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趴著是好是壞?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寶媽別錯過

2020-11-24 騰訊網

當一個家庭終於迎來了新生命的降臨,除了激動和喜悅之外,更多的怕是忐忑和不知所措,畢竟照顧新生兒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

尤其是很多家長覺得面對那麼小的一個寶寶,甚至不知道如何去著手照顧,再加上剛出生的寶寶經常會哭鬧,所以有時就會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

但是寶寶雖然有自己的發育階段特點和時間,家長也要注意正確的輔助方式,來幫助寶寶更好地成長。

育兒嫂幫助寶寶練習俯臥,遭寶媽反對,究竟誰對誰錯?

小艾是一名新手寶媽,寶寶才出生不到兩周,小艾也處於月子期間,家裡的老人身體都不是很好,想要給老婆和孩子更好照顧的丈夫便花高價提前預定了一個月嫂。

當小艾和孩子出院回到家後,月嫂如期來到了家裡,幫助小艾恢復身體,給小艾做月子餐,更多的時間就是照顧新生兒了。

看著月嫂嫻熟地做著一切,小艾和老公覺得很滿意,心想雖然價格高了些,但也值了,畢竟省心不少。

可是這幾天,小艾跟月嫂鬧得有些不愉快,甚至好幾次小艾都覺得自己動氣了,最後經過老公的調解和諮詢醫生,小艾才釋然。

原來,小艾發現月嫂這幾天會時不時地把寶寶翻過來,讓寶寶趴著,這讓新手媽媽覺得有些心驚肉跳的,覺得那麼小的孩子不可能適應俯臥這種姿勢,所以便很質疑月嫂的行為。

儘管月嫂一再解釋,小艾也不信,就是覺得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損害,老公特意去了醫院諮詢醫生,小艾才跟月嫂道了歉,關於寶寶趴著是好還是壞,聽了兒科醫生的說法,才證明月嫂的做法是對的。

分析

相信很多年輕寶媽現在越來越注重提前做好育兒知識的儲備,也明白了俯臥對於小寶寶來說其實是有很多好處的。

寶寶並沒有家長想像的那麼脆弱,俯臥的姿勢看著弱小的寶寶不能承受,其實反而有利於促進寶寶的身體發育。

甚至有些寶寶還會覺得這種姿勢很舒服,所以只要注意好時間和頻率,家長不用過於擔憂,而且面對好處多多的姿勢,寶媽千萬別錯過。

幫助寶寶練習俯臥都有哪些好處呢?

1.鍛鍊頸部和背部的肌肉力量

當寶寶俯臥的時候,他會利用頸部和背部的肌肉群用力來使自己的頭抬起,這樣無形當中就鍛鍊了頸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

而且平時寶寶經常平躺著也覺得無聊,總是面對天花板也顯得角度過於單一,而月齡小的寶寶不適合經常豎著抱。

寶寶在俯臥練習抬頭的時候,還會用手和胳膊支撐身體,對於日後大運動的發展都有好處。

2.利於觀察力的發展

小寶寶初來乍到這個世界,周圍環境的一切對寶寶來說都是充滿了新鮮感的,讓寶寶覺得很好奇。

而寶寶在俯臥的時候,視角發生了變化,會拓寬,所以小寶寶總會努力地把小腦袋和胸脯抬得更高,想要看到更多的東西。

這對寶寶接收更多信息也有幫助,有利於寶寶觀察力和注意力的發育。

3.有助於緩解腸胃脹氣

相信經歷過寶寶腸絞痛的家長都對那段日子不堪回首,每天到了固定的時間,寶寶便開始準時哭鬧起來,少則十幾分鐘多則數個小時。

而腸絞痛的主要原因是寶寶的腸胃功能沒有發育完全,容易出現脹氣。俯臥的姿勢會擠壓寶寶的腹部,有利於脹氣的排出,能夠大大緩解寶寶腸胃不適的感覺。

貼心寄語:

既然寶媽們明白了幫助寶寶練習俯臥有這麼多好處,那麼就及時地行動起來吧!不過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要根據寶寶身體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俯臥的時間,切忌讓寶寶過度勞累。

我是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讚、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本帳號已開通維權,歡迎個人轉載,但不允許抄襲文章,如有必究!

相關焦點

  • 天氣越來越熱,寶寶吹風扇好還是吹空調好?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但對於抵抗能力弱的嬰幼兒來說,很多家長對電風扇與空調就抱有「敬而遠之」的態度,面對於逐步上升的高溫,寶寶到底該如何納涼?聽聽兒科醫生的解讀。01空調還是電風扇?婆媳二人意見相左、僵持不下,婆婆乾脆趁著小敏不在家偷偷打開電風扇,但第二天,寶寶就因為著涼而發起高燒。好在送醫院及時,寶寶沒有大礙,但針對於婆婆的做法,兒科醫生忍不住嚴肅地批評:夏天不論吹風扇還是開空調,都達到寶寶身體散熱的目的,但一定要掌握方法。
  • 寶寶得了黃疸,曬太陽真的能退「黃」嗎?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據我觀察,很多家長採取的方式是抱著寶寶曬太陽,來達到退「黃」的目的。讓寶寶曬太陽來退「黃」,看起來安全又經濟,不過這種方法真的管用嗎?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曬太陽可以幫助得了黃疸的寶寶退黃,但是不建議家長這樣做用曬太陽的方式,幫助寶寶退黃疸,並不是民間的流傳的偏方,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 寶寶眼屎又多又黃,應當如何清理?聽聽兒科專家怎麼說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妹妹家的寶寶六個月了,最近這段時間不知是何原因,眼屎特別多且呈黃色,甚至會黏住眼睛。作為新手媽媽的妹妹不知所措,擔心寶寶得了眼部疾病,趕緊上醫院,才得知是上火的緣故。
  • 寶寶為什麼常搖頭,還揪耳朵,是生病了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文|秘籍君常常有媽媽著急地問我,自家幾個月大的寶寶總愛揪耳朵,還時不時地搖頭,很不舒服的樣子。想著去醫院看看吧,過一會兒他就又好了,好像身體也沒受什麼影響,可是不去看吧,看著他對著耳朵又抓又撓的,很心疼。寶寶為什麼常搖頭,還揪耳朵,是生病或者身體不適了嗎?
  • 寶寶睡覺不踏實怎麼辦?兒科醫生:做好這幾點,娃能睡個安穩覺
    寶寶晚上睡覺不踏實,讓很多新手爸媽感到頭疼。一晚上,娃不是翻來覆去,就是哼哼唧唧或哭鬧,各種哄勸似乎都不管用。女兒半歲前,睡覺也常不踏實,哼哼唧唧、嗯嗯的聲響此起彼伏;凌晨時分,還常出現雙腿、雙手伸直緊繃、小臉常憋得通紅。為此,還專門抱去看過兒科醫生,一番檢查後並未找到實質原因。
  • 寶寶不愛穿鞋襪總是自己脫掉,光腳到處跑好不好,聽聽醫生怎麼說
    寶寶自己不想穿襪子所以脫掉,夏天在家光腳丫走路真會著涼?孩子不愛穿鞋襪要不要緊?聽聽醫生怎麼說就這個問題,兒科主任是這麼建議的:1歲以下的寶寶要穿襪子,是因為這時發育還不完全,體溫調節功能又不完善,並且還不會走路所以不需要運動,足部產生的熱量自然就少。 但是,天氣熱的時候可以穿薄點的。
  • 孩子總是積食愛「趴睡」?兒科醫生:無非4個原因,家長別不在意
    前幾天在小區廣場上遛娃,給別的寶媽談論起來,就有好幾個提到孩子吃飯不行、睡眠不好的,都是一臉無奈,有一個說:「我家娃吃追在屁股後面餵都吃不多,吃得少還三天兩頭積食,睡覺的時候盜汗,喜歡趴著睡,半夜裡還驚醒哭鬧」。因為小寶寶趴睡窒息那件事,不少寶媽都警惕孩子「趴睡」,一晚上起來看好幾次,幫孩子翻身。
  • 寶寶眼屎多就是上火了?快來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
    但如果寶寶的眼屎量過於多,寶媽可就得操個心眼了。這種情況一般由2種原因導致。1.為了預防結膜炎,平時寶媽和寶寶都要注意保持好手部衛生,避免細菌進入寶寶眼內。但如果確診寶寶是淚道阻塞,3個月以內的寶寶,我們首先要採取保守治療。也就淚囊區按摩,和(或)點用抗生素眼藥水。一般阻塞的淚囊會逐步開放。但如果寶寶3個月以後還沒有緩解,寶媽就需帶孩子再次就醫了。
  • 老一輩人總說:晚上別帶寶寶出門,可不是迷信,兒科醫生也贊成
    文|好孕姐昨天快睡覺時,表妹跟我發微信,向我抱怨她婆婆,說是她晚上想帶寶寶出去,但是婆婆不讓,說是對寶寶不好,因為這個問題兩個人拌了幾句嘴。聽表妹這麼說,我這次反而站在老人這邊,因為我也是跟老一輩子同樣的觀點:晚上儘量別帶寶寶出去,而這個問題也是跟兒科醫生探討過的。
  • 7月齡寶寶被奶奶餵進醫院,急壞了家人,兒科醫生:不懂就別亂吃
    畢竟,給寶寶吃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他的健康和發育情況,如果因為沒吃對沒吃好而出現什麼意外,那真的是「傷在寶寶身體,痛在家長心裡」。 7月齡寶寶腸胃住院,因為奶奶的「自以為是」,在餵養上出了岔子 前幾天,豆豆媽慌慌張張地抱著孩子趕去醫院,僅僅只有7個月大的寶寶,在醫院遭罪一周後,才勉強出院,可把全家人都急壞了。
  • 「中大科普」讓「小睡渣」變成「天使寶寶」,這位兒科醫生有一套……
    一粘床就嚎成小豬娃只有吃奶抱著才安靜為何「睡眠天使」總是別人家的娃莫急,莫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醫生周妍用「實戰經驗」總結了一套如何將睡渣練成「睡眠天使」的秘籍周妍,兒科學碩士、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住院醫師,85後寶媽。
  • 兒科醫生:「新型把尿」正毀掉孩子排便系統,年輕家長卻前赴後繼
    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大部分的兒科醫生都不建議為孩子進行把尿,認為傳統的把尿會傷害孩子的脊柱和髖關節的發育。 奶粉、紙尿褲、寶寶的日用品,別看每一項單獨看起來沒多少錢,可一旦加起來就完全壓得琳琳全家都喘不上氣。琳琳考慮到「開源節流」,想著自己既然不能做到開源,那就需要在節流上下功夫。 一次琳琳無意中在家長群中發現了一種「新型把尿」的方法,就是控制寶寶的排尿時間。
  • 兒科醫生:孩子12歲前身高有三次猛漲期,請務必幫孩子抓住一次
    孩子發育無小事,家長的一時馬虎大意,讓孩子比同齡人矮了10釐米鄰居芬姐前段時間帶寶寶出去玩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自家寶寶要比同齡的寶寶矮上一大截。這讓芬姐感到很苦惱,明明自己夫妻倆的身高都不算矮,可為什麼輪到自家寶寶的時候,就比同齡人落後這麼多。懷著這個疑問,芬姐帶自家的寶寶前往醫院向醫生求助。
  • 除了寶媽的檢查外,別忘了寶寶的3項
    因此,孩子出生後的42天檢查,對評判她們的身體狀況至關重要,寶寶也需要做個系統的檢查。 產後42天檢查,到底有沒有必要做?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寶媽,自認坐月子恢復得不錯,吃嘛嘛香,沒必要再花這個冤枉錢,何況帶著孩子去也怪折騰的。
  • 寶寶練習趴沒有黃金期,權威:出生後就可以開始,這兩個遊戲足矣
    所以如果寶媽發現寶寶突然間開始趴著,就需要有效的為寶寶查看是否出現了比賽感冒的情況,在這時需要及時的為寶寶進行治療。寶寶趴著對身體有這些好處1、增強寶寶的平衡力《孩子的大運動》一書中說:寶寶喜歡趴著,寶寶的核心肌肉群能夠得到很好的鍛鍊,經常喜歡趴著玩的寶寶比喜歡躺著的寶寶更加富有活力,並且平衡力也會比較好一些。
  • 寶寶為什麼要多趴?1-3個月是娃練趴的「黃金期」,家長別錯過
    2020-12-24 06:57:18 來源: 玩機魚魚 舉報   導讀:寶寶為什麼要多趴
  • 聽聽醫生怎麼說!
    聽聽醫生怎麼說!有一些專家說,這是由於順產的孩子在出生之時受擠壓形成的淤青,寶寶皮膚嬌嫩形成,之後可以去除,可是為什麼許多剖腹產的孩子身上同樣有這些淤青呢?也有一些專家說,這可能是由於孩子剛出生之後,為了讓他與這個世界儘快適應,護士對他進行拍打所造成的淤青。很顯然,這幾種說法都不太成立,後來終於有了我們有了比較正確且科學地回答。
  • 武漢兒科醫生紅黑榜網上瘋傳 上萬媽媽同創
    荊楚網消息 (楚天金報)(記者鄭志方 實習生楊璐) 一個關於武漢市各大醫院兒科「好醫生壞醫生」的帖子,從2008年底一直活躍至今。記者粗略統計,該帖累計已有數十萬網民閱讀,上萬名年輕媽媽寫出帶寶寶看病的心得。
  • 兒科醫生說--寶寶囟門有什麼奧秘?
    門診中經常碰到家長問寶寶囟門的問題,如寶寶的囟門正常嗎?什麼時候能閉合?可以摸甚至洗囟門局部嗎?囟門有什麼重要的作用嗎?歡迎參考:兒科醫生說-寶寶囟門的奧秘1.什麼是囟門?寶寶顱骨之間的連接處,有2個骨頭缺損區,醫學上稱為囟門,較大的一個位於頭頂,稱為前囟,較小的一個位於腦後,稱為後囟。前囟出生時較小,以後隨著顱骨的生長而增大,寶寶6個月後隨著骨化而逐漸變小,大多於寶寶1歲至1歲半時完全閉合。後囟較小,多於出生時或出生後8周內完全閉合。2.家長們如何正確看待寶寶囟門?
  • 寶寶晚上睡覺不安穩是怎麼回事?其實是這5點在搗鬼,寶媽別大意
    希希家的寶寶3個月了,最近從乖寶寶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夜哭郎」,晚上經常要醒來哭個兩三次,哭累了之後才會沉沉的睡去,希希和老公被折騰的精疲力盡。婆婆說孩子是被嚇到了,她請來了神婆幫孫子「叫魂」,可並沒有什麼用。希希無奈,只好請教自己做兒科醫生的閨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