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蝦,人們首先想到
可能就是餐桌上的
椒鹽蝦、白灼蝦、清蒸蝦……
以及我們長沙最愛的麻辣小龍蝦
但是,你知道嗎?蝦除了好吃之外
有些種類還具有爆表的戰鬥力
比如它們:
槍蝦
螳螂蝦
江湖傳說
槍蝦「開槍」打殘小螃蟹
螳螂蝦「出拳」擊碎水族箱
二者皆得「蝦派氣功」真傳
各立門派,行走江湖
之前,三水有帶大家認識「蝦派氣功」兩大傳人之一——槍蝦。
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另一位蝦中高手,也是螳螂蝦(皮皮蝦)的近親——雀尾螳螂蝦,以及它們的神功。
雀尾螳螂蝦,也被稱為蟬形齒指蝦蛄或七彩螳螂蝦,它是蝦蛄中的明星種,憑藉華麗的外表和技能成為網紅。
所有蝦蛄以此種體色最為鮮豔,體長可達20釐米,全身通常呈深綠色或青藍色,觸角鱗片為橙紅色,頭胸甲前部具有白邊的咖啡色蜂巢狀網紋,3對胸足及捕食爪呈紅色,外表豔麗有如孔雀。
雀尾螳螂蝦因為全身的色彩五彩斑斕,被稱為世界上最漂亮的蝦。
但你知道的,越美麗的往往越危險,螳螂蝦也不例外。它在漂亮的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兇猛的蝦。
螳螂蝦是一種性情狂暴的海洋甲殼類動物,實際上它並不是真正的蝦類動物,而是軟甲綱口足類動物。
之所以會用「雀尾螳螂蝦」來稱呼它,除了其外表像孔雀,最主要還是它獵食的方式像螳螂。雀尾螳螂蝦的掠肢經過數千萬年的演化,已經進化成一對威力十足的「彈簧鐵拳」。
當有獵物靠近時,它就用那對彈力十足的前螯鉤狠狠地往獵物身上敲下去,而且不止一次,雀尾螳螂蝦會視情況給予更多的追擊,是相當聰明的肉食性動物,如同拳擊手快速使用刺拳攻擊對手般,只是雀尾螳螂蝦的刺拳更具威力與速度。
雀尾螳螂蝦是肉食類的兇狠蝦蛄,生性好鬥,雀尾螳螂蝦哪怕被抓住了,也會無所畏懼。
因為它總要進行鬥爭,在獵手嘴裡掙扎的雀尾螳螂蝦很難被咽下去,許多又被原封不動地吐了出來。
雀尾螳螂蝦的獵食範圍是很廣泛的,從行動緩慢的貝類、螺類,到從它旁邊走過去的蝦蟹,以及只是想填飽肚子的魚類。
只要被雀尾螳螂蝦看中,它一定會兇猛地朝獵物賞上幾拳,就算獵物的體型跟它一樣或比它還大,它還是會勇猛地衝上去打爆獵物,並把它拖回礁巖的巢穴中飽餐一頓,之後繼續埋伏等待下一個目標。
如果把一隻雀尾螳螂蝦放進一個大魚缸裡,過不了多久,魚缸裡其他的小動物就會被雀尾螳螂蝦給吃個精光,所以雀尾螳螂蝦只適合單養。
而且,務必不要用手去抓它,一定要用網子撈它起來,如果被它那時速超過80千米每小時的「錘子」打中是會讓人受傷的。
它們不但聰明,更是威力十足。那麼,它的攻擊力究竟有多驚人呢?
雀尾螳螂蝦可以在五十分之一秒內將捕肢的前端彈射出去,最高時速超過80千米每小時,加速度超過0.22英寸口徑的手槍子彈,可產生最高達60千克的衝擊力,瞬間由摩擦產生的高溫甚至能讓周圍的水冒出電火花。
這個衝擊波的力量有多大呢?差不多1500牛,一個人足以把棒球扔到地球同步軌道。
若是一個人被雀尾螳螂蝦給擊中了的話,那這種疼痛甚至會超過被子彈擊中的疼痛。
曾有科學家下海捕捉雀尾螳螂蝦時戴著手套也被其弄傷了手指,血流不止。帶回實驗室放在量筒裡,量筒也被雀尾螳螂蝦擊得粉碎,兇猛可見一斑。
而螳螂蝦的這一大螯鉤不僅戰鬥力極強,還耐用,大概能敲擊五萬次左右。不過螳螂蝦會通過周期性蛻皮來修復自己的武器。
蛻皮的雀尾螳螂蝦脆弱但仍極具攻擊性,當受到驚動時便會從棲身的洞穴中衝出來攻擊對方,即使對「入侵者」構不上什麼威脅。
等甲殼變硬後,雀尾螳螂蝦依舊是海洋世界中無可匹敵的「拳擊手」。
除了攻擊力驚人外這個特點,雀尾螳螂蝦還有一對非常神奇的眼睛。
雀尾螳螂蝦能看見許多人類無法看見的東西,不僅能識別線偏振光,而且還能看見圓偏振光(這種光波呈螺旋狀傳播,或者向左旋,或者向右旋)。
雀尾螳螂蝦這種獨特的視覺能力歸因於其複眼中有6排數量眾多的小眼。基於光覺細胞在一些小眼中的排列方式,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感光神經生物學家賈斯廷·馬歇爾認為,螳螂蝦這種獨特的視覺結構讓它們能看見圓偏振光。
而螳螂蝦的圓偏振光視覺在尋找配偶過程中可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螳螂蝦的甲殼中含有大量糖分,因而它們的部分甲殼能反射圓偏振光,看上去就像閃閃發光的珠寶。
螳螂蝦利用圓偏振光與潛在配偶進行交流時不易被掠食者發現,因為其他動物可能看不見這種特殊光線。
哈哈,親愛的小夥伴們
這麼漂亮又兇悍的雀尾螳螂蝦
你們敢養嗎?
——文章來源——
網絡資料整理,如有不妥,敬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