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孩子12歲前身高有三次猛漲期,請務必幫孩子抓住一次

2021-01-08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的身高問題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父母的「一塊心病」。根據《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查報告》的數據統計顯示,超過5成的中國兒童難以達到父母的遺傳身高,超過8成的父母對孩子的身高不滿意。

如果說外形能通過整形化妝來彌補,牙齒能藉助矯正來糾正,從矮個子變成高個子,改變起來似乎就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容易。

為了讓孩子長出滿意的身高,不少父母都會不顧一切地給孩子補鈣,吃營養品。但很少有父母意識到,孩子的身高發育是有其天然的「發育規律」的。如果能抓住發育規律補充身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發育無小事,家長的一時馬虎大意,讓孩子比同齡人矮了10釐米

鄰居芬姐前段時間帶寶寶出去玩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自家寶寶要比同齡的寶寶矮上一大截。這讓芬姐感到很苦惱,明明自己夫妻倆的身高都不算矮,可為什麼輪到自家寶寶的時候,就比同齡人落後這麼多。

懷著這個疑問,芬姐帶自家的寶寶前往醫院向醫生求助。醫生在對寶寶進行了細緻的檢查後發現,寶寶的身高要比同齡人的平均身高至少矮了10釐米。

兒科醫生指出,之所以出現這個現象,最可能的原因就是錯過了身高發育的猛漲期。

醫生的話一下子點醒了芬姐,前段時間一向吃飯「挑肥揀瘦」的寶寶突然胃口大開,食量也是水漲船高,因為擔心寶寶嘴饞吃壞了肚子,芬姐一直有意控制寶寶的飲食,卻沒想到因此錯過了孩子的「猛漲期」。這才是造成孩子比同齡人矮一大截的罪魁禍首。

兒科醫生指出,孩子12歲前身高有三次猛漲期,抓住一次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換句話來說,只要抓住孩子身高發育的這個天然規律,孩子以後想不長高都很難。想讓孩子長高的家長請務必孩子抓住一次。

第一個階段:母乳主導期(0~1歲)

一般來說,剛出生的新生兒寶寶往往會經歷一個身高發育的「大爆炸」階段,寶寶攝入的營養會源源不斷地轉化成身體發育的材料,幫助寶寶身高進行快速發育。特別是在0~6個星期前的發育早期,寶寶基本上是一天一個樣。

當寶寶出了月子,進入新生兒發育的後期時,寶寶的發育速度會減緩,但仍處於快速成長階段。科學實驗證實,0~1歲的寶寶身高一般會增加25釐米左右。

鑑於寶寶這種早期的身高發育特點,就要求父母首先要從孩子營養補充入手。在為寶寶提供充分的母乳的同時,也要在合適的時間為寶寶添加輔食,從而保證更加多元豐富的營養。

第二個階段:輔食主導期(1~6歲)

當寶寶邁過1歲的大關時,身高發育同樣也會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這時母乳和奶粉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輔食作為寶寶從母乳到成人食物的過度食品,在孩子的身高發育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如何為孩子選擇健康營養的輔食就顯得尤為重要。

事實上,除了米粉這種常見的輔食之外,營養專家同時建議,父母在為孩子選擇輔食時應做到「一主二輔多層次」。

所謂的「一主」就是指「以家庭製作輔食為主」,「二輔」就是說「以購買的輔食為輔」,「多層次」則是說「營養全面多層次」。

專家的建議其實不無道理。現在市面上的輔食來源和原料並不安全和保險,相比之下,寶媽親手為寶寶製作輔食,不但能夠保證為身高發育提供充分的營養,還能確保寶寶的飲食健康。

可輔食的製作同樣是一門學問:不同年齡的寶寶適合什麼類型的輔食?不同營養的輔食應該如何搭配?並不是每位寶媽都能清楚地了解到這其中微妙的區別。

在這裡推薦一本《輔食每周吃什麼》的兒童輔食添加書。專門針對1~6歲寶寶的輔食添加問題。

這本書的優點在於根據寶寶的年齡對輔食添加的內容進行了劃分,寶媽可以根據自家寶寶的發育特點,調整輔食的添加內容。

全書一共215道食譜,非常適合想要親手為寶寶製作輔食的媽媽。同時隨書還附帶了視頻,寶媽可以根據視頻的內容,逐步掌握輔食製作的技巧。

第三個階段:飲食主導期(10~12歲)

孩子在這個階段就已經完全適應了成年人的飲食習慣,相比於輔食主導期的精細飲食,父母在這個階段更多的注意力應該放在飲食營養的多元性和營養搭配上。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寶寶一日三餐的安排。一般來說,早上適合營養豐富,偏粗糧的早餐;中午適合熱量和蛋白質豐富的午餐;晚上適合易消化的晚餐等等。

這種飲食搭配能在滿足孩子飲食需求的同時,還能為身高發育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可這個階段的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安排孩子的飲食才算是科學合理呢?

在這裡推薦一本《兒童長高食譜》,對孩子這個階段的飲食安排做出了詳細的規劃。為孩子的飲食添加提供了科學的指導。

這本書一共記錄了240道食譜,同時還搭配了形象的圖片和視頻,來幫助家長更快地學會怎么正確為寶寶準備飲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孩子想要長出高個子,寶媽首先要闖過的一關就是飲食。衷心祝願所有的寶媽都能養出高顏值高個子的寶寶。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兩歲前能吃「大人飯」嗎?兒科醫生:三歲前吃都算「毒輔食」
    就這樣,琳琳餵孩子大人飯直到兩歲半,在一次常規體檢中,醫生告知琳琳,孩子現在無論是身高還是體重,都和同齡小朋友差距明顯,甚至智力也有不足。在得知琳琳過早地給孩子吃大人飯,醫生怒斥琳琳說: 「高鹽高糖大人飯對孩子來說無異於「毒輔食」,孩子三歲前吃一次傷一次,你這是對孩子的不負責。」 琳琳這才意識到自己闖下了大禍。 孩子啥時候能吃「大人飯」?
  • 為啥現在孩子普遍「人小腳大」,身高和腳有關係嗎?聽聽醫生咋說
    孩子的身高問題,歷來都是最受父母關心的話題。畢竟,這年代早已不再追逐顏值,而是更在意身高,所以說父母想方設法地幫助孩子快速長高。一、孩子「長個先長腳」的說法靠譜嗎上周末,兒子被學校選拔參加足球比賽,訓練前特意帶他去店裡買鞋,當時店裡正好有幾位寶媽也在給孩子買鞋。
  • 想要孩子長的高,快抓住孩子這3個長高信號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身高是我們最擔心的問題之一。身高會影響大學個別專業的錄取、會影響找工作、找對象,甚至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自信心。不管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有個高挑的身高都是很好的加分項哦! 雖然說孩子在骨骼線沒有完全閉合前,身高都是在生長的。
  • 最新兒童身高對照表來了,如果孩子發育過慢,務必要抓住猛長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身高體重是家長們非常關切的問題。根據相關統計,目前中國有50%的孩子未達到遺傳身高,80%的孩子未來身高不能達到家長們的預期。在去年最新兒童身高表發布後,一大批家長又開始著急了。為什麼家長們會如此在意孩子的身高呢?一位初為人母的曉曉說出了多數家長的心聲。30歲的曉曉,146的身高是她一輩子的短處。
  • 9歲娃性早熟,身高「丟」了12釐米!家長不做這件事,追悔莫及
    她還是不死心:「醫生,還有沒有什麼辦法?孩子還這麼小?」然而,醫生搖了搖頭:「現在骨齡這麼大,已經晚了。」敏媽不甘心,流著淚連聲追問:骨齡是啥?9歲的孩子為啥會有13歲的骨齡?骨齡跟性早熟又有啥關係?……■骨齡是啥?
  • 兒科醫生警告:這種玩具危害大千萬別給孩子買
    兒科醫生警告:這種玩具危害大千萬別給孩子買 2020-03-16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人小腳大」成常態,身高和腳長有關係嗎?醫生這樣解釋
    聽到這些對話的李女士突然意識到自己兒子的腳也長得很大,可是身高也不見長。不知道「長個先長腳」這個說法是不是正確的,於是便找了一位醫生諮詢。醫生說孩子腳大是當今社會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尤其是6-12歲的孩子,基本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從醫學角度來看,一個孩子腳的大小和身高其實沒有直接的關係,有些孩子個子很高,可是腳卻很小,有些孩子個子不高,腳卻大得很。
  • 孩子都三歲了,還會得黃疸嗎?大人的不注意,可能會害了孩子
    一、夜間來診,孩子情況不一般有天晚上我坐診時,一位媽媽焦急地抱著孩子來找我:「醫生,我孩子都3歲了,今天我突然發現他渾身皮膚發黃!該不會是得了黃疸?」我請她先別太急,讓我先了解清楚情況才好判斷。話說在我們兒科,黃疸一般在新生兒(出生28天之內的小寶寶)身上出現的情況比較多,3歲的小朋友得黃疸的機率很低。我初步判斷,這孩子不像是普通的黃疸。這時我想到可能是一種比較少見的情況,但我不敢大意,仍然仔細詢問了孩子近些日子來有沒有噁心、厭食、嘔吐等不舒服的症狀,以及食慾、排便的情況。家長說都挺正常的,孩子自己也沒有什麼不舒服。
  • 1—12歲男女孩最新身高標準表,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注重小孩營養固然是好,要是孩子吃得太多長得過胖就不好了,胖小孩在和小夥伴玩耍時和在學校都易被他人取笑,小孩太矮瘦的也更容易被人欺負。每個年齡段的孩子身高體重是多少才算達標,各位親爸親媽認真瞧瞧喲!身高標準對照表0-12歲男孩身高、體重表
  • 【健康屋】14歲男孩身高2.21米!哪些因素影響孩子的身高?
    根據現場測量數據顯示,小宇在上述三個時點的站高分別為221.0釐米、221.1釐米和221.0釐米。 對於小宇遠超常人的身高,家人也曾多次帶他去成都檢查過。最初醫生也懷疑過是巨人症,但是小宇的生長激素、腦垂體等各項檢查結果又都是正常的。 相對於14歲就已經是「大高個」的小宇,有些孩子的身高生長卻並不是很理想。
  • 孩子身高達標了嗎?什麼是兒童矮小?
    假如你們家的寶寶在班級裡面排隊的時候,是比較靠前的前三名,那麼Ta可能已經是身材矮小了,那為什麼孩子會矮小呢?今天就由昆明市延安醫院兒科楊濤副主任給大家聊一聊什麼是兒童矮小。  什麼是兒童矮小  當孩子的身高低於同年齡、性別兒童的第3百分位數或2個標準差即為身材矮小  另外還要注意孩子身高增長速率:  嬰幼兒期(3歲以下)生長速率<7釐米/年  兒童期(3歲-青春期)生長速率<5釐米/年  青春期生長速率<5.5-6.5釐米/年
  • 寶寶有這3種表現,到了猛漲期,媽媽可要多點耐心別忽視了
    後來女兒實在太能咬了,閨蜜就帶著去醫院檢查,結果醫生說這是寶寶進入猛漲期的一種煩躁症狀,等過了這一段就好了。一歲前寶寶經歷幾個猛漲期?當寶寶出生之後,在一歲之前,寶寶要經歷這四個猛漲期:1、寶寶出生2~3周的時候;2、寶寶生長4~6周的時候;3、寶寶在3個月的時候;4、寶寶在6個月的時候。寶寶猛漲期的時候有哪些表現呢?
  • 2018年身高對照表,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雖然身高和遺傳有緊密的關係,但遺傳給的只是一個身高的範圍,上下有8釐米的偏差。國家疾控中心對全國九城市12300名3-6歲兒童進行身高調查,結果顯示:當前身高在平均水平以下的兒童佔34%,沒有達到遺傳身高水平的兒童佔26%,目前身高在中下水平的兒童中,沒達到遺傳身高的佔70%,身高促進刻不容緩!
  • 杭州媽媽急哭:孩子才8歲,身高終身被定在1米5以下
    二年級胸部就開始發育 8歲女孩骨齡提前3年 婷婷來自臨平,開學就要上二年級了。前兩天,婷婷媽媽張女士看到醫院發的義診通知,早早就帶著孩子來到杭師大附院小兒內分泌門診,起因是婷婷的胸部發育了。
  • 孩子學走路前,學會爬真的很重要嗎?兒科醫生發言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但總體來說,還是要遵循從爬行再到走路的階段。許多兒科醫生都是提倡孩子在7個月至10個月之間,要學會爬行,而到1歲之後,再學習走路為宜。
  • 7歲男孩半年長高10公分,兒科醫生: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莫忽視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飲食也越來越豐富,尤其是在孩子的飲食上,家長們一點也都不含糊,會給孩子吃各種有營養的食物。然而,長期過度餵養,就容易出現問題。#積食#7歲多的樂樂今年上二年級,身高也已經到了130CM左右,可以說是班級裡個子最高的,這讓許多家長都很羨慕。
  • 冬天是身高的「儲能期」,家長做好這三點,孩子來年更容易猛躥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在大多數家長的認知中,孩子身高猛漲的「黃金期」都是春季,而冬季堪稱孩子身高的「休眠期」,除非是0~3歲孩子,否則很難躥一躥。這一點已經得到了科學的證實,世衛組織就曾做過調查,孩子在春、夏季的身高增長速度是秋、冬季的1.5~2倍。
  • 哈佛研究:大腦發育黃金期一生只有3次,家長務必幫寶寶抓住
    高爾基說:「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可是,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這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哈佛行為學家「查理德教授」研究證明:人類一生的發育高峰期僅有3次高峰期,同時被稱為腦部神經系統發育的「黃金期」,我們要認真利用好這3個階段,一邊對孩子的大腦進行有規律的訓練!
  • 衛生部:0-1歲各月齡身高、體重參照標準,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010-1歲寶寶每月會長多高,長多重?足月寶寶身長平均為50釐米,1-6個月時平均每月長2.5釐米,7-12個月平均每月長1.5釐米。1歲時比出生時增長25釐米,身長大約75釐米。凡身高超過標準10%或不足10%的,屬於不正常增長。
  • 12歲孩子40碼的鞋,長個先長腳,孩子將來身高跟腳的大小有關嗎?
    孩子的身高一直是家長們關心的事,坊間有傳聞,說是孩子腳的大小跟身高有一定關係,腳大的孩子將來身高也不會太低。但有的家長發現,現在的孩子的腳都長得特別快,貌似比我們那時候要大得多,有的孩子身高一般,腳卻特別大,甚至有家長因此還帶孩子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