是意識形態的分歧,而是宗教之間你死我活的戰爭。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身處二、三、四陣營的,尤其是陣營的首領,想徹底融入西方世界是不可能的,文明之間是殘酷競爭和植根內心深處的不信任,相比較來說最包容和最願意和其他文明合作的還是我們中華文明。我們也要清楚自己的位置,居安思危。我們祖先在春秋戰國時就有合縱連橫,縱橫捭闔的戰略思想和韜略。今人更不遜先祖,定能叱吒風雲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相關焦點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起源—源遠流長的明珠
    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指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國,四大古國的起源實際上也代表了世界四大流域文明的起源,分別是兩河文明、尼羅河文明、印度河、恆河文明以及黃河、長江流域文明。四大古國依靠流域發展文明,其中能夠保留至今的便是古中國的文明,也就是我們常說華夏文明,它是源遠流長歷史中唯一還存在的明珠。
  • 文明與野蠻相遇,會發生了什麼變化?東正教的繁榮和消失
    帝國的分裂同樣給基督教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伴隨著帝國的分家,基督教同樣擁有了兩個派系的思想,這種思想一直持續數百年的時間,直到公園1054年,基督教開始了正式分裂,西方稱為天主教,東方稱為東正教。公園1453年,東羅馬帝國,也就是君士坦丁堡·羅馬帝國最後的延續被土耳其覆滅,東正教不得已失去了「根據地」,只能向北遷徙,最終和莫斯科公國,也就是後來的沙俄融合。
  • 輝煌的亞洲文明與絲路文明共同體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特稿之一_新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流域文明體系,都誕生在這條軸心地帶上,即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與恆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流域的蘇美爾與古巴比倫文明、黃河與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考古發現,距今8000到7000年,文明創生的遺址如滿天繁星,大量分布在這條軸心地帶上。
  • 為何瑪雅文明這麼難以解讀?
    瑪雅文字瑪雅是有文字的(而且還是象形文字),解讀有文字的文明並不困難。藉助大量文字材料之間的比對,是可以破解的。另外,瑪雅文明滅亡的時間距離現在並不遠,大概在公元十六世紀左右。相比於距離現在三四千年的埃及或蘇美爾文明,瑪雅文明的破解本應容易得多。何況那時還活著能讀能寫的瑪雅祭司。雖然一般的瑪雅人不掌握瑪雅文字,但是祭司階層可是會讀會寫的,那怎麼現在解讀瑪雅文明會這麼困難呢?
  • 簡單解說四大古代文明古埃及文明和現在的埃及什麼關係了解一下
    廣泛流傳的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河文明和華夏文明。四大文明中華夏文明是其中唯一一直傳承至今的文明。雖然一直流傳至今,但這5000來經歷的磨難卻並不比其他三大文明少。也多次險些被滅族。有人可能會說。
  • 被忽視的世界人類文明,分析比北歐先進的非洲黑人文明的發展
    這也表明他一直與地中海區域的文明保有直接聯繫。另外一直存在於東北的衣索比亞也是非洲文明極為出色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文化發達的地區。在公元年左右衣索比亞地區就建立了自己的王國,並且逐步繁榮,與當時的波斯帝國,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都進行廣泛的貿易,甚至包括地區霸權的爭奪也由此造成了阿拉伯人的團結並誕生了阿拉伯帝國。
  • 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什麼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文明相繼夭折
    縱觀世界歷史,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中,唯有中華文明歷經滄桑而連綿不斷,至今仍在發揮著歷久彌新的滋養作用。而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文明(以下簡稱三大文明古國)相繼斷層、衰落、夭折,留給人類發人深省的啟示,其中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
  • 古希臘文明與西方國家是什麼關係?
    希臘被排除在西方文明之外讓我們來看看美國著名學者亨廷敦在其著作中關於希臘的一段話:「希臘不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但它是古典文明的家園,這裡是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源泉。受奧斯曼統治的希臘沒有經歷西歐近代的歷史而且希臘的語言在歐洲孤立,沒有親族,其語言歷史上主要影響中東各民族,然後是俄國,並且在宗教上是東正教,很多人分不清楚,認為既然都是基督教,為什麼要分東西方?
  • 讓文明的火焰溫暖校園——寫在《文明校園》創刊之際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素來是世界文明的指引,被尊稱為「禮儀之邦」。從仁、義、禮、智、信,到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演進,無不閃耀著中華民族價值操守和道德操守的光芒。文明是什麼?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為:文明,是人類歷史積累下來的有利於認識和適應客觀世界、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的總和。由此可見,文明不僅是一種道德規範,也是一種精神歸宿與行為自覺。個體價值觀的形成及文明養成,主要依賴於學校、家庭、社會三個層面,學校處於首要的地位。
  •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對河流如此依賴?
    說起四大文明古國,大家耳熟能詳。由西向東依次為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四大文明古國分布圖如此依靠河流,我個人認為無非是以下方面原因造成。首當其衝是氣候因素。縱觀四大文明古國的氣候,古中國文明是個例外,地處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其它三大文明都是熱帶沙漠氣候,終年高溫少雨。對於早期的農耕文明而言,終年乾旱,總是無法生計的,必須沿河開創自己的文明,如若不沿河,不可能開創自己的文明。
  • 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巴比倫文明
    導語:今天要說的是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一段絢爛文明,古巴比倫文明是位於今天的伊拉克地區,在當時古巴比倫與古中國、古印度、古埃及一併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在伊拉克地區有兩條河流,一是底格裡斯河二是幼發拉底河,在這兩河之間產生了流傳世間的兩河文明也孕育出了一段璀璨奪目的古巴比倫文明。
  • 公示|羅定市入選雲浮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初...
    關於推薦評選及複查2018-2020年度雲浮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的初擬名單公示根據云浮市文明辦《關於開展2018-2020年度雲浮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推薦評選及複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現對我市參加推薦評選及複查2018-2020年度雲浮市文明村鎮
  • 同為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只有中國的文明延續至今,地理位置很重要
    梁啓超在《20世紀太平洋歌》中寫道,地球上古文明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是也,小亞細亞就是指兩河流域,對於這個四大文明是世界公認的,威廉.麥克高希在《世界文明史》中寫道,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古希臘是世界上五大文明發源地,細心的朋友就會發現,這其中唯獨中國沒有古字,因為中華文明一直延續至今
  • 古希臘文明與中華文明:素未謀面,卻是似曾相識的故人
    德國思想家卡爾·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把公元前5世紀,人類文明的飛躍性發展稱為「軸心時代」。冥冥中好像命運的力量,兩三百年裡,大智大慧都這陸續在地球各地的文明區域誕生。在這個群星璀璨的偉大時代,中華與古希臘都沒有失約。雖然希臘哲學與中國哲學關注點不同,但在某些對世界的推測,會讓拍拍手驚呼英雄所覺略同。
  • BBC 新版《文明》紀錄片,文明間是如何交流與互滲的?
    這個紀錄片項目著重挑戰了之前文化界對「單一的西方文明」(the civilisation)的推崇,將視野擴大到了世界上更多的國家及其輝煌燦爛的文化遺產。奧盧索加將目光投向了 15 世紀「地理大發現」時代之後,西方文明與世界其他地區文明相遇時在文化領域發生的衝突和交融。
  • 俄羅斯東正教大主教:基督教文明在俄國即將死亡
    「整個基督教文明已經離死不遠。只要幾十年,也許是三十年。在俄國,它將持續五十年,不會再長了。」俄羅斯東正教大主教這樣說到,他指出「穆罕默德」是現下英國最流行的嬰兒名字,「穆斯林的人口正在飛快地增長」。
  • 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和印度明明都在,為什麼說只剩下中國
    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和印度明明都在,為什麼說只剩下中國自人類誕生以來,地球上誕生了四大文明發源地,也就是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恆河流域和黃河流域,對應的國家則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國。在歷史的長河中,除中國外的三大文明古國文明未能得以延續,只有中國文明一直延續至今。
  • 《文明之約》應世界之邀,赴文明之約
    節目以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倡導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為核心,聚焦在世界文明史中產生重要影響,在不同民族文明背景下滋養的文明符號和文化記憶,深度挖掘每一個獨特文明背後的奇緣故事和時代價值,通過對文明之源的追溯,對文明流轉的再現,以及高品質的藝術化表達,綻放出多彩的文明底色,從而實現世界人民情感的共鳴、思想的共振、閱歷的共享、藝術的共創。
  •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到底是什麼樣的,你知道嗎?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單一民族文化延續最長的文明之一。古埃及人在其發展中形成了傳統的文化,但其並非保守、封閉的文明。古埃及通過文明交流和戰爭等途徑與中東和地中海世界發生了密切聯繫,其與西亞、希臘和羅馬文明相互交融,影響了周圍世界文化的發展,為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一、古老的世界文明古國在世界歷史中,古埃及人是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創造者,世界上最早進入國家階段,最先進入文明社會的就有埃及。
  • 文明之忻|【文明養犬倡議書】文明養犬 共建文明城市
    文明養犬倡議書各位養犬居民:隨著我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養犬,但有些犬主不文明的養犬行為,造成了環境汙染,幹擾了居民生活,犬只傷人事件也時有發生,對居民人身安全帶來一定的隱患。文明養犬是文明社會的一種體現,爭做文明養犬人,創建人犬和諧的美好家園,是每個養犬人的責任和義務,在此我們呼籲廣大居民從我做起,做一個文明自律的養犬人,讓養犬贏得更多的快樂、尊重和友誼,共同營造和諧健康的人居環境。我們倡議:一、依法養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