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超鹹小魚兒
很多人覺得,觀賞魚的繁殖相對是比較困難的。有時候自己養了多年的魚,可是魚缸還是空空的。想要補充新魚,還是要經常去水族店。但是,如果你飼養的是這幾個品種的魚,那麼你就可以享受繁殖觀賞魚的「快樂」了。
可是,對於很多普通魚友來說,自己養的觀賞魚繁殖太多,非但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成了讓人苦惱的事情了。因為大部分魚友,根本沒有那麼多地方飼養。而生下來的小魚苗,又不捨得丟棄,只能到處送人。本來是想養魚靜心,最後發現心沒靜下來,反而更煩躁了。如果你不打算大規模繁殖觀賞魚,千萬別飼養這幾個品種。
第一:孔雀魚
孔雀魚可以算得上是觀賞魚裡,超能生養,多子多福的代表了。孔雀魚是最能繁殖的品種,個頭雖小,能量卻大。如果你不控制它們的繁殖,那麼它們生起娃來就沒完沒了,一個月生一批。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小魚苗很快就長大,然後又開始了繁殖。繁殖孔雀魚就跟借了高利貸一樣,滾雪球式的增長,讓你忙到崩潰。
第二:迷你鸚鵡魚
迷你鸚鵡魚的飼養難度不高,而且模樣好看,所以很受歡迎。迷你鸚鵡魚的繁殖額能力非常強大,如果讓它們盡情繁殖,那麼很快你就會收穫滿缸的小迷你鸚鵡魚。迷你鸚鵡魚可以自行配對,差不多也是一個月一窩。你想一下,如果你不開水族店,你的鸚鵡魚一個月生一窩,你得有多少魚缸才夠啊。
第三:藍曼龍
藍曼龍的繁殖能力也非常強大,如果你打算繁殖的話,那一定要做好提前給小魚苗找下家的準備。不過藍曼龍繁殖能力雖然強大,但是可以人為控制,並不會像鸚鵡魚那樣,如果成年以後不繁殖,就給你鬧出一場「血戰水族箱」的慘劇。
我個人覺得,養觀賞魚是一種審美情趣,應該本著欣賞的想法去飼養。如果盲目地求數量,那麼質量就會差很多。養魚雖然修身養性,但是不代表養那麼多魚的時候,還能修身養性。一般來說,繁殖個一兩次就可以了,沒必要讓它們爆缸,畢竟我們也不是賣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