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打呼嚕」是太累?這些原因父母要懂,4個方法幫孩子調節

2020-12-03 J媽學堂

前幾天姐姐在家庭聚餐的時候,說小外甥現在睡覺會打呼嚕,而且聲音還比較大,大家對此深感驚訝,因為在眾人看來,打呼嚕是成年男性的標配,女人與小孩都不會那樣。

"有什麼稀奇的,白天玩累了,晚上肯定要打呼嚕,你小時候也打,以後別總是讓他在外面瞎瘋。"老人一句話就把話題給終結了。

事實上,好像每次說到睡覺打呼嚕,老一輩總會扯到"疲勞",在她們的世界觀裡,小孩子睡覺打呼嚕的原因只有這一個。

後來我才知道,事實並不是這樣。

呼嚕到底是什麼?

打呼嚕又叫打鼾,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睡眠現象,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並不算是一種病,反而與睡覺翻身的性質類似。

主要形成機制:

當事人由於某些原因,致使氣管變狹窄(也有可能天生如此),空氣通過狹窄氣管時產生渦流,再加上軟顎和舌體的撲動,最後發出鼾聲。

據悉,在男性中,睡覺會打鼾的比例在30%-50%之間,女性稍低,年齡主要集中在中晚年。

當然,只要滿足打呼嚕的形成條件,性別、年齡、甚至物種都不是問題,小貓小狗都會打呼嚕,而且動靜都不小。

打呼嚕的危害性

從形成機制上,打呼嚕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打鼾,醫學上稱之為單純性鼾病,另外一種是病理性打鼾。

1、單純性鼾病

這類打呼嚕在生理上幾乎無危害(頂多口乾舌燥、嗓子疼),其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上。

比如同事、夫妻、舍友……說白了,就是吵得別人沒法睡覺,過來人應該都能體會那種"想睡卻沒法睡"的感受。

當然,當事人也輕鬆不了,他人的焦躁、憤怒以及不滿,會通過其它方式反饋到他們身上,有時還會將問題複雜化。

之前就遇到過這樣的案例,妻子無法忍受愛人的鼾聲,選擇分床睡,久而久之,感情出現破裂,最後不得不離婚。

2、病理性打鼾

顧名思義,它是疾病的一種,常常與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掛鈎(OSAHS),危害極大。

典型表現:

當事人在睡眠過程中,鼾聲突然停止,而且無呼吸行為,處於短暫性窒息狀態,時間有時候甚至能持續1分鐘,直至當事人自主醒來。標準為:7小時睡眠呼吸暫停30次,或者一小時睡眠中,呼吸暫停+低通氣≥5次。

睡著睡著突然沒氣了,你說嚇不嚇人?

世衛組織(WHO)認為,病理性打鼾存在一定的致死性,在某種程度上,它與心源性猝死等價,屬於可預防但不可避免型疾病。

慶幸的是,病理性打鼾的人群較少,大概還不到總數的10%,而且其中相當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自愈。

當然,不管是哪一種打鼾,都意味著睡眠質量下滑,不利於嬰幼兒的生理髮育,因此我們要想辦法解決。

哪些因素會讓孩子睡覺打呼嚕?

美國睡眠協會在2007年給出過一份《睡眠質量調研報告》,其中給出過幾點打呼嚕的原因。

1、過度疲勞

關於這一點,人們的誤區較大,大家都覺得孩子是因為太累而打呼嚕,其實恰恰相反,他們是因為太活躍才打呼嚕。

正常情況下,孩子入眠之後,全身應該處於放鬆狀態,腦部活動減少,神經進入休眠狀態。但如果他們在睡覺之前瘋玩,大腦與肌肉在短時間內是無法迅速平息下來的(哪怕看上去已經入眠),在神經系統的指揮下,孩子的身體會以為自己還在運動。

而運動就需要大量空氣,因此,他們會不自覺地加快呼吸速率,繃緊肌肉,前者增加空氣通過氣管的流速,後者使氣管變窄,在二者的共同努力下,孩子開始打呼嚕。

所以說,在睡前30-60分鐘時間內,父母最好讓寶寶安靜下來,為睡眠做好準備。

2、睡姿不正確

很多人喜歡的仰睡確實並不健康,在地球重力作用下,孩子的內部器官會受壓迫,也就是說,氣管由於自身重力,會變窄。

美國兒科學會還將仰睡視為嬰兒猝死(SIDS)的成因之一,相對而言,側睡就要安全許多。

3、肥胖

中國式家長眼中的健康是那種圓嘟嘟的身材,尤其是老一輩人,他們恨不得寶寶變成一個球。

然而,肥胖作為萬惡之源,其危害極大,不僅嚴重影響顏值,還會致使孩子打鼾、體力變差、性發育遲緩……

總之,要想寶寶未來不幸福,家長可以繼續無限制餵食。

對付寶寶打呼嚕的一些辦法

目前國際醫學領域對打呼嚕依舊沒有直接有效的治療辦法,多數只能採取預防以及幹預性治療。

1、增加睡眠質量

研究顯示,睡眠質量越好,孩子的肌肉就越放鬆,它會從側面擴大孩子的氣管面積,減小打呼嚕發生的概率。

辦法有很多,睡前洗熱水澡,放舒緩促眠的音樂,睡前按摩等等,此外,睡眠時間也得確保充足,每天最好可以達到7-9小時的睡眠長度。

2、調整睡姿

理論上來說,右側睡是最安全的睡姿,但每個人的喜好、生理結構、體態不同,大家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調整。

用最舒服的姿勢入眠,同樣可以避免打呼嚕。

3、減肥

正如許多女性倡導的那樣,減肥是終身事業,而且保持比削減更重要。

當然,兒童減肥不能像成年女性那樣玩命,他們要以飲食調控加健身為主,增加素食佔比的同時,多去運動。

畢竟相對於體重數值,生理髮育才是最重要的。

4、手術治療

孩子如果一直打呼嚕,而且程度很嚴重,家長最好帶其去醫院做一下體檢,檢查一下咽喉部位以及呼吸道。

必要情況下,可以手術治療。

看完上面這些,相信大家對於寶寶打呼嚕已經有了基本了解,我們的態度很明確:不誇張,不忽視。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小孩睡覺打呼嚕怎麼回事?不一定是「太累」,及時幫調整才行
    這時聽到閨蜜家裡的婆婆說:沒什麼奇怪的,小孩子白天玩了一天,晚上太累了就會打呼嚕,以後大白天可不能這麼瘋了。生活中睡覺時打呼嚕,大家都會認為是太過勞累,但小孩打呼嚕也是如此嗎?父母可別太輕視,及時幫調整才行,要不會對生長發育不利。03小孩睡覺打呼嚕,是怎麼回事?
  • 睡覺愛「打呼嚕」的孩子,長大後會怎麼樣?3個危害父母該知道
    小區同齡的孩子,已經像個小話癆,每天都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而燈燈只會說「爸爸」、「媽媽」之類的疊詞。與此同時,燈燈的反應也比較慢,個子也比同齡人矮一截。燈燈父母看著兒子總是憂心忡忡,有時甚至覺得兒子得了自閉症。於是,決定帶他去醫院檢查一下。
  • 孩子睡覺一直打呼、張口呼吸,醫生:父母要警惕,及時就醫!
    孩子睡覺也會打呼嚕?當然,只不過大部分孩子呼嚕聲比較小,大人不易察覺,但如果你家孩子睡覺一直打呼,並且張著嘴呼吸,還有呼吸不暢等現象,那你可要警惕了,這可能不單單是打呼,而是腺樣體肥大在作祟!深圳大學總醫院曾接診過一個4歲的腺樣體肥大患者,該患者在4個月大的時候就老是咳嗽,呼吸道也反覆感染,但家人並沒有很在意,以為這是小孩子普遍會出現的問題。在該患者成長的過程中,經常犯鼻炎,晚上睡覺還張著嘴巴呼吸,有時候還會出現呼吸不暢的情況,後來父母終於帶他去醫院,結果被確診為腺樣體肥大。在總醫院做了手術之後,該患者已經基本痊癒,身體恢復得特別好。
  • 睡覺打呼嚕的原因有哪些 打呼嚕的治療方法
    現在有很多的年輕人都會有打呼嚕的現象,那麼睡覺打呼嚕的原因有哪些?睡覺打呼嚕對身體會有哪些影響呢?遠離打呼嚕的措施有哪些?在日常的生活中,怎麼預防打呼嚕?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睡覺打呼嚕的原因有哪些1、工作過度勞累:加班,酗酒,抽菸,熬夜之後出現的一種鼾症現象。
  • 一周歲寶寶晚上睡覺打呼嚕,家長不再迷茫,父母必須知道的知識點
    寶寶打呼嚕的原因在一般情況下寶寶睡覺是不會打呼嚕的,寶寶打呼嚕預示著寶寶不是睡姿的情況就是寶寶身體出了問題,一般在確定寶寶沒有遺傳因素的影響下寶寶打呼嚕的原因有這麼幾個情況:1、白天玩得太嗨了小寶寶在白天玩得太累了,
  • 孩子睡覺打呼嚕,可以貼個「封口貼」嗎?
    小孩子張嘴睡覺會變醜,可以使用「封口貼」,矯正孩子睡覺打呼嚕、張口呼吸。最近,這種「神器」在網上熱賣。真的有這麼神奇麼?首都兒科研究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陸穎霞提醒家長,有些孩子睡覺張口呼吸、打呼嚕,可能是鼻炎、腺樣體肥大造成的,一定不要自行盲目貼上「封口貼」就簡單了事,要儘早帶孩子去醫院就診排查。
  • 寶寶睡覺常「打呼嚕」,別再以為是睡得香?背後原因沒這麼簡單
    雲朵1歲了,吃得飽,玩得好,最近,雲朵媽媽卻是有些煩心事,原因是半夜竟然發現雲朵睡覺時打呼嚕,觀察了幾天後,發現雲朵睡得倒是非常香,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但卻未找到具體原因。當雲朵媽媽將此事告知賴姐時,賴姐直接告訴雲朵媽媽,此時要當心了。
  • 孩子賴床不起,父母喋喋不休,了解原因掌握方法,孩子再也不賴床
    文丨子傑爸爸育兒(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家長們轉發分享)星期天我去了孩子舅舅家,剛一坐下,孩子他舅就不停地和我聊侄子每天早上賴床的現象,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都要費老大的勁,跟打仗似的,星期六和星期日,直到中午才肯起床,叫他起床得好好的哄,真的是比工作都要累,但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 孩子睡覺打呼嚕很嚴重,扁桃體肥大怎麼辦?扁桃體肥大好治嗎?
    很多父母想問問孩子睡覺打呼嚕很嚴重扁桃體肥大怎麼辦,今天李松沛醫生來和大家講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同時也和大家說一下扁桃體肥大好治嗎這方面的知識。筆者先不著急和大家說孩子扁桃體肥大睡覺打呼嚕嚴重的解決辦法,先和大家說一下扁桃體肥大好治嗎這方面的知識吧。
  • 5個月寶寶睡覺打呼嚕,媽媽覺得可愛發朋友圈,朋友的話讓她慌張
    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睡眠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工作與學習,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如此。「3月寶寶是睡寶寶」,這種說法大家都有聽說過,剛出生的前三個月,孩子基本上每天都有10來個小時是在睡夢中度過,而到了三個月之後,孩子睡眠質量的保障也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有部分孩子在睡覺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有一些異常現象,這些現象都是不容忽視的。
  • 孩子睡覺有這幾個小動作千萬要重視!越早看到越好
    睡覺幾乎佔據了孩子每天一半的時間,可以說是孩子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個部分。不知道家長有沒有認真觀察過孩子睡覺時的狀態,像是孩子打呼嚕、踢被子、頻繁翻身等,這些你以為再正常不過的小動作,很可能都暗藏危機!蛋蛋媽幫大家總結了7個孩子睡覺小動作可能暗含的危險,家長請認真看看!
  • 貓咪睡覺打呼嚕,可能是這4個原因導致的
    有些鏟屎官可能會覺得,貓咪打呼嚕像人類一樣,可能是累了,甚至覺得貓咪打呼嚕很可愛。其實,貓咪睡覺的時候經常打呼嚕有這4種原因,如果你家貓咪也打呼嚕,可以對比一下,看看是不是這幾種情況。就比如波斯貓、加菲貓這類品種的貓咪,鼻子又小又短,最容易睡覺時打呼嚕。
  • 貓咪睡覺打呼嚕,可能是這4個原因導致的
    那貓咪為什麼會打呼嚕呢?你有真正的了解過嗎?有些鏟屎官可能會覺得,貓咪打呼嚕像人類一樣,可能是累了,甚至覺得貓咪打呼嚕很可愛。其實,貓咪睡覺的時候經常打呼嚕有這4種原因,如果你家貓咪也打呼嚕,可以對比一下,看看是不是這幾種情況。
  • 孩子晚上不睡覺?父母不用太擔心,習慣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小麗家的孩子才不滿一周歲,但是在平常生活中就讓小莉感覺到非常煩惱。因為平常由於小麗需要照顧孩子,所以只能夠把家務留到孩子睡著了之後再來去做。但是孩子好像一天十幾個小時的時間都是清醒的,在這種情況下就讓小莉感覺到非常困擾,根本抽不出時間來做家務,那麼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這些孩子在睡覺時有哪些特點?
  • 孩子睡覺打呼嚕家長給用「神器」 影響容貌的毛病不能貼得治
    小孩子張嘴睡覺會變醜,可以使用「封口貼」,矯正孩子睡覺打呼嚕、張口呼吸。最近,這種「神器」在網上熱賣。真的有這麼神奇麼?首都兒科研究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陸穎霞提醒家長,有些孩子睡覺張口呼吸、打呼嚕,可能是鼻炎、腺樣體肥大造成的,一定不要自行盲目貼上「封口貼」就簡單了事,要儘早帶孩子去醫院就診排查。
  • 為什麼有的孩子不懂心疼父母?不是娃「白眼狼」,原因在父母身上
    誰知道,兒子竟然發起脾氣,說:「媽,你也太懶了,你看幾點了,還不做飯,想餓死我啊?」表姐一聽,瞬間扎心。自己暈的起不來,說話也有氣無力,兒子不知道關心和心疼她,還指責她,真是太讓人心寒。其實,很多孩子都跟我表姐家兒子一樣,每天一副「家裡我最大」的姿態,對父母一點也不尊重,就連父母病了他們也只知道自己要吃要喝,絲毫不管父母的死活。為什麼有的孩子不懂心疼父母呢?
  • 孩子睡覺愛蹬腿,就是缺鈣的表現?4個「深層」原因家長要有數
    而很多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寶寶在成長時期會缺鈣,畢竟缺鈣導致的後果很嚴重,會影響孩子的身高,也會造成孩子的身體發育遲緩。寶寶睡覺時總愛蹬腿,就是他們缺鈣的表現嗎?樂樂是個小寶寶,才出生三個多月。雖然是個女孩,但是樂樂的精力也很旺盛,似乎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寶媽想要把樂樂哄睡那真是不容易。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嘗試4個方法,孩子才會有好未來
    教育專家認為:孩子有沒有自信與老師和家長的教育密切相關。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教師需要鼓勵更多的孩子,多鼓勵,讓孩子樹立積極的態度和有控制的潛在概念,困難面前說:"你行,你一定能行"。用遊戲的方式幫孩子體驗成功玩假裝遊戲可以給寶寶一種掌控感。孩子特別喜歡玩假裝遊戲,一開始,她學會哄娃娃睡覺,嘴裡還哼著睡眠曲。
  • 兒科醫生:孩子有腺樣體肥大,家長要注意幫孩子健脾了!
    有位家長問:孩子五歲了,經常睡覺打呼嚕,去醫院檢查發現是腺樣體肥大,堵塞了三分之二,應該怎麼處理?我們先來看看腺樣體肥大的一些表現和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腺樣體肥大是一個較為常見的兒童疾病,多數是由於反覆扁桃體炎、鼻炎、感冒等原因刺激腺樣體病理性增生,然後堵塞呼吸道,所以孩子會有張口呼吸,睡覺打鼻鼾等典型的表現。腺樣體肥大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 打呼嚕是什麼原因 打呼嚕具有這些危害
    打呼嚕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症狀,打呼嚕是特別影響身邊的人睡眠質量的事情。說起打呼嚕,會引起大家的共鳴:太吵了沒辦法睡覺。那麼請問打呼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打呼嚕的危害有哪些呢?感興趣的朋友就請看下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