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是從事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現代化科學技術所必需的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學習數學培養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八年級數學是初中學習過程中的關鍵時期,學生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將來是否能升學。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八年級數學,我把它歸結為幾張圖。
勾股定理是平面幾何有關度量的最基本定理,他從邊的角度進一度刻畫了直角三角形的特徵。勾股定理作為「千古第一定理」,其魅力在於其所具有的歷史價值和應用價值,因此,應注意充分挖掘其內涵。用數格子(或割、補、拼等)的方法體驗勾股定理的探索過程,理解勾股定理反映的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數量關係,會初步運用勾股定理進行簡單的計算和實際運用。
從平方根於立方根說起,學習有關實數的有關知識,並以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熟記有關概念:無理數、算術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實數以及實數分類,區別平方根、算術平方根、立方根,會求一個數的平方根、算術平方根、立方根,熟練實數的運算和化簡。
「圖形與坐標」是「圖形與幾何」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知道在平面內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至少需要兩個數據,會用兩個量表示平面內一個點的位置。
通過對變量的考察,體會函數的概念,並進一步研究其中最為簡單的一種函數—一次函數。了解函數的有關性質和研究方法,並初步形成利用函數的觀點認識現實世界的意識和能力。在教材中,通過體現「問題情境———建立數學模型—概念、規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讓學生從實際問題情境中抽象出函數以及一次函數的概念,並進行探索一次函數及其圖象的性質,最後利用一次函數及其圖象解決有關現實問題。
二元一次方程與一元一次方程類似,強調模型思想,關注知識的行程與應用過程。遵循「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拓展與應用」的模式,首先通過具體問題情境,建立有關方程並歸納出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有關概念,然後探索其各種解法,並在現實情境中加以應用,切實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數據的分析主要學習刻畫一組數據的兩個常用指標,集中趨勢(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和離散趨勢(極差、方差和標準差)。
平行線的證明是證明的起始階段,前面接觸的一些結論需要加以證明,證明需要出發點,接著就依次證明一些先前探究得到的定理,在證明過程中,初步掌握證明的要求和格式,認識到證明的嚴謹性,做到步步有據,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學會建立知識結構圖對學習初中數學有著重要作用,它可以讓我們一目了然地找到知識間的聯繫,讓預習和複習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