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有這幾個小動作千萬要重視!越早看到越好

2021-01-15 媽媽手冊

作者 | 蛋蛋媽

孩子每天都需要保持至少10個小時的充足睡眠,1歲以下的小寶寶更是要睡夠12~16小時,才能保證最佳健康狀態。睡覺幾乎佔據了孩子每天一半的時間,可以說是孩子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個部分。不知道家長有沒有認真觀察過孩子睡覺時的狀態,像是孩子打呼嚕、踢被子、頻繁翻身等,這些你以為再正常不過的小動作,很可能都暗藏危機!蛋蛋媽幫大家總結了7個孩子睡覺小動作可能暗含的危險,家長請認真看看!


現在氣溫慢慢回升,不少孩子睡覺的時候常常大汗淋漓,許多家長以為是被子厚了或是穿多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三種出汗情況,家長一定要小心區分。前半夜孩子大腦還處於興奮狀態,此時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隨著年齡的生長就會慢慢好轉。家長可以在孩子頸後或後背墊上一塊吸汗的毛巾,防止孩子出汗導致感冒。如果孩子後半夜甚至到天亮前依然頻頻出汗那就不太正常,可以考慮是否是脾肺氣虛、缺鈣導致的。家長應該配合食補,看看是否能夠緩解,嚴重的話應該及時去正規醫院檢查。孩子不僅晚上愛出汗,白天也經常出汗,稍微動動就大汗不止。這很有可能是由於孩子消化不良、營養不足、體虛等原因。孩子應該加強鍛鍊並且補充身體所需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


孩子夜間磨牙的因素有很多,像是白天情緒的影響,吃了不消化的東西或是換牙期間的牙齦發癢等都有可能,下面蛋蛋媽重點來說三種。大部分孩子夜間磨牙都是因為寄生蟲感染導致的,尤其是腸道蛔蟲感染率很高,寄生蟲不僅讓孩子的內分泌系統失調,還會影響營養吸收,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十分不利的。缺乏維生素D的孩子很容易患上佝僂病,由於鈣質的缺乏以至於骨骼脫鈣,肌肉酸痛和植物神經紊亂,具體表現為多汗、夜驚、煩躁不安和夜間磨牙。家長可以帶孩子多曬太陽,多吃一些補充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類、雞蛋、牛奶等。


不少家長覺得孩子睡覺打呼嚕十分可愛,甚至還會錄一段小視頻分享給親朋好友觀看。其實孩子打呼嚕很有可能是這三點引起的,家長千萬要重視!孩子感冒感染時,會導致鼻黏膜充血腫脹,讓本就窄短的鼻咽腔部更加狹小,引起鼻腔堵塞,才會有打呼嚕的症狀。孩子感冒時常伴有扁桃體發炎的症狀,這時候喉嚨部位腫脹、分泌物增多,就會造成氣流不順導致孩子打呼嚕。腺樣體是位於鼻咽部頂部與咽後壁處的淋巴組織,一旦增大就會堵塞後鼻孔,一開始表現為打呼嚕,睡眠不安,嚴重可能導致孩子窒息!


孩子睡覺一直不自覺的用手抓屁股,很有可能是感染了蟯蟲!蟯蟲病是最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之一,孩子感染蟯蟲病通常是因為髒手拿食物,使蟲卵進入消化道引起的,通常表現為肛門或會陰部瘙癢、食欲不振等。如果感覺孩子感染蟯蟲病,家長可以用棉籤輕輕繞著肛門處擦拭,看看是否有像白線一樣的小蟲子粘到棉籤上。感染蟯蟲病的孩子要注意處理清洗個人衛生,嚴重情況還可以去醫院需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孩子睡著以後,常常會不由自主的輕輕咳嗽,看見孩子沒醒,家長也就沒有放在心上,但其實大錯特錯,孩子睡覺咳嗽很可能是因為這幾點!孩子半夜乾咳很可能是因為過敏源引起的,家長應該排查家裡是否有刺激性氣味或煙霧導致孩子咳嗽。臨睡前或者一躺下就會帶有白色「痰狀物」的咳嗽,很有可能是肺熱陰虧的症狀,家長可以給孩子適當喝一些熱的蒸梨子看看能否緩解。這個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如果我說這個症狀會引起慢性咳嗽、喉炎、咽炎等症狀,家長可能就懂了。除了咳嗽外,上氣道咳嗽症候群還常伴有流鼻涕、鼻塞、打噴嚏等症狀,如有發現,應該及時就醫。


孩子在夜間經常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踢被子,睡得很不安穩,其中的原因也不能忽視。孩子體內有寄生蟲,會引起孩子消化不良與營養不足,出現貧血、易驚等症狀,所以睡覺睡不踏實。孩子缺鈣,骨骼發育異常的情況下也會出現睡不安穩的情況,家長要帶孩子多曬太陽,食用雞蛋牛奶等補充鈣質。


孩子睡覺時常常不由自主的抽動,手腳不聽使喚,但是幾秒鐘就好了,看上去並不大礙,實際上卻暗含隱患。兒童抽動症是一種肌肉痙攣,主要表現為頻繁地眨眼、搖頭、聳肩、睡覺抽搐等。主要和孩子的神經系統有關。家長可以多加撫慰孩子,減少孩子的壓力,緩解其情緒。癲癇病和抽動症過得主要區別在於孩子意識的喪失,若出現孩子頻繁抽搐並伴有意識喪失應該及時就醫檢查。這個症狀多發於6個月到4歲的孩子的高熱時期,具體表現為全身或者局部肌肉肌群強直性或陣攣性抽搐,常伴隨意識喪失。嚴重可能致命!孩子睡著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上面這7個小動作,家長千萬要重視起來,等到嚴重時就晚了!

- END -


*本文為媽媽手冊(ID:jqfans)原創,文:蛋蛋媽,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及ID。關注媽媽手冊,在這裡與百萬媽媽交流育兒經驗,還有大量原創精品親子漫畫,教你快樂育兒!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孩子睡覺有這4種行為,說明在躥個,越早越好,家長不用擔心
    同事和我抱怨說她家孩子最近晚上經常不睡覺,一到半夜就睡醒,然後就開始哭,怎麼哄都不睡,畢竟大人第二天還要上班,哪有這麼多心力和他一塊耗,而且一哭就會影響到樓上跟樓下,總覺得孩子半夜哭鬧有點反常,應該是身體不舒服,所以得瞅著放假有空去醫院檢查一下。
  • 寶寶這4個行為越早出現,暗示大腦發育越好,多半是個「機靈鬼」
    許多父母都很想知道自己寶寶的大腦發育得好不好,從4個行為就能看出來。表現越早,說明大腦發育越好,可以少操一些心,你家寶寶佔了幾個呢?開始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笑有些寶寶剛出生幾天就會無意識地笑了,尤其在睡覺的時候閉著眼睛微笑,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寶寶大腦發育神經刺激的影響,屬於不自主的笑,但也是大腦飛速發育的表現。
  • 當孩子出現感統失調,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越早進行感統訓練越好
    然後覺得這個孩子們一定要重視教育。所以三年前的我就是轉為這個親子教育了。我現在目前的是當地一家大型親子教育的親子老師和感統訓練老師。我就是接觸了很多家長也就是帶了好多孩子,就是教孩子呢。做這個感統訓練啊我帶過很多孩子。上我這個感統訓練課那麼今天呢,我就跟大家來聊下這個感統訓練對孩子的好處吧當你家孩子出現肢體不穩啊,還有這個。
  • 寶寶睡覺時這3個小動作,是他向你「求救」的信號,家長別忽視
    前幾天,網上有一位寶媽說,自己中午哄睡寶寶後,就去廚房做家務了。心想孩子就在搖床裡安安靜靜地睡著,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過了一會兒,寶媽洗完了碗,就想著去看看寶寶。不看不要緊,一看竟然發現自己的寶寶呼吸變得十分急促,小臉也憋得通紅。這可把寶媽嚇了一跳,趕緊把寶寶抱起來,輕拍他的背。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孩子睡覺的時候嗆奶,堵住了呼吸道。
  • 寶寶睡覺時若有這3個「小動作」,媽媽別嫌煩,是他愛你的表現
    他表示,曾經有個育兒研究團隊通過研究得知,孩子其實會在睡覺的時候表露對母親的依賴,因此,寶寶睡覺的時候若有這三個小動作,媽媽千萬別嫌煩,因為這是他愛你的表現。01哪三個小動作?第3:喜歡和媽媽對面睡覺這類寶寶和其他寶寶不一樣,雖說和媽媽保持了一定的距離,但是仍舊要面對面睡覺。因為媽媽是他最重要的人,因此只有媽媽在自己前面的時候,才會有安全感陷入沉睡當中。
  • 這幾種運動,不是越早接觸越好,別讓自己的無知坑了孩子
    聽到醫生的建議,小麗也是十分內疚,自己只顧著想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卻忽略了孩子的年齡情況和身體狀況。幸好孩子沒有發生什麼危險,萬一要是出個什麼事,將來肯定是要後悔一輩子。其實,不僅僅是小麗一個人這樣,還有很多其他的家長,不顧孩子年齡和身體的限制,讓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運動,希望能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強健和優秀。
  • 這2種「疫苗」,孩子越早打越好,雖然得自費但家長別捨不得花錢
    這2種"疫苗",孩子越早打越好,家長千萬不要捨不得錢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會打過各種各樣的疫苗。有些疫苗是免費的,而有些疫苗是需要自己掏腰包的。但是有時候父母確實也比較貴,往往就不會給孩子打疫苗。但是從孩子身體健康的角度考慮,這兩種疫苗孩子一定要越早打越好。
  • 弱視是不會自愈的,治療越早越好
    看到三四歲的小不點戴著眼鏡,很多人滿臉關切:那麼小就近視了啊?  其實,對於七歲以內的眼鏡娃來說,中高度的遠視和散光引起弱視是主要原因。  看東西常眯眼,視力可能有異常!   弱視越早發現越早幹預,治療效果越好。那怎樣才能及早發現弱視呢?  孩子最遲不要超過4歲,就要開始第一次視力檢查了。現時,正規幼兒園和小學,每年都會組織幼兒體檢,其中也包括視力檢查,家長一定要重視檢查結果,如發現視力異常應及時就醫。
  • 睡覺時,有這四個「小動作」的男人,多半對你是真愛
    其實,真心的愛是最難偽裝的,一個男人如果對你是真心,他會細枝末節都考慮你的感受,甚至在睡覺的時候,都會流露出對你深深的愛意,畢竟幸福的愛情,取決於彼此之間的細膩和溫存。對於女人來說,睡覺時,有這四個「小動作」的男人,多半對你是真愛。
  • 孩子認字真是越早越好?做不到這2點就等於過度開發,弊大於利
    文|文兒曾聽一位朋友說起她小區裡的一個孩子,不到三歲就認了快一千字,平時只喜歡看有字書,繪本圖畫類人家根本不碰。一問,家裡爸爸是當記者的,平時沒事就愛教孩子認字。孩子走到哪都能認出牆上或招牌上的字,眾人都誇聰明。爸爸也很得意。但媽媽就有些擔心,覺得孩子識字太早了。
  • 一家四口睡覺的照片火了,網友吐槽:孩子是個意外,夫妻才是真愛
    但是也有一些特別的例子,即便是有了孩子,夫妻也還是一樣恩愛,仿佛孩子的出生,就是一個意外!前段時間,一家四口睡覺的照片在網絡上火了,孩子們的奶奶在到房間抱孫子的時候,看到了這一幕,忍不住笑出聲,還拍下來了。看到四個人在床上睡覺,只有爸爸和媽媽改了被子,並且緊緊抱在了一起,睡得可香了。但是孩子卻沒有那麼幸福了,只能在床上找空位睡,不僅睡姿奇怪,還沒有被子可以蓋,真的是小可憐了。
  • 孩子多大會走路最好?不要迷信越早越好,過早可能會影響身高發育
    有的在十個月就會走路,有得到了一歲還不會走路,這並不代表十個月會走路的就比一歲不會走路的聰明,這很有可能是孩子的發育出現了問題。案例:前幾天寶媽小霞帶著晨晨去公園裡面玩,這時坐在旁邊的幾位寶媽看晨晨可愛,就忍不住誇了幾句,其中一位寶媽問小霞:「你家孩子幾歲學的走路啊!」小霞驕傲地對那位寶媽回道:「我家孩子10個月的時候就會走路了。」
  • 11歲男孩把70顆磁珠塞進尿道:孩子的生理教育,是越早越好
    充滿好奇心的樂樂,每天回來都會有十萬個為什麼一樣的問題去問媽媽。其它問題都好打發,但樂樂總會問一些關於生理方面,表姐不太好意思去回答的問題。開始的時候,表姐隨意敷衍過去或者乾脆直接把問題甩給老公。本來心裡想著的是,作為爸爸,去給孩子解釋這方面的問題應該比媽媽更合適吧。
  • 孩子學外語越早越好?看中外幼兒教師怎麼說
    中國日報網6月30日電(信蓮) 不少中國家長很看重孩子的學前教育,尤其是英語學習,在孩子兩三歲時,家長們就不惜重金送中文都還不熟練的小寶貝們接受英語培訓,購買各種書籍和影像資料,盡力創造學習外語的環境。作為兩歲孩子的媽媽,小編對這麼早孩子讓學英語一直存在疑問:「學外語是越早越好嗎?當前各家學前機構的外語教學方案都合適嗎?」
  • 孩子幾歲學識字才好?這幾個必備常識一定要看,別讓孩子成了笑話
    看到這位家長這麼著急,耐心勸導,一定要根據孩子的發育情況來定,千萬不要打著公雞下蛋,最後得不償失啊。後來這個家長告訴我,她的孩子叫彤彤,現在懷疑孩子智商發育不良,打算去醫院看一下。那麼,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究竟該怎麼辦?難道真的要帶著孩子去做智商測試嗎?那麼,究竟在孩子幾歲的時候,適合識字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智商低下的孩子,一般有這幾個特徵,中一個家長就要重視起來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優秀的人,但當事情與自己的期許背道而馳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及時應對,不要自己騙自己。朋友昨天告訴我這樣一件事,她前段時間去看望老同學。老同學幾年前結婚了,現在有一個兒子,不到兩歲。剛開始看到孩子的時候,覺得孩子胖乎乎的很可愛。但是相處了一會她發現,孩子有些不對勁。比如,孩子的眼睛是呆滯的,不會和她交流。逗他的時候,沒有反應。
  • 「主題」母乳餵養多久最好,越早斷奶越好嗎?
    姐姐他們看了就說:「你看大寶變瘦了,母乳到了六個月了就沒營養了,可以戒掉了,而且越早斷奶,對你也好,不會那麼難斷。」我一聽就說:「大寶還小,六個月斷奶太早了,最多我給他添加一些奶粉。而且現在大寶還不肯吃奶粉,我要等他肯吃輔食和奶粉了再戒,等他大一點再說了。」姐姐他們聽我這樣說就不說話了。
  • 孩子多大適合接受性教育,「犯罪分子永遠不嫌孩子小」,越早越好
    每每提到X教育問題,依然有很多父母覺得尷尬不好意思不知從何講起,於是這件事伴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逐漸擱淺。X教育是中國教育的短板,國內有關 X教育課程任重而道遠!想讓孩子遠離傷害,第一步便是讓他們了解什麼是傷害。
  • 不止是狗,被這幾種動物咬傷也要注射狂犬疫苗,越早越好!
    這氣溫也是應景,這幾天是越來越熱,人們穿的也是越來越少。穿得少了,風險就大了。這個風險不光指蚊蟲叮咬,大家在擼貓玩狗的時候也要小心了。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60000人死於狂犬病,2004-2014年,狂犬病死亡人數高居我國傳染病死亡數前三位。
  • 孩子幾歲說話才算「晚」?了解這6個心理學知識,輕鬆教娃說話!
    婷婷以為,孩子上幼兒園都有個適應過程,慢慢就會好起的,就依然堅持送兒子去。有一次,婷婷送完孩子沒馬上離開,發現幾個孩子在欺負兒子。可兒子因為語言發育遲緩,受了委屈也不能很好表達,沒法和老師說,只能蹲在小角落,偷偷地哭,很委屈、很害怕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