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曾聽一位朋友說起她小區裡的一個孩子,不到三歲就認了快一千字,平時只喜歡看有字書,繪本圖畫類人家根本不碰。一問,家裡爸爸是當記者的,平時沒事就愛教孩子認字。孩子走到哪都能認出牆上或招牌上的字,眾人都誇聰明。爸爸也很得意。但媽媽就有些擔心,覺得孩子識字太早了。因為孩子平時不愛出去玩就喜歡呆在家裡看書,少了很多同齡孩子的童真和活潑。
關於要不要讓孩子認字,什麼時候開始認字,大家說法不一。就連我和我老公,對家裡四歲的孩子要不要認字也是兩種不同的看法。為了弄清什麼時候開始讓孩子認字,我也費了一番力氣,查了些資料。結果發現,孩子認字並不是越早越好,在缺乏生活經驗的前提下讓孩子機械認字,相當於過度開發,對孩子有弊無利。
認字前,先教給孩子豐富的生活體驗
想想看,我們教孩子認字的目的是什麼,僅僅是為了讓他多認些字,以後上學不費力嗎?如果孩子認得「集市」兩字,卻不知道真正的集市是什麼樣子,這樣的教育算得上成功嗎?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中也就不知不覺地在學了。我認為,在孩子認字前,先教給孩子豐富的生活體驗,這將為孩子認字打下深厚的基礎。孩子爬過山,知道山是什麼樣子的,以後見到「山」字,山的形象和爬山的體驗就會浮現出來;孩子下過河,感受到了河水的清澈與冰涼,看到了河裡的魚蝦,等到學習「河」字的時候,他就不會一臉茫然。這樣的學習不是更有效嗎?
識字敏感期教認字,孩子感興趣,家長也不用花大力氣
其實孩子是有個識字敏感期的,有的三歲就開始了,有的會到五歲才有苗頭。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明顯表現出對漢字的興趣。看到街邊的招牌,他會問這是什麼字;玩具上的說明書,他也會要求家長給念出來。這個時候家長就要不失時機地指點孩子,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很多字,識字的本領會在敏感期內突飛猛進。
你家孩子開始認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