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外語越早越好?看中外幼兒教師怎麼說

2020-12-05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6月30日電(信蓮) 不少中國家長很看重孩子的學前教育,尤其是英語學習,在孩子兩三歲時,家長們就不惜重金送中文都還不熟練的小寶貝們接受英語培訓,購買各種書籍和影像資料,盡力創造學習外語的環境。作為兩歲孩子的媽媽,小編對這麼早孩子讓學英語一直存在疑問:「學外語是越早越好嗎?當前各家學前機構的外語教學方案都合適嗎?」帶著這些疑問,中國日報網與正在從事幼兒英語教學的中外教師進行了交流,正在猶豫的家長們不妨了解一下專業人士的看法。

加拿大籍幼兒英語教師Julie(右後一)認為中國家長應該少一些好奇心,不要在孩子們學習外語時,透過窗戶偷看。(圖片來源:中國日報網英文博客)

幼兒園英語教師:Julie  加拿大籍,在江蘇一家幼兒園任教

英語和其他任何語言一樣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以就應該按實用科學對待。英語教育無論是對學前的孩子還是小學生來說都非常重要。兒童心理學顯示,在孩子年齡小時進行教育是最佳時期,因為那個階段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調查結果也顯示,年紀小的學習者記住的信息遠比成年人多。孩子年紀越小,越容易學習新東西。若孩子在很小時被送進語言學校(英語學校),這段經歷可以幫助他們發音更準確,肯定會更熟悉英語。中國大部分家庭在幫助孩子練習英語方面能做的很少。

從我踏進中國英語學校,我和其他老師就一直在衡量我們的教學,檢驗孩子們在口語和書面英語兩個方面的進步程度。

在幼兒園或幼小銜接的時候開始學習英語,通常與外國人交流時不會感到害怕和緊張,也容易理解英語的邏輯性,而小學後學英語恰恰相反。

我們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才探索出一些創建更好師生關係的方法。例如,為了讓孩子們不害怕老師,當他們回答正確或表現好時,我們會笑著和他們擊掌。這些小技巧很有效果。我所教授的學生在口語和書面英語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改進,英語對他們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

當前的教學環境很好,一旦有孩子不理解,總會有人幫助我們翻譯。而且在我們的學校,教學大綱都是母語為英語的教學人員編制的。

我認為中國人有系統地學習英語時,有一件事情要改變:大多數父母都過於好奇,在孩子們學習時,他們就坐在教室裡或者透過窗戶偷看。這種情況是非常尷尬的,除了中國,我沒有在其他國家看到過。

這樣就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有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在課堂上沒有得到重視,要求老師給他們的孩子更多的關注。除了這一點,其他方面在我看來都很好。

加拿大籍幼兒英語教師Lily認為,教學工具應該多種多樣,而且上課的形式應該自由一些,比如老師和小朋友可以通過一起做飯、讀書或開展某種活動來完成學習外語,這樣的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資料配圖)

Lily  加拿大籍  在北京一家幼兒園任教

我2015年來到中國,之前曾給8歲到15歲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當家教,大部分是一對一課程。我目前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口語。

有關三歲以上兒童英語教學的方案有很多,材料也很多。父母通常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些幼兒園沒有提供明確的學習方案和材料,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們不得不自己制定方案,而這些方案通常並不專業,效果也不好。從我的經驗來看,你使用的材料越多,包括書籍、教學卡片、影像資料等,授課形式越豐富,孩子們受益越多。不過不要錯誤地認為孩子在知名的、收費高的幼兒園裡能學到更多知識。

另外,在一個團隊中總是會有一個中國的英語教師,但他(她)在與孩子們練習日常英語時經常不夠細心。在這一點上,一些的知名幼兒園比普通園做得要好。

我想建議家長們找一位友好的外國人,願意花時間陪他們的孩子練習日常英語,不該像那種上課的形式,而是很自由的方式,比如通過一起做飯、讀書或者是開展某種藝術活動來學習外語。這種方式對孩子來說是很有趣的,而且也能克服交流上的心理障礙。

左娜娜(後中)與她的學生們(圖片來源:中國日報網英文博客)

左娜娜   南京某英語教育機構教師              

我是一名從事幼兒及小學英語教育的老師。在我三年的執教期間,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學生,感受過家長對於孩子學英語的急切心情,從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目前,中國大部分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英語學習,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和考一所理想的學校。

從我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中國絕大多數家長在孩子升小學前就開始籌劃把孩子送入英語早教班。家長的做法我完全可以理解。我曾經對我的學生家長做過一項小調查,他們之所以把剛上幼兒園的孩子送去學英語,目的不是他們能學多少單詞,而是從小就為他們創造一個全英文的學習環境,感受英語的魅力,同時激發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我個人認為,語言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工具。在沒有進小學學習漢語之前,我們的中文就能說得很好,因為我們有全中文的語言環境。英語亦如此:聽,說!

然而,到了小學時,學校把英語列入考試一欄,家長就把更多的心思放到英語考試成績上。各種補習班層出不窮,孩子學習壓力大,我問過我所有學生關於周六日的安排,90%的孩子沒有休息時間。絕大多數家長和我說,他們想讓孩子去哪所重點高中或上外國語學校,以後還要出國留學,這就是他們把孩子送往補習班的主要原因。

當我問孩子們「你們喜歡英語嗎?」80%的孩子會說不喜歡,或者一般。學習語言本來就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另外加上中國傳統式的灌輸教育和死記硬背,機器人估計都會拋錨吧!在我的課堂上,學生從來不會犯困或是無聊,因為我充分把孩子的喜好和英語結合起來,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學習英語的樂趣。採用邊學邊玩的教學方法,現在他們至少對英語不是那麼反感,也不再害怕張口去說,不僅要考得好,還要說得好,這才是所有老師家長共同期望的。

在我看來,中國的教育需要從兩個大的方面來改善,第一,教學方法,第二教師的個人素養。中國應該學習借鑑一下西方的滲透式教育方法,目前中國只是紙上談兵,還沒有真正運用到實際中。如何去創造一些新的教育方法,也是教師的一大職責,新一代的年輕教師要懂得摒棄一些過時陳舊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去創造新方法。我們為什麼不採用發散性聯想記憶呢?去引導孩子怎麼樣把兩個毫不相干的詞語聯繫到一起並記住不會忘掉,當你嘗試過這種方法之後,你會發現孩子的思維很活躍,超乎你意料之外。

我個人覺得教師的個人素養很重要。俗話說強將手下無弱兵,孩子不喜歡英語,除了枯燥的教學方法,不能提起孩子的學習興趣之外,還有就是教師的個人魅力原因。教師比一般人要更具有耐心、愛心、正能量、熱情、激情等等。一個多愁善感、性格內向、負能量滿滿的教師,她的課堂也不會有多活躍。

另外,中國的英語書本上的課程設置也有待提高,要豐富多彩,實踐多於理論,再加上必備的教學器材,中國的教學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相關焦點

  • ...外語教材?教師是否該參與教材開發?看看英國、日本教育專家怎麼說
    原標題:什麼才是優秀的外語教材?教師是否該參與教材開發?看看英國、日本教育專家怎麼說  「原本外語教材數量少,學生的選擇也少,現在各類教材在網絡上鋪天蓋地,怎麼選擇這些教材,編一套教材給不同情況的學生使用,成了我們面臨的最新挑戰。」上海外國語大學束定芳教授的一番話,點出了中小學教師對外語教材的困惑。
  • 英語學習越早越好?興趣更關鍵
    作者:寶寶知道 Iris331早學英語確實有優勢寶寶學英語確實是一個爭議很多的話題,父母們對此也有不少疑問。那麼寶寶學習英語是否越早越好?上了早教英語班的寶寶將來英語能力就強嗎?父母在寶寶學英語的過程中又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 問吧精選|從3歲開始學英語的寶寶,現在英語水平怎麼樣了?
    雙語教育真的越早越好嗎?過早接觸外語會不會影響孩子正常的語言啟蒙?幼兒英語培訓機構是否靠譜?我們對雙語學習的認知還有哪些誤區?關於學前兒童的雙語學習,問我吧!▍兒童學英語是不是越早越好?Q:學前兒童學英語,真的是越早越好嗎?
  • 教師資格面試題答案-2020下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結構化試題及答案...
    >結構化(幼兒)題目解析一、認知類【題目來源】1月10日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結構化面試考題【考題一回顧】遊戲貫穿幼兒學習始終,你怎麼看?3.落實解決遊戲貫穿幼兒學習始終,讓孩子在學中玩,作為老師可以這麼做:(1)在遊戲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學習。例如,幼兒在角色扮演區假扮媽媽餵養娃娃,假扮醫生給病人看病。他們通過扮演遊戲中的角色,知道了角色的特徵、發展了想像、促進了社會化、發展了語言。(2)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加入遊戲的形式。
  • 幼兒專職英語教師(瀋陽)
    幼兒專職英語教師(瀋陽) http://teacher.eol.cn  來源:  作者:  2014-02-24  字體:大 中 小   幼兒專職英語教師(常年招聘)  瀋陽市易誠外語培訓中心
  • 2015年教師招聘考試幼兒綜合模擬試卷三
    教師招聘考試網  考試資訊 報名入口 考試時間  考試題庫  考試技巧  點擊查看>>2015教師招聘幼兒綜合模擬試卷答案解析三  一、單項選擇題  1.世界上第一部論述學前教育的專著是( )  A.《母育》  B.《愛彌兒》  C.
  • 孩子學英語整出了俄國口音怎麼辦-虎嗅網
    那麼我們回過來談問題的根本,幼兒到底該不該學外語,怎麼學,學到什麼程度,投入多少成本?這個論題爭議多年,兩邊各執一詞,始終未達成共識。不妨先看看臺灣地區,幼教體系比大陸完善先進,經驗和教訓都走在我們前面,在幼兒英語教育問題上,臺灣地區同樣糾結和反覆。
  • 當孩子出現感統失調,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越早進行感統訓練越好
    然後覺得這個孩子們一定要重視教育。所以三年前的我就是轉為這個親子教育了。我現在目前的是當地一家大型親子教育的親子老師和感統訓練老師。我就是接觸了很多家長也就是帶了好多孩子,就是教孩子呢。做這個感統訓練啊我帶過很多孩子。上我這個感統訓練課那麼今天呢,我就跟大家來聊下這個感統訓練對孩子的好處吧當你家孩子出現肢體不穩啊,還有這個。
  • 弱視是不會自愈的,治療越早越好
    看東西常眯眼,視力可能有異常!   弱視越早發現越早幹預,治療效果越好。那怎樣才能及早發現弱視呢?  孩子最遲不要超過4歲,就要開始第一次視力檢查了。現時,正規幼兒園和小學,每年都會組織幼兒體檢,其中也包括視力檢查,家長一定要重視檢查結果,如發現視力異常應及時就醫。
  • 英語啟蒙:自然拼讀的那些坑,知道的越早越好
    這種詞彙積累的方式比較適合1--6歲的孩子,與文字相比,他們更喜歡圖片,藉助圖片來認單詞,符合他們的認知心理。有語言學家專門整理出幼兒閱讀中出現頻率比較高的、不符合自然拼讀規律的詞彙,取名為 sight words, 即視覺詞。例如:Dolch Sight Words,整理出220個高頻詞,從幼兒園到一、二年級進行分類,利用閃卡、繪本、遊戲、視頻等方式,每年學一部分。
  • 科學家:孩子3歲以前開始學英語最好,過了7歲就晚了!
    所以,千方百計送孩子到雙語幼兒園,但又擔心幼兒園英語老師發音不標準;不惜重金要給孩子找一對一的外教或是專業幼兒英語培訓機構的;還有對自己英語功底特別自信的,要在家自己教孩子學;也有到處問哪套幼兒英語視頻較好?要給孩子看動畫片學英語的。
  • 「早期教育」並非越早越好,這4種常出現的「誤區」,你犯了嗎?
    在專家看來:對幼兒來說,應該以身心健康為主,然後再考慮性格的塑造和培養聰明的頭腦,而不是早早的就讓他們走進課堂。國內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很重視早期教育,但也並非越早越好,小心走進誤區。誤區二:把教育當成備考很多的家庭覺得早期教育就是提前讓孩子上文化課,比如,在學前就已經把一年的課本內容學得差不多了,家長認為這樣有利於在學校取得更好的成績,只要分數高就意味著教育是成功的。但實際上成績並不能用來判斷一個孩子當前的各種能力,如果強迫他們去學習文化知識,只會產生更多的壓力,日後對學習抱以牴觸情緒。
  • 鄭麗梅:幼兒遊戲的背後,教師在忙些什麼
    從猜想到實踐:「大小孩」的多層次體驗午間,幼兒進入甜甜的夢鄉,教師開始忙碌了起來。我們聚集在操場上,學著幼兒的模樣,合作將器械布置成我們心目中的「野趣運動場」,開始了遊戲與挑戰。「野趣運動場」的魅力在哪裡?幼兒反覆玩耍某一區域的原因是什麼?我們進行了體驗式教研。
  • 孩子多大適合接受性教育,「犯罪分子永遠不嫌孩子小」,越早越好
    每每提到X教育問題,依然有很多父母覺得尷尬不好意思不知從何講起,於是這件事伴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逐漸擱淺。X教育是中國教育的短板,國內有關 X教育課程任重而道遠!想讓孩子遠離傷害,第一步便是讓他們了解什麼是傷害。
  •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提升教師幸福指數
    本報訊(記者 龍超凡 實習生 古軒)近年來,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積極改善教師工作環境和待遇,以「生活有尊嚴、工作有平臺、發展有空間」為目標,採取有力措施,努力提升教師幸福指數。「在學校吃飯,一日三餐都不花錢,教師工資也大幅度上漲,待遇越來越好,工作自然有幹勁。」近日,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外國語學院院長李玉平說。據介紹,作為福建省第一所非營利性民辦本科高校,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積極向學院所在地地方政府爭取部分事業編制,以進一步引進和留住部分貢獻突出的教師。
  • 德國教育家:孩子學英語最好從2歲開始,5個方法培養孩子英語思維
    這個區域在孩子2-3歲時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10-12歲時發育完成。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語言區域的靈敏度會逐漸下降。 而且當孩子還小時,學習語言大腦會直接將信息存入大腦中,但成人學習語言需要先與大腦建立聯繫。因此,孩子學習英語起步越早越好,而這個最佳年齡便是語言區域開始發展的2歲。
  • 「怪獸」引出幼兒遊戲質量之問:幼兒教師要有「玩性」
    「怪獸」來了  2012年,張玲進入成都十六幼工作,成了一名幼兒教師,她性格外向,愛玩,從小就是「孩子王」。「新手上路」,她的想法特別簡單,「就是帶著孩子們玩嘛!」  一邊幹一邊學,張玲很快「入了門」。她把教室劃分成美工、建構、閱讀等功能區,每天,她都會準備好遊戲材料,精心設計好遊戲玩法。